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
教育从倾听开始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写作本书的宗旨,无非是:以教育的方式,思考、言说与实践“倾听”。

多年以前,我写过一篇《倾听着的教育》,这可能是我已发表文章中引用率最高的。现在想来,这些文字之所以被许多人关注,触动了众人的心弦,或许在于它引发了“共生体验”。倾听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谁不在倾听和被倾听,谁不对倾听有所回应,谁就不在“生活”,甚至,谁就没有真实地“活着”。

多年以后,当我经历了生命的重重迷雾和万千坎坷,当我亲历了更多细致入微的教育现场、教育事件和教育现象,忽然发现,我对教育的言说,依然无法绕过“倾听”,仍旧需要再次回到这一原点,重新出发。

倾听,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思想的原点。

我对倾听的敏感和注重,来自于自身的生命体验。在我的少年时代,因为学习成绩好,做了学生干部,自然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宠爱”,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我说出的话,表达的看法,更容易为老师所重视。很明显,一旦我站起来发言,老师的表情是专注和关切的,同学的眼神则是羡慕或嫉妒的……这些都给予我更多主动表达、主动展现自我的勇气,当然,也有了“自我感觉良好”和“神气活现”的资本。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研究生阶段便急转直下。在上海,在华东师大这样的高校里,精英荟萃、高手云集,身边的人,几乎个个都是“人精”,我昔日的优势荡然无存。特别是自己的生理特征,那种异常瘦弱、文弱甚至给人衰弱感的书生长相,加上相对温和宽容或者不够“霸道”的习性,很难被人正眼相待,尤其容易被官员们、各种“长们”甚至同辈们轻视。即使已经人到中年,只要置于一个陌生的场合,总是容易被忽略、被遗忘。即使在熟人社会中,也常常遭遇选择性遗忘……强烈的前后反差,越来越多的寂寞、无奈、苦涩的累积,促使我转而反省自己的教育经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是否也有一些学生因为我的不愿倾听或缺乏倾听,失去了前行和向上的动力,从而陷入被湮没的自生自灭的境地?这样的反省时常让我额头冒汗,内心激荡不已……

在当下,所谓教育中的“关键事件”、“生命成长中的重要他人”等,往往都与倾听相关。我能够师从叶澜先生,就与她对我的倾听有关。在那段孤独艰难的研究生岁月里,她是少有的能够通过倾听表达对我的关注和关爱的老师。叶老师有一个记录习惯:在任何一个场合,只要有人发言,她总会记个不停。我很少见到当别人发言的时候,她在旁边看短信、回短信和刷微信的情形,她始终以一种专注的姿态对待每个人的言说,这是一种倾听的姿态,不是表演和作秀,而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发和自觉。我在她的“教育原理”课上的第一次发言,就享受到了久违的“被倾听”的待遇,她的每一个眼神、动作和姿态,都向我传递了一个清晰明确的信息:她在倾听我的发言,她在捕捉我所传达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她表达了对我的尊重,让我有了尊严感,尽管我在一群“人精”当中,如此不起眼,如此落寞不堪……也正因为如此,她引发了我对“教授”的尊重和敬意,使我形成了对身为教师、作为学者的评价标准:不仅看他有多少显赫的头衔和身份,也不只是看他有多大的学问和能力,还会从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去观察——他是否能够不加选择地耐心倾听他人的话语和吁求,是否能够对学生,以及其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平等相待,有尊重之意和尊重之行,是否会对不相识不熟悉的学生或地位比自己低微的同事的信函、短信、邮件进行回复,而不是只对上级,对能够为自己带来资源、利益的人有“快速反应”且“呵护备至”……如果一位所谓的“名师”,不能引发我发自内心的尊重,常常是因为他缺乏对别人的倾听,其根源在于“傲慢”,来自于资历、荣誉和地位的傲慢,由此导致对他人的轻慢、拒听和不能倾听,这可能就是人生的常态。

我如此言说,并不代表自己是一个很会倾听的人,我所经历的各种非议和挫折,往往来自于自己的“闭目塞听”,来自于不会倾听,不能倾听,以及时常出现的各种“漏听”、“误听”等。

源于我自身的“教育倾听失败”和对他人不能倾听的“在意”,“倾听”成为我思考教育的起点。其依据在于,“倾听”是生命成长与发展的本体性要求:人人都有倾听和被倾听的需要。

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尊重并着力去发现“倾听需要”,呵护、满足和提升“倾听需要”,我们的教师是否有倾听的敏感、意识,具有什么样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是教育能否成功的起始所在和关键所在。 yTDDJMg2zySA8lU109w+zrr0JXYf2+RytBrZKKFzvw5bs/VEcT8s+suJgsl3ddx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