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历来对人物品格表示崇敬与褒扬的核心概念是“圣贤”,它代表着理想的人格。同时,一个圣贤人物体系,也构成描述中国历史的主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公认的“圣王”,既是历史的开创者,也是社会文化价值的奠定者。构成“圣贤”品格的具体内涵虽是多方面的,譬如“圣”通常与超凡的智慧相联系,但毫无疑问,道德的完美才是首要的和根本的。有的人被推崇为“圣贤”,只是因为他们的德性,未必拥有出众的才能和特殊的成就,像伯夷、叔齐还有孔门第一的颜回,就是能挨饿而已。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人皆可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即人皆可为圣贤一说。他的依据是“性本善”,人只要通过修养回复到至善的本性,就达到了圣贤的境界。这当然不需要特殊的才能与成就,因为这不可能是人皆有之的东西。总而言之,对圣贤品格的推崇,表明了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以道德为中心的人文价值观。

“英雄”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在多种意义上,它甚至与“圣贤”正好是相对立的。

如前所言,在现存文献中,“英雄”一词始见于《韩诗外传》:“夫鸟兽鱼犹知相假,而况万乘之主乎?而独不知假此天下英雄俊士与之为伍,则岂不病哉!”其后又见于东汉班彪的《王命论》:“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故虽遭罹阨会,窃其权柄,勇如信、布(韩信、黥布),强如梁、籍(项梁、项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分裂……英雄诚知觉悟,畏若祸戒……距逐鹿之瞽说,审神器之有授,毋贪不可几……则福祚流于子孙,天禄其永终矣。”在班彪的论述中就已经可以看出,“英雄”这一称呼只是指那些才能卓杰的人物,而不包涵道德意义上的褒扬,所以他提醒那些英雄之士不要恃其勇强而觊觎“王命”,因为那不是仅仅凭借能力就能获得的东西。

汉魏之际,天下纷扰不安,而儒家的“天命”论和伦理观也失去了往昔的权威,卓杰之士趁时而起,莫不希图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不朽的事业。于是,谁为英雄成了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作为一种对人物品格的评价,它比“圣贤”更受欢迎(似乎以圣贤自期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愚蠢的表现),而这一在过去文献中出现频率相当低的词汇现在则被空前广泛地使用。如《三国志》记诸葛亮两次论析天下大势,都言及“英雄”。一为“隆中对”,称誉刘备“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一为赤壁大战前劝说孙权举兵拒曹,谓“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由此可见“英雄”在政治人物的言谈中运用之频繁。

在此背景下,当时还出现了专门讨论英雄问题、记载英雄事迹的著作。前者有刘卲《人物志》中的《英雄篇》,后者有王粲的《英雄记》(或名《汉末英雄记》)。“英雄”这一概念主要着眼于对人物的才能、品格、成就的评价,而与道德方面的问题关系不大,在两书中都很清楚。《英雄篇》云:“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此其大体之别名也。”刘卲对“英雄”最简明的定义,就是“文武茂异”。而《英雄记》列述的人物,则不仅有曹操、刘表、公孙瓒诸人,还包括曹操最重要的政敌袁绍集团的主要成员,甚至恶名昭著、久已败亡的董卓及其部下。可见在王粲心目中,凡才能超众的人均是“英雄”。

汉魏之际出现的从崇敬圣贤到崇敬英雄的变化,其根本意义在于显示了这一时代对人的智慧、勇敢精神和创造性才能的重视,这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富于活力的表现。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识鉴》1)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容止》1)

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识鉴》2)

要说汉魏之际的英雄,首选应该是曹操吧。对于他的评价,历来用的最多的是“英雄”和“奸贼”两个词。有趣的是,这两项评价几乎从一开始就是并列地存在的。乔玄是一个对曹操很欣赏的人,而《世说》记他对曹操的评语,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这意味着在曹操的个性中有一种不遵规度、勇于犯难冒险、难以约束的力量,在“治世”即太平年代,这种力量将会使他成为既存秩序的破坏者——“奸贼”。而在乱世,这种破坏性力量却又转化为创造性力量,使“奸贼”变成“英雄”。在这种看似矛盾的评价中,隐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常态的社会中,尤其是在强调顺从尊长、约束个性的儒家文化传统中,人的自我实现的欲望和创造性才能是受到抑制的,这种欲望与才能愈是强大的人,就愈具有危险性。他们只有等到乱世,才能际会风云,以“英雄”的姿态卓然而出。说得稍远一点,读李白诗,会发现他所赞美和希羡的英雄人物,几乎都生于乱世。

