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下篇

禹率众神在九头山用神斧杀了九首妖蛇相柳,损了共工的一员大将,取得了除妖平水患的首胜。

一日,禹率众神乘胜追杀水妖无支祁。途中,水马突然伏地不起,禹觉得奇怪,问水马,水马只是不语,目中含泪。禹顿悟,此处离石纽山不远,水马是示意禹在外征战已有数月,该顺路回家看看他的母亲。禹随即扑地便拜,深情地说道:“母亲大人,恕孩儿不孝,祖帝旨令在身,孩儿不能前来探望。待驱除水妖、平定水患、收复家园,孩儿再回家与母亲大人团聚。母亲大人,受孩儿一拜!”说完禹泪如雨下。

这时,水马也垂泪而起。

禹跃身上马,双腿一夹,绝尘而去。

他们行至淮水龟山,这里的占山水妖便是无支祁。

此时,狂风怒号,电闪雷鸣,淮水绕着山泛滥汹涌,逃至山顶的山民凄悲绝望。禹抽出长剑对空一挥,喝令道:“应龙上前!”号令一下,一道金光闪过,应龙腾空而起,这是一条有着巨大翅翼的四爪金鳞龙,虽然当初在石纽山潭时他尚是条小龙,但其实他早已两千五百岁了。他由蛟历千年化为龙,又历五百年化为角龙,再过千年才化为了应龙。应龙的神奇之处在龙尾,只见其龙尾不时上下卷动,山岩立即崩塌碎裂,划出山涧河道,滚滚洪水顿时顺山涧河道奔泻向大海。禹又一声号令:“旋龟上前!”只见一只鸟首蛇尾的大龟沿山飞速爬行,然后将龟甲上被禹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息壤投向山地,这一小块一小块的息壤迅速生长起来,连成了一片土地,洪水转眼间就被填平了。

但是,空中依旧电闪雷鸣,此处依然洪水滔天,刚填平的土地又被冲毁了。

禹见应龙、旋龟三番五次填洪水无法起效,而龟山又险绝陡峭,不见兴风作浪的妖怪,无从下手,随即下令退兵十里。此处有一河,禹让鳙鳙鱼下河探个究竟,不一会儿,有一白面鱼身人浮出水面,他自称是此处的河精。禹问:“请教河伯,这龟山水妖无支祁在何处兴风作浪?”河精回话:“大帅,龟山有一洞穴,外有一柱红石,水妖便藏于此。”河精递上一卷图又说:“这图上标注了洞穴所在之地。”

禹持图而去,又率众神按图寻觅红石洞穴,果见一洞穴口有红石竖着。禹随即令火神童律前去洞穴口挑战,童律虎头豹身,口能喷火,使一大圆锤。他脾气火爆,立在洞口,破口大骂:“妖孽,快快出来受死!”眨眼间,洞口处跳出一瘦瘦的猴形妖怪,只见这妖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青毛四耳,金目雪牙,颈能伸缩。童律喝道:“妖孽,你可是无支祁?”猴形妖怪慢条斯理,仿佛吟诗一般地答道:“正是在下,有何贵干?”童律早不耐烦,又喝一声:“妖孽!兴风作浪,造孽天下,看锤!”无支祁敏捷异常,奔跑时疾如闪电,身轻似风,他说道:“这位大神,不厚道呀,上来就打。”童律大锤落下,却次次扑空,他怒目而视,张口就喷出一团烈火烧向无支祁,无支祁又吟一声:“这就是大神的不对了。”那团火罩着猴妖烧,无支祁在火中却毫发无损,只听他一声长吟:“大神休怪我无礼了。”水妖头颈倏然伸长百尺有余,瞬间,滔天巨浪席卷而来,水到火灭,火神童律被冲得无影无踪。

童律败阵而归。

禹又令冰雪之神乌木由前去捉拿无支祁。

乌木由熊首马身,双手执一支长矛。他嗓门特大,说起话来好似雷鸣,一到洞口,就喊道:“妖孽出来!快快受缚!”说话间,无支祁飘出了洞,吟声道:“禹帅也真客气,又派大神来访。”乌木由说:“妖孽!不要废话啰唆,跟我去见禹帅,听候处治!”无支祁说:“这位大神,虽然你长得比刚才那位更丑,但话说得客气多了。”乌木由说:“妖孽,束手就擒吧。”无支祁说:“如果我不答应呢?”乌木由将长矛刺了过去,可无支祁身形飘忽不定,长矛刺不中他。但见乌木由熊嘴大张,一股寒风吹向水妖,水妖被冰封了起来,乌木由哈哈一笑收住长矛,准备用捆妖索把水妖捆起。不料,无支祁的头颈“咔嚓”一声伸出了冻层之外。顿时,冰封飞裂,洪涛拍天,又将乌木由冲得不知去向。

乌木由又败。

禹决定亲自去捉拿水妖。

禹骑水马来到洞口,一手提斧,一手牵缰,喊道:“无支祁何在?”

