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左脑和右脑的功能

历史上,很多天才向世人显示了他们超感的“超能力”。在日本明治时期,有一位常以种种神奇轶事为人所熟知的山崎辩荣。有一天,他待在一个门窗紧闭的屋里,突然对随从说“某某先生马上就要来了”,并吩咐随从赶紧去迎接。随从很不解:“您怎么知道他要来了?”他回答说:“他正骑马走道,现在还在松原那儿,马上就要下马朝这儿走来了。”结果,正如他所说,没多久,客人真的就到门口了(七田真,2005)。

无独有偶,在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心学始祖王阳明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王阳明在山中洞穴打坐,突然睁眼吩咐仆人到山下去迎接远方而来的客人。仆人很好奇,问先生相隔数里,如何得知远方来客。先生答曰:“山下气息甚大。”而仆人到山下也真的接到了诧异的客人。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自己的致良知之学,强调一切由心,而且要知行合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度阴山,2014)。

在1982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的劳伦斯维尔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男童托尼被压在了一辆1964年产的雪佛兰羚羊车下,十分危急。年轻的母亲安杰拉·卡瓦略不顾一切试图抬起比她自己重十几倍的车子,就在大家心疼这位母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时,在大家都在纷纷想办法救助这对可怜的母子时,奇迹发生了!这位母亲竟然成功地抬起了这辆庞然大物,将压在下面的儿子托尼解救出来。还有中国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同时也是7个月大婴儿的母亲),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幼童。这两位妈妈都是在突发危急的状态下,激发出一些超乎平时的、超乎常人的能量。当母亲看到孩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产生了一份对孩子无私的爱、一份作为母亲的使命感、一份对生命的眷顾之心,三者聚合成的强大力量,瞬间引爆了母亲的“小宇宙”,释放出的能量撼天动地!

对这些特异能力,也许你会觉得很神奇,不可思议。事实上,这些潜能每个人都有,只是人们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引导和激发出自己的这些能力。这些能力就是潜藏在人类大脑中尚未开发的能力,很多属于本书要重点论述的右脑领域的能力。

事实上,从人类诞生以来,很少有人注意到人类大脑中左脑和右脑的区别。直到1836年,戴克斯在一部著作中首次指出左脑思维与语言机能有关,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人提出左右脑的问题。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教授通过割裂脑的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和右脑两个半球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左脑用语言进行思考,右脑则用图像进行思考;左脑逻辑性强,右脑则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直觉能力的发挥。只有左右脑的功能密切配合,大脑潜能才得到100%的利用,这一研究成果使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也是脑科学研究的重大里程碑(王延光,1998)。“左右脑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正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通常,人体接收到外界的信息,经胼胝体传递,左右两个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间进行交流(每秒10亿位元),人的每种活动都是两半球信息交换和综合的结果。大脑半球在功能上确有分工,呈对角交叉形式,即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左半球主要负责逻辑理解、记忆、时间、语言、判断、排列、分类、逻辑、分析、书写、推理、抑制、五感(视听触嗅味)等,思维方式具有连续性、延续性和分析性。因此左脑可以称作“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球主要负责空间形象记忆、直觉、情感、身体协调、视知觉、美术、音乐节奏、想象、灵感、顿悟等,思维方式具有无序性、跳跃性和自觉性等。所以右脑又被称为“本能脑”“潜意识脑”“创新脑”“音乐脑”“艺术脑”等。

左右脑的分工

斯佩里认为左脑是通过意识发挥功能的,而右脑是具象的、想象的、艺术的大脑,主要由潜意识运作。这种运作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右脑的四大机能,分别是共振共鸣机能、图像化机能、高速大量记忆机能和高速自动化处理机能(七田真,2009)。

1.共振共鸣机能

所谓共振共鸣,是指两个人之间的共感,如第六感、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这项能力听起来很神秘,却是每个人右脑存在的一种能力,而且国际脑组织已经把大脑的这一能力列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这也从侧面说明它虽然神秘但也是科学的。

熟悉音叉的人会发现,当我们让一个音叉发出声音时,另一个音叉也会随着第一个音叉声音的频率开始震动,这就是所谓的同频。电视或者收音机也是同理,当一个机器发出信号时,那么就可以根据电视的频率和信号的匹配程度,使电视显现出不同的图像或者让收音机发出不同的声音。而共振机能,是指人类的右脑具有这种类似音叉的功能,能使之与外界万物所发出的波动产生共振。所以我们并不能因为看不见信号就否认信号的存在以及信号的作用,人脑也是同样的道理。人脑和周围的其他事物不断地产生共感。当然大脑的共感现象不光是指声音的共感,还可以指想法的传递等各个方面。

