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随笔《异域的迷宫》在《收获》杂志上连载之后,不少读者希望我能够尽快写出后续的篇目,我自己也这样希望。我甚至希望这些以异域生活为素材的随笔能够很快形成规模,以《异域的迷宫》为名结集出版。没有想到,这希望经过七年的时间才转变为现实。

用2018年最初的两个月以对我的身心造成明显伤害的工作强度完成这部书稿之后,我意识到这希望与现实之间的七年间隔并不是出于人为的拖延,而是出于命运的安排。读者手里的这部随笔集是“成事在天”的又一个例证。

2017年是我文学道路上的转折点。随着《白求恩的孩子们》英文版、《深圳人》法文版以及《空巢》瑞典文版的同时上市以及前一年出版的《深圳人》英文版引起的更大关注,“异类”的文学道路开始在“异域”留下鲜明的轨迹。这部随笔集里的全部作品都与这个转折点相关,而最后这两个月完成的百分之六十五的内容更是与它直接相关。可以说,没有2017年所发生的一切,七年前的希望就不会转变为七年后的现实。

同样,2017年也是我与“身边的少年”关系上的一个转折点。7岁那年,他被我接到“身边”,从此开始他特殊的人生之旅(同时开始的当然也是我自己的一段特殊的人生之旅)。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之后,他搬出我的视线,我们的相处压缩到每个周末我去他的住处做一次“义工”的水平。而2017年底,他不仅搬离了我们共同生活过十五年九个月的城市,也搬离了我们共同生活过十五年九个月的国家,彻底结束了整整二十年在我“身边”的历史。这是带给我强烈感触的变动。我相信,这部书稿的完成也与这个变动有很大的关系。

我决定将这部作品集献给“身边的少年”,不是因为我们在一起生活了那么长的时间,而是因为他是我决定移居“异域”的主要原因。1998年夏天,我带他到英国去探亲。我原以为那只是一次普通的出行,但是在旅行结束之际,我已经感到了它强烈的宿命气息。那两个月里发生的一切都好像是对我的暗示和敦促。我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身边的少年”带到一个常年空气新鲜的地方去生活。从英国回来,我马上就递交了移居“异域”的申请。当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而今天,所有人都会像我自己一样肯定那并不是我的决定,那只是我对天意的顺应。

我猜测,2017年的奇迹与接下来的一年有特别的关系。1988年8月,《作家》杂志用头条登出我已经被多家杂志拒绝的中篇小说《睡星》。很多人都将这个史实当成我作为特殊的景点进入中国文学景区的标志。是的,2018年是我“文学三十年”的纪念年份。在这个年份完成和出版《异域的迷宫》也应该是顺应了天意。

薛忆沩
2018年2月28日于蒙特利尔 XQ4yP9Q0ma/1IppH5iej4tu2L6fULQXVSDqeQxUiNl6xpBnD0D36bjs/A/+6mDn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