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脑学习的原理

脑是连接我们和宇宙的通路,但是从物理现象来说,脑是一个让身体运动的、巨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而处理信息的水平最终决定了我们是拥有一个高质量、高能量的金子般的大脑,还是拥有一个只是充满各种繁杂信息的黑暗大脑。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罗杰·斯佩里博士因右脑研究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人类对整个大脑尤其是右脑有了更多的了解。当然,这么短的时间内,以现代的科技水平,右脑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去解。长久以来,我们身为脑的主人,却并没有让我们的脑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如果我们不去自主地选择和开发大脑的功能和妙用,去开发信息,而只是单纯地依靠环境和周围的人所提供的信息,那我们就如同抛弃了自己大脑的主导权,放弃了探索浩瀚宇宙的机会。所以,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会让我们的大脑开发事半功倍,所以本节我们主要来了解大脑学习的原理。

无论学习还是记忆,其本质是一种神经过程。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而记忆就是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存储”与“提取”的神经活动过程。但人和动物的学习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人的学习是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进行的;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所以,人的学习被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第一次清晰地喊出“爸爸妈妈”是学习,第一次走路是学习,第一次在陌生的街头找到回家的路是学习,在陌生的环境里预测潜藏的危险是学习,在学校的课堂与老师、同学互动是学习,适当的时候表达或隐藏感情是学习,与陌生人打交道建立适当的联系是学习,适应中年“三明治”时期的压力是学习,合理安排老年生活也是学习。你会发现,学习很宽泛,但每一项学习都与我们的生命品质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活到老,学到老”不只是口号,而贯穿在我们的生命始终。好的学习一定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

到底学习是怎么发生的呢?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来研究学习的过程,并发展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学习过程和结果的理论。最著名的就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戈尔茨坦,2015)。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始的一个心理学派。行为主义者主张,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其公式为:S→R(刺激→反应),学习就是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教育就是按照一定目标塑造人的行为,学习是经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学习,他们用外显的、可以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解释学习过程,而反对研究学习的内部过程。但不同的行为学派理论家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包括桑代克、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桑代克为先导,以华生为激进的代表,又经过数位心理学家的发展与沉淀,之后斯金纳又对行为主义的理论作了总结和发展,他认为:教育是“塑造人的行为”。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他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使学习心理研究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他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桑代克对学习心理学的影响主要来源于他对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1895年,他到哈佛大学受教于詹姆斯,做小鸡走迷津实验(即走迷宫),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继续利用猫和狗等动物做实验,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对后世研究学习影响最大的当属“迷笼实验”。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装置

在迷笼实验中,桑代克将饿猫关入笼中,在笼外放一条鱼,使猫可望而不可及。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是要想打开笼门,却不是那么容易,实验者在外观察并记录猫在笼中的表现。结果发现,小猫刚刚被放进去时,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接着便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和逃脱的冲动,竭力想“挤”出笼子。它在笼中拼命挣扎,或咬或抓,试图逃出。终于,它可能无意中一下子抓到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打开门,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桑代克每次都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然后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猫仍然会经历乱抓乱咬的过程,不过时间可能会减少一些,经过如此多次连续尝试,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逐渐被排除,以至于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笼门,跑出迷箱,获得食物。根据实验,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简称“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动物在每次尝试的过程中,都建立起一种刺激—反应型联系,那些能够导致成功的反应被保留,而那些无效的反应则会逐渐被排除,所以,动物学习就是从各种刺激—反应中挑选那些导致成功的刺激反应型。桑代克把这种刺激—反应型称作“联结”,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桑代克根据其动物心理实验研究的发现,提出了有关人类学习的三条主要规律: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时的预备定势。如果学习者有准备,并按其准备活动做,学习者就会产生满足感;如果有准备而没有按其准备活动做,就会产生烦恼感;如果没有准备而强制其活动,就会产生厌恶感。此定律强调了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2)练习律:在奖励的情况下,不断地重复一个已经学会的反应就会增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寡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练习的稳固程度。练习越多,联结就越紧密,动物越清楚要采取什么行动,逃脱的速度越快;练习越少,联结就不够紧密,动物就越难找到出口。后来,桑代克相信对一个反应简单重复比起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予奖赏来,在效果上要差一些。

(3)效果律:在对同一情境所做的若干反应中,那些对学习者伴有满足的反应或紧跟着有满足的反应,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就越加牢固地与这种情境相联结。桑代克认为,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起联系,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例如,迷宫是一个刺激,动物在迷宫中会作出多种行为反应,但大多数反应都不能帮助它们逃出迷宫,而另一些行为则使它们得以逃脱并得到食物。因此,动物就记住了这些有效的行为,将迷宫这个刺激和有效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以后,一进迷宫,它们就知道该作什么反应了。