对乔玄的评价曹操有何反应,《世说》正文没有提及。而刘孝标注引孙盛《杂语》则有另一种记载:“太祖尝问许子将:‘我何如人?’固问,然后子将答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太祖大笑。”许子将即许劭,汉末名士,以“月旦评”(每月发表一次对人物的评价)风闻天下。他说曹操在“治世”将会成为“能臣”或许是句客套话,现下也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治世”,而“乱世之奸雄”才是他对曹操真正的品题。这是把“奸贼”和“英雄”合二为一,它喻示曹操这样的人物虽然能够在乱世中开创事业,但必然破坏成规,绝不会行王道而致太平,成为圣王。曹操以英雄自命而并不以圣贤自许,所以对许劭的评价也尽可以满意(按《后汉书·许劭传》的记载,许对曹操的品题与乔玄同,为“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刘孝标认为“《世说》所言谬矣”,其意盖以《杂语》所言近是。其实,若论作为史实的可靠性,上述两种记载究竟孰是孰非,抑或皆是、皆非,并不很容易判定。但不管怎样,这类记载都反映了魏晋时代的人们对曹操的理解,并由此体现了他们对“英雄”这一概念的认识。此后千百年间,“英雄”、“奸贼”或合二为一的“奸雄”,一直是对曹操最基本的评语。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但其实这并非是元明作家虚构的产物,它在历史文献中是有充分依据的。换言之,在魏晋时代,人们并不认为“奸贼”与“英雄”不能共存于一人之身,并不认为具有“奸贼”品性的“英雄”不值得尊敬;进一步说,细析乔玄评说曹操之语,某些属于“奸贼”的品质,甚至是造就“英雄”的条件。

上面选录的第二条具有浓厚的小说气息。美容仪是魏晋时代士人普遍的追求,所以《世说》有《容止》篇专记有关人物的容貌、仪表、举止的故事。曹操“形陋”,“姿貌短小”(刘注引《魏氏春秋》),而他却出现在《容止》篇的首条位置,显得格外有趣。这则故事突显了曹操的英雄气概:他虽然其貌不扬,而且在会见匈奴使者的场合,其公开身份仅是一名卫士,而假冒他的崔琰(字季珪)虽然“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刘注引《魏志》),但匈奴使者却一眼看出扮成卫士的曹操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则故事放在《容止》篇的开头,多少有一点暗示作用:容仪之美不仅仅在于外表,它需要内在的精神气质作为支撑。

乱世中英雄竞逐,也就免不了彼此打量,其间固有警惕之念,亦不乏惺惺相惜之情。《三国志》记曹操谓刘备:“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世说》之《识鉴》篇在乔玄评曹操一条之下,就是曹操自己向裴潜询问刘备之才如何。在“英雄”们看来,历史是他们演出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表演较他人更为声色壮丽。

曹魏政权丧于司马懿,及至晋室东渡,先后有王敦、桓温,皆是曹操一流的枭雄。王、桓谋帝业不就,有叛逆之名,然而《世说》所载二人故事,每每称赏其豪爽气概,表明世人对他们虽有诟责,同时又不乏爱惜和敬重。“英雄”行为的正当与否及创业的成败是另一回事,他们在世间演示了快意的人生,这终究是令人感动的。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豪爽》1)

石崇厕常有十余婢侍列,皆丽服藻饰,置甲煎粉、沈香汁之属,无不毕备。又与新衣著令出。客多羞不能如厕。王大将军往,脱故衣,著新衣,神色傲然。群婢相谓曰:“此客必能作贼。”(《汰侈》2)

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豪爽》4)

作为拥戴司马睿在江东建立东晋王朝的琅邪王氏的核心人物之一,王敦(字处仲)与他的堂弟、宰相王导有所不同,“王与马,共天下”的局势并不能使他感到充分的满足。他先是在元帝时率军攻入建康“清君侧”,至明帝时,这位已经病重的大将军恐自己死后嗣子王应不能成大事,遂举兵谋反,未成而亡,死后兵败,遭剖棺戮尸。

上选第一条述“大将军年少时”云云,当是王敦到洛阳不久的事情,在冠盖如云的京城,这位来自外郡的年轻贵族不能马上获得上流社会的器重。所谓“旧有田舍名”,等于说向来被指为乡巴佬;“语音亦楚”,是指他说话带有乡音,这也成为洛中贵人瞧不起他的理由。(按王敦为琅邪临沂人,其地属鲁。战国时鲁为楚所灭,其地得蒙楚称。《史记·货殖列传》云:“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东楚也。”余嘉锡《释伧楚》解释说:“此乃西晋全盛之时,洛下士大夫,鄙视外郡,故用秦、汉旧名,概被以楚称。”)在武帝的宴会上,众人谈论伎艺(琴棋书画之类),王敦却插不上嘴,难免面色不快。于是他自告奋勇说能击鼓,当场作了表演。鼓是热烈的乐器,当王敦在皇帝的宴会上神色飞扬、旁若无人地敲起奔放的鼓乐时,传达的是压倒一切的豪气,他使所有在座的人都感到了震撼。

