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一、关键期概念的提出

关键期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康罗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提出来的。洛伦兹在长期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中,发现刚孵出的幼鸟,如小鸡、小鹅等,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一天至两天)追随一个活动的物体,这个物体可能是它们的同类,也可能是非同类如机械玩具或人等;而过了这段时间,就很难形成这种追随行为了。

实验在1935年进行:草丛里有一个鹅巢,鹅蛋眼看着要开裂了,研究者却把鹅妈妈抱走。一会儿,鹅蛋裂开了,一只只小鹅从蛋壳中钻了出来。它们昂着脖子,小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好像在寻找什么。它们寻找什么?是食物,还是鹅妈妈?

洛伦兹和他的小鹅们

这时,洛伦兹出现在这群鹅宝宝附近。不料,这一群刚钻出壳的小鹅,立刻迈开小腿,跟在了洛伦兹的身后,还紧跟不舍。鹅妈妈从远处赶来,“嘎嘎”叫着,召唤自己的鹅宝宝。可是,鹅宝宝却跟在洛伦兹的身后正走得欢,对自己的妈妈不理不睬。

洛伦兹在“对小鹅认母行为”的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小鹅在出生的20个小时内,会把自己第一眼看到的活动物体当成“母亲”,并且追随不放。小鹅第一眼见到的是鹅妈妈,它就跟着鹅妈妈走;而当小鹅见到洛伦兹时,就跟随洛伦兹走,并把他这个大男人当成自己的“妈妈”。洛伦兹还发现,如果在出生后的20小时内不让小鹅接触到任何活动的物体,过了1—2天后,无论是鹅妈妈,还是洛伦兹,怎么努力与小鹅亲近,小鹅都不会跟随。小鹅的认母行为会丧失。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中,甚至包括人类(Lorenz, 1957)。

洛伦兹把这种无需培养强化,在一定时期容易形成的反应叫做鸟类的社会性依恋的印刻(imprinting)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鸟与它们的母亲建立了比较永久的情感纽带。当母亲不在时,小鸟将其他可利用的目标加以印刻,例如其母亲的模塑或其他人。对于鸟来说,当它们能行走的时候关键期就开始了,而当它们开始害怕陌生者时关键期就结束了。在这一时期之后,再也没有新的模型或物种能代替印刻对象了。

洛伦兹

可见,印刻是动物一种天生的、本能的、迅速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发生在动物生命中很短的一段时期,它能使动物形成最初的依恋和合群关系。在自然环境中,印刻现象对小动物的生存具有很重要的价值。母鸟是小鸟的保护者,印刻使鸟宝宝紧随母鸟,这会使小鸟的安全得到保证。洛伦兹把“印刻”这种特殊生理状态发生期叫做“发展关键期”。通俗地说,关键期就是最佳时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

和小鸟一样,大多数动物在成长的关键期内,其发育速度令人惊奇。老鼠的高速发育关键期是在出生后30天。同样的,如果老鼠在这30天内得到良好的刺激,会变得非常机灵,生存和适应能力很强。反之,则会变得非常愚蠢。

洛伦兹的研究引起心理学界对关键期的注意,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比较主要的是探索并提出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关键期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关键期则相对分散,并且身体发育、大脑发育、语言发展、情感发展、依恋关系等关键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人类来说,孕期的最初三个月是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母亲怀孕三周后,也就是母亲最早能知道自己怀孕了的时候,大脑细胞就已经开始发育了,而且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细胞生长得快。第十周开始是胎儿发育的重要阶段,大脑迅速发育,每分钟有25万个神经细胞形成;一直持续到二十二周时,胎儿的脑神经才基本发育完善,宝宝也有了感觉和意识。因此,这个关键的时期也成为脑神经细胞激增期。而这种激增实际上一直持续到宝宝出生后一周岁以前。因此,由于胎儿的脑细胞具有“一次性完成”的增殖特点,所以胎儿期就奠定了我们大脑的基本结构,为出生后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夯实了基础,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准妈妈们在这一时期应该特别注意营养摄入,回避有毒有害物质和环境,保持良好的情绪。如果准妈妈们在这段时间营养不良,胎儿的脑细胞分裂增殖就减少,也就造成脑细胞永久性减少,同时脑细胞的体积增大和髓鞘形成也会受到影响,致使发生智力障碍。同时,准妈妈们还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因为研究表明,怀孕期间孕妇情绪不良,受到惊吓、过多生气或者压力过大,都会产生神经毒素,通过胎盘的血液循环,影响到胎儿的大脑发育(七田真,2012/2016)。

