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2015年6月,第一部《薛忆沩对话薛忆沩》还没有上市,这“续集”中的第一篇就已经随《作家》杂志第七期里的其他作品一起下厂了。这种时间上的重叠让我马上就想到关于“‘异类’的文学之路”的对话还将继续下去。但是,我当时绝对不可能想到它会以这样的速度继续。仅仅经过不到两年的时间,这种对话又积累到了需要再次结集的规模。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积累的速度。我倾向于将它与自己这四年来在创作上的丰收和在市场上的拓展联系起来。前者当然是“勤奋”的结果,后者不妨视为是“运气”的见证。

2016年12月初从国内做活动回来不久,我就开始整理过去两年的访谈。我原以为用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因为其中多数都是“名篇”,又获得过不少读者的好评,也曾经被不少的网站转发,质量应该有基本的保证。没有想到刚进入第一篇的第一问,我的不满情绪就已经冒头。继续下去,不满情绪更是急剧膨胀。就这样,我又一次被推进“重写”的狂热之中。结果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到农历年三十那一天才完成全部的整理。

高强度的工作状态经常遭受疲惫和厌倦的伏击。这时候,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个躺在北京航空学院学生三宿舍116房靠窗边东侧高铺上的年轻人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经常会在深夜里惊醒。他经常会与自己对话。那是他与自己最近的时刻。那也是他与未来最近的时刻。他已经知道他必将离经叛道,走“从没有人走过的路”。他已经知道那意味着他将要穿过很长很长的黑暗,将要面对很多很多的羞辱,将要忍受很深很深的孤独……有一次,他甚至看到了那条路的尽头:他僵硬地躺在那里,躺在路人冷漠的目光中。突然,一个蒙面人走过来,从背包里取出一本本的书。放下最后一本书的时候,蒙面人用略带挖苦的口气说:“这就是你的‘一生’。”

现在,那一生应该是已经过去一大半了。可是,我写出的作品还没有达到那个蒙面人从背包里取出的书的三分之一。我想这就是我将自己这部访谈作品的续集整理成书的意义。我在鼓励自己不要松懈,我在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我在鼓励自己写出更多的作品,我在鼓励自己写出更好的作品。

薛忆沩
2017年2月2日于蒙特利尔 Fb8BH3X+c9Z+eu5RscZwoqEudSUq58EvPimnZSABzKwRKSUW2T/KSro+JycC5/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