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故意暴露自己佯攻的方向,假装出兵攻击敌人甲目标,利用他们在甲目标固守之机,偷偷迂回到乙处,给敌人出其不意的打击。这是《易经·益卦》原理的演用。第七卦中无中生有与本卦中暗度陈仓,都是益卦原理的演用,使用无中生有占卦人的处境恶劣,制造假象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困境,借机突围。使用本计的占卦人一般已经处于恶劣的处境,要想改变这种处境,必须拿下乙目标才行。这时,我方制造一种假象,作出就要进攻甲目标之状,敌方发现我方将要进攻甲目标后,积极调兵遣将,防守甲目标。等到敌方把精兵强将固守甲目标,我方已经轻松地拿下了乙目标。
我方制造假意的目的,不是迫不得已的,而是有意引诱敌人上钩。我方进攻甲目标的不是精锐部队,而率领这支部队的将领却是身份、威望、地位极高的,以此引起敌方的高度重视,我方一动,敌方必然顺之而动。敌方的主帅被我方的行动所迷惑,又听不进不同意见,于是便亲率部队飞赴前线。至此,我方蒙蔽敌人的计划就大功告成。
这是利用注意的原理,通过改变或增加刺激以转移人的注意力。
本计来自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与第六计声东击西的意义相近。本计谋的真正意义在于,目的在得到乙地,但是,首先进攻的是甲地,不是乙地,把敌人的主力吸收到甲地来,然后,再集中兵力夺取乙地。这种作战的方法充分利用敌人心理上的弱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举获胜。
    三国时期,孙权想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他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将吕蒙,吕蒙得到消息说:“这时,关羽正在北上讨伐曹操,并且放松了南线的防守,还命人沿江造起了烽火台。”为了麻痹关羽,吕蒙装起病来,交出帅印,推荐青年将领陆逊接管自己的工作,关羽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顺口说道:“陆逊年少无知,不足为敌。”说罢,带领部队去北方攻打曹操。吕蒙听到关羽北上,赶快调集兵力,连夜化装成商人,一举夺取荆州。关羽一大意,失了荆州,只能夜走麦城了
    
    。
   
名副其实的“明处修道,暗度陈仓”出自我国的楚汉时期,灭秦之后,项羽拥兵十万,号令天下,自封为西楚霸王,成为事实上的皇帝。他把拥有十万大军的刘邦挤出咸阳,封其为汉王,使其身居巴蜀,道路险阻,难以动弹。又把与汉中相邻的关中分别封给了秦朝的降将章邯等三人为王,领有三秦土地,堵住了蜀汉通往中原的道路,让刘邦从此断了再回中原的心思。
刘邦很气愤,但还是听从了张良与萧何的建议,暂且忍气吞声,委曲求全,退居汉中,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从关中到汉中,有一段地势险要的道路称为“三百里栈道”,栈道上只能单人通行。刘邦率众通过栈道之后,接受了张良的建议,放火烧了栈道。这个行动是要告诉项羽,刘邦此去汉中,再也不想回到中原来了,项羽啊,你就放下心来吧。还对其他诸侯说:“你们看,栈道已经被烧掉,谁也不要轻易进犯汉中了。”
刘邦在汉中休息了两个月,新任命韩信为大将军。韩信上任,召集诸将,布置军务。命令樊哙、周勃先带一千人马修复栈道,限期三个月完工,以便大军早日东归,回到中原。修了十多天才修了不足二里,连樊哙本人也大发牢骚:“甭说三个月了,就是一年也建不好这么大的工程!”几天过后,刘邦加派一千民夫,并且,委派了新的监工,指责樊哙、周勃不该口出怨言,更不该延误工期,于是,下令把他俩撤职调回。由于工程难度太大,进展仍然不快。
章邯听说新任大将韩信本是个市井无赖之徒,曾经胯下受辱,至今毫无志气,大笑刘邦:“如此糊涂,烧毁栈道已经失策,又派区区两千人修复栈道,如此浩大工程,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修好?”从此,也就放松了警惕。
忽然,有一天,探卒来报:“汉王刘邦的大军绕过了栈道,占领了陈仓!”章邯急忙询问左右:“栈道尚未修好,汉王刘邦的兵从何处而来?难道还能从天而降飞进来?”
原来,韩信明修栈道是假,暗度陈仓才是真。韩信要让章邯相信刘邦的汉军会从栈道经过,章邯果然上了韩信的当。事实上,汉军已从另外的道路,绕过栈道,到达三秦的陈仓。
    《水浒传》第45回,杨雄发现了妻子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私通,一怒之下骂了她
    
