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跟着孔子学倾听

在传统的眼光里,作为中国儒家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孔子要为“教师中心”、“教师权威”承担主要责任。与苏格拉底相比,孔子与学生的关系,是仰视与被仰视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平视、对视的关系。回想当年读《论语》,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智慧隽永的话语,而是学生们围坐在孔夫子身边,带着仰慕的目光,一个个谨小慎微,毕恭毕敬……

如此看待孔子,显然把他看小了,看薄了,也看瘪了……

孔子虽然气相庄严甚至威严,貌似“高高在上”,时刻摆出“教师”的姿态对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指点江山”,实质上,他是很有“学生立场”和亲和度的人,不然,只靠学识和道德,无法长久地吸引和凝聚如此多的青年才俊。

孔子的“教育力”之所以世代传诵,与他的倾听和回应能力有关。孔子没有多少关于倾听的直接论述,只是在《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孔子在批评宰我时说道:“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然而,孔子的倾听能力有目共睹。

与苏格拉底类似,孔子的教育活动大都是在与学生的交谈和对话中进行的,所以孔子非常善于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言行,从而在针对性地回应中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启发。

孔子的倾听本领,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本领,听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即“教什么”的问题,它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结合的产物,因此一直处在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之中。具有倾听智慧的教育者,不会拘泥于倾听预设中的教学内容,而是基于现场倾听而来的学生话语,生成新的教学内容。

子贡问孔子:“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也算可以的,但还不如虽然贫穷却乐于道,虽然富裕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回应说:“赐啊,你能从我的话中领悟到我还没有说到的道理,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

孔子听出了子贡的困惑和需求,随即自然生成了讲授《诗经》的教学契机。

第二大本领,听出弦外之音。

来自于学生的话语,表面上纯真朴实,但却常常“别有深意”或“另有隐情”,虽然学生自己可能并不自知,只是一种自然流露,这就需要老师通过倾听将学生话语中的隐匿之意敞亮出来。

冉有对孔子说:“老师,我不是不喜欢您所讲的道,而是我自己的能力不够啊。”孔子听后回答他,能力不足的人,是想要前进却不能,但是明明可以前进却不想的人,就是自己给自己划了界限而不想前进。

从中可以看出,冉有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道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听出的却是,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在作怪,所以将其点明以启示冉有。

又如,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那么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那么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这也是不能肯定的。最好的人应该是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而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子贡的两个问题,表面上看,只是希望孔子对这两类人进行实质性的评价,但孔子却听出了子贡是想询问他如何识人的问题,即“评价标准”问题。针对子贡提出的以众人的好恶来评价一个人好坏的观点,孔子转而指明了不应该仅以众人的好恶为判断的依据,而应是以善恶为评价的标准。

第三大本领,听出学生的个性。

这是孔子最擅长的倾听与回应本领:根据听出的学生个性,进行差异化的针对性回应。

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孔子:“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在旁边的公西华有些糊涂了,就问孔子:“仲由(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您回答的是父兄健在(就不应该立马行动),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时,您却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请问下您。”孔子说:“冉有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多行动);而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要约束他(不要冲动行事)。”

又如,同样是问仁,孔子对颜渊的回答是:“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这话。”

子贡这样问仁:“假若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如此回应:“哪里只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舜或许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做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司马牛问仁德,孔子又是另外一种回应:“仁人,他的言语迟钝。”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牛多言而躁。孔子的回答是针对问者“多言而躁”的缺点而说的。

再如,同样是问政,子贡曾经请孔子比较:“颛孙师(子张)与卜商(子夏)两个人,谁强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因此,这两人分别向孔子求教做官为政之道,孔子的回答各有不同。他对子张的回复是:“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这是孔子告诫子张要慎言、慎行,针对的是子张之“过”而对症下药。

子夏做了莒父的县长后,问政治。孔子道:“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之所以如此回应,是因为:“子张常过高而未仁,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各以切己之事告之。”

孔子的倾听与回应能力,也不是朝夕之间形成的,同样需要在耐心从容中持续不断地反思重建。

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只能吃没有放米的野菜汤,七天没有吃过一粒米了,白天也只得睡觉。有一次,颜回去向别人索求米谷,讨到米后就烧火煮饭,饭快熟了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甑中的饭来吃。一会儿,饭煮熟了,颜回进去见孔子并奉上饭食。孔子装做没看见刚才的事,对颜回说:“今天我梦见了祖先,要把食物弄干净,然后用来祭祖。”颜回回答说:“不可以。刚才有煤粒掉到了甑中,丢掉这些食物是不好的,太可惜,所以我就用手抓着吃掉了它。”孔子叹息道:“人们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东西,但是眼睛还是不可以相信;人们靠的是用心去了解事物,但是心也不可靠。弟子要记住了,了解人固然不容易啊。”

教师常常带着“前见”或“先见”去看待和倾听学生的言行,并因此常常缺乏耐心和从容,总是急匆匆或急吼吼地加以评断。孔子也不可避免染上了这一由人性弱点而来的特性,但他与常人的不同在于,有清醒的自省意识,因而能够觉察和自知,进而在感悟中有所调整,更能将这一感悟与学生分享,形成了“学生言说—教师倾听—感悟—回应—学生倾听—感悟—回应”的教育循环,并因此诠释了“倾听是最好的沟通”的教育之道。

当我们言说孔子的教育故事的时候,习惯于带着尊崇的眼光看待这一“天纵之圣”、“万世师表”,他似乎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只能仰视之、远观之……但实际上,孔子的意义不在于“超凡入圣”,而在于其“日常”、“家常”。他的为人为师为学的理想与信念、策略与方法,他的倾听与回应的方式方法,大都是从日常教育生活中生成的,也完全可以回归日常,转化为我们的信念与方法。至少在倾听的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孔子。我们不妨通过倾听孔子的倾听之道,带着“倾听自信”,进入属于自己当下的真实具体的课堂,像孔子那样倾听学生、回应学生和引导学生。

此时此刻,“我”不妨自信地说,我就是孔子,孔子就是我。 b3EsDsbLXvYJen06ie4LF3DgrJKwAgXkU9MkZmgBH+g3aLKgurvIhcPOQ1zI6mb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