无支祁应声而出,唱吟道:“禹帅亲自驾到,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禹面色庄严地说道:“我奉祖帝旨意,捉拿你归案。祖帝意决,不可违抗,你就束手就擒吧!”

无支祁嘻嘻笑吟:“禹帅何出此言?我们自幼在一个池潭长大,也算老相识了,现在你身为大帅,总得说出一个理字,怎可随意捉人!”

禹正言相告:“虽然我们幼时即相识为伴,但现在洪水滔天,皆是你等妖孽之罪!”

无支祁又吟:“大帅请言,何谓‘妖孽’?”

禹说:“道逆天意即为妖,行叛人意皆为孽!”

无支祁再吟:“大帅所言妖孽,其实非妖非孽,我们皆为现世所生。且看看这人世吧,黑白不辨,忠奸不分,善恶不清,清浊不明,这混账世道,留它何用,不如让滔天洪水把这个世界涤荡干净!”

禹大笑道:“你休要强词夺理,妖言惑众!黑黑白白,忠忠奸奸,善善恶恶,清清浊浊,人界、天界、地界莫不如此,不可一概而论。如此不分黑白,不分忠奸,不分善恶,不分清浊,逆天而行,伤及无辜生灵,实乃大恶也!”

无支祁还想再辩。

禹厉声说道:“妖孽!不要让我动手,自己归案吧!”

无支祁说:“大帅不如试试,看能不能得胜?”

禹拍马舞斧上前,砍向无支祁。

这水妖蹦跳如轻风般,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无形无相,无影无踪;这水马轻盈如燕,旋转急飞,行踪莫测,神出鬼没。这已不像一场殊死决斗,仿佛是一场妙不可言的狂舞。

双方战了三个时辰,仍不分胜负。

水妖长吟一声:“大帅,对不住了。”他故技重演,突然把头颈伸得长长的,随即洪水铺天而来。

岂料这能摧山毁岳的洪涛对禹和水马毫无作用,水马载着禹在洪峰中自如穿行,禹的斧依旧毫无阻碍地挥舞着。禹和水妖在洪水的波涛中继续酣战。禹追杀着水妖,水妖也不停地与他周旋。他们战得难解难分,也战得失却了兴趣。

这时,水妖收缩了头颈,瞬时间风平浪退,水妖对禹说:“这样打下去没完没了。我出个主意,若大帅答应,我就收兵。大帅意下如何?”

“讲!”

“大帅,请稍等。”

水妖拍了三下手,一只鸟从洞口飞出来,停在水妖的肩头。

“大帅,这不是雕,这是鸩鸟。大帅看清,它的羽毛是绿色的,颈很长,红嘴。”

“快说,不用废话。”

“好,大帅听好:你我二人,各让鸩鸟在胸口啄三下,要啄出一个洞,你敢吗?”

“有何不敢?”

“大帅,我可跟你说清楚,这是毒鸟。”

“毒鸟又怎样?”

“大帅,如果三日之内你还活着,我就不再泛洪;如果三日之内你死了,我便派一千五百只鸩鸟来饮洪水,此水必变得有毒,人喝了必死无疑,那时人将死绝!大帅,敢答应吗?”

“来吧。”

“大帅,主意是我出的,让我先来。”

说着,鸩鸟飞起在水妖胸口啄了三下,水妖胸口被啄出了一个洞,血水冒了出来。鸩鸟又飞停在禹的胸口啄了三下,也啄出了一个血洞来,禹感到一阵绞心的疼痛,捂着胸口回去了。

禹到了军帐之中,立时昏迷不醒。众神愕然。

水马前蹄跪伏在禹的行军床前,用舌舐着禹的伤口,舐一口吐一口,吐出的都是黑血。直到水马打着响嚏呕吐起来,呕出了黑黑的一大滩血来,水马也完全瘫倒在地上,有一小神过来给他喂了水。

