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大脑发育与情绪情感的发展

想象一下,假如一个人没有了情绪,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情绪是生命的色彩和音乐,当然也是将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本节我们将一起看看情绪情感到底是什么?它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一、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也是大脑的机能。从神经机制来看,情绪和情感是在客观现实的影响下,以大脑皮层活动为主导,皮层和皮层下中枢的神经过程协同的结果。其中,大脑皮层主要起着调节和制约的作用,皮层下的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的地位。神经结构主要包括植物性神经系统、下丘脑和边缘神经系统。

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层下中枢的兴奋,从而控制情绪。额叶是与情绪有关的主要的新皮层。科学家在1875年首先发现切除额叶的猴的性格会发生改变,1951年又发现切除猩猩的额叶可使它因不再给奖励而引起的挫折反应消失。这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临床上应用额叶切断术来治疗有情绪紊乱的病人,就像获得奥斯卡大奖的《飞越疯人院》中的男主角被精神病院切除额叶一样。额叶切断术可使大部分病人的焦虑症状减轻,但现在的研究发现额叶切断术的副作用非常多,所以现在已很少应用于临床。

植物性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对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活动的支配以及调节内脏、平滑肌和腺体的功能来保证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植物性神经系统会产生相应的信号。如激动紧张时,人会心率加速、血压上升、胃肠道抑制、出汗、竖毛、瞳孔散大、脾脏收缩而使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血糖量提升、呼吸加深加速等;突然的惊惧可导致人呼吸暂时中断、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冷汗、口干;焦虑抑郁可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食物性嗅觉刺激可引起“愉快”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消化液分泌增加与胃肠道运动加强。由于情绪反应可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变,因此持久的情绪活动会造成植物性神经功能的紊乱。例如长期抑郁会导致人的失眠、厌食、没有活力甚至使人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下丘脑是情绪表达的重要结构。刺激病人的下丘脑会产生强烈的攻击性或欣快感的爆发。动物实验中发现,刺激动物下丘脑的外侧区可引起其争斗或发怒的表现(如怒吼和发出嘶嘶声、耳朵后倒、竖起毛发等),刺激内侧区可引起其逃避或恐惧的表现(瞳孔张大、眼球转动、头部左右转动并且最后逃走)。下丘脑腹内侧核可能是抑制攻击性情绪行为的,破坏该区后平时温顺的猫会变得愤怒而凶猛,而淘气好斗的猴子却反而变得温顺。

80年代以来,边缘系统与情绪的关系越来越受到注意,甚至有人将边缘系统称为情绪脑。刺激杏仁核的不同部位后也发现,有的部位抑制攻击性行为,有的部位则促进攻击性行为。边缘系统的隔区部位损毁的人类则对外界的刺激发生过度的反应,对光的敏感性增强,表现出超常的恐光反应,同时闪光会使他们运动活动增加并难于习惯。海马体与情绪也有关系:两侧海马体损毁的动物表现活泼,看上去热衷于开始新的动作,但经常是漫无目的的、没有目标的乱窜,而且它们对威胁性刺激的恐惧程度会降低。

如何界定一个人处于何种情绪并不容易,因为情绪往往通过行为表现才会被其他人察觉到。情绪是非常主观的,是人对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有别于认知活动,它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情绪可以以表情的形式表现出来,包括面部表情、言语声调表情和身段姿态表情,其中面部表情是情绪表现的主要形式。表情和情绪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对成人的交际具有重要的意义(桑特洛克,2009)。

通常,情绪和情感两个词可以通用,但在某些场合它们所表达的内容是不同的。人们常把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绪,如愤怒、恐惧、狂喜等;而把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感,如自尊心、责任感、热情、亲人之间的爱等。实际上,强烈的情绪反应中有主观体验;而情感也在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通常所说的感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情绪。

在个体发展中,情绪反应出现在先,情感体验发生在后。新生儿一个月内就出现了愉快、痛苦的情绪反应。他们最初的面部表情具有反射的性质,而随后发生的社会性情绪反应就带有体验的性质,即产生了情感。例如在母子交往中,母亲哺乳引起婴儿食欲满足的情绪;母亲的爱抚引起婴儿欢快、享受的情绪。当婴儿与母亲形成依恋时就产生情感了。这种依恋具有相对稳定而平缓的性质。然而,已经形成的情感,常常要通过具体的情绪表现出来。