第二条说了一桩有趣的故事。西晋时石崇以豪奢著称,他在厕所里放置名贵香料甲煎粉、沈(同沉)香汁,安排多名盛妆的婢女侍候宾客,是一种十分张扬而令人困窘不安的炫耀,而王敦处之泰然的姿态,显示他对主人的意图的轻蔑。一个以英雄自许的人物,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惊惶。所以石家见多识广的婢女们判断“此客必能作贼”。

击唾壶(六朝贵族用来吐痰的小壶,也作为玩赏的器具)而歌,《晋书》本传记为王敦在东晋任大将军时发生的事件。尽管作为人臣而言,他的地位已经无以复加,但他仍然担忧自己会在历史中沉没。而所唱的歌乃是曹操的《步出夏门行》,正说明在精神气质上,曹操是这一类人物的前驱与榜样。

在《晋书》中,桓温与王敦同列一传,这是史家“人以群分”的归类。桓温先是以西征蜀地、扫灭成汉建立勋业,后又数度借北伐以树威,永和十年(354)攻至霸上,威逼长安(这是南北分裂以来南方汉族政权兵锋到达最远的一次),两年后第二次北伐,一度收复洛阳。在此过程中,桓温以雄厚的军力为凭借操持朝政,废立皇帝,几乎完全控制了东晋政权。《晋书》本传称桓“以雄武专朝,窥觎非望”,若非以谢安、王坦之为代表的世家大族竭力抗拒,改朝换代已是不可避免。所以虽然桓温并未正式反叛晋朝,但他既定的目标原本与王敦无异;以他对王敦的好感,大概也不反对在史册中与之为伍吧。

桓宣武平蜀,集参僚置酒于李势殿,巴蜀缙绅莫不来萃。桓既素有雄情爽气,加尔日音调英发,叙古今成败由人,存亡系才,奇拔磊落,一坐叹赏不暇坐。既散,诸人追味余言。于时寻阳周馥曰:“恨卿辈不见王大将军。”馥曾作敦掾。(《豪爽》8)

桓温行经王敦墓边过,望之云:“可儿!可儿!”(《赏誉》79)

桓公读《高士传》,至於陵仲子,便掷去,曰:“谁能作此谿刻自处!”(《豪爽》9)

刘尹道桓公:鬓如反猬皮,眉如紫石棱,自是孙仲谋、司马宣王一流人。(《容止》27)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尤悔》13)

平蜀是桓温生平第一桩宏大的勋业,事前朝中多反对之声,桓执意而行,终获成功。作为胜利者在成汉国主李势的宫殿中召集部下及巴蜀缙绅置酒欢宴,谈古论今,自然是踌躇满志,连说话的音调都显得格外有精神。他申说“成败由人,存亡系才”之理,意思就是事业须由人做,所谓“天命”不足道,这是强者的自信,胜利者的自豪,也是魏晋“英雄”们共通的人生态度。当众人皆为桓温所折服时,周馥讥讽他们不曾见过王敦,才如此少见多怪。就处事方法而言,桓温比王敦要多一些审慎,或许正因如此,在周馥心目中王敦更有人格魅力。不过据《太平御览》引《语林》,桓温对别人将他比作王敦,却是“意大不平”,他认为自己应该在王敦之上。不管桓与王应如何分高下,总之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实属一类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桓温平蜀距王敦作乱失败为时甚近,那位被剖棺戮尸的叛逆并不是已经跟现实无关的历史人物,然而,他的属僚仍然以他为骄傲。就是桓温也毫不掩饰对他的钦慕,远望王敦墓而大呼“可儿!可儿!”(即可人,称人心意的人)清人李慈铭云:“案此是桓温包藏逆谋,引为同类。”(《越缦堂读书记》)清人的议论较之六朝人总是苛酷。桓温固然并不因为王敦是“叛贼”而否定他的人格,但也未必专在“包藏逆谋”这一点上引为同类,他只是在更广泛的意味上喜欢王敦为人的豪迈与果敢而已吧。李越缦大约不能够明白,“逆贼”与世俗中的“君子”不同,他们不会只是因某人也是“逆贼”就特别喜爱他。