婴幼儿突触连接的发展与变化

同时,婴儿出生时脑神经细胞的突触连接数只有成人的十分之一。如出生后给予婴儿适宜的信息刺激,1个月时脑细胞突触总数可增加20倍;2岁时,突触数量已达成人的水平;3岁时约有1000万亿个突触,这种密集状态几乎是成年人的两倍。这是因为婴儿最初的每次新的体验都会导致他大脑内的突触连接的增加,以及突触密度的显著增大。但经验越来越丰富后,他的大脑就会通过突触筛选来优化自己。研究表明,突触之间存在竞争,取胜的关键在于经验。一个突触被使用的机会越多,它就越有可能被永久保留下来,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神经突触和连接开始出现修剪,有用的神经元的联系会留下来,没用的神经元联系就会退化或消失掉,突触连接进入优胜劣汰的进程中。例如,每次幼儿听到母亲的声音,幼儿大脑内的某些突触就会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工,这样经常听到母亲的声音,处理这个信息的突触连接就会加强并存活下来,而其他不常用的突触就会枯萎和死亡。这样到14岁时的突触连接又和成年人差不多了,经过优化的突触连接可以帮助孩子在处理信息时变得效率更高(王成刚,2005)。

但如果错过发育的关键期,可能会给孩子的发育造成一生的缺憾。在西方有一个医生给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看眼病,医生给这个孩子的眼睛敷上药,包裹起来。一星期以后,等再揭开孩子的眼睛时,孩子的眼睛已经失明了,使孩子缺憾一生。

西方世界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英国司各特伯爵夫妇的儿子小司各特的故事。当时,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结果在非洲海岸遇到大风暴,船被滔天巨浪打翻,全船葬入大海,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和小婴儿幸免于难,爬上了一个无人海岛。荒岛上热带丛林密布,生活物资匮乏,气候恶劣,很快,司各特夫妇就被疾病夺去生命,只留下小毛头小司各特嗷嗷待哺。后来,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20多年后,人们在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他已经长成了一位健壮的青年。他像大猩猩一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却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人们将他带回英国,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但花费了10年功夫,小司各特才学会了穿衣服,学会了用两条腿走路,而更多时候他还是喜欢爬行。他始终也不能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印度狼孩卡马拉是1920年在森林里被发现的,当时她已经八岁。她几个月大时被狼叼走,脱离了人间生活。她回来后行为举止尽显狼性,总是像狼一样吞食、舔水、嚎叫、爬行。经过人类的抚育和教养,她三年后才会站立,六年才能走几步,只学会了六个单词,十七岁便死去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小司各特和卡马拉错过了人类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即幼儿期,使他们的这种能力永远消失了。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了解到人类学习一旦错过潜能发展的关键期,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教育孩子最重要之处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不要错过孩子潜能的关键期。

相反,1972年,在东南亚人们找到一个与世隔绝了20多年的日本兵叫横田井一,他连日本话都忘记了,回到人间,经过82天的训练就恢复了正常人的本能。横田之所以这么快恢复人类的本能,是因为他是成人之后经历了与世隔绝的环境剥夺,只是暂时性地忘记了人类的本能,但他并没有错过孩童时语言和社交技能学习的关键期,所以经过短暂的训练,便可重拾相应的技能。

从这些事例中可以看出,生物对于世界的第一印象和适应功能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教育孩子可千万不要耽误了孩子们的萌发期、敏感期、关键期。

