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创作手记

用史诗托起一座《血色丰碑》

——大型诗剧《血色丰碑》创作所感

黄玉燕(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上海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了深切缅怀和祭奠英勇献身的淞沪抗战英烈和遇难同胞,由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罗店镇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宝山罗溪民间艺术文化创作者协会组织创作的大型诗剧《血色丰碑》,于2015年淞沪会战爆发78周年的8月13日首演于宝山区文化馆剧场。之后,又在宝山区党校礼堂连演十余场,得到了上海市文联、宝山区各级政府及各界群众的广泛好评。《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各大媒体都予以了报道。

此剧以淞沪会战为大背景,以罗店“血肉磨坊”为大特写,以诗歌朗诵为串联主线,以音乐、舞蹈、短剧、器乐等表演形式,讴歌了为国而战、英勇献身的淞沪英烈。作为一名诗歌爱好者,我是第一次担任这样大主题、大体量的“亦诗、亦歌、亦剧”的所谓“编剧”。无论是政治的要求、史料的严谨,还是文学的美感、形式的运用等,对我来说,都是一次从未有过的挑战。

现在回想起来,创作此剧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2014年11月,我偶尔在电视纪实频道上看到了关于罗店“血肉磨坊”的历史纪录片,而“血肉磨坊”这四个字则深深地烙在了我脑海中。没过几天,罗溪民间协会就请我和著名作曲家左翼建去罗店,一起商议修改另一部已创作的组歌之事。当我在翻阅稿子时,看到了其中提到的“血肉磨坊”这段历史,一下子使我联想起了前几天电视画面上看到的纪录片,想到明年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顿时灵光乍现:何不创作一部以罗店“血肉磨坊”为题材的朗诵诗,在2015年“九三大阅兵”之前作纪念演出!这一想法,当即得到了罗溪民间协会顾问赵平华的赞赏,并当场拍板委约我担起这一创作重任。

活是接下了,但如何写,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查阅了大量相关史料的基础上,经过提炼与取舍,最终选取了蔡炳炎、苏克己、血肉磨坊等人物和事件作为主要叙述对象。不到一个月,诗朗诵《血色丰碑》初稿就出炉了。之后,在多次听取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区文广局、罗店镇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修改建议后,又几易其稿。特别是国家一级导演方红林加盟后,作品由单纯的朗诵、歌曲及视频,再增加了短剧、舞蹈、器乐等形式,使整个剧本更加立体、丰满。这一以诗歌为串联主线、结合其他表现形式的原创剧目,最后被定为“大型诗剧”。全剧分为《序·金罗店》《血海深仇》《铁血悲歌》《血染红十》《血肉磨坊》《血祭英魂》《尾声·盛世国威》共七幕。

谈到诗歌创作,我也曾多次纠结过。因为它是史诗,且更多的受众面要求它必须平实、易懂,不能过于“诗化”。于是,我决定采取叙述与抒情相结合,沿着时间的长河顺流而下,从“金罗店”到“盛世国威”,聚焦其中的某一点再进行浓墨重彩的“特写”。

罗店镇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史上曾有“金罗店”之美誉。在《序·金罗店》中,我这样描写:

是怎样奔涌的潮汐,

裹携无尽的泥沙,

在长江口,积淀成了一条蜿蜒的海岸线;

是怎样的一个渔村,

吸引漂泊、流浪者的脚步,

在这片沙滩上点起了缕缕炊烟。

元代的海风里,

长江边的黄姚镇上,

一位叫罗升的男孩降生了。

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长大后,他带着赶潮制盐的积蓄,

一路往西,来到了练祁河畔。

大溪村杂货店前,

南来北往行色匆匆,

于是,他建起了第一家可供客商住宿的客栈。

集市,变得越来越大,

店铺,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汩汩财源。

那一天,黄道婆来了,

带来了海南纺纱织布的精湛技艺。

从此,一朵洁白的棉花、

一缕悠长的棉线,

牵来了商贾云集、车船相连。

在写序幕时,我的脑海里就是一幅罗店的“清明上河图”。以它当年的兴盛繁荣作为引子,目的在于为后面的血腥与惨烈形成强烈反差作铺垫。

1937年8月13日,上海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紧临长江边的罗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宝山地区蒙难最惨重的乡镇之一。在第一幕《血海深仇》描述罗店百姓遭劫难那场时,我将“泪”“心”“怒火”“家仇国恨”等句的字数逐步增加、一步步往前推进,然后达到“惊天雷电”的最高迸发点:

母亲的摇篮曲没了,

孩子们的欢笑声没了,

练祁河在悲伤地寻找,

那“三湾九街十八弄”的金罗店,

如今,你去了哪里?

泪,流干了,

心,被生生地刺穿,

怒火,在地底下滚动,

家仇国恨,化作一道刺破乌云的惊天雷电!

在第三幕《血染红十》表演完红十字罗店医院院长苏克己等医护人员惨遭日军杀害的戏剧情节后,诗歌这样写道:

星星哭了,它躲进了厚厚的云层,

月亮不见了,它无法俯视如此

血腥的画面。

三名救护伤员的助医和护士,

惨死在了鬼子的屠刀下、含恨九泉!

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苏克己队长,

竟被残暴的日军砍成了六段……

37岁的生命,

托举起了空军战士重飞蓝天的翅膀,

愤怒的炮火,

向着日寇,一次次发出了复仇的呐喊!