情绪和情感复杂多样,很难有准确的分类。中国古贤荀子的“六情说”把情感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大类。笛卡尔认为爱、憎、喜、悲、称赞、期望是基本的情感,其他情感是由这些情感派生的。现在一般认为喜、怒、哀、惧是四种基本最原始的情绪,这些基本情绪在婴儿出生后六个月内就出现了(见下表)。还有一种情绪需要自我觉察,叫做自我意识情绪,相对基本情绪而言又叫做“次级情绪”。这是儿童已经能够掌握和运用社会标准和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情绪,当然此时的社会标准是养育他们的家人。成人除了基本情绪以外,还有许多复合情绪。例如对自己的态度有骄傲感与谦逊感;与他人相联系的有爱与恨、羡慕与妒忌;对情境事件有求知、好奇心等等,这些都是两种以上基本情绪的混合,因为人类复杂的情绪情感蕴含着社会内容。

婴儿情绪首次出现时间表

二、婴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受生理基础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达尔文在《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一书中就指出,人的面部表情是本能,而非习得的,这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是共通的,甚至在动物界也是如此。例如,先天失明的儿童从未观察过其他人微笑和皱眉的表情,但他们微笑和皱眉的方式和视力正常的儿童是一样的。研究人员同样发现,不同文化中基本情绪如高兴、吃惊和害怕的面部表情是一致的。

从出生时起,婴儿就是一个社会的人,婴儿就被包围在各种社会物体、社会刺激之中,形成和发展着人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和关系等。近年来对婴儿心理的大量新研究使我们从另一新的角度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了婴儿心理的发展,看到了婴儿情绪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最初的情绪反应

儿童出生后即有情绪表现,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蹬动。任何人只要花时间和婴儿相处,就会知道婴儿的表情似乎是其情绪状态的指示器,他们心满意足快乐的时候会微笑,他们需求没得到满足时会愤怒,不高兴的时候看起来又有些悲伤。而且,婴儿的情绪已经出现了初步的分化,只是这种最初的情绪反应大多是先天性的,是遗传本能,且与儿童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直接相关。因此,它们是原始的情绪反应。

2.婴儿情绪的社会化和社会性微笑

婴儿情绪社会化是当前情绪发展研究的焦点之一,是近年研究、探讨得最多的热点课题之一。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等既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情绪社会化研究的中心主题。

随着婴儿不断成长,在成熟和后天环境的作用下,其情绪不断地发展、变化。一般认为,婴儿在5—6周时,开始能区分人和其他刺激,对人的声音、面孔开始有特别的反应,此时大人的声音、面孔特别容易引起婴儿的微笑,婴儿出现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社会性微笑;从3.5个月尤其从4个月开始,随着婴儿处理刺激内容能力的增加,能够分辨熟悉的脸和其他人的脸,婴儿开始对不同的人报以不同的微笑,出现有差别、有选择性的社会性微笑。他们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笑得更多;对熟悉的人会无拘无束地微笑,而对陌生人则带有一种警惕的注意。这是社会性微笑的进一步发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许多研究表明,4个月以后,婴儿对主要抚养者如母亲笑得最多、最频繁,其次是对家庭其他成员和熟人,而对陌生人笑得最少。

小布什卸任总统后,

3—4个月时,婴儿出现愤怒、悲伤等情绪;6—8个月时,婴儿出现对最熟悉、亲近者产生依恋,并随之产生对陌生人的焦虑及分离焦虑等;1.5岁左右时,伴随自我意识和交往、认知的进一步发展,婴儿逐渐产生羞愧、自豪、骄傲、内疚、同情等更高级、复杂的社会性情感,同时,最初的原始情绪反应如笑、哭、恐惧等也不断分化、发展。比如,哭逐渐分化为因饥饿、寒冷、疼痛、困倦、玩具被拿走、成人离开、恐惧、惊吓、成人批评、焦虑等引起的哭;恐惧也从一开始的由物理、机体刺激如刺耳的高声、身体突然失去平衡等引起,发展为逐渐与知觉、经验相联系,并越来越多地与人际交往、想象、语言相联系在一起(桑特洛克,2009)。