研究表明,人的智能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有时快,有时慢。在某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人对外界刺激的变化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影响而获得此种能力。心理学家宾特纳在20年代曾提出一个假设:“正常情况下,智力在生长时逐年增加的速度是按年减弱的。”“从出生到5岁时,智力增长最快,从5岁到10岁,生长加速度虽没有如此之大,但仍旧是固定的,并且容易测量。再进5年,生长加速度就逐渐减小。”宾特纳的假设得到许多科学家的支持。本杰姆·布鲁姆也认为,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出生到4岁,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抓住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是培养超常智力结构的重要一环(戈尔茨坦,2015)。

各种能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期简列如下:

(1)人类胚胎最易受到损坏的关键期是怀孕6周之内。

(2)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是胎儿6个月到出生后10个月,几乎每分钟增加20万个神经细胞。

(3)出生后6个月以内是学习咀嚼的关键期,也是婴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如缺少大人的关心、照顾,易养成孤僻的性格。

(4)4—6个月是吞咽咀嚼的关键期。

(5)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6)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7)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

(8)1.5—2岁是幼儿认知功能的关键期。

(9)1.5—2岁是幼儿感知生活和交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10)2岁左右的幼儿仍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初级阶段的关键期。

(11)2.5岁是幼儿记忆发展的关键期。

(12)2.5岁左右是幼儿技术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13)2—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记数发展的关键期。

(14)2.5—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

(15)3岁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期,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也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

(16)3岁左右是孩子开始学习自我约束,建立规则意识的关键期。

(17)3.5岁左右是孩子动手能力开始发展成熟的关键期,是独立性开始建立的关键期,也是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

(18)3—4岁,是孩子初级观察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19)3—5岁,是孩子音乐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20)4岁左右是孩子开始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21)3—5岁是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2)3—8岁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期。

(23)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24)4.5岁左右是孩子开始对知识学习产生直接兴趣的关键期。

(25)4—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6)5岁是掌握数字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7)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和数学概念发展的转折点。

(28)5岁左右是孩子学习与生活观念开始掌握的关键期,是掌握数的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29)5.5岁左右是孩子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的关键期,是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其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孩子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也是学习心态、学习习惯及其学习成功感开始产生的关键期。

(30)6岁左右是孩子社会组织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创造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是观察能力开始成熟的关键期,是孩子超常能力结构开始建构、快速发展的关键期,是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也是知觉(形状、大小、方位、浓度)发展的关键期。

(31)6—7岁是速度、灵敏度发展的关键期。

(32)7岁左右是孩子多通路思维开始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操作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33)8岁左右是孩子自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是自我控制与坚持性开始成熟的关键期,是阅读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欣赏艺术和美感心态形成和萌芽的关键期。

(34)8—16岁是力量和耐力增长的关键期。

(35)9岁左右是儿童初级哲学思维产生的关键期。

(36)从怀孕、出生到8岁是训练平衡觉的关键期,会决定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37)从出生到7岁是训练孩子本体觉的关键期,决定孩子的协调性和动作反应灵巧度,影响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当然,心理学不仅研究个体关键期的发展对日后发展的影响,还提醒教育人士和家长在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

(1)要科学地确定儿童发展各方面的关键期,而不是机械地推断。

(2)要充分利用关键期的良好时机,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促进儿童发展,而不是等待自然发展。

(3)要重视关键期对发展的作用,但不局限于此。因为错过关键期的儿童或成人仍可通过适宜的教育获得良好的发展,只是后期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亦是难以想象的。

二、关键期在教育中的作用

最先在教育领域中提出并应用关键期理念的是意大利的研究者。他们认为,关键期是个体对某些技能或行为模式发展有最大的敏感性或准备状态的时期。特殊的技能或行为模式在关键期开始之前是不可能出现的,当关键期过去后,某种技能也并非不可能被习得,只不过极其困难而已。任何行为的成功出现都有一个发展的关键期,这取决于有机体的生物准备和环境的支持。

