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计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的原文及释义]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敌方的作战行动已经明确,而盟军的态度还不稳定或不明朗。要设法诱导盟军去消灭敌方,还要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本计是由《易经·损卦》里的“损下益上”原理推演出来的。

“损下益上”是损卦里的彖(tuàn)辞,意思是减损于下,增益于上,其道理是要求在下者必须奉献于在上者。我方要想借助A的力量战胜B,就必须向A奉献礼物以表诚心。同时,还要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也就是减损自己,增高对方。让A知道,我方是真正怀着善意的,使A相信我方与B相比,B更为强大,如果A消灭了B,就排除掉一个更强劲的敌人。下一步,再消灭我方就容易多了。这样,A就不会担心我方从中渔利,就会一心一意地去消灭B了。

[心理学意义]

借刀杀人,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巧妙地利用冲突与矛盾的谋略。

在一定条件下,自己不动手,让别人执行自己的杀人意图,就是借刀杀人。一种情形是利用敌人打败敌人,即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军力、经济和智谋去攻击另外的敌人,“以毒攻毒”就属于这一类;另一种情形是自己不动手,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打败敌人。这样,既保存了自己的势力,又打败了敌人。

本计的关键在于,既要达到杀人的目的,又不要自己动手,而是巧妙地假借他人之手,做到“杀人不见血,见血非英雄”。

这里的所谓“借刀”,不一定是杀人用的刀。这里所谓的“杀人”,也不一定是真的杀人,而是指工作不能干成功。

[借刀杀人的典型事例]

一、晏婴人矮计谋多 借用二桃杀三士

根据《晏子春秋》记载,有一天,晏婴在齐景公家里遇到三位勇士,没有一个人向他打招呼,毫无礼貌。晏婴很生气,过了几天,私下对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有勇无谋,万一有一天,国家需要用到这三个人,恐怕他们难以出力,所以,还是早些除掉他们为好。”

齐景公面露难色,叹口气说:“这一点我早就发现,但是,这三个人力大无比,我是有心无力呀!”晏婴想了一下,对齐景公说:“我有个办法,不知你可愿意使用?”齐景公说:“什么好办法?”晏婴对他说:“过几天,你派一个人,给这三个人带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行赏,功劳大的吃桃,功劳小的没有桃子吃。”

齐景公依计行事,果然,三个勇士抢着摆功。公孙捷首先说:“我曾空手制服了一头野猪,我还捉住过一只老虎。凭我的本事,应该得到一个桃子。”于是,他伸手拿了一个桃子。接着,田开疆说:“我曾两次手持长矛打败了一整队敌人,凭我的本事,也应该吃一只桃子。”说着,他伸手拿过一个桃子。古冶子看到桃子全被拿走,怒气冲冲地说:“有一次我随主公过黄河,一只巨黿,抢走了我们的马,窜进湍急的河水之中,我潜到水底,在水中潜行了一百多步,顺流九里,最后,抓到巨鼋,把它杀死,在你们当中,有谁愿意把手中的桃子让给我吗?”说着,他对着他们,拔出手中的宝剑。

这时,公孙捷和田开疆发现古冶子生气了,不由得感到惭愧,同时说道:“我俩的本事不如你,心胸也比不上你,今天,若不表示我俩的忏悔,岂不是胆小鬼吗?”说着,把桃子拿了出来,自刎而死。

古冶子面对两具尸体,内心自责:“这俩伙伴已死,我还活着干啥?遭人耻笑!”他扔掉桃子,也自刎而死了

这是晏子巧妙的借刀杀人,借的是为争桃的斗勇,杀的是三个勇士。此类事例,在社会上非常之多。

二、曹操杀人不动手 祢衡击鼓掉脑袋

在中国许多地方戏中,包括京剧中,都有《击鼓骂曹》这个折子戏,小说《三国演义》对这部分作了具体的描写,祢衡是一位有本事的人,他文笔流畅、口才很好,还精通诗文,爱好音乐,尤其擅长击鼓。曹操很想结识他,却被他屡次拒绝。在一次宴会上,曹操想以此当众羞辱他,不料却被祢衡戏弄了一番。