37岁的生命,

灼痛了妻子悲痛欲绝的泪眼,

父爱的双手,

再也捧不了即将出生的女儿、那张粉嫩的脸。

第一救护队副队长苏克己,

中共地下党员、助医刘中武,

护士谢惠贤、陈秀芳,

炽热的鲜血把红十字浸染。

中国红十字丰碑上,

天使们依然活着、从未走远。

圣洁的光环伴随着日月星辰,

为世间留下一道永恒的璀璨!

从1937年8月23日至10月26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中国军队与日寇在宝山地区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拼杀。为争夺罗店这一战略重镇,奉命驻守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前赴后继,殊死抗击,以极大伤亡的代价与日军搏杀了37天、进行了13次拉锯战,让日方惊呼罗店成了“血肉磨坊”。为了着力刻画中国军人的悲壮与英勇,在诗歌中我选用了节奏紧促、密集的句式,且长短句结合,起到层层推进、扣人心弦的效果。如第四幕《血肉磨坊》:

从珠江到松花江,

来自全国、紧急增援的各路军队,

飞速赶往上海、集结于宝山。

卫国的神圣、军人的赤诚,

在每一位铁血将领心中喷发、声震河山——

川军、

湘军、

桂军、

黔军、

赣军、

东北军……

铁血忠魂、天地作证,

几十万中国军人发出了共同的誓言——

“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停止抗战!”

70万军队,浩浩荡荡,长途奔袭,目标——

淞沪战场!

田野、

街巷,

失守、

再夺回,

阵地——

寸土不让!

白刃、

肉搏、

前者倒下、

后者冲上!

以死报国、蹈火赴汤!

视死如归的中国军人,

让日本侵略者发出哀叹——

坚不可摧、难以推进的罗店,简直就是一堵钢筋水泥的白墙!

天上,敌机扫射,

江边,舰炮狂轰,

地面,坦克碾压,

空中,毒气弥漫……

誓与阵地共存亡的中国军人啊,

一批批冲上、

一个个倒下、

一层层叠起,

垒起了一道活生生的血肉人墙!犬牙交错、逐街逐巷,

37天、13次阵地拉锯战,

1万多日军的伤亡数字,

让他们惊呼——

罗店,是一座让他们魂飞魄散的“血肉磨坊”!

“决不当亡国奴,

宁愿战死沙场”!

这道用血肉筑起的长城,

惊天地、泣鬼神,

与日月同光!

上段中的“天上”“江边”“地面”“空中”以及“一批批”“一个个”“一层层”不仅是当时真实场景的再现,且场景的关键词通过短句的急迫语速,更加重了战争场面的真实与残酷。除了短句,在重要的节点上,我较多地运用了叠句与排比句相互交叉,以突出情感色彩和历史要点,例如:

70万中国军人共同参战、

25万中国将士血洒疆场!

70万中国军人共同参战、

25万中国将士血洒疆场!

远去的背影啊,

在淞沪大地生生不息!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寸山河一寸血”,

铸就了淞沪抗战史上最厚重的丰碑——

千秋屹立!

……

3个月的淞沪抗战,

挫败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

3个月的淞沪抗战,

为八路军、新四军发动群众、

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民族工业迁移大后方,

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光!

3个月的淞沪抗战,

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

共同抗日的铁壁铜墙!

滔滔黄河、滚滚长江,

中 国,率先开辟了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血火染成的红绸伴着腰鼓,尽情地舞动在东方地平线上!

1937年的淞沪会战,

我们不能、也无法淡忘,1937年的血色丰碑啊,

永远矗立在中华儿女的心上!

与沪上许多勤奋而成果迭出的知名诗人相比,我还称不上是“耕耘者”。作为长年守望在群文园地里的文学爱好者,我只是一名弯腰捡拾诗歌稻穗的“农妇”。《血色丰碑》公演后,得到了宝山区及上海各界人士观后的热烈好评,特别是得到了在沪抗战老兵家属的一致肯定。蒋孝良在观剧后,激动地感叹道:“这是我目前在大陆看到的、最还原淞沪抗战历史、呼唤世界和平的一部优秀舞台剧。”此剧还荣获了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剧本创作中心、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共同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创作征集活动“特别奖”。

此诗剧能成功搬上舞台,离不开“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一“天时”、“罗店血肉磨坊”这一“地利”、罗溪民间协会全力投入这一“人和”等综合要素。而在这“人和”中,凝聚了许多艺术家的辛勤付出与精湛技艺。特别是原上海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刘安古和电影表演艺术家赵静两位艺术家的倾情朗诵,精彩演绎,一次次激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真可谓“用激情与声音撑起了整台诗剧的脊梁”。同时,左翼建老师为歌曲与舞蹈谱写的优美旋律,编舞老师或柔美或阳刚的舞蹈编排以及专业水准的舞美、灯光设计,都为此剧带来了听觉与视觉的丰厚盛宴。可以这样说,是整个剧组的共同努力,才成功托举起了这一《血色丰碑》!我最大的欣慰是,通过此诗剧,更多的上海市民了解并记住了中国抗战史上这一不能忘却的“血肉磨坊”;同时也告慰淞沪英烈那“远去的背影”,宝山人民没有忘记他们,上海人民没有忘记他们! NL0Ni7vMsQsI5yh1DawXyNwk9OYQ9KMDq/Ynr5ZXE++F22tMW8R/kB8wsAcETAa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