新生儿的情绪基本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反应。但是,婴儿自降生的时刻起,即进入人类社会环境中,和成人进行相互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着情绪的社会化。社会性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开端,是婴儿发展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

3.陌生人焦虑

随着婴儿逐渐能分辨陌生人和熟人,随着母婴关系的日益亲密,婴儿能很好地把主要抚养者母亲和陌生人区分开来,陌生人的出现便会引起婴儿的恐惧、焦虑,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认生”现象。例如,当陌生人靠近正在玩玩具的婴儿时,婴儿会非常紧张,眼睛在陌生人和母亲之间来回观看,突然大哭起来。如果陌生人离去,婴儿会慢慢平静下来,但如果陌生人又回来,婴儿还会大哭。这种反应称为陌生人焦虑。

研究表明,“认生”现象一般在婴儿6—8个月时发生。婴儿在4个月前是陌生人和熟人不区分的,当然谈不上惧怕陌生人。4个月左右,婴儿开始能区分陌生人和熟人了,但对陌生人还笑,当然明显比对母亲笑得少了,但这时并不害怕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一般还是比较友好的。5—6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往往会表现出一种严肃的表情,笑得少了,但是仍然不害怕。而到6—7个月时,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开始感到害怕了,到8个月时,婴儿明显怕生。

陌生人焦虑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研究发现,当婴儿在母亲的膝盖上时,害怕反应较弱,而离开母亲一定距离时,焦虑反应较强烈;如果婴儿是在家里被陌生人接近,几乎很少出现害怕,而如果是在不熟悉的环境里被接近,比如外出做客时或者在商场、医院里,就有近50%的婴儿怯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理解婴儿陌生人焦虑的产生机制、条件,可能对我们更有效地减弱、消除婴儿的陌生人焦虑,减轻婴儿的痛苦,建立婴儿的安全感和维护母婴关系,是非常有益的。

4.分离焦虑

随着婴儿与母亲情感联结的进一步建立,婴儿出现了第二种形式的焦虑——分离焦虑,即当熟悉的照料者离开时,婴儿所表现出伤心、痛苦和拒绝分离的紧张情绪。比如,一个8个月的孩子正坐在房间里玩玩具,看见妈妈走出去,随着妈妈身影的消失,他大哭起来,这就是分离焦虑反应。当母亲离开时,婴儿处于一个陌生而不熟悉的环境,或与一个陌生人而不是熟悉的人在一起时,则更容易产生焦虑。研究证明,分离焦虑在婴儿6—7个月时产生,随着母—婴依恋的建立而同时发生。分离焦虑大部分可以归结于和陌生人焦虑相同的原因,只是对象不同。

分离焦虑的发展也是有个过程的。在头半年中,虽然当妈妈停止和他玩、离开时,婴儿也可能哭。但是,这种哭往往是由与另一个人的愉快交往的终止而带来的,且与任何一个人的交往结束都会带来婴儿的不高兴。这时,如果有另外一个人来跟他玩,婴儿能很快接受他的替代而安静。但是,6个月后,婴儿的反应明显不同于头半年:婴儿明显地、更多地抗拒特定个体的离开,一般即为所依恋的对象,主要是母亲,当母亲离开时,他们会非常不高兴、哭闹、不安;同时,他们不愿意再接受他人的替代,即便别人再跟他玩,他也一定要妈妈。这是婴儿社会性情感发展上一个很大的转折。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代表了婴儿重大的社会性发展。它们反映了婴儿的认知发展以及婴儿与照料者间不断发展成长的情感和社会联系。

