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思维在个案诊疗中的体现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怎样体现在教育中,但所有这些最后还得落地在个案诊疗上,因为本书是谈个案诊疗的书。个案诊疗必须从头到尾都体现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必须像一条内在的红线,把诊疗过程串联起来。

个案诊疗有如下环节:原始案例,问诊,会诊,治疗,反馈。

在提供原始案例这个环节中,为了增强其科学性,我们要求案例中的学生必须是提供案例的老师正在教的学生,能够回答有关这个学生情况的追问,有条件对这个学生进行治疗。如不是现在的学生,不是本人的学生,也必须是目前能够随时联系到的。我们对原始案例应该提供什么材料有一条一条比较详细的规定(也要避免烦琐),务求从不同角度反映情况,以减少主观性和片面性。我们要求案例语言平实,不要抒情和感慨之类,谢绝修辞。当然,叙述案例很难完全避免主观性,为此,我们还要求提供有关的心理测验的材料,如早期记忆、词语联想、五项图 、“心中家园”图等等。这种材料属于“学生直接展示自己”,屏蔽了教师自觉不自觉的成见。事实证明,效果很好。

在问诊这个环节中,为了增加科学性,参加诊疗的老师要向提供案例的老师追问一些问题,以便更客观全面地了解案情。我们还要求教师的追问应该是“有假设的追问”。就是说,你不是乱问,而是先根据已知材料假设学生是怎么回事,追问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比如有关材料使我怀疑这个学生秉性中有暴力倾向,我就可以问:“这个学生平日是否爱看他人打架?”如果得到证实,那就说明我的推测可能是对的,反之我就要否定我的推测。也就是说,问诊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的过程,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不是为了问而问。

在会诊环节,为了增强科学性,我们要求每个诊疗者必须独立提出自己的诊疗报告,像完成作业一样。报告必须写清自己对个案的诊断结果,即问题是什么,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对策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必须有依据,对策要有可操作性。我们还要求诊疗者写出自己面对案例的思维过程,开始怎么想,后来怎么想,把思路理清楚。我们要求诊疗者独立思考,尽量说出别人没想到的,如果你的意见与前面发言的人相同,就要说得简略些,以减少重复。更重要的是,在每个人都写出诊疗报告后,我们要继续讨论、争论。我们要求老师们必须回应不同的意见,不能自说自话,各说各话,没有交锋。该质疑的要质疑,该反驳的要反驳,不要顾虑人际关系。要真实地讨论,不搞形式主义。另外,每讨论一个案例,指导教师都要以身作则,拿出自己的诊疗报告(一般在最后),作为平等一员发言,欢迎学员批评。

在治疗环节,为了增强科学性,我们要求提供原始案例的老师参考每一位老师的诊疗结果,自主决定采用哪些措施进行干预。我们不统一思想,不搞标准答案,但要求诊断后必须有行动,要努力争取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或缓解问题,不能把诊疗变成清谈。

反馈环节要隔一段时间,一般至少一个月。我们要求反馈必须实话实说,失败就是失败,不要避讳。因为个案诊疗处理的多是疑难杂症,失败或部分失败是难免的,很难药到病除。有可能是我们诊断失误,治疗不当,那就要继续讨论,看能不能想出新办法;有可能谁也没有好办法,只能等待,或者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总之,都要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对待,总结经验教训。

从以上做法可以看出,个案诊疗课程是真心实意要体现科学精神的,不是挂一个科学牌子唬人的。

需要说明的是:个案诊疗与心理治疗是两回事。个案诊疗是教育学的组成部分,不是心理学的分支。我们是教育者,不是心理医生。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成年人,不分职业,教育个案诊疗目前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未成年的学生,问题不出教育范围,其中虽然包含心理问题,但多数不是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只需使病人恢复健康,就完成了任务,教育个案诊疗则不然,它是要促进学生成长发展,二者的目标是不同的。心理治疗一般都主张尽量少干预,医生只是提供某些条件,让病人自我治疗。教育个案诊疗则不然,它必定有较强的干预性质,因为教育本身不得不有某种强制性。在个案诊疗中,教师不但是治疗者,而且是学生的领导者和指导者,师生关系与医患关系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师常常需要采用行政手段治疗学生,心理医生没有这个条件,也不允许如此行事。目前学校普遍有心理治疗室和心理教师,但与教育是两张皮,心理治疗在学校中的运用,有点像在教育的肌体上贴了一块洋膏药,很不协调。我们这里说的个案诊疗不是心理治疗的路子,它只是借鉴了一些心理学知识,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协助诊断,可以说是一种调查手段,至于治疗,一般并不采用心理学的专业手段。

教育个案诊疗与医院对病人的诊疗也是两回事。有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流医院收的都是别人治不好的病人,而中国一流的名校教的都是最好教的学生?”愚以为这是很不恰当的问法。不错,学校和医院在一点上是相同的,都是要使人变得比原来更好一些,但是它们起点完全不同。如果我们把“正常”看作纵向数轴的0,则医院面对的病人起点都是负数,医院的任务是尽可能把他们提高到0点,就成功了。学校不一样,学生的起点都是正数,学校的任务是尽量提高他们,没有上限。医院是有天花板的事业,学校不是,所以好学生进名校,疑难杂症进名医院,没什么不合理。再说好学生也未必好教。这个问题忽略了医院与学校的本质区别,外行了。 zbDE/9YUSxPOHbyn+XT3tNIkgAYD5CCdTy2wDAVFfD1dKxcsnHpzNearSDb7155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