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虽然还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但由于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启蒙与奠基作用,自然成为国民教育的风向标,集中而简易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教育思想、理念及其价值取向。
一种重视分数、评价手段单一的教育,必定以为任何事物都可以量化,可以考核和测试,从幼儿园开始就将考试和背诵等同于知识和能力;一种迷信经验,辨不清知识和智慧关系的教育,必定以为知识与成功“正相关”,相信“学得越多越成功”,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填鸭式教育,恨不得将幼儿园变成小学;一种在乎输赢,把世俗成功当成人生目标的教育,必定以为人生就是一场比赛,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孩子没有伙伴、只有对手,没有人生、只有竞争;一种相信人才不是来自实践而是出自校园的教育,必定以为人才可以通过考试选拔出来,从幼儿园开始就用“小红花”之类的选拔机制,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一种害怕创新,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教育,必定以为教孩子听话、多学点知识就是好的,从幼儿园就要求孩子背好手、坐整齐,多听话、少瞎想,多读书、读死书;一种远离多元,喜欢整齐和规范的教育,必定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求所有孩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件事情;一种漠视规律,不承认人有先天禀赋差异的教育,必定从幼儿园开始就只知拔苗助长,而不知因材施教;一种追逐功利,关注产出的教育,必定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早早“赶上”追名逐利的“战车”……
一种没有温度,欠缺人文关怀的教育,必定不懂得,好的教育尤其是学前教育,应如贵阳夏天清爽的空气,热度、湿度、速度、纯度合适,不冷不热、不燥不湿,不疾不徐、温和中庸,弥漫时空、无处不在,润物无声、普惠众人,可以感知、可以互动、可以嬉戏,在以人为本的关怀中,包裹着、陪伴着、衬托着、引领着孩子走上人生之路。
教育真是千头万绪,说不尽、难道明。教育创新,该如何破题?高等教育的创新无疑需要政府在行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发力,没有高考制度的顶层设计,基础教育的创新之船也很难驶出港湾。只有学前教育,或许还有留给地方发挥的空间,可有所作为。
2012年,我们提出了贵州省学前教育“123456”新规程,力图给地方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一条新的路径。
“一个目的”,即健全人格,启迪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并且把人格的健全放到了启迪智力的前面,以表明我们的教育思想——学校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不应把智育放在首位。
“两个原则”,即保育为先,游戏为本。通常的提法是保教并列,保育、教育缺一不可。我们有意弱化“教”字,同样是彰显改革创新的立场,强调幼儿园就是孩子们长身体、健人格,玩耍、嬉戏的场所,把教育特别是课堂教育还给小学。
“三个到位”,即人员到位、安全到位、经费到位。任何事业都要依靠人去推动,改革创新更是如此。基层幼儿园之所以“小学化”倾向屡禁不止,原因很多,缺乏合格的幼儿教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能拔苗助长,还游戏与快乐给孩子的童年,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针对不同年龄、民族、地域和性别的孩子设计出不同的游戏,并且带领他们一起玩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专业的训练和综合的素质。在推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今天,幼儿园数量大幅攀升,幼儿教师尤其是合格幼儿教师短缺的问题,必定长期存在;幼儿园男教师的数量,也不会在短期内有较大提升。因此我们提出,在城镇以上的幼儿园,两年内均需配备一名男教师。除了教师短缺问题,安全和经费问题也是当前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没有这两个方面的妥善保障,一个地区的学前教育恐怕走不了多远。
“四个严禁”,即严禁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严禁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严禁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等小众班、“占坑”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以及超出规定的信息登记;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四个严禁”来源于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又针对实际增加了新的内容,回应了群众对义务教育择校和公平问题的强烈诉求。
“五个提倡”,即提倡就近入园,提倡公益普惠,提倡个性发展,提倡关爱弱势,提倡家园协作。
“六个学会”,即学会微笑,学会观察,学会说话,学会交友,学会家务,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