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见的认知里,理论人与实践人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偏于抽象宏大,后者惯于具体细小,但在真实的教育世界里,这可能属于“成见”,甚至“偏见”。我见过的不少大学教授,也能事无巨细,细致入微……;同样,我接触过的不少中小学老师,也能畅谈宏大理想,抽象表达……。落到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是给学生发出种种听上去美好、动听的抽象指令,例如,请大家“认真倾听”、“善于倾听”……
何谓“认真倾听”?要做什么,怎么做,才是“认真”和“善于”?这些语焉不详的抽象要求,带给学生的自然是无助的困惑和空洞的迷茫……
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认真倾听”,须从指导学生“听什么”开始。在我相对熟悉的语文课堂里,以朗读指导为例,当一人朗读,其他同学聆听之时,教师需要具体明确:别的同学朗读的时候,请大家认真听,他的读音准确吗?读出重音、停顿和节奏了吗?这样的具体要求,会让学生有倾听的方向,知晓该把自己的耳朵朝向哪里,定位在何处。
接下来,是更关键的一步,告诉学生“怎么听”。这是“认真倾听”的钥匙与要诀,至少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专注”。别人发言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像钉子一样牢牢对准和盯住别人的言说与表达,这就是所谓的“专心致志”,要义在于“专心”。
二是“理解”。明了他人话语的内涵与主旨,包括说了什么和怎么说的,避免误听和错听,关键在于“听懂”。
三是“评判”。对他人观点、方法和程度等作出判断,不只是明是非,更要形成并清晰自己的评判尺度,核心在于“辨析”。
四是“比较”。同样表达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思考、解决同一个问题,同样展示某种才能与技艺,比较我与他的异同,这既是为了避免自己发言时与他人重复(这在日常课堂生活中司空见惯),也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因为倾听了他人的观点和方法,自我原有的认识,因此跟过去不一样了,或修正,或改变,或扭转,或增添,或丰富……。这意味着,由于有了对他人的倾听,走出课堂的“我”,与走进课堂时的“我”,已经不一样了。这里的秘诀是“比较”。
五是“动笔”。听到了打动自己的好观点、好方法、好语句,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记下来,既可直接抄录,也可撰写简要评语,甚至打个问号、感叹号等等,用这些方式把别人的学习资源变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如果能够用别人的思考激发自己的思考,那就更好了……显然,此时的钥匙在于“动笔”。这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很早以前对学生的建议:“要善于听教师讲课。九、十年级的学生对于重要题材的讲课,不管教科书里有无这些材料,都要做摘要笔记。做笔记能够训练你的思维和检查你的知识。要学会在课堂上就当场做思考摘要,每天至少花半小时的时间整理笔记。我建议把摘要笔记分为两栏:第一栏记听课的摘要,第二栏记必须思考的问题,包括关键性的、主要的问题。”
如果学生能够听懂这些要求,并且努力去践行操练,就足以称为“认真倾听”了。
然而,即使提出如上细节性的要求,依然不足以变成学生的倾听方法、能力和习惯,还需要一个渗透其中的“催化剂”和“酵母”——“评价”。
教师需要不断通过评价来落实和推进倾听要求。例如,当一个同学发言结束之后,把目光转向全班,指向另外一个学生对其即时表扬:我发现,前面这位同学发言的时候,旁边那位同学带着专注的表情听别人发言,这说明他在“认真倾听”。又如,就某一问题讨论过程中,第三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之后,马上鼓励: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他刚才的发言,没有重复前面同学的观点,他“认真倾听”了……还有,专门表扬某位别人发言时自己动手记录的同学:我发现有一位同学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别人发言的时候,他及时做笔记,希望大家向他学习!
林林总总的评价技巧,其核心在于“榜样”,树立“认真倾听”、“善于倾听”的榜样,寻找“倾听之星”,让其他学生可以直观,更能够模仿和借鉴。
作好“评价”,还可以适度“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倾听的角度,对照前述“认真倾听”的标准和策略,对同学的倾听方法和倾听习惯作出评价,即“相互评价”。当然,更可以“自我评价”,这实质上是一种基于“认真倾听”的自我反思:
刚才同学发言的时候,我在听吗?听了什么?听到、听懂、听清了什么?我是怎么听的?哪些听得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改进,又该如何改进?……
这样的评价训练,甚至可以衍生转化为一堂专题课,即“认真倾听课”,进而演变为一种“课型”,即“倾听训练课型”,主旨都是以倾听技能方法的传授和训练为核心与基础,在交互生成式的评价他人与自我评价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认真倾听的能力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