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赵武
灵王

制度比个人更有用

那么面对改革,历史上的既得利益阶层是如何搅局的呢?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的思维普遍还属于直来直去的模式,所以面对改革,既得利益阶层最开始的反抗手段也是非常简单粗暴的,你损我的利益,我就直接造你的反,最典型的就是楚国的吴起变法。楚悼王对楚国的掌控力原本就不怎么样,而吴起的改革措施又过于凌厉,直接一刀子切在了贵族阶层最在乎的要害之处,结果楚悼王一死,既得利益集团马上撕破脸皮,在楚王的灵堂上就发动了兵变,吴起被事先埋伏好的弓箭手乱箭射死。

这种硬“怼”的方式,结果往往都是两败俱伤。吴起被射杀以后,新政绝大部分都被废除了,直接参与叛乱的贵族也都被满门抄斩了。

而赵武灵王在赵国的改革,最终也被既得利益集团给“怼”回去了。他们的手段很高明,是利用王族内部的矛盾,把这个局破解的。

赵国的变法改革,就是著名的“胡服骑射”。这个提法表面看上去好像就是一个军队方面的改革,也顺便改了一下大臣们的着装。但实际上,赵武灵王的真正意图是削藩。因为赵国最大的既得利益阶层就是军事贵族,赵王搞军改,其实就是为了削弱这些军事贵族手里的权力,或者叫政治资本。一旦这个最大的本钱没了,贵族们就再没筹码和中央政府叫板了。

最开始的时候,赵国中央政府连贵族封地的税都收不上来,改革以后,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还是留有后患。

赵国名将赵奢,也就是赵括的爸爸,最早就是负责向地方征税的。当初因为要向平原君赵胜收税,赵奢差点死在平原君手里。我们合理推想一下,赵奢当初收税应该是得罪了不少贵族,因为后来秦赵的长平之战,赵国已经打成了一个死局,这时候赵括被推到前线替下廉颇,最终战死沙场,承担了整场战争失败的全部责任。这件事现在看来,依然是细思极恐啊……

言归正题。因为赵武灵王赵雍是个非常强势的君王,政治手段也比较高明,所以依靠个人权威,这位赵王基本就可以在朝堂上压住各个集团。“大事赖独断,而不赖众谋”这句话,就是从赵武灵王这儿来的,这就有点一言堂的意思。赵国的改革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强推下去的,而老百姓也确实得到了实惠,赵国的综合国力也开始得到强化,以至于连秦国,对它都开始犯怵了。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赵武灵王的家里出问题。在继承人问题上,赵武灵王要废长立幼。或许是有长远的打算,或许就是个人偏爱,总之,赵武灵王在太子赵章没什么过错的情况下,强行废了太子,还把赵章派到边疆地区指挥边防军,这事实上和发配差不多。与此同时,赵武灵王宣布立小儿子赵何为新的储君。整件事和他平时做事的风格是一个路子,强悍、独断、不留余地。

问题是赵章当时已经二十多岁,在太子之位上早就形成了自己稳固的势力,而赵何那个时候才十岁。这种情况下,显然新储君在未来登基以后,位置是难以坐稳的。这个时候,赵武灵王又表现出了他行事风格的另一面:天马行空、不按常理出牌。

赵武灵王紧接着宣布退位,赵何继位为赵王。按理说,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就该是太上皇了,可是,他给自己发明了一个词——“主父”。相传复姓“主父”就是这么来的,他们应该是赵武灵王的后人,比如西汉时的主父偃。赵武灵王发明的这个身份并不是像太上皇那样什么都不做,光是享享清福。

按照他的设计,小儿子赵何做了赵王以后,主要就是监督内政,具体操作自然有一班大臣来搞,而赵武灵王自己则继续抓着军队的指挥权。赵武灵王这么做,就是想将自己的小儿子扶上马再送一程。把儿子扶上王位,他自己手握军队控制全局,这么做,对比赵武灵王死了以后赵何再继位,赵国的权力交接确实会更稳定不少。

这个原理放在现在也是适用的,任何的权力交接,如果能设计一个合理的过渡阶段,肯定会比一刀切模式稳定很多。赵武灵王布的这个局虽说是不按常理,但确实是合乎逻辑的,如果按部就班往下走,可能最后真就做成了。

偏偏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赵何登基四年以后,赵武灵王赵雍自然也老了。一个人年轻时非常强悍、独断专行,一旦上了岁数,心往往就会变得软下来。对常人来说这很正常,但对一个领导者来说,这就未必是好事了。

