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义务教育的质量不只是分数

2013年央视开学第一课,讲的是中国梦。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虽然梦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但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有一定的本领和能力。义务教育,是每个人掌握和具备这种本领和能力的第一步。按照现代教育的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下来,一个“生物人”已经基本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可以独立地行走于天地间,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了,比如去完成一个梦想。但有的人九年义务教育下来,不会设计梦想,抑或根本就没有梦想;也有的人虽有梦想,梦想也很切合个人成长阶段的特征和时代要求,却没有能力去完成。这正是义务教育质量的问题。没有质量做保证的教育,不仅难以教会孩子应有的本领和能力,而且还会误人子弟,简直就是罪过。

2011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栗战书在贵州一个边远的山区农户家过年,看到农家孩子写的春联,14个字中错了5个,十分忧虑。从那年起,全省教育部门、各个学校又再一次把教育质量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抓特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长达2.7万字,归纳起来也不外乎四个字:公平、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那么,我们一直在探索的教育质量是什么?教育质量如何体现、如何衡量、如何评判、如何提高?

教育质量是学生的分数吗?是,又好像不是。是的话,就不会有死读书和高分低能的说法;是的话,教育改革发展就不艰难了,人才的甄别、考试就能完成。如果不是的话,那是什么?现在各地各校在讲到学校办得好坏,教师教得好坏,学生学得好坏时,不都还是在以分数为标杆吗?就在我们最新的改革方案中,也只是将百分制的分数评判,改为A、B、C、D四个等级。这样改,还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种技术性分层和区别,还是会带给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伤害。

说到底,教育质量是教育目的和目标的体现。义务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帮助一个人掌握走向社会、与人和自然打交道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包括识字、算术、思辨和逻辑,包括对自身和他人的认识,包括对自然和历史的了解,甚至还应包括某些具体的技术和能力。但是,共10万之巨的汉字,认得四五千,对一个初中毕业生有什么意义?会不会演算微积分、知不知秦始皇的生母名、懂不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一个初中生的人生能有多大意义?义务教育的质量应该是一个有着具体内涵和外延的东西,既可以考核和提高,又无须盲目扩张和拔高,应与社会现阶段对孩子的期望和需求相当。

今天的义务教育已经足够“成熟”,成熟到所有科目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都是大批专家多年研究的成果;每门课程的设计,从破题到讲解、作业、辅导、考试,都精心设计和组织,以求得最优的教育教学成果。各地也常常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排名。分数年年在提升,我们却不敢说,如此精致和标准化的教育过程,真的就实现了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了,真的就把先贤和前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了,真的就给了孩子们一套可以行走于天地间的本领和能力了。教育质量为过度教育的浮夸内容所绑架,为脱离实际的考试分数所蒙蔽,盲目增加难度和广度,以为越是少数人才掌握的知识点就越代表高质量,以为越是掌握了平日里用不上的生僻知识点,就越表明质量高。把质量等同于分数,把提升质量等同于加深难度。重视质量、提高质量完全成了应试教育的通行证。在这种“质量”的大旗下,多学、死学理所应当,减负反倒成了笑话。

质量不摆脱分数和虚荣浮夸的阴影,义务教育也就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素质教育喊了很多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这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质量是什么,评价质量高低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阻塞和困惑了义务教育的改革之路。没有新标准的确定,分数就将永远高坐在教育教学的评判台上。不把分数请下评判台,义务教育教学的改革永远找不到正确途径,教育教学质量也永远难有科学定义。 iq8iGnvYrJkUDhJoIFzsUj3FqQ3Jo5XmLu9vjJ8d9+TFP06MqYFJVneD/0kaEd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