三、其他时期的情绪情感发展

儿童谈论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以及理解情绪的能力发展是儿童早期情绪发展的重要变化之一。在2岁到4岁之间,他们极大地增加了描述情绪的词汇量;可以准确地识别自己与他人的简单情绪;能谈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绪,能谈论情绪的前因和后果;还可以在“过家家”等假装游戏中使用情绪语言。4岁到5岁时,他们对情绪的反应能力增强了,可以思考情绪和情景间比较复杂的关系;明白了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按照社会或者大人的要求控制、调节情绪的意识增强。所以这个时候,父母、老师以及其他成人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控制情绪,可以通过和儿童交谈,帮助他们应对悲伤、难过、愤怒或内疚。学习表达一些情绪并隐藏另外一些情绪是儿童每天必做的功课。这可以帮助他们学习与同伴交往,学习如何相处,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在儿童中晚期,他们更加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社会的标准,理解自豪、羞愧等复杂情绪的能力大幅增长,更能充分考虑一个事件引发情绪反应的可能性,压抑和隐藏消极情绪的能力增强。他们对情绪活动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更有策略性。他们通过认知方法(例如转移分散注意力等)和行为策略来更有效地控制情绪,也可以更好地将心比心,进行换位思考等。

青春期一直被描绘成情绪“疾风骤雨”般骚动的时期,事实上,青少年并不是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这种波动可能与这一时期的激素分泌变化有关,有时也是因为神经系统发育和个人阅历的限制,不懂得如何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所造成的。对于部分青少年来说,严重的情绪起伏可能意味着严重的问题,如女孩容易陷入抑郁,男孩容易出现暴力倾向。但成人一定要认识到,绝大多数青少年都能度过这一情绪化的时期而成长为有能力的成年人。何况,大多数成年人也是这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期的!

成年期的情绪发展主要体现在:通过选择职业、伴侣和其他活动达到情绪上的满意感的可预期性和可控性。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在这方面都会成功。成年期情绪发展的主旋律是将情绪体验、满足的日常生活及成功的人际关机良好地、适应性地整合在一起,真切地提高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与前面的生命周期相比,老年人的感受是成熟的,他们的情绪更加平稳,较少大起大落。虽然他们少有狂喜,但他们有更高的满意度,这也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在交往时,大都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他们喜欢的、关系良好的熟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的这种选择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积极情绪体验和降低消极情绪风险。

四、婴儿的依恋与情感剥夺

(一)依恋

在婴儿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情感交流中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陈会昌,梁兰芝,2000)。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母亲,接近母亲的可能性大于接近其他任何人。

根据心理学家鲍尔比、安斯沃思等的研究,依恋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时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刘志军,2000)。

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喜欢所有的人,喜欢听到所有人的声音、注视所有人的脸,看到人的脸或听到人的声音都会微笑、手舞足蹈。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他们与婴儿的接触,如抱他、对他说话,都能引起他高兴、兴奋,都能使他感到愉快、满足。此时的婴儿还没有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

这时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母亲和他所熟悉的人及陌生人的反应是不同的。这时的婴儿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而在其他熟悉的人如其他家庭成员面前这些反应则要相对少一些,对陌生人这些反应就更少,但是此时依然有这些反应,婴儿还不怯生。

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

从6—7个月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她在一起时特别高兴,而当她离开时则哭喊,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快活。当母亲回来时,婴儿则能马上显得十分高兴。同时,只要母亲在他身边,婴儿就能安心地玩、探索周围环境,好像母亲是其安全的基地。这一切显示婴儿出现了明显的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同时,婴儿对陌生人的态度变化很大,见到陌生人,大多不再微笑,而是紧张、恐惧甚至哭泣、大喊大叫。

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2岁后,婴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并知道交往时应考虑她的需要和兴趣,据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时,婴儿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并认识到她有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交往时双方都应考虑对方的需要,并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这时与母亲的空间上的邻近性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比如,当母亲需要干别的事情、要离开一段距离时,婴儿会表现出能理解,而不是大声哭闹,他可以自己较快乐地在那儿玩或通过言语、目光与母亲交谈,相信一会儿母亲肯定会回来。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的发展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二)情感剥夺与损伤

早期情感剥夺,通俗一点讲,就是指剥夺孩子分享愉快情绪的体验,如好奇、喜悦、快乐和情爱等,而让孩子体验许多不愉快的情绪,如生气、害怕、猜忌等。在情感剥夺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是“情感饥渴”的,他们不仅得不到爱,而且缺乏助长情感和爱的亲密的社会关系。