以“儿童之家”闻名于世的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首先在研究实践中发现,孩子在婴儿期大脑最聪明,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她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她说,婴儿在降生的环境中接受各种感官刺激,形成了与这个环境相应的素质。随之,这种成人已经失去了的、可以与上帝的创造力相比拟的非凡能力,便将迅速消失(蒙台梭利,2002)。

所有的研究都清晰地表明了关键期的重要性。在关键期,机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这时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可引起不良的反应,甚至阻碍人日后的正常发展。蒙台梭利指出,人的一生当中,幼儿期智力发展最快,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智力发展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开发大脑和智力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如果错过“敏感期”那将事倍功半,甚至会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她还曾说过,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蒙台梭利,2017)。

蒙台梭利和孩子们在一起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智力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按次序出现的,并且是不可逾越的,每个儿童都会由低到高跨越智力发展的各个敏感阶段,由此提出了幼儿发展的九大敏感期(蒙台梭利,2017):

1.语言敏感期(0—6岁)

在这个时期,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牙牙学语的声音,这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却能很轻松地学会母语,这正是因为儿童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2.秩序敏感期(2—4岁)

孩子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蒙台梭利在观察中发现孩子会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害怕、哭泣,甚至大发脾气,因而确定“对秩序的要求”是幼儿极为明显的一种敏感力。幼儿的秩序敏感力常表现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不能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没有一个基础以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当孩子从环境中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被建构。

3.感官敏感期(0—6岁)

孩子从出生起,就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3岁前,孩子透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时则更能具体地透过感官判断环境里的事物。因此,蒙台梭利设计了许多感官教具,如听觉筒、触觉板等,可以敏锐孩子的感官,引导孩子自己产生智慧。幼儿家长也可以在家中用多样化的感官教材,并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来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满探索欲望时,只要行为不具危险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应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边环境中的细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奥秘。例如,1岁左右的孩子经常会盯着客人的胸部看,你也许会觉得很奇怪或者尴尬,其实不必,因为你低头看往往会发现衣服的左胸部有个小小的商标或者标签,很多孩子不仅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熟悉你之后,他们还会试图去抓住那个小商标。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时,这正是您培养孩子巨细靡遗、综理密微习性的好时机。

5.动作敏感期(0—6岁)

2岁时孩子已经会走路,处于最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蒙台梭利则更强调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孩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他们智力的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了明确的倾向。这时,父母应与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7.书写敏感期(3.5—4.5岁)和阅读敏感期(4.5—5.5岁)

孩子的书写与阅读能力虽然发展较迟,但如果孩子在语言、感官肢体等动作敏感期内,得到了充足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便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多选择读物,布置一个书香的居家环境,使孩子养成爱书写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8.文化敏感期(6—9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萌芽于三岁,但是到了六至九岁则出现探索事物的强烈要求。因此,这时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田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成人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培养其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当然,每个孩子的敏感期会稍有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心理与身体发育状况以及环境的影响,父母需要细心观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时孩子的内在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日后若想再学习此项事物,尽管付出了更大的心力和更多的时间,但成果却不显著。而如何运用这股动力帮助孩子更完美地成长,正是成人的职责。

在蒙台梭利开拓性工作的启发下,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对关键期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其重视起来。逐渐地,大家都有了一个共识:关键期是学习的机会之窗。随着对脑科学研究的投入与重视,各国也逐渐开始重视关键期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诞生了很多新的理论,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等。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是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所谓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地观察记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这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已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刘金花,1997)。

皮亚杰认为,心理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动作,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最早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无条件反射。儿童一出生就以多种无条件反射来反应外界的刺激,发出自己需求的信号,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随之而发展起来的各种活动与心理操作,都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使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作用。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视为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经过多年的观察和实验,将智能的发展以认知结构为依据分为四个阶段,描绘出智能发展的个体演化过程: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去适应外部的世界,手的抓取和嘴的吮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

初生的婴儿只能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并且通过练习使先天的这些反射固化下来,并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初生婴儿慢慢学会吮吸母亲的乳头,动作越来越熟练,接着又可以从本能的吮吸进食扩展到吮吸拇指、玩具,甚至在东西还没接触到嘴的时候就开始做吮吸的动作。所以初期,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