由于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说明了一个“刺激”(S)和一个“反应”(R)新关系的建立,因此他的学习理论称为联结主义。在他看来“学习即联结,心即是一个人的联结系统。”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根据他的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后来华生的行为主义学派所主张的刺激—反应心理学,就是以桑代克的联结主义为蓝本的。此外,他的效果律对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的思想影响很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就是以他的效果律为基础的。“效果律”后来被持这种学习观的理论家发展成为“强化”学说,其中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对桑代克的“试误说”加以进一步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

前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通过控制食物、狗和铃声三个变量研究消化现象时发现,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来控制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并由此而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与实验团队一起工作

巴甫洛夫最初研究的关注点并不是条件反射。他们将狗安放在实验台架上,对它施行手术并配备特定的装置,以便观察并测量狗在吃食物时各种消化液的流量变化。但经过几次试验,巴甫洛夫惊奇地发现,狗在还没有喂食前,只要看到盆子或喂食者,就会流唾液,狗好像预先就知道将有食物出现似的。这使巴甫洛夫不能再进行原先的实验了。为了消除这种干扰,巴甫洛夫及其同事做了大量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失望之余,大家决定用“内省法”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可是这种方法出发点是试着站在狗的立场上,来设身处地地推测这一现象的根源。可以想象:对于狗想什么、感觉什么,不同的研究者看法不同,也没人能够证实自己所想是对的。最终,巴甫洛夫抛弃了所谓“内省法”,改用实验方法,正式开始其对条件反射的系统研究。

巴甫洛夫的实验装置

实验团队在喂狗食前几秒钟,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响声,接着再将肉末送入狗的口中。开始时,狗听到铃声只加注视,并不流口水,只是在吃到食物时才淌口水。但经过若干次这种操作过程后,只要一发出铃声或节拍器声,狗就立刻分泌唾液。很显然,狗对声音作出了反应。

如上图所示,给狗吃食物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给狗听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这种情况下铃声是无关的刺激。但是,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先出现一次铃声,然后再给予食物,这样多次结合以后,只要铃声一出现,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的现象,这就是条件反射了。原本是无关刺激的铃声,因为多次与食物结合应用,铃声就具有了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此时的铃声已经成为进食(非条件刺激)的信号。这样铃声就被称为信号刺激或者条件刺激,此时铃响狗就分泌唾液的这种后天习得的现象就称为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实验表明: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这是联想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所以,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是开创性的,而且他的实验方法与研究结果被后来的心理学家所广泛接受,因此,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也称经典性条件作用、巴甫洛夫条件作用或条件反射。

三国时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一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例子,您也可以再思考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属于巴甫洛夫提出的条件反射。

(三)华生的行为主义

华生第一个正式打出了行为主义的旗帜,他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及其研究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反应联结,从而形成了新的行为习惯。华生所做的一个让幼儿形成对兔子的恐惧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

当一个小孩与白兔玩耍时,给他一个令他恐惧的声音(如敲打铁器的巨响),小孩受到惊吓后会恐惧、大哭。如果在他每次和小白兔玩耍的时候都发出这样的巨响,几次以后,小孩就会形成对小白兔的恐惧反应。不仅如此,小孩还对其他带有白色皮毛的物品,如皮帽子、白鼠、白胡子等也产生了同样的恐惧反应。这种反应就叫做“泛化”。

泛化,是指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他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在应用心理学中,泛化指的是引起个体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最初的事件,而是同最初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最初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例如某幼儿因在幼儿园中与其小伙伴玩耍、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该幼儿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进入幼儿园。再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泛化的表现。

华生主张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以下四点基本要素: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表现于外的行为。

(2)经典条件反射研究所得出的行为原则不但可用以解释动物的行为,也可用以解释人的行为。

(3)人类一切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反应的组合。

(4)只要了解了刺激与个体的关系,就可以设计并控制刺激,通过条件反射的方法,建立起所要建立的反应。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也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下图是斯金纳为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而设计的实验设备。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偶然啄到预先设置好的机关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当这些偶然的动作与食物多次同时出现后,动物便会不断重复并固定碰触预设好的机关的动作。

斯金纳的实验装置

斯金纳箱的实验有两个元素:偶然动作和获得食物。它们在同时出现多次后,便会建立起后天性条件反射。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他认为,个体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前者由先行的刺激所引发,后者是由机体对环境发出的反应)。

强化原理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斯金纳箱中当动物做出预期行为时所给予的食物能够提高预期反应的概率,这些刺激物就是强化物。

强化可分为两种形式: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的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这里的某种奖励就是正强化物。而当有机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之后,随即排除或避免了某种讨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这种操作即为负强化。这里的某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所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也被称为强化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认为,人类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例如幼儿教育中常见的典型的强化物:食物、糖果、玩具、小红花等物质以及言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等。幼儿摔倒之后经常会哭,甚至赖在地上不起来,如果孩子某一次可能因为摔得不重而没有哭,家长在孩子的手上贴一张贴纸并表扬孩子。以后只要孩子摔倒不哭,家长都给予一张小贴纸以示奖励。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孩子养成了一种习惯:摔倒了不哭,而是自己爬起来。这说明孩子通过父母给予的正强化物,学习到摔倒后可以自己爬起来的行为习惯。

