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南阳实验幼儿园是上海的一所以数学教育为特色的市级示范园,在早期儿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领域,该园基于长期实践研究所形成的成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专业声誉。当我拿到《快乐学数 智慧玩数—“幼儿思维数学”游戏》一书的初稿时,再一次感受到了这所学校以及团队老师们在数学教育研究上孜孜不倦的探寻和不断追求教育可持续发展与推陈出新的专业精神。

2012年底,我国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这一重要文件,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对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做了全面而深入的阐析,不仅为教师理解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更使教师找到了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施进程中如何把握儿童发展线索的依据。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数学教育在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化,这种转化尤其表现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再是以完全的学科式结构来组织和呈现,而是更强调数学教育渗透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关注其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和应用。然而,在这种整合式、主题式线索的课程实施中,幼儿园数学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惑:如数学学科固有的逻辑体系和结构序列如何在主题式的课程中得到自然而真正的融合;如何确保生活取向的数学活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意义;如何实现“玩中学”,使学前数学更体现出“游戏”的意蕴和特质;如何规避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数学缺位”和“纯概念化数学”的两极倾向;如何提升教师在整合式课程中的数学领域教学知识等,正是带着这样的实践困惑和问题意识,南阳实验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幼儿园前期“思维数学”的研究基础上,秉着边行动边研究、边研究边反思的执着态度, 试着去回答和突破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的这一个个瓶颈,相信她们所呈现出来的案例设计和活动反思,对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当前学前数学教育的现状问题能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启示。

1.“游戏”是学前数学不可丢失的重要特质和属性

“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最主要的活动形式”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但我们践行的步伐却远远没有跟上,幼儿园将游戏和学习、生活分离的现实状态显而易见,如何真正实现游戏的价值定位,将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我们仍“任重而道远”。南阳幼儿园在数学与游戏的交融上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探究,这种交融与结合不仅表现在书中所整理的“数学个别化活动”所呈现的游戏性特质,也体现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和“教学游戏”。事实上,学前数学是最需要“相遇”游戏、“渗透”游戏的,因为儿童的年龄特点、因为数学的学科特性,更需要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学前数学绝不是孤零零的课堂教学,它应当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通过游戏的设计把数学还原到一日生活的随机时间和空间下,让幼儿感受到数学是轻松的、非结构式的、也是有趣的。通过身体动作参与的、多种表征的活动形式不仅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提供了一个富有意义的游戏情境和背景,而且在这种可重复的游戏过程中使得数学真正进入到了孩子们的眼、耳、手和脚,真正进入到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2.学前数学是聚焦“思维培养”的数学学习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最基本的数学结构和幼儿的运算思维结构之间有着非常直接、密切的联系,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指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由于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即使是让幼儿掌握初浅数学概念和学习简单的运算,也需要他们把感知到的材料,经过一番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勿容置疑,没有哪一个学科能像数学般交融渗透并服务于思维培养和品质提升的。因此,在学前数学的启蒙教育和活动实施中,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教师必须坚守的目标信念之一。

书中个别化学习环境创设的丰富、具体、形象的物质材料,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主动的探索、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养成对待智力活动的良好态度和主观愿望;集体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幼儿的积极互动和交流,让幼儿在反复的感性体验、问题冲突和多元表征中促进其抽象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我们应当明白,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过程中,幼儿所能接受的数学知识是很有限的,但是在幼儿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对其思维能力及品质的有意识培养却能对其日后的学习和成长起到长期而积极的作用。

3.“材料”是教师关注和研究学前数学的重要载体

数学知识究其本质而言,它不是一组事实与技能,而是一种抽象的关系,因此,儿童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获得就不可能通过口耳传递、模仿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获得,即使是幼儿会熟练地背诵100以内的数序,会像记住名称一样地说出3+4= 7或5+5=10之类的算式题等,也不意味着他们已经真正地获得了数的概念、理解了10以内加减运算的真正含义。在数学领域,无论是数量关系、序列观念还是空间概念,学前儿童在对其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都离不开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动作操作和感性体验,这种操作和感性体验是儿童数学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充分保证。

如何发挥材料和环境在幼儿数学认知发展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教师在数学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中的重要抓手,南阳实验幼儿园所呈现出来的案例和活动设计正体现了教师于此的思考和行动—挖掘现有玩具与材料的数学元素;拓展材料已有的数学学习价值;创设指向于数学核心经验的情境材料等等,通过让材料“说话”、让材料“激学”、让材料“启思”,从中我们可以更加体悟到基于材料的操作和多种感官参与的体验过程,才是学前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本书记录和总结了南阳实验幼儿园在早期儿童数学教育实践研究中的探索和经验,特别是在“思维数学”理念下,融合游戏属性的早期数学教育实践和创新经验,这些活动和案例在设计理念和组织策略上有思考、有儿童、有策略,相信这些可贵的资源能够给幼教实践工作者、同行们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思考,在我把此书推荐给大家的同时,我也衷心祝愿南阳实验幼儿园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中跨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7.7 yxQjgIuuwhFW4lbu/N/hR6lq+bDuWR+7K3Ix9WVoBq/KD3mOwgQA2jB3xit6Suo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