这天晚上,禹依旧昏迷不醒。帐外星沉月暗,禹呻吟了一声,恍惚间听到一个声音:“禹儿,我带你回家。”禹向那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团模糊的白影,那声音又响起:“禹儿,我带你回家。”禹努力辨认着那团白色的影子,问道:“你是谁?”白影说:“我是你父亲的精神气,跟我走吧。”这时,禹看清了白影是那匹水马。水马用嘴把禹衔起放在了自己的背上,然后一阵风似地走了。不知过了多久,他们走进了一片有着高大树木的森林,禹觉得这里很是眼熟,不禁问了一声:“这是哪里?”水马说:“禹儿,你到家啦。”禹一想,说:“不行,我不能回家。我没有平定水妖洪灾,没有脸见母亲,快快回帐!”水马随即又扭头返回。走着走着,禹问水马:“我会死吗?”水马说:“这很难说,虽然毒血已经被我舐吸了大半,但还有残留,而鸩毒只要一滴就足以致命。”禹说:“我不想死,也不能死,如果熬不到第三天我就死了,就会有一千五百只鸩鸟喝洪水,天下人都会死绝。”水马说:“我知道。”禹说:“我命在旦夕,何以救苍生?”水马说:“药神通天犀已去云雨山尝试百草百木,寻找治鸩毒的灵药。不久就会有消息。”禹说:“倘若我三日之内死了,只能求母亲去祖帝那里请大神降妖。”水马说:“你的母亲已去天帝之女云华夫人那里求援,云华夫人已派大神庚辰前来捉拿水妖了。”禹说:“很好,我安心了。”

禹被水马用舌舐醒。原来,昨夜所见所闻都是梦境。水马守在禹床前一步也没有离开。

禹的病情很不好,时而清醒,时而昏迷,手脚沉重,不能动弹。水马也伏在地上不吃不喝。

第三天到了。

这日清晨,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空中飞满了黑压压的鸩鸟。水妖的一千五百只鸩鸟已经起飞。

情况万分危急,而禹仍处于半醒半昏迷的状态。

这时,龟山山神来报:“庚辰大神已到。”

禹突然瞪大了眼睛,动了动嘴,却说不出话来。

话说这庚辰大神,相貌恐怖——独角人脸,有一张呈锋利弯钩状的鸟嘴,人身,裹着大红战袍,背生双翅,双腿双脚是鸟腿鸟爪,手执一柄方天画戟。庚辰大神没有来得及入帐与禹见上一面,他站在山坡上,见鸩鸟已要作乱,情急之中,双翅一扇,腾空而起,只见他手一扬,一千五百只黑雕张开长长的翅膀,直扑向鸩鸟。瞬间,一千五百只鸩鸟一只不漏全都被黑雕啄抓而去。原来,这庚辰大神是雕王修炼而成的。

这时,龟山山神又报:“药神通天犀已到。”

药神通天犀其实是一头巨大的犀牛。他口衔一片圆圆的青色树叶,树叶散发出奇异的香气,他把树叶放在禹的鼻孔下面,让禹闻了闻,禹便慢慢苏醒了过来。那树叶便是云雨山的帝药树——栾树——的树叶。禹醒来便一跃而起:“快,上马!”

禹骑了水马,飞驰出了军帐。

此刻,庚辰大神已从翻滚的黑云中飞落到水妖洞口。

庚辰大神敞着嗓门叫道:“鸟妖出来!”然而他的声音像雕叫一样,不过勉强还能听得清意思。

水妖蹦跳出洞,唱吟道:“你们这些丑八怪,一个比一个丑!我问你,是你放雕抓了我的鸩鸟吗?”庚辰大神答:“是又怎样?”水妖说:“我与禹帅有约在先,三天为期,如三天之内他死了,则由我放鸩鸟喝洪水,毒死天下人。”庚辰大神喝道:“你这个伤天害理的鸟妖,做梦吧!”说罢他举戟便刺。水妖躲闪了过去。庚辰大神把戟舞得像风车轮一样,而后围着水妖转动劈刺,但水妖行踪莫测,无影无形,打了半晌也没有结果。这时,水妖脖子一伸,洪水再次袭来,庚辰大神拍翅飞在了半空里。只听庚辰大神怒叫一声:“鸟妖,休想逃了!”这时,黑云中一道闪光,一条绳索飞向水妖,这是一条捆妖索,只见它像条活的蛇一样缠绕在水妖的脖子与手脚上,水妖滚倒在地上动弹不得,顿时,风停浪止。水妖不服地说道:“禹帅言而无信,三天之内他死了,就得按约行事!”只见禹骑着水马赶到,喊喝一声:“谁说我死了!妖孽罪有应得!”话音刚落,水妖傻瞪着眼看着水马背上威风八面的禹,直摇头:“他居然还活着。”庚辰大神举戟想一戟刺死水妖,这时,云端霞光万道,云华夫人踏着一朵莲花而来,在空中喝道:“庚辰大神住手。就把这水妖压在桐柏山下吧!”夫人话音刚落,只听得一阵巨响,山岩飞升,又一阵巨响,水妖便被压在山岩之下了。