    ,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天,潘巧云的父亲潘公、使女迎儿陪着潘巧云,为潘巧云的母亲念经超度,来到了报恩寺,各项仪式完毕,和尚裴如海邀请潘公和巧云一同看佛牙。喝罢茶,裴如海设宴款待了潘家一行人,和尚设法把潘公灌醉,酣睡到和尚内房。这时只剩下和尚与潘巧云,潘巧云有意问和尚:“只顾让我喝酒干啥?”
裴如海嬉皮笑脸地说:“我只敬重娘子!”
潘巧云道:“我吃不得了。”
裴如海抓住了机会;“那就请去房内看佛牙吧!”
巧云心领神会地笑道:“那就正好,我也想去看佛牙呢!”
潘巧云和迎儿随着裴如海进了房间,看到房间陈设得十分幽雅、整齐,潘巧云禁不住心猿意马,脱口就说:“哎呀!真是好卧室!”
裴如海却不怀好意地说:“缺就缺了一个女人!”
潘巧云接着和尚的话:“你说的什么话?你让我看的佛牙呢?”
裴如海心领神会,对巧云说:“佛牙只能拿给一个人看,人多了,怕会对佛牙不恭敬……”
裴如海的话虽没说完,潘巧云完全听懂了,他马上把迎儿指使出去:“去,看看老爷的酒醒了没有?”这时的和尚心花怒放,两眼直视着潘巧云,立即关上了房门。
大家都看得出,裴如海说的看佛牙,只是在“明修栈道”,光天化日下,潘公和迎儿都在场,和尚把当场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佛牙上。裴如海的真实目的,是“暗度陈仓”,在这个过程中,裴如海成功地使用了本计,干成这桩坏事。
20世纪末,上海信大实业总公司将一幢价值30万元的别墅赠给著名沪剧演员陈渝。此事反响强烈。
其实,信大总公司副董事长沈浩祥认为,只要有成就的各类人才,公司都嘉奖,而且要重奖。表面上说的是钱的问题,实际上,是尊重他们的劳动,更是尊重他们的名誉。
目前,我国戏剧界很不景气,在一些名角都下海的情况下,一些人仍能坚持发扬民族传统的艺术,使之不断繁荣,其精神难能可贵。有人说,信大的奖励在全国范围是第一次。也有人说,这么做,能取得很好的广告效应,但信大不管这些,只想做,没想别的什么。
沈浩祥还认为,早就应该让上海,乃至全国都知道上海信大公司有实力,都知信大公司年产值4.3亿元,年创利税4 000万元,拥有150幢别墅,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信大的知名度。
信大公司的行为,明处里的是“明修栈道”,暗处里却是在“暗度陈仓”。不过,这里的“明”与“暗”都非常有意义,与原计的本意有着天壤之别。
明修“栈道”的目的在于吸引和转移对方注意力,这个“栈道”要新、奇,越新越奇,越能达到目的。对方才会认真分析,严肃对待。如果所修的“栈道”为平常人随处可见,对方就会毫不注意,我方就根本不能“暗度陈仓”。
管理心理学常常借用普通心理学中注意的理论,本计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使计划与注意的有关规律结合起来。引起注意的因素很多,首先,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是引起人们的注意的关键因素,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例如,喜欢读书的人都对新出版的书籍有着强烈的需要,饥饿的人对于饭菜等食物也特别需要。鲁迅说过,同样是阅读《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为什么会这样?与各部分人的需要不同,注意也不同,都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客观刺激物的特点也是引起注意的一个因素。刺激物的强度大,例如,巨响、强光,浓郁的气味等,都容易引起注意。
最后,刺激物的对比关系,活动状况与变化快慢,刺激物有没有新异性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新奇的东西容易成为人注意的对象,那些平淡无奇、习以为常的东西就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实施本计之前,我方至少应准备两类敌人都能接受的事物,一类是明显的,能引起敌方需要和兴趣的事物。这类事物对于敌方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另一类事物是暗藏的、十分隐蔽的,但却处在至关重要的部位,是我方急于要达到的目标。
把前一类事物放在极为显眼的地方,让敌人看清楚,使其唾手可得,使他们因此而兴奋起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这事物就是所修的“栈道”。把另一类事物隐藏起来,不让敌方发觉,不引起敌方注意,这是我方所要的“陈仓”。
本计之核心是把敌方的注意力引到“栈道”之后,我方趁敌方不注意,把“陈仓”暗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