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向敌人示好,献出诚意,其目的是使他们麻痹懈怠,放松警惕,坚定不移地相信我方。我方则暗中策划,抓紧时间,充分准备,一有时机,立即动手,使得敌人措手不及,等到敌方发现我方的真实用意,为时已晚。
这是按《易经·坎卦》原理推演出来的策略,表面上假装和平友好,内心里暗藏杀机。
“刚中柔外”,刚即阳爻,坎卦的卦象是,两对阴爻中间有一个阳爻。一个阳爻陷于二对阴爻之内,就是进入陷阱,两个陷阱相重叠就会险上加险,有双重的危险。本卦象征两军开战,我方处境险恶,大难即将临头。我方则抓住一切机会,无所不用其极,时机一到,化险为夷,把我方的艰险变成敌方艰险。
这是心理学关于行为动机与目的之关系的研究与应用。并强调认知错觉对行为目的实现的作用。
本计出自《新唐书·李义府传》。大意为,李义府外表温和,面带微笑,内心却阴险毒辣,人们管他叫“笑中刀”。本计的含义是,我方在接近敌人时,要装得谦恭敦厚、和蔼可亲,用虚情假意换回对方的真心诚意,使敌人放松警惕,然后,一举消灭敌人。同时也要注意,如果敌人向我方露出笑脸、言词谦卑,就要考虑他们是否不怀好意。根据《孙子兵法》,敌人表面语言谦卑,实际上可能正在加紧备战,企图进攻我方。大军事家一再告诫人们,要防止敌人的甜言蜜语,就是防止敌人的笑里藏刀。
春秋时代,实力不强的郑武公打算并吞实力不小的胡国,所以不敢轻易动手,为了讨好、迷惑胡国,郑武公把自己漂亮的女儿嫁给胡国国王做妻子,这还不够,为了使胡国放松警惕,郑武公问计于大臣们:“我们打算用兵兴国,大家看,从哪个国家动手?”大臣关其思说:“首先攻打胡国。”郑武公一听恼火了:“你居然要我进攻自己的亲家,这怎么行?来人,拖出去斩了!”当时就把关其思杀了头。这一连串的行为,使得胡国彻底放松了警惕,这时郑武公突然命令攻打胡国,取得了胜利。
类似事例最典型莫过于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笑里藏刀,带有暗箭。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在打败吴王的过程中,两次使用了本计。
第一次,越王勾践派大臣文种,请求吴王夫差借粮给吴,救济本国百姓。伍子胥坚决反对,并对夫差说:“今日之势,非越即吴。我看越王派来使者,不是真正因为困难来借粮,而是企图挖空吴国仓库,大王千万不能借粮啊!”
吴王夫差拒绝了伍子胥的意见,同意借粮万石。次年,勾践如约归还稻谷。在临近归还之前,文种说:“我们应该挑选籽粒十分饱满的稻谷,上锅煮熟之后,还给他们。吴王如果喜爱我们的稻谷,可能用来作种子。如若他们真是这么做,我们的计策就成了!”
吴王夫差看到勾践如此守信,稻谷的籽粒又如此饱满、如此干净,就把万石稻谷卖给全国的老百姓,要求他们把这些稻谷作为种子。吴国中了勾践的诡计,第二年,吴国的稻谷果然颗粒无收,造成了全国性的大灾荒。
按时如数还粮,又是籽粒饱满、干干净净,这些,都是勾践表面的“笑”。把稻谷全部蒸煮过,让吴国颗粒无收,才是越王笑中所藏的“刀”。
    第二次,公元前484年,吴王想进攻齐国,伍子胥建议,齐国对于吴国来说,只是小患,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大患,是吴国的头号敌人。如果大王想要攻打的话,也要先攻越国,灭越之后,再去攻齐。可是,夫差执意先打齐国。勾践得到消息之后,喜出望外,立即派兵三千,帮助吴国攻打齐国。夫差大胜齐国之后,十分得意。勾践亲自率领大臣,到吴国庆贺攻齐的胜利。夫差更加麻痹大意,还向别人炫耀,自己先攻齐的正确。两年之后,夫差约定了鲁、晋两国,会盟黄池。夫差亲自率人前往。当勾践得知夫差率人已经出了国境,立即率军五万,偷袭吴国。这时,夫差才如梦初醒,仓促回军,无奈勾践早已大军压境,吴军已是措手不及。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夫差自杀
    
    。
   
越王勾践派人助吴伐齐和庆贺伐齐的胜利,统统是越王勾践的“笑”。趁机攻吴,消灭吴国,这才是越王“笑”中所藏的“刀”。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名大振。关羽一鼓作气,率领将士进攻樊城,锐不可当。曹操处境十分危险,一面派人迎战关羽,一面派人联合东吴。恰巧,东吴吕蒙正在建议孙权,抓住关羽进攻樊城之机,袭取荆州。孙权既答应曹操的请求,又采纳了吕蒙的建议。
    吕蒙回到陆口,看见关羽军队军容整齐、戒备森严,实在难以攻下荆州
    
