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打开活动,建构道德生活磁场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梦幻多彩,生机盎然,勇于成长,与成人生活世界全然不同。它不仅仅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且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珍视儿童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研发贴近儿童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引发儿童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品德学科课堂承载着充盈情感、激励个性、健全人格的使命,教学活动必然要丰满而充实,全面而多样,建构起饱满的道德生活磁场。

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既是儿童认识的源泉,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儿童的主体参与性在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有效地培养儿童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促进儿童道德行为的养成。《品德与生活》就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只有以打开活动的教育视角去创设与实施教学活动,才能帮助学生建构起源自于生活体验的理性道德认知与思考。

一 关注课程生活化,把握活动教学重要特点

(一)活动的设计要有极强的针对性。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时,要把握教育要求和学生兴趣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教育活动,而不能流于形式,变成“为活动而活动”。

(二)活动的内容要有鲜明的生活性。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与儿童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乐于为儿童所接受。当有些活动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支持和配合时,活动化教学要注意根据具体的物质条件和实际环境对活动进行安排和选择。

(三)活动的形式要呈现多样性。课堂活动化教学所采用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看录像、看投影、讨论交流等。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四)活动过程要注重情境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五)教师要做活动的引领者。在课堂活动化教学中,学生虽然是活动的重要主体,要以学生的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但学生的活动不能完全自由化,活动中老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始终是活动的创设者、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 关注多位立体联动,建构活动化教学模式

“学习做人”是德育课程的核心,“学习做事”(活动)是德育课程的载体和途径。从时空上看,活动应该是课前、课中、课后的综合的延续,且以儿童日常生活为基础。目前,教师们比较重视课中活动这一环节。尽管这些课上得很精彩,但以虚拟的理想化儿童生活为多,人为地割裂了与儿童生活的密切联系,没有真正唤起孩子的内心体验与感悟,儿童的主体积极参与性不能得以凸显,甚至成为老师课堂活动的玩偶。打开活动,就要特别重视联系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让低段学生感觉到课堂与生活是一个统一体,没有界限之分。经过教学活动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品德与生活》活动化教学的“多位立体模式”。

(一)“多位立体模式”的内涵

所谓“多位立体模式”,是指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以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位的互动环节来引导学生,使其在活动中产生共鸣,获得发展。打破时空界限,打开活动视角,把教学环节拓展到课外,延伸到社区,整合所有有效的教育资源,加强与生活实践活动的结合。

(二)“多位一体模式”的基本要素

该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学校活动、家庭活动、社会活动、生成活动、教师、学生等。其相互关系是:在活动化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倡导、组织下,学生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在家长、社区的支持、配合下,将活动的触角延伸至家庭、社会,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效。

三 关注参与体验价值,放大“三模块”活动实效

具体实施活动化教学方法共包括“三个模块”:激发准备→课内交流→课后延伸。每个模块都包括了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活动,模块与模块之间又相互联系延展,反映了活动化教学的内涵,促进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最终促进主体发展。

(一)激发准备要充分

1.了解学情,加强针对性。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小学低段学生虽然年幼,但他(她)在自己的家庭、社区和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行为习惯,教师应以学生已有的思想品德为起点,准确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原有的认识和行为基础,认真分析它们的共性与个性,确定重点、难点,方能奏效。

2.道德实践,丰富认识。一是有目的地调查访问。课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家庭,亲自去调查。直观性的活动使受教育者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能为课堂教学奠定情感基础。二是有计划地收集资料。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如收集谚语、名言、格言、图片等。三是有意识地组织小型活动。课前,教师可根据目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明理导行打好思想基础。四是有针对性地阅读。用大量阅读弥补教材的局限性,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能催生学生情感表达的渴求,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培育道德情感。

(二)课内活动要做透

把每个活动潜在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来,注重活动过程、活动反馈及活动再加工,在多向的合作、交流中,经过老师的巧妙引领、点拨,同伴的智慧启迪,真正促进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用活动内容来同化和顺应新的道德规范,消除认知矛盾,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结构。重视活动的生成性,善于捕捉道德认识过程中新的生长点。经营活动,用活动的真实性进行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如:《做只快乐鸟》从二年级学生学习生活场景的图片和视频中找快乐与烦恼的话题,引导儿童分析与研究,并通过小组交流、表演的方式找到消除烦恼的好办法,把抽象的心理健康知识转化为儿童喜欢的活动方式进行呈现,快乐的意义更加真实地刻印在低年级学生心中。

(三)课外延伸要落实

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方式。但课堂毕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行为的提高,并不是一课一时,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情景,设计实践活动,把课堂延伸到家庭、社区、公共场所,让学生及时仿做,完成巩固性作业,形成稳定的思维定势,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行合一。

1.延伸到校园各个角落。如:学习了感恩主题教育内容,让学生制作感谢卡、亲情卡、友情卡等,使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报答。

2.延伸到校外大社会。如:《我学会了整理》让每个学生在家长帮助下确立一个家庭劳动岗位,把劳动内容制作表格,每天做好记载,每月由家长如实写下评语,再在班级开展交流评比活动,很好地培养孩子爱劳动,有责任感、有恒心等好品质。《找春天》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踏青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活动方案,方案上包括小组名称、活动主题、活动口号、活动分工等等。活动必定催生出团队精神、文明习惯、环保意识良好的道德行为。

《品德与生活》课程活动化教学非常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个性养成,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主体性活动中明白做人的道理,特别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内化为道德认识的目的。基于此,《品德与生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开活动视野与方式,把品德课教学的形式由教室移向社会,方法由说教学移向实践行动,内容由教材描述移向实例展示。力求认知与践行的同步发展,拉近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距离,拉近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还原生活画面,提高学生道德认知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力度,使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给小学低段学生以饱满的道德生活洗礼。

(撰稿:马艳) EylfKrXPElV2CsLkl60/9Lew7Dpm7u81T09KXD3A9WwZnpCIDjh7df3bLGZsc0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