到感知运算阶段的末期,婴儿逐渐形成了心理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例如,当人或者物从婴儿视野中消失时,婴儿不再哭闹,因为他已经知道这个人或者物还是存在的,还会出现的,只是这个时候不在视野范围内。

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2—6、7岁)

这一阶段,也叫思维运算的准备时期。儿童的言语技能迅速发展,他们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此时的儿童不仅有更多的内心活动,而且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与外界互动和进行信息交流,这个过程大大地推动了他们的思维发展。

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具备了思维的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是非常直观的。例如,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也要玩球,看到爸爸妈妈在玩手机就一定要抢过来玩,但一旦这些动作停止了,他们对于该动作的思维就停止了。如果要邀请一个2岁的小朋友把放在桌子中央的玩具拿下来,他不会有任何“想”“思考”的表现,而是马上做动作去“拿”。他伸长胳膊、踮起脚尖,拿不到;偶尔扯动桌布,桌上的玩具移动了一点,他们就会马上用力拉,玩具就到手边,儿童最早的直观思维就是这样依靠动作来进行的。

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小花、小草、天上的白云、地上的蚂蚁都和他们一样不仅有生命,而且有自己的想法、意愿;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觉得月亮在跟着自己走,只要他不走月亮也就不走了;此时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活动;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也叫形象的具体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在学龄期,经过了大量的生活实践,思维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简单的直观思维拓展到多角度思维,即能够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归类;思维具备了可逆性,掌握物体和数的守恒;去自我中心,即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只是此时的逻辑还很初步,比较简单,还脱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内容的支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计算知识。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也叫逻辑思维或抽象思维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思维特点如下:

(1)思维形式不再受限于具体的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应。

(2)有能力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假设—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这也是我们成人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过程。

简单来说,感知运算阶段是智慧的萌芽,前运算阶段出现表象和直觉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出现初步的逻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出现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应当根据孩子智能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支持指导,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四、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阶段论

事实上,不仅人的婴幼儿时期充盈了各种生理和心理机能发展的关键期,人类终其一生,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有着独属这一阶段的生命主题。中国古语有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便讲的是不同生命阶段的主题。西方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关键主题。

埃里克森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森认为,人的成长是生理欲望和作用在个体身上的文化力量的一种结合,一共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称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应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

人的发展历经这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的解决,就会获得较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务处理得不成功或者是失败,则会出现个人同一性残缺、不连贯的状态,处理得成功与失败即为两个极点。例如婴儿期时的最优状态是基本信任的状态,最劣的状态是基本不信任的状态。核心任务的处理结果会影响人的一生。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能够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幼儿前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行、走路、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所谓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的技能,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形成自主感,他们坚持要自己进食、采用自己的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时的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绝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如果放任孩子,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幼儿后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或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都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唯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唯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地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6.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样必然会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7.成年期(40—65岁):繁殖(生育)与自我关注(停滞)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在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埃里克森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且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8.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生命进入了衰老进程,老人的体力、心力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同时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的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埃里克森所说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对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是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更重要的是,他构建的理论不仅深远地影响了学术领域,也影响了公众。在埃里克森之前,人们教条地认为人格最迟定型于青少年期晚期。埃里克森独特而又有创意的观点,使其他理论家开阔了眼界,看到了中年期及以后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学家再也不会忽视老年人,或者不再认为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他们早期生活事件预先决定的。

综上也可以知道,如果在关键期没有能够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开发训练,提高孩子情商,培养孩子良好心态,也就使孩子错过了成长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任其发展的话,孩子的这些能力就会永远发挥不出来或者大打折扣,就会受到窒息。而孩子之所以会在成长过程中丧失这些优秀的东西,就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期”这个基本的理念。所以各位家长和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必定要好好了解和学习使用“关键期”这个理念。 tI2Ai3XGPQejknYrWLk3y3vGZ2WvN+f6liuKsOoIuKZvJOTS603sgYhjBS5Ww/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