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与「智慧经济」

对普通人来说,“历史”究竟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是故事典故?还是传统文化?抑或是告诉你我们祖上曾经多“阔”,来增加自豪感和自信心?

恐怕不止如此。

如果我们换个说法,用这样的标题:某富二代不安现状,抛家舍业出国求学,完成史上最成功的改制重组,让濒临倒闭的企业一夜成为行业龙头老大——这一听就是经典案例+励志鸡汤,但其实我们要说的是“商鞅变法”;管理层急功近利,忽视风险评估,轻率接手不良资产,最终导致企业严重亏损、倒闭——这其实说的是秦赵“长平之战”;精准营销推广,在不做线下活动的情况下,建立牢固的基本盘——这说的不是哪个IT公司,而是吕不韦搞的“一字千金”。

以上这些,其实都不是标题党,它们都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历史的价值,其实取决于你怎么看和看什么。在决策、规划、管理等软科学的范畴里,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最现实的意义,恰恰在于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操作案例用以参考。

有意思的是,和明清时代相比,两三千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方式反倒更像是现代人。在夏商周到春秋战国这段时期里,中国和我们印象里的完全不一样。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也就是课本里说的“百家争鸣”。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其实更接近于现在欧美国家的人,即普遍是直线条思维,崇尚实力,看重实际利益,行事风格更加务实简练。

当时的人们远比后世更看重个性尊严和个人自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在当时还没形成,即便是一国之主,也必须要顾忌平民阶层的舆论。君臣之间更是平起平坐,你作揖他必须起身还礼。社会阶层固化的问题也没有明清那么严重——春秋战国时代“草根逆袭”的成功率远要高于后来的朝代。甚至于男女两性关系,开放程度也远比现今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邦国之间竞争的残酷远甚于后世。相传夏朝时天下的诸侯国有上万个,商朝时只剩下千余个,到周朝开国又减少到了百来个,而到了战国时代,就只剩下七大国外加几个小国。如果我们把每一个诸侯国看成是一个创业公司,国君就是老总,臣子是中高层,百姓则是员工,那么得出来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经过千年的残酷淘汰,能走到最后的诸侯国,靠的绝不是运气,而是智慧。那么他们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显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归结起来,其实这本书所要带给您的,正是历史中的“智慧经济学”。 4CH8CENT+vvNH3pSPH8SW6V/MHs/592UeBguO60nf0CoJ+EZPa/geOpYIB/8wP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