狼孩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电视、报刊上也时有此类悲情的事发生。情感剥夺的一般原因有:父母或父母之一死亡;父母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父母缺少教育责任,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与其他家庭成员关系紧张以及孩子不受同伴欢迎等。

情感被剥夺的孩子,身体发育和心智发展都会受到伤害。具体表现在:延缓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使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神经肌肉发展迟缓;语言发展差,甚至可能发展为口吃及语言失调;不能集中注意力,干扰了记忆、学习和理解;妨碍孩子的学习和与他人相处,导致其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客观事物和现象。心智发展的水平低于一般孩子。情感剥夺的危机期是6个月到5岁,5岁后的情感剥夺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就稍微小了一些。

五、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无论是从孩子依恋和安全感发展的需要,还是规避情感剥夺的创伤来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都将有助于孩子情绪情感的良好发展,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培养自信、独立的个性,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智能,成为更有幸福感的个体,更有创造性的有用人才。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应该做到:

(一)个性化养育

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点。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帮助塑造孩子的性格,以使他们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吵闹,那就让他避开嘈杂的声音;如果孩子喜欢过一种有规律的生活,那就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给他洗澡;良好的习惯产生信任,而信任感则是创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诚然,你不想把自己的孩子与外界完全隔离,但你确实应给予你的孩子他所想要的时间与方法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那些获得调整情感方法的孩子,在诸如幼儿集体游戏或学校等要求较高的社会环境中可能表现得更加优秀。

(二)学会制造乐趣

自由游戏对建立亲密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什么才是自由活动呢?它是一种没有目的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除了你给宝宝换洗、穿衣、喂东西以外,你可以随时进行这些纯粹为了互娱互乐的活动。比如哼小曲、搔痒痒、躲躲猫(一种把脸一隐一现以逗小孩的游戏),以及其他各种可以轻而易举地制造乐趣的活动,比如撕面巾纸,然后用嘴把它们吹起来,争取不落地;在地上贴上彩色胶布,和孩子一起沿着胶布行进;在家里涂一面黑板墙,和孩子一起动手亲子涂鸦……

(三)丰富你的面部表情

上文提到,新生婴儿天生具有模仿和辨认面部表情的能力。当父母微笑或者用欢快而肯定的语气说话时,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会用微笑或者呀呀声来做出相应的反应。与此相对照的是,那些常常面无表情或者举止木讷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也会越来越拘谨和焦躁不安。在婴儿的整个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面部表情都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信号。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所以,丰富你的表情,帮助孩子做一个情商小高人吧!

(四)增进与孩子的联系

孩子最初是通过与父母或者照料者的互动开始认识人、认识关系、认识世界的。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要了解自己与别人之间关系的真正含义,不论是信任还是共享,这一切都需要与你的联系,需要你的陪伴。实际上,每一次你喂孩子、抱孩子、帮助孩子,都是在增进你们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与孩子身体的接触很重要,因为婴儿对这种方式的感觉最为强烈,那就多多拥抱、爱抚、按摩你的宝宝。尽你所能地关注和陪伴他,给孩子玩带有你家人相片的相册;在所有的活动中都确保婴儿可以看到你的脸;当给孩子读书时,要让他看到你的脸与书本。

当然,还需要其他的东西,就像加拿大马克吉尔大学的罗伯特·扎托尔那富有诗意的描述一样:“共享欢乐、喜悦、乐趣、新奇、恐惧、焦虑、害怕、难受、欢笑、惊异、兴奋、宁静、忧愁以及其他各种诸如此类的难以捉摸的现象和经历,能够相互生产友谊和爱!”

(五)邀请其他家人的参与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能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人,并非只限于那些提供诸如食物、干净尿布之类来满足婴儿生理需要的照顾者。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其他凡是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任何人,都可以使婴儿形成强烈的依恋。依恋关系由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相互交流的质量决定,而与照顾者本人的身份无关。

另外,婴儿与照顾者之间没有建立依恋关系,并不说明婴儿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是说明照顾者与婴儿间情感交流的积极性与生动性不够。 UbPZPrvbgMUxRGhciPuriVmRtZl9VWf2Y/8l8VH4lyW2DmrPg+ZP5k1NaAfU4uN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