    。
   
吕蒙想了一个计策,托病不出,青年将领陆逊借机向吕蒙献计说:“关公接连获胜,自恃英雄无敌,现在,他害怕的就是将军你领兵出战。如果您托病辞职,将陆口之重任委以他人,并且,您命令此人态度一定要谦卑,十分赞美关公的英武,盖世无双,以骄其心,他必然撤去荆州之兵,围攻樊城,荆州这边一定放松了防备,我方一改谦卑姿态,大出奇兵,让其措手不及。
不久,东吴传出吕蒙病危,孙权将其接回调理的消息。驻守陆口的长官,由一个名叫陆逊的无名之辈代替,关羽十分高兴。陆逊正好需要这一点,他一到任,马上派人携带书信和礼物,拜见关羽。当时,关羽正在养伤,按兵不动,忽报新任陆口守将是陆逊,又差人修书备礼,特来拜见。关羽立即召入,当着来客的面,毫不留情地说:“仲谋见识如此短浅,竟用陆逊这个孺子为将。”
来使接着关羽的话,并盛赞他说:“将军乃是盖世英雄,文武全才,有勇有谋,真乃神人也!”并伏地告诉他:“陆将军久闻将军大名,如雷贯耳,今天,呈书备礼,一来与君侯作贺,二来求两家和好。”陆逊使用这些谦卑言辞的目的,在于麻痹关羽,让他不要担忧东吴之患。关羽果然上了陆逊的当,放松了对陆逊的防范,把荆州的人马全部调走,一心攻打樊城。这时,王甫谏道:“将军还要防备,东吴趁机偷袭荆州,如果那样,可就麻烦了!”骄傲的关羽对此根本听进去,全心全意攻打樊城。
吕蒙得到消息,点兵三万,快船80只,命会水的士兵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精兵伏于船中,约至二更,船中的精兵尽出,暗号一声响,80只船上的精兵长驱直入,径取荆州,无人知晓。吕蒙打开城门,喊声四起,吴军一齐涌入,夺取了荆州。等到关羽获悉,已是后悔莫及。
陆逊对关羽的称赞、恭维和送礼,统统是“笑”,在这些言行的背后,藏着锋利无比的“刀”,这把刀杀得荆州晕头转向,直到把关羽父子推出斩首,为东吴立下了大功,才算告终。
1987年6月,江苏省常熟市某电子厂西安经销部,来了一位自称西安汇通公司经理,名叫周××的人,声称他父亲原是市委书记,1938年参加革命,早已离休。他本人还兼任咸阳市服装厂厂长,已被收入《全国名优企业名人录》。接着,这位周先生拿出有关证明,包括他经营畜产品、五金、交电和针织服装,具有资产40多万元。西安某电子厂领导看过这些证件,面露笑容。周先生趁机提出,要承包西安该厂的经销部,利润6∶4分成,随手递过去巨额现金作为劳务费。这个厂的领导见钱眼开,一口答应下来,当即发给周先生BB牌电风扇2 500台。同年7月底,再与周先生签订,代销AA牌电风扇协议。到此,周先生得到了价值近百万元的电风扇。
直到1988年1月,西安某电子厂派人调查时才发现,周先生的银行账号只有两万元存款。1989年1月,西安某电子厂报了案,除了追回部分财产外,被骗43万元。
周先生编造的经历、社会关系、利润分成办法和巨额的劳务费等,统统是“笑”,背后藏着一把阴险的刀——骗钱。社会上的几乎所有骗子都擅长笑里藏刀。
(1)本计只能对敌人使用,千万不能用于自己人。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的可恨之处,就在于向自己所依靠的衣食父母——用户,他们所称之为“上帝”的人,使用了本计。这些人不仅可恨,而且最终会一败涂地。
(2)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对敌人使用本计的。必须当敌强我弱,大难临头,我方为鱼肉,敌方为刀俎时,我方才巧取甜言蜜语,阿谀奉承,把敌方的魔爪引向别的侵吞对象,使我方得以保全。这时,我方则暗暗培植势力,竭尽全力把我方的艰险,变为敌方的艰险,以便战而胜之。
(3)使用本计要时时提醒自己,当敌强我弱,力量过分悬殊时,万万不可逞一时之勇,避免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我方一定要临危不惧,处惊不乱,成竹在胸,谈笑风生,然后,逃脱陷阱,化险为夷,再进一步使敌人陷入灭亡的境地。
在管理活动中,一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人们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时,会产生以下三种情况:其一,目标不变,改变行为,绕道前进,最后,达到目标;其二,改变目标,从而也改变行为,最后达到新目标;其三,目标不变,又不能实现原目标时,于是产生了挫折。
动机支配的行为可以分为: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为了达到目标所表现出来的准备行为;目标行为是直接满足需要的行为。
有时,预定的目标较高,一时难以达到,就可以先通过目标导向行为,逐步达到。有的目标导向行为比较简便易行,例如,吃饭是目标行为,为了能够吃到饭而进行的准备行为,就是简便易行的目标导向行为。有的目标导向行为比较复杂,一时难以实现。可是,经过努力,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导向行为,达到最终目标,也就易如反掌了。
笑里藏刀中的“笑”,就是这类比较复杂的目标导向行为。一旦笑得自然、甜蜜,笑得恰到好处,笑得打动得了对方的人心,像某厂领导就想要钱,周先生给以巨额贿赂,这就使得该厂领导真心实意地接受了周先生的“笑”。由于厂领导实心实意地接受了这个笑,骗子那一方预定的目标,就暗藏在这个“笑”之中了。
本计所列举的勾践之对吴王,陆逊之对关羽,最终目标都是战而胜之,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所采取的目标导向行为都是故作谦卑,一再表现得低三下四,微不足道。同时,把预定的目标深埋藏在欢声笑语中。当对方满心接受这个笑时,我方达到最后目标就像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