而有的孩子想要出去玩或者购买某个玩具时,若家长没有满足,就会哭闹,大声哭喊。有时父母迫于周围人的压力,或者自己不耐烦,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长时间之后,孩子有需求的时候,不再好好去表达或者和家人商量,直接用哭闹的形式解决。形成新的习惯之后,家长头大,孩子的沟通和适应能力也将成为问题,这都是因为家长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满足了孩子的要求,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心理学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950年美国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其中皮亚杰(Jean Piaget)有较大的影响。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就发现了行为主义的局限性。托尔曼在老鼠走迷宫的实验中发现老鼠在实验中利用认知地图走迷宫。当把迷宫的一部分关闭,老鼠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好象知道关闭的那部分本来就是走不通的,在视觉上,老鼠不可能看到那条路是行不通的,但它仍然选择走一条较长的路线,它知道那会是出路。

可见,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无法完全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已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1977年,班杜拉经过系列的研究与理论构建,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主要提出了观察学习和交互决定论两大观点。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行为的操作。

观察学习可以归纳为三类:

(1)直接的观察学习:即对示范(榜样)行为的简单模仿。

(2)抽象性观察学习: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并不表现出所看到的具体反应方式,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作出体现所获得的原理或原则的行为。

(3)创造性观察: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组合成新的行为方式。

2.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吸收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中有关部分的优点。他指出:“行为、人的因素、环境因素实际上是作为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班杜拉把交互这一概念定义为“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把决定论定义为“事物影响的产物”。

行为主义者所持的是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是受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控制的;人本主义者是个人决定论,认为是人的本能、驱力和特质等内部事件,驱使有机体按照某些固定的方式行事,即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

而班杜拉认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观点都是单向决定论。他认为,个体、环境和行为三者都是作为相互决定的因素而起作用的,他们彼此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相互作用的三种模式:

(1)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一是环境确实对行为有影响,甚至产生决定作用的影响。二是这种作用是潜在的,只有环境和人的因素相结合,并且被适当的行为激活时,环境才能发挥这种作用。人们可以根据他们和环境交往的经验归纳出这些规律,并预期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什么结果,借此来调节人的行为。由于人类能认识环境中事物的规律,所以不一定要直接和事物接触才可以获得经验,他们可以观察别人的行为结果,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产生学习行为。

(2)人和环境交互决定行为

班杜拉认为人既不是完全受环境控制的被动反应者,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完全自由的实体,人与环境是交互决定的。环境中各种外部因素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影响自我调节过程。环境有利于人建立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建立和发展自我反应的能力。

(3)行为是三者交互的相互作用

环境、人和行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是一种交互决定的过程。在行为内部,人的因素和环境影响是以彼此相连的决定因素产生作用的。这个过程是三者交互的相交作用,不是两者的连接或两者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分为现实的建构主义与激进的建构主义。与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这种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文字、图像、实物、CAI、网络等),通过意义建构方式主动建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而获得的。

四、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前面的学习理论讲了如何学习,但学习成果并不是总都能被保持的,因为我们不能永远保持记忆,会产生遗忘。要得到好的学习,不仅要了解学习的原理,也要知道遗忘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减少遗忘的损失。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记忆按照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其中,感觉记忆的信息存储时间极短,大约为0.25—4秒,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为5秒—1分钟,而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一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而且记忆容量没有限制。

由于感觉记忆的时间很短,我们经常只关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外界输入人脑的信息,经过我们的主观注意就会成为短时记忆,但并非所有记忆都能转入长时记忆,如果不加以复习和巩固,我们就会遗忘掉这些信息。那么在每个单位时间内,我们遗忘的速度和数量是一样的吗?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经过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他用无意义音节(由若干音节字母组成、能够读出、但无内容意义,即不是词的音节)作记忆材料,用节省法计算保持和遗忘的数量,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2004)。

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图中竖轴表示记忆程度(用来表示机械记忆的保持程度),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机械学习实验的结果。

这条曲线告诉我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所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描绘出的规律,如果能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就会提高记忆效果、提升学习效率,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复习点:

(1)第一个记忆周期:20分钟。

(2)第二个记忆周期:1小时。

(3)第三个记忆周期:12小时。

(4)第四个记忆周期:1天。

(5)第五个记忆周期:2天。

(6)第六个记忆周期:4天。

(7)第七个记忆周期:7天。

(8)第八个记忆周期:15天。

但是记忆规律可以因人而异,因为我们的生理特点、生活经历不同,可能导致我们有不同的记忆习惯、记忆方式、记忆特点。规律对于自然人改造世界的行为只能起一个催化的作用,如果与每个人的记忆特点相吻合,那么记忆就如顺水扬帆,一日千里;如果与个人记忆特点相悖,记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那必将会帮助我们的记忆,使学习事半功倍。 RjXvTHSTAsc4rHFbZOpkE9E/LRyKg9DbBFXTIsupp7ZFWXXi/5qU/PXaRHZY4N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