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我们怎样说空

佛家宗派林立,即依三转法轮来说,便已经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一佛乘,若依论师成立的宗派,更目迷五色,屈指难数。然而无一宗派不说空与空性,为什么呢?因为说一切法空,正是佛家的基础学说,由此基础才可以认识到如来的密意,否则,佛的说法便一切都成言说。

佛对于空,做过三个譬喻:画月、水月、空中月。对于画月很容易说它并非实有;对于水月,说它非实有似乎很容易,其实于说水月时,佛亦须依密意来说;至于说空中月为空,那就更是甚深层次的空,唯能依佛密意而了知。你看,如果一切法空不是佛家的基础,佛何必要层层深入来说空。

正因为这样,所以无一宗派不说空,学佛的人,无论由何宗派入手,都一定接触到对空的解说。然而解说若正,学人的认识便正;解说若误,学人便受误导,这就是佛说的“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

欲了解空,却须知道,空无非只是学佛所须认知的基础知识,并非佛法的究竟,因为空只是假施设,施设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佛的密意,密意无法说出,便只能依施设而说。禅宗说:“说与一法即不中”,即是指出言说并非真实、施设并非真实,所以“不中”。因此,若唯由言说来认识空与空性,亦是“不中”。

当然,每一个说空的学者,都一定以为自己所说即是空的正解,但笔者当年学佛,却一直受着这些所谓正解的迷惑,初读他们的书,说得头头是道,引经据典,似乎无可辩驳,但细加寻索,便看不到对关键问题有斩钉截铁的解说,所以笔者惶惑了许多年,直到后来得到敦珠法王无畏智金刚的教导,指示“本性自性空”,才得到空的正解。可以肯定它是正解,因为这说法跟一切佛法都不相违。小乘之所说、唯识之所说、中观之所说,都能融汇在这说法里面,无须加以否定,甚至现代人纠缠不休的“自空”“他空”,在这说法中都能成立。而且,在观修方面,如果不依“本性自性”来抉择、观修、决定,一定不能受益,甚至可能自以为已能见空,其实却把空变成偶像,一切观修都变成偶像崇拜、空性崇拜。因此必须肯定“本性自性空”,它实在是佛的密意,亦是对空的唯一正解。

指出“本性自性空”,在《大宝积经·无边庄严会》中已有所说,笔者有《〈无边庄严会〉密意》(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一书,读者可以参考。所以敦珠法王的教导,实在亦是依经而教,并非是宁玛派自创的说法。说空性的学者对此经未加留意,这便错失珍宝。有如《圣入无分别总持经》所说,入宝山的人采得第一层银矿,或采得第二层金矿,又或采得第三层宝石矿,便分别满足,于是便错失了第四层的摩尼宝(如意宝珠)。

现在笔者说空,即依“本性自性空”的究竟正见而说,并依此正见指出一些说空的过失。这样做,可能会给人认为自大。笔者多年以来亦正有这重顾虑,所以才不敢着手依此著作。不过,如今笔者年事已高,觉得若不宣发这究竟正见,未免于心不安,因此才作出决定,依照此见地来说空。若读者认为说错,可以指出错在那里,让笔者能依此深入思维,并作观修,可是却不宜依人不依法、依语不依义、依识不依智、依不了义不依了义,来贸然否定我们所说的空。

总说一句:我们怎样说空?那就是依佛密意,依“本性自性空”来说空。 YOm2b9f3nFHS0vkoMo++dBFnzqCpm8Y6xgDuYBVvcZKB2soJ74zUuU8wnv2YXSy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