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一只干巴巴的僵硬虫体,它的口内却伸出一棵酱红色的呈棒状的草。这究竟是虫还是草?对这样的生物体如何解释呢?
原来,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山草原上。我国已有1200多年的药用历史,从1460年起,冬虫夏草就开始出口到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1)雌蛾 (2)幼虫
冬虫夏草中,那虫体原本是一条活虫,从夏天到秋天,这种蝙蝠蛾的幼虫,一伸一屈地游荡在高原草地上,爬来爬去,悠闲自得。它以食草为主,慢慢长大。但在草原上同时生长着一种真菌,这种菌靠自身的子囊孢子起繁殖作用,它弥散在草堆的空间,一旦接触到虫体,就侵入虫体内,随即以虫的体液、脂肪、蛋白质为营养,在虫体内萌发生长。幼虫由此得了真菌病。
入秋后,充满虫体的真菌菌丝体,慢慢从虫的口部伸出一株小“芽”,它向上伸呀伸,渐渐幼嫩的小“芽”变成了酱红色的子座体,秋冬后幼虫僵死,这时它成了既有虫体又有“草”的冬虫夏草。
现代科学已能培养出各种虫体和真菌体,全世界现共有200多种,而我国青海省的野生虫草为上品,药用成分含量最高,这是由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生态因素决定的。
虫草有补肺益肾、止咳化痰等功效,目前我国和世界各国科学家正在进一步研究虫草的培育及其药用的成分。
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