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感恩三月

适用年级:四年级(必修)

课程背景

《感恩三月》实践课程是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各种教育情境,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之心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学生自强、自立、进取的内驱力和推动力的尚美实践课程。

实施感恩实践课程,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在“知恩、报恩、施恩”的系列活动中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热爱环境、不畏挫折、回报社会的崇高道德风尚,从而奠定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心理基础,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本课程秉持“以生为本、以情导行”的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由内心深处感受身边的一点一滴恩情,搜集令自己感动的人和事,让学生在情感中升华认识,在活动中实践力行,做一个知恩图报、人格贤善的新美少年。

课程目标

1.初步体会来自他人的关爱,懂得“知恩”,明白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父母、老师、朋友、他人、学校和社会的恩惠。

2.学会感恩,明白心怀感恩是做人的根本,能形成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

3.在活动中学会“施恩”,拥有热情、宽容的心态,学习崇高的奉献精神,不图名利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课程内容

课程以每年的三月为实施时间段,发动四年级的学生参与到感恩活动中,通过班会和年级联合主题中队会的形式,有前期的教育准备,同时也有中队会的活动呈现,更有落实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受到一次次全面而深入的感恩教育。

(一)感恩父母:感受生活中父母爱的细节,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学会和父母和谐融洽地交流。在学校的组织下,开展给父母说一次知心话,为父母过一次生日,给父母送一次礼物,为父母揉一次腰、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帮父母做一次饭等活动。

(二)感恩老师:感受老师博大的师爱,并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爱。如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份决心、写一首诗、交一份完美作业等活动。

(三)感恩朋友:明白“朋友”这个词的真正内涵,懂得什么样的朋友值得珍惜。开展给朋友写一封真情信、说一句知心话、做一件暖心事等活动。

(四)感恩大自然:通过阅读、交流、观看视频等活动,知道大自然是我们无形的守护神,她倾其所有为我们所用,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爱护、要感恩大自然,并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比如开展植树护绿活动、拾起一张纸屑、节约每一滴水、不浪费粮食等活动。

课程实施

本课程计划在三月启动,历时一月。在这期间,全校四年级同学都将参与到感恩活动中来,从知恩、感恩、报恩到施恩,一步步实现品行的完善和人格的成长。

(一)关注点滴知恩情

1.各班举行主题班会,讨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谁,哪些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保障。用笔记下生活中为自己带来快乐、温暖和成长的人和事,知道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这一切。

2.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手抄报比赛,寻找身边的感动。

(二)敞开心扉感恩情

开展联合主题队会,通过情景表演、舞蹈、歌曲、朗诵和互相说心里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老师、同伴的感恩。

(三)落实行动报恩情

开展为父母过一次生日,给父母送一次礼物,为父母揉一次腰、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次饭等活动,以及给老师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写一首诗歌,我当一天爸爸(妈妈)等活动报答父母老师的恩情,同时,为身边的小伙伴做一件事。

(四)胸怀大爱施恩情

通过诗歌朗诵、环保行动等方式感恩大自然、保护大自然。走上街道,走进社区,走进孤儿院,走进贫困山区,争当小义工,献出自己的爱心,用自己的大爱诠释感恩的内涵。

课程评价

(一)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程度等方面。

(二)展示性评价:对学生所写的感恩习作、手抄报、书法作品、摄影作品等在全校进行展示,在激励学生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感恩三月》系列活动评价表

(课程开发者:傅代裕) pc5kFcBxMRVEuRARQ8M7v/Y3A8rLKcrZIPjTTL0S533e0Y6lDlnhl1FaIhGU20z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