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一、说密意

“佛典密意”系列丛书的目的在于表达一些佛家经论的密意。什么是密意?即是“意在言外”之意。一切经论都要用言说和文字来表达,这些言说和文字只是表达的工具,并不能如实表出佛陀说经、菩萨造论的真实意,读者若仅依言说和文字来理解经论,所得的便只是一己的理解,必须在言说与文字之外,知其真实,才能通达经论。

《入楞伽经》有偈颂言:

由于其中有分别

名身句身与文身

凡愚于此成计著

犹如大象溺深泥

这即是说若依名身、句身、文身来理解经论,便落于虚妄分别,由是失去经论的密意、失去佛与菩萨的真实说。所以在《大涅槃经》中,佛说“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都是依真实而不依虚妄分别,其中的“依义不依语”,正说明读经论须依密意而非依言说文字作理解。佛将这一点看得很严重,在经中更有颂言:

彼随语言作分别

即于法性作增益

以其有所增益故

其人当堕入地狱

这个颂便是告诫学佛的人不应依言说而诽谤密意,所以在经中便有如下一段经文:

世尊告言:大慧,三世如来应正等觉有两种教法义(dharmanaya),是为言说教法(de'sanā-naya)、自证建立教法(siddhāntapratyavasthāna-naya)。

云何为言说教法之方便?大慧,随顺有情心及信解,为积集种种资粮而教导经典。云何为观修者离心所见分别之自证教法?此为自证殊胜趣境,不堕一异、俱有、俱非;离心意意识;不落理量、不落言诠;此非堕入有无二边之外道二乘由识观可得尝其法味。如是我说为自证。

由此可知佛的密意,即是由佛内自证所建立的教法,只不过用言说来表达而已。如来藏即是同样的建立,如来法身不可思议、不可见闻,由是用分别心所能认知的,便只是如来法身上随缘自显现的识境。所以,如来法身等同自证建立教法,显现出来的识境等同言说教法,能认知经论的密意,即如认知如来法身,若唯落于言说,那便是用“识观”来作分别,那便是对法性作增益,增益一些识境的名言句义于法性上,那便是对佛密意的诽谤、对法性的损害。

这样,我们便知道理解佛家经论密意的重要,若依文解字,便是将识境的虚妄分别,加于无分别的佛内自证智境上,将智境增益名言句义而成分别,所以佛才会将依言说作分别看得这么严重。

二、智识双运

由上所说,我们读经论的态度便是不落名言而知其密意,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落名言,而不是摒除名言,因为若将所有名言都去除,那便等于不读经论。根据言说而不落言说,由是悟入经论的密意,那便是如来藏的智识双运,亦即是文殊师利菩萨所传的不二法门。

我们简单一点来说智识双运。

佛内自证智境界,名为如来法身。这里虽说为“身”,其实只是一个境界,并非有如识境将身看成是个体。这个境界,是佛内自证的智境,所以用识境的概念根本无法认知,因此才不可见、不可闻,在《金刚经》中有偈颂说: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色与音声都是识境中的显现,若以此求见如来的法身、求见如来的佛内智境,那便是将如来的智境增益名言,是故称为邪道。

如来法身不可见,因为遍离识境。所以说如来法身唯藉依于法身的识境而成显现,这即是依于智识双运而成显现。经论的密意有如如来法身,不成显现,唯藉依于密意的言说而成显现,这亦是依于智识双运而成显现。如果唯落于言说,那便有如“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当然不能见到智境、不能见到经论的密意。不遣除言说而见密意,那便是由智识双运而见,这在《金刚经》中亦有一颂言(义净译):

应观佛法性

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

故彼不能了

是即不离法性以见如来法身(导师法身),若唯落识境(言说),便不能了知法性,所谓不离法性而见,即是由智识双运的境界而见,这亦是不二法门的密意,杂染的法与清净的法性不二,即是于智识双运的境界中法与法性不二。

然而,智识双运的境界,亦是如来藏的境界,我常将此境界比喻为荧光屏及屏上的影像:荧光屏比喻为如来法身,即是智境;法身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可比喻为荧光屏上的影像,即是识境。我们看荧光屏上的影像时,若知有荧光屏的存在,那便知道识境不离智境而成显现(影像不离荧光屏而成显现),因此无须离开影像来见荧光屏(无须离开言说来见密意),只需知道荧光屏唯藉影像而成显现(密意唯藉言说而成显现),那便可以认识荧光屏(认识经论的密意)。这便即是“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也即是“四依”中的“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简单一点来说,这便即是“言说与密意双运”,因此若不识如来藏,不知智识双运,那便不知经论的密意。

三、略说如来藏

欲知佛的密意须识如来藏,佛的密意其实亦说为如来藏。支那内学院的学者吕澂先生在《入楞伽经讲记》中说:

此经待问而说,开演自证心地法门,即就众生与佛共同心地为言也。

自证者,谓此心地乃佛亲切契合而后说,非臆测推想之言。所以说此法门者,乃佛立教之本源,众生入道之依处。

由此可见他实知《入楞伽经》的密意。其后更说:

四门所入,归于一趣,即如来藏。佛学而与佛无关,何贵此学,故四门所趣必至于如来藏,此义极为重要。

所谓“四门”,即《入楞伽经》所说的“八识”“五法”“三自性”及“二无我”,吕澂认为这四门必须归趣入如来藏,否则即非佛学,因此他说:

如来藏义,非楞伽独倡,自佛说法以来,无处不说,无经不载,但以异门立说,所谓空、无生、无二,以及无自性相,如是等名,与如来藏义原无差别。

佛说法无处不说如来藏、无经不载如来藏,那便是一切经的密意、依内自证智而说的密意;由种种法异门来说,如说空、无生等,那便是言说教法,由是所说四门实以如来藏为密意,四门只是言说。

吕澂如是说四门:

前之四法门亦皆说如来藏,何以言之?八识归于无生,五法极至无二,三性归于无性,二空归于空性,是皆以异门说如来藏也。

这样,四门实在已经包括一切经论,由是可知无论经论由哪一门来立说,都不脱离如来藏的范限。现在且一说如来藏的大意。

认识如来藏,可以分成次第:

一、将阿赖耶识定义为杂染的心性,将如来藏定义为清净的心性,这样来理解便十分简单,可以说心受杂染即成阿赖耶识,心识清净即成如来藏心。

二、深一层次来认识,便可以说心性本来光明清净,由于受客尘所染,由是成为虚妄分别心,这本净而受染的心性,便即是如来藏藏识。本来清净光明的心性,可以称为如来藏智境,亦可以称为佛性。

三、如来藏智境实在是一切诸佛内自证智境界,施设名言为如来法身。如来法身不可见,唯藉识境而成显现。这样,藉识境而成显现的佛内自证智境便名为如来藏。

关于第三个次第的认识,可以详说:

如来法身唯藉识境而成显现,这个说法,还有密意。一切情器世间,实在不能脱离智境而显现,因为他们都要依赖如来法身的功能,这功能说为如来法身功德。所以正确地说,应该说为:如来法身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当这样说时,便已经有两重密意:(1)如来法身有如来法身功德;(2)识境虽有如来法身功德令其得以显现,可是还要“随缘”,亦即随着因缘而成显现,此显现既为识境,所依处则为如来法身智境,两种境界双运,便可以称为“智识双运界”。

什么是“双运”?这可以比喻为手,手有手背与手掌,二者不相同,可是却不能异离,在名言上,即说二者为“不一不异”,他们的状态便称为双运。

如来法身智境上有识境随缘自显现,智境与识境二者不相同,可是亦不能异离,没有一个识境可以离如来法身功德而成立,所以,便不能离如来法身而成立,因此便说为二者双运,这即是智识双运。

如来法身到底有什么功能令识境成立呢?第一,是具足周遍一切界的生机,若无生机,没有识境可以生起,这便称为“现分”;第二,是令一切显现能有差别,两个人,绝不相同,两株树,亦可以令人分别出来,识境具有如是差别,便是如来法身的功能,称为“明分”,所谓“明”,即是能令人了别,了了分明。

智境有这样的功能,识境亦有它自己的功能,那便是“随缘”。“随缘”的意思是依随着缘起而成显现。这里所说的缘起,不是一般所说的“因缘和合”,今人说“因缘和合”,只是说一间房屋由砖瓦木石砌成;一只茶杯由泥土瓷釉经工人烧制而成,如是等等。这里说的是甚深缘起,名为“相碍缘起”,相碍便是条件与局限,一切事物成立,都要适应相碍,例如我们这个世间,呼吸的空气、自然界的风雷雨电,如是等等,都要适应。尤其是对时空的适应,我们是三度空间的生命,所以我们必须成为立体,然后才能够在这世间显现。这重缘起,说为甚深秘密,轻易不肯宣说,因为在古时候一般人很难了解,不过对现代人来说,这缘起便不应该是什么秘密了。

这样来认识如来藏,便同时认识了智识双运界,二者可以说为同义。于说智识双运时,其实已经表达了文殊师利法门的“不二”。

四、结 语

上面已经简略说明密意、智识双运与如来藏,同时亦据吕澂先生的观点,说明“无经不载如来藏”,因此凡不是正面说如来藏的经论,都有如来藏为密意,也即是说,经论可以用法异门为言说来表达,但所表达的密意唯是如来藏(亦可以说为唯是不二法门),因此我们在读佛典时,便应该透过法异门言说,来理解如来藏这个密意。

例如说空性,怎样才是空性的究竟呢?如果认识如来藏,就可以这样理解:一切识境实在以如来法身为基,藉此基上的功能而随缘自显现,显现为“有”,是即说为“缘起”,缘起的意思是依缘生起,所以成为有而不是成为空。那么,为什么又说“性空”呢?那是依如来法身基而说为空,因为释迦将如来法身说为空性,比喻为虚空,还特别声明,如来法身只能用虚空作为比喻,其余比喻都是邪说,这样一来,如来法身基(名为“本始基”)便是空性基,因此在其上显现的一切识境,便只能是空性。此如以水为基的月影,只能是水性;以镜为基的镜影,只能是镜性。能这样理解性空,即是依如来藏密意而成究竟。

以此为例,即知凡说法异门实都归趣如来藏,若不依如来藏来理解,便失去密意。因此,本丛书即依如来藏来解释一些经论,令读者知经论的密意。这样来解释经论,可以说是一个尝试,因为这等于是用离言来解释言说,实在并不容易。这尝试未必成功,希望读者能给予宝贵意见,以便改进。


2011年5月19日七十七岁生日 EWSFVBvy7l5CDvqbPiaCg0AnVj6j2+W1o4JuHGNfX8IJfQ2Dl9sOHiTB4wQkCz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