日本的NHK电视台曾播放过一个叫做“超显微世界”的节目,在其中一期节目中,科学家使用世界上最大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坚硬无比的钻石,发现钻石的构成电子在有规律地振动。事实上,科学家发现,世上所有的物质都具有特定的振动形式和频率。而人的共振共鸣机能就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具有的与万物共鸣、与宇宙共振的能力,并可以将其图像化,从而看到图像,还可以将其变成声音。

对于孩子来说,这种共振共鸣也的确存在。尤其是母亲最容易和孩子发生共振共鸣。同时,相同年纪的孩子之间也非常容易产生共振共鸣的现象。例如,当一个孩子掌握了一种能力之后,这个孩子周围的孩子也会慢慢地掌握这种能力。假设一个人做某件事的时候怎么都做不好,但是很多人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就会很容易完成这件事,并且人数越多,完成的速度越快。这种功能不只是人类的特权,很多动物都能通过共振共鸣来传递信息,并且右脑可以在众多信息中分辨出哪个才是自己的共振波。

2.图像化机能

图像化机能,又被称为心像化机能,也可被称为照相记忆能力,是指一眼看过、一耳听过的事物可借头脑中的意象来呈现或者记忆的能力,如企划力、想象力、创造力等。这种情况下,人的右脑就像一部照相机,把即视即听的事物立即摄入大脑,以直观的图像方式进行自由处理,甚至以电影胶片的方式进行记录和放映。这种右脑的图像化处理方式,比左脑的语言化处理方式更为迅速、高效。

通俗而言,右脑的图像化机能就是将事物形象化,也可以理解成刚才讲到的共振共鸣所感觉到的信息的形象化。这种形象再通过意识传递给大脑,最后我们才知道感觉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比如让孩子们玩蒙眼捉迷藏游戏,或者钻进大袋子里找东西等,以此来考验孩子的直觉,孩子们通常很容易就能胜出。我们完全可以把孩子的胜出看成是孩子抓住了某种东西发出的电波或者信号,并且把这种电波传递给右脑,最后右脑将其形象化最后形成意识。可能有的人会把孩子的这种能力想象成是神秘的力量或者异空间能量,或者宗教力量,但我们还是认为把这一点看作右脑的力量更加合理。有的人看书看小说,阅读的时候,会将书中的故事情节演化为电影的形式在头脑中放映,既生动形象,又便于加强记忆。

3.高速大量记忆机能

高速大量记忆是右脑的重要机能,这和右脑的记忆方式密切相关,如速读高强记忆力等。右脑的记忆方式是感性的、直观的,是从整体到局部之并列式的。而左脑的工作方式是直线式的,可以说是从局部到整体的累积。左脑追求理解,右脑记忆则不追求理解,只要把知识信息大量地、机械地装到脑子里就可以了。所以右脑有着超强的记忆能力,是左脑的100万倍。经过右脑开发的孩子,在书店现场随意选择一本书,十分钟翻书,现场复述,复述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这种快速阅读和快速记忆的方法在经过培训的青少年身上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也是右脑高速大量记忆机能的生动体现。

曾经有过这样的说法,大脑记得发生过的所有事情。实际上大脑保存着所有的记忆,只不过有的时候能想起来,有的时候想不起来而已。对于那些自己觉得可能是完全忘记了的东西,其实大脑并未忘记。比如我们闻到什么气味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虽然可能我们自己也想不起来确切的时间。或者听到某种音乐,也自然而然地能想起第一次听这首音乐时的一些事情,或者到了某个场景感觉似曾相识,曾经来过,慢慢也能回忆起曾经的体验。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已经忘记了的东西,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所以,我们其实并不是真的忘记了那些体验,只不过我们自己想要忘记而已。可见大脑可以存储大量的记忆,并且右脑存储的记忆远远超过日常生活中我们刻意记的东西的数量,这个存储的过程是大量地、高速地处理信息的一个过程。所以,与其详细地和孩子解释知识的具体内容,还不如直接教给孩子大量的事实,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记忆。