这四年里,被废黜的太子赵章,自然是和父亲、弟弟疏远了,但也没闹。这么一来,赵武灵王自然会觉得,过去做得太绝情,亏欠了大儿子。当时赵国灭中山国的战争赵章也参加了,于是赵武灵王就借这个由头,给赵章记了一功,封为安阳君,有了自己的封地。这么一来,废太子在朝堂的人脉自然又被激活了,先前唯恐避之不及的,如今又都来巴结了。不仅如此,废太子赵章又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手里有钱、有粮、有人,还有私兵。

有一次赵国高层开年度大会,赵章冲着王座上还是小孩儿的赵何行君臣大礼,赵武灵王看见,心里不是滋味,结果一激动,又冒出一个天马行空的念头。他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不如干脆把赵国一分为二,他们哥俩一人一半。

赵武灵王显然是老糊涂了,那个时候的诸侯国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别人灭国,就算是为了保命,大家都尽可能地做大做强自己,如今你主动把自己给拆分了,这不是在找死吗?

赵武灵王这个主意冒出来后,相国肥义磨破了嘴皮子,好说歹说总算是让赵武灵王打消了这个念头。老头的脑洞暂时给堵上了,可麻烦也来了。赵武灵王要分国家的话,肥义这些大臣们听到了,废太子赵章自然也听到了。

从为人处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这并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的。权力斗争原本就是零和游戏,更何况你从人家手里拿走的是一个王位。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原本应该不动声色地进一步削弱废太子的势力,在个人待遇方面,以财富加以安抚,如此才能逐步断了废太子继续争夺权力的念想。

可如今你给他的不仅是待遇的改善,还有政治资源,这样就等于让他有了继续争下去的希望。这样还不够,把国家一分为二的念头都说出来了,用这么大的蛋糕去诱惑他,诱惑完了,又宣布刚才说的都不算。这个时候废太子心里的权欲、征服心都被激活了,在这样反复的心理冲击之下,他对自己父亲的恨意早已压过了父子亲情。

得罪一个人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得罪以后又想往回找补,换来的可能会是一件更麻烦的事。

赵武灵王父子间的这道裂痕,对改革的反对派们而言,无异于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赵武灵王同父异母的兄弟赵成,还有赵成的谋士李兑,两人在废太子赵章背后一顿挑唆。赵章原本就是满怀愤懑和怨恨,手里又一切资源齐备,于是就举兵反叛,要武力夺权。

结果没承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赵章前脚举兵,赵成、李兑后脚就带兵来勤王。他们击败了攻打王宫的叛军,顺势控制了当时还是小孩的赵王赵何。兵败的赵章被他们撵到赵武灵王的行宫里,然后赵成理所应当地下令封锁行宫。最终,赵章被赵成、李兑处死,赵武灵王也被所谓的勤王大军困在了行宫里。这一困就长达三个月,最后活活把赵武灵王饿死在行宫里。

至此,年幼的赵何成了赵成、李兑手里的傀儡。赵武灵王时代围绕削藩所提出的种种政策,多数也都被废除,赵国的改革就此算是完败。

赵武灵王这个称呼,是赵雍死了以后的谥号,在古汉语里,“灵”这个字并不是一个好词儿,它代表的意思是瞎胡闹、瞎折腾,以“灵”为谥号,也就等于赵国官方彻底否定了赵武灵王。对比楚国贵族傻呵呵的直接造反,赵成、李兑的谋划要高明得多,人家是打着勤王的旗号,做成了自己想做的事。

有这么几个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而论,赵武灵王虽然才智过人,且胸怀大志,但他个人过于迷信权威主义。赵国变法改革,完全是建立在他个人的权威之上。雷厉风行、乾纲独断的做事风格,确实能在短时期内改变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面貌,但也仅止于此。这就好比灭火只灭了明火,却没有灭暗火。

强人总有老去的一天。缺乏相应的制度建设,没有为改革建立新的基本盘,依靠利益受损的旧势力来治理国家,这些都注定了赵国的新政难以持久。

以齐家而论,从前面的故事来看,赵武灵王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而他的家庭内部的问题,最终也给了政治对手以可乘之机。从古到今,公事和家事,某些情况下是息息相关的。处理不好后院,前院最终也是会起火的。

归结起来,赵国改革的反对派靠的还是武力,其实旧势力“怼”改革,不光有武的,还有文的。 3a1nMe0XmU7fQ7oraBIE/MMLiK3WuzOr1T//rx8rCs38WCJcAAlgSAX8hD3o5L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