禹合掌谢了云华夫人,云华夫人乘莲花飘然而去。

禹随即令应龙、旋龟疏河填土。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注海中。

禹除了淮水大患水妖无支祁后,又率众神灭了化蛇、彘、軨軨、合窳、堪予这一众水妖。现在,只剩下占居石纽泉水宫的共工了。

禹择吉日率众神收复家园。

禹一行人到了石纽山附近,这时,石纽山山神来报:“共工大天王见大势已去,放弃水宫率残部逃跑了。”

禹问:“逃往何处?”

山神答:“往西北海之外,共工国山。”

禹调转马头,腿一夹,喊声:“追!”

水马立地不动,禹不解,随即下马,只见水马眼中含泪。禹顿悟,伏地而拜,泣声连言:“不孝儿,向母叩头了,不日擒拿共工便返回探望您,拜别了。”

禹持斧上马,扭头便往西北挥师追击。

不几日,禹便到了共工国山。这是一个并不大的山群,共工率残部在此占山为王,自称一国。禹的神仙军一到,共工不战而退,望风而逃,不知逃到哪里去了。

禹凯旋而归,用玉简丈量土地,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并令九州州牧铸造青铜九鼎以作纪念。

最后,禹向祖帝复命,交还了八卦图、玉简、大斧,然后回水宫与母亲修己夫人团聚去了。

故事取材

《海内经》

原文: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ɡǔn)……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yīn)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黄帝生了骆明,骆明生了白马,白马就是禹的父亲——鲧……洪水滔滔,鲧偷了天帝的息壤(一种能生长不息的神土)来填堵洪水,却没有等候天帝的命令。天帝便命令火神祝融在羽郊杀死了鲧。禹从鲧的遗体中破腹诞生,天帝于是命令禹施行土工治水,从而划定了九州区域。

原文: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zhú),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太)皞(hào)爰过,黄帝所为。

译文:有一种树木,有着绿色的叶子、紫色的茎干、黑色的花朵、黄色的果实,(它的)名字叫建木。高近百丈而没有枝条,上面的树干有很多弯曲,下面的树根虬结盘绕,它的果实像麻子,它的叶子像芒树叶。伏羲(太皞)曾从它那里经过,黄帝曾养护过它。

《海外北经》

原文: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

译文:天神共工的臣子相柳氏,有九个头,每个头都可以吃掉一座山。相柳氏所经过的地方,土石便会被挖掘成沼泽和溪流。大禹杀死了相柳氏,其血流过的地方发出腥臭味,不能种植五谷。大禹挖填这地方,屡填屡陷,于是大禹便把挖掘出来的泥土为众帝修造了帝台。

相柳(清·汪绂图本)

相柳,又称相繇,共工的臣子。蛇身九头,每个头都长着像人一样的面孔,样貌恐怖。相柳劣迹斑斑,食人无数。最终被大禹所诛。

《大荒南经》

原文: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栾,黄本,赤枝,青叶,群帝焉取药。

译文:大禹在云雨山砍伐树木。山上一处红色的岩石上生出棵栾树,栾树有着黄色的茎干、红色的枝条、绿色的叶子,各主一方的天神们就到这里来采药。

《北山经·北次一经》

原文: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译文:再往北二百五十里,是求如山……水中有很多水马,它们长得与一般的马相似,但前脚上有花纹,长着一条牛尾巴,它嘶叫起来的声音就像人在呼喊。

水马(清·汪绂图本)

外形与一般的马相似,前脚上有花纹,长着一条牛尾巴,它嘶叫起来的声音就像人在呼喊。

《南山经·南次二经》

原文: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

译文: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长右山。山上没有草木,有很多水。山中有种野兽,它的外形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字也叫长右,啼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它现身的郡县会发生洪灾。

长右(明·蒋应镐图本)

长右,可能就是传说中被禹制服的无支祁那样的猴形水怪。传说在大禹治水时期,长右曾三次到过桐柏山,因而那里总是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导致治水没有进展。于是,大禹号召众神将此怪擒住,治水才得以顺利进行。 UlrcDB7RPUJg8Fv9nAJOvt2Bh+LO/irtsy0a6t0/Z/QDq+OY7rls015gpW5dfrz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