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老子是阴谋家吗?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说他曾经担任过“周守藏室之史”,所以后世认为道家出于史官。《史记》记载孔子曾经到洛阳去向老子问“礼”。大概当时孔子较为年轻气盛,锋芒太露,故而老子劝说孔子要去除“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孔子对弟子形容老子时说,老子就像龙一样。孔子说他可以认识飞鸟走兽游鱼,但是不晓得龙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可见孔子对老子的学识和道行十分尊敬。

老子是史官,阅历丰富,从历史中得出很多充满智慧的见解,这些见解散见于《道德经》一书中。不过后世很多人认为老子是阴谋家,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老子和讲究权谋的法家人物申不害、韩非同传,后世学者,特别是理学家对老子的批评非常激烈。《道德经》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道经》主要谈论形而上学,《德经》主要谈论经验世界的辩证理念。《道德经》这本纯粹谈论哲学的著作,由于后世解释者立场的差别,曾一度被视为兵书、阴谋家和法家的著作,特别是理学兴起以后,老子的思想更是受到了非难。这些非难现今仍有市场,市面上谈论老子理论的图书常被划归“权谋”、“管理”等类,人们往往忘记了《道德经》首先是一本哲学书。

说老子是阴谋家,主要理由有三,但通过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理由都不成立。第一个理由,老子主张愚民。老子说过:“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老子似乎主张统治者应当愚民,而不是主张使老百姓有智慧。然而这句话实际的意思是,老子认为未经教化过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类随着知识智巧的增长往往会偏离淳朴的自然状态,故而被一般人视为“愚”的状态恰是老子认为的最淳朴的自然之道。第二个理由,老子主张使用阴谋。老子说过,“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很多人将这段话解释为老子主张使用阴谋—想要削弱对方,需要先使对方强大骄傲起来,再乘机消灭它。实际上,站在老子的哲学立场来看,这段话更想说明的是所列举的四对矛盾状态之间的对立转化关系:没有开就没有关,没有强就没有弱,没有兴就没有废,没有予就没有取。第三个理由,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很多人,特别是写了《解老》、《喻老》的韩非认为老子主张君主应当使用“无为”之权术统驭臣下,使臣下因摸不透君上之意思而惶惶不安,不敢叛逆。实际上老子的“无为”,主要是指统治者应因循自然形成的秩序,顺乎人情民意,而不是出于权谋。 e8ZlugrYj58QVv2gZd9X7jP5rSdYHJveurKRFv4ggvIO6PQDGCFrLr0DnzF5wVK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