后来,曹操对孔融说:“这个小子竟敢如此羞辱我,他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我如果杀了他,天下人都会说我容不下人。荆州的刘表是个性情急躁的人,我把祢衡送到他那里,祢衡必然还会狂傲,刘表必然容不下他。”不久,曹操把祢衡送到刘表所在的那个地方,祢衡就像对待曹操一样,仍然对刘表不恭不敬,刘表根本容不下他,很快把他杀掉

曹操本想亲手杀掉祢衡的,但是,如果这样做,舆论会对他不利,于是他就利用这借刀杀人的计谋杀害了祢衡。这个狠毒的计谋在《红楼梦》中也曾被使用,心狠手辣的王熙凤杀害尤二姐就是用的借刀杀人的毒计。《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写道,王熙凤借着秋桐这把“刀”,神不知鬼不觉地杀死了尤二姐,表面上还做足了好人。

三、张厂长借A杀B 洋老板争相降价

在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中,变相地使用这条计策很常见。20世纪末,湖南省某机械厂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个意向合同,用95万美元每套的价格,购买压路机的生产技术。厂长张俊芳一时拿不定主意,便带几个人到欧洲调查,这时,德国A公司一开始每套要价40万美元,最后降到25万美元。应该说,从40万降到25万可以成交了。但是,张俊芳并没急于求成,而是等待观望。德国的B公司,听说中国诚意引进压路机生产技术,非常希望与中国合作。

张俊芳第二次到了欧洲,有意地在他们之间“举棋不定”,穿梭“考察”,并坦率地宣布:“我这次前来是奉命签约的,就看看哪一家合算了。”两家老板都积极起来了,互相打听对方的出价,经过激烈的竞争,讨价还价,最后,该厂竟然以12.5万美元的价格正式与B公司签约成交了。

[运用借刀杀人的注意事项]

(1)在所借之刀与要杀之人之间,一定有着水火不相容的关系,本计才能成功。否则,“刀”不会被借,“人”自然也就杀不成。

(2)在所借之“刀”与被杀之“人”之间,最好有一个明显的水平或实力悬殊。这样,才容易被借刀者所利用,如果被借之“刀”和被杀之“人”,两个人都非常精明强干、顾全大局。只要他俩一联合,此计自然败露。

(3)被借之“刀”大部分都有着迫不及待的心理,心甘情愿地把要杀的“人”杀掉。借刀时,必须及时抓这个时机,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如果时过境迁,被借之“刀”可能变得冷静、理智,等到这时,此计难成。

(4)本计只能用于敌方,绝对不允许在自己人或朋友之间使用。有些势利小人到处乱用,到头来只会落得个众叛亲离、无人理睬、自食其果的下场。

[管理心理学分析]

管理心理学认为,冲突是两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目标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使人们体验到过分紧张的情绪,容易影响团体的秩序,妨碍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冲突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因为年龄差异而产生冲突,有的因为个性不同而产生冲突,有的因为认识分歧而产生冲突,有的因为地位高低和财产多寡而产生冲突,也有的因为信息不畅而产生冲突。冲突的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般性冲突,稍加调和就可解决;有的是比较尖锐的冲突,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与时间才能解决;还有的是根本性的冲突,很难调和。

施用本计时,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别人的冲突,从中取利。由于利益目标很明确,这种利用往往是夸大、歪曲,甚至是凭空制造冲突,然后达到目标。

有的人利用别人根本性的冲突,从中火上加油,以便坐收渔人之利;有的人把别人一般性的冲突加以激化,让它变成尖锐的、根本性的冲突,从中获利;有的人利用别人的宗派、误会或信息不畅,凭空制造冲突;还有的人歪曲原有的事实,引起别人的冲突。等到被别人借的“刀”所“杀”,发现自己上当时,早已为时已晚,而用计者则达到了其想要的目的。 U8kKiPshgzTcZvaqPGjPgnym73V+jqjhkAspEJ04vH7ze09dp1xwzLannWko0ep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