4.高速自动化处理机能

如果说左脑是一台在有意识操作下进行的低速计算机,那么右脑则是一台超越个人意识的、高速运行的自动处理计算机,右脑的这一机能已用科学方法来证实。日本医科大学的品川嘉也教授用仪器为日本的心算高手做测试时,发现他们在心算时,右脑神经在起着控制的作用。

所谓高速自动处理机能,就是指右脑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最终以最完美的方式形成记忆,如心算、数学等。右脑的高速自动化处理机能和一闪即逝的灵感、创造力也有很大的联系。当家长教给孩子事实之后,孩子自己就能从中发现事物的规则和规律。同时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发现的规则性,去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例如对于铅笔、手表、橡皮这三样东西,如果有人问“铅笔是用来做什么的”,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说“铅笔是写字的东西,是用来记笔记的,当然也可以用来挠脑袋”等等这样理论性质的回答。但是当有孩子问道“铅笔和手表有什么联系”的时候,我们可能只能说“铅笔是用来写字的东西,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当然,这样的回答从理论上来讲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对于那些用右脑来处理信息的人来说,回答可能就不同了:“铅笔和手表啊……如果把铅笔和手表粘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如果我们能边写字边看时间是不是会更方便一些呢?那么怎样才能把手表和铅笔粘在一起呢?”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或者大脑中就已经想象出了粘在一起的铅笔和手表的图像。当然没有人命令他们必须要进行铅笔和手表粘在一起的想象,只不过右脑自然而然地就开始了想象,并且最终把这种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把手表和铅笔粘在一起卖会怎么样?会有多大的便利?”等等这样的想法就会不断地涌出。因而我们完全可以把右脑的这种能力说成是创造力。

知识积累越多的时候,孩子兴趣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广,他们对于事物的规则性的了解也就更加深入,创造性也就更加明显。能够达到这样境界的人,通常大脑的适应能力就更强,待人处事就更加灵活,在知识层面也显得更加博学,学习的速度也比平常人要快成百上千倍。例如,在看书方面,右脑能力强的人在相同时间内能读更多的书。也正是右脑的这种独特的能力,将一部分人培养成了优秀的、充满创造能力和想象力的精英。

日本的七田真(2009)认为,科学与物理都只是以人的五官感觉所能感知的事物为研究对象,而超越了一定感觉、超意识的现象往往受到无视、排斥,被排除在主流研究的对象之外。他认为,右脑的功能恰恰超越了左脑五官感觉的范围,例如人们常说的直觉、灵感或第六感,全脑学习中常提到的超感。

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实验数据、生活经历和个人经验都告诉我们,大脑是一座拥有巨量财富的宝藏山。很多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些财富的准确隐藏区域就位于右脑。右脑比左脑发育更早,多靠图像运转来吸收和输出信息(即图像记忆),是直觉、音乐、图像和艺术的潜意识脑。而左脑发育比右脑晚,靠语言和理解来运转,负责吸收和输出信息(即语言和文字记忆),是逻辑、语言、分析的意识脑。

总的来说,右脑具有这些特别的能力:

(1)超感官知觉,即ESP能力。

(2)像照相机一样的形象记忆功能。

(3)瞬间捕捉大量信息的能力。

(4)快速心算、目测的能力。

(5)速读能力。

(6)直觉灵敏的创造力。

(7)反向思维能力。

(8)快速处理字符串的能力,即外语能力。

(9)感悟自然宇宙变化的能力。

这些能力一直处在人的右脑之中,那些人被称为天才,不是因为他们脑袋大,而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的右脑都得到高效运用。他们所共有的特点就是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突出。他们使用右脑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可以发挥右脑的图像功能,能看到清晰的图像,而且具有把所见所闻用图像记忆下来、用图像把信息原样重现出来的照相记忆能力,就像下面这几位卓越的人士所述或者所经历的:

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但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

法拉第说:“我是个酷爱空想的人,我相信写一本百科辞典就和写《一千零一夜》一样,是需要想象力的。”

希腊学者理查德·帕尔森只要看过一本书,就能将全书内容基本无误地描述出来。

我国首届民间文学一等奖的获得者是一位66岁的老人,他就是《玛纳斯》的歌手朱素甫·玛玛依。《玛纳斯》是我国柯尔克孜族流传的一部英雄史诗,有25万行诗句。可是,耄耋老人朱素甫·玛玛依却能完整地将其背诵出来。 uDdyROyX9Bsvx+TXi3GYnKTJQkKoL+okBpT5hHsA/5/J81SmRNemyEHtDw4kD5d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