对于道德上极端化的“高士”,桓温却是一点儿也不能理解和佩服。皇甫谧的《高士传》记载了战国时齐人陈仲子的故事(因居於陵,又称“於陵仲子”),他的兄长做齐国的丞相,“食禄万钟”,仲子以兄禄为不义,就躲避到楚国去过自己的苦日子,“曾乏粮三日,匍匐而食井李之实,三咽而后能视”。有一次回家探母,误吃了别人送给他兄长的鹅肉,知道后立刻挖喉咙吐出来。跟一切极端化的道德模范一样,这类人物跟真实生活无关,他们只是意识形态亢奋症的产物,专门用来教育世人的。桓温指故事中陈仲子的生活态度、方式为“谿刻”——刻薄、苛刻,不近人情,这是很恰当的评语。所谓“谁能作此谿刻自处”不仅仅表示自己不可能做这样的“高士”,根本上还对此表示嫌恶,所以他读到这里连书都扔了。

《世说》留下了东晋清谈大名家刘惔对桓温长相的描写:“鬓如反猬皮(《太平御览》‘皮’作‘毛’)”,说他两鬓的胡须如竖起的刺猬毛,“眉如紫石棱”,说他的眉骨突起如石棱,这颇有威武之相。至于为人,刘惔比之为司马懿、孙权,那都是开创帝业的人物。而桓温自己在感到郁闷时,则深恐“为文(司马昭追谥为文帝)、景(司马师追谥为景帝)所笑”。“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邪”——纵然不能流芳后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吗?这是桓温留下的最令人惊耸的名言。野心家视世间善恶之规则为废物,人们当然不能对此表示赞同,不过总还是能体会到“奸雄”绝不甘在寂寂中了此一生的慷慨之情。

“英雄”当然不必皆是奸逆。如西晋覆灭之际以“兴复神州”为志的刘琨与祖逖,皆有英雄之誉,只可惜《世说》中少载两人事迹,唯有《赏誉》篇有一条注稍详,今引录于下:

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赏誉》43)

逖与司空刘琨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琨同辟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为汝南太守,值京师倾覆,率流民数百家南度,行达泗口,安东板为徐州刺史。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为己任,乃说中宗雪复神州之计,拜为豫州刺史,使自招募。逖遂率部曲百余家,北度江,誓曰:“祖逖若不清中原而复济此者,有如大江!”攻城略地,招怀义士,屡摧石虎,虎不敢复窥河南,石勒为逖母墓置守吏。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会其病卒。先有妖星见豫州分,逖曰:“此必为我也!天未欲灭寇故耳!”赠车骑将军。(上条刘注引《晋阳秋》)

刘琨原是风流才士,预西晋权臣贾谧“二十四友”之列,性奢豪,好声色。中原丧乱,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在异族势力环峙、艰危困顿的局面下收抚流亡,坚持战斗,维系着晋王朝在中原最后的存在与重兴的希望,虽屡经挫败,仍锲而不舍,直至事败身亡,其抱负和意气令人感动。陆游诗云:“刘琨死后无奇士,独听荒鸡泪满衣。”(《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表达了后人对他崇高的敬仰。而祖逖于南渡之后复募兵北上,击楫中流,誓不复返,平定了黄、淮之间的广大地域上的混乱局面,亦足称一时豪杰。

在后人看来,或许刘琨、祖逖与王敦、桓温不可同日而语,但实际上他们的气质是很相似的。刘、祖中夜闻鸡鸣而起之事,《晋书·祖逖传》的记载稍异,为“(逖)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历。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对这一故事作了准确的解释:“《开元占经》百十五引京房曰:‘鸡夜半鸣,有军。’又曰:‘鸡夜半鸣,流血滂沱。’盖时人恶中夜鸡鸣为不祥。逖、琨素有大志,以兵起世乱,正英雄立功名之秋,故喜而相蹋。且曰非恶声也。”而《晋书·祖逖传》的史臣论赞也明说:“祖逖散谷周贫,闻鸡暗舞。思中原之燎火,幸天步之多艰。原其素怀,抑为贪乱者矣。”虽然他们都忠于皇室,但作为“英雄”,却把乱世看作成就自己的机会。辛弃疾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同此意也。

庾道季云:“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曹蜍、李志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人皆如此,便可结绳而治,但恐狐狸猯貉啖尽。”(《品藻》68)

庾和小字道季,太尉亮之子。他的上面一段话或许可以借用来作一个总结:像廉颇、蔺相如那样的人,虽然死了上千年了,想起来仍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懔懔生气;而像曹蜍、李志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却和死人无所区别。人若都是那种傻样,好像天下便会太平无事,可以结绳而治,但只怕统统成了狡黠之徒的食物。我们从这里可以读出来,魏晋人之赞美英雄,根本上乃是对他们所向往的强大的生命活力的赞美。 RBmO2fukuAcVvS8xAeAcO5EOlYFAmxP65pSk1jRl9vVlQjx6FlE9eQ4q7D4dlcb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