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案例开发与应用的核心环节,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其对教师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撰写教学案例可以提高教师对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注度,促进和推动教育理论的不断内化,提升教师的自我反思力,便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强化校际与教师间的交流,推动校本教研的发展。
应该说,教学案例的撰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与表达方式,其在教育科研中属于较为自由的研究内容。不过,教学案例作为科研中最具仿效性的显性成果,其撰写自然应具备一些基本要素,这是我们在开展案例教学之前应该首先明确的,因为教学案例若无体统,案例教学就难有规范。因此,我们在撰写教学案例时必须要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学案例的背景
教学案例中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的,是依托一定的背景而进行的。在教学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教学问题解决方法得当与否的分析、评判离不开背景,完整地把握事件的原委也离不开背景。因此,不能只注重对教学事件的描述而忽略对案例背景的介绍。案例背景主要交待教学事件发生时的有关情况。例如,如果教学案例是介绍一节课上的某个亮点,则可根据案例教学的实际需要,或介绍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或介绍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甚至学校所处的社区背景等。其目的在于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教学案例的主题。当然,介绍教学案例的背景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要落到点上,即背景信息一定要跟主题相关,重要的是要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具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教学案例的主题
教学案例之所以能给人启迪、可供效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每个合格的教学案例都会有一个主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撰写教学案例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待特定的内容,如此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案例教学的功能。因此,在撰写教学案例时,除了平时的自然积累外,有必要“主题先行”,即根据教学的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材、叙述、分析。为了强调教学案例的主题性,在确定案例主标题的时候,就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使教学案例的主标题反映案例的主题。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这样能使读者明白案例材料要说明的是什么。
3.教学案例的展开
围绕主题所展开的对教学案例的叙述构成案例的主干部分。它往往通过对教学中某个典型事件的生动描述,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来反映师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例如:就教师而言,展开的叙述包括教学言语、内容组织、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等,以此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就学生而言,展开的叙述包括参与状态、情绪体验、知识获得、能力增长等,以此展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发展的过程。主干部分的描写除了要突出主题外,还要贯穿一条主线,即全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怎样参与学习活动,怎样通过思考、操作及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围绕这一主线,教学案例展开部分的写作还须突出三个要点:其一,要突出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其二,要突出主要学习步骤,即问题解决过程;其三,要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4.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思考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教学案例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的。但有时候即便是具备显性主题的案例也不一定为读者所感知并理解,就更不用说那些主题具有较强隐含性的案例了。这就需要案例撰写者加以解释,即作者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以及利弊得失,要有一定的分析和思考。分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思考是为了让议论深化,从而进一步揭示教学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帮助读者从教学案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教学案例撰写者在分析案例时,应该注重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深入分析,指出哪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哪些违反教育教学规律、应如何改进,并用精准明确的语句把自己所提炼的教学理念和所总结的经验教训有机地表达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对案例学习的兴趣,又能引起学习者对案例中所应用的方式方法的更多关注,同时便于并加深读者对教学案例的理解,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学习者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强调教学案例应该包含以上几个要素,但在实际撰写的时候,不一定要将每个要素截然分开,也不一定要按一个一个要素的顺序写,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时,完全可以灵活掌握、自主安排。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对教学案例撰写的意义已经有所阐释,在此再作必要的补充,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要言之,教学案例撰写的过程,是教师(师范生)的一个学习、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作者每完成一个教学案例的撰写,都必将从中受益。可以说,一个经常撰写教学案例的人的成长速度,要比那些从不编写教学案例的人快得多。具体而言,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益处:
1.提升反思意识
教学案例的撰写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教学案例的撰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一般来说,受制于时间和经历,教师在完成一个单位的学习后,都比较注重对后一阶段教学的设计,很少有时间去思考上一过程中自己的成败得失。但是,一旦有了撰写教学案例的意识,教师就会关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不但会将其中遇到的一些事例进行回顾与记录,而且会对成败得失,所产生的困惑、喜悦与问题加以反思,从中了解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特点,并努力改进不足,做到扬长避短、去劣存优。同时,为了能够撰写出优秀的案例,教师除了会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还会广泛听课,发现他人教育教学的亮点,并尝试着在自身的课堂中灵活地实施,在此基础上,还会查阅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学习各种先进的理论、模式与方法,从而强化反思的能力与水平,快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2.加深专业理解
任何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都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其成长过程归结到一点就是其对教育专业理解深化的过程。在教学案例的撰写过程中,教师反思力的提升能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本专业的特点,更为深刻地认识和把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众所周知,能够成为案例的教学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难以化解的难题。因此,对于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实际上是在帮助教师将注意力聚焦到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促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所具有的学识还有哪些不足,强化其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认识,使其寻找到澄清并解决有关问题的方式方法。还需要指出的是,教学案例记录本身也承载着深深的历史感:每个人处在每个不同的时期与阶段,其处理相似教学事件的思路、方法会有相当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育教学历程的演变。教学案例记录既可以作为教师个人发展史的一个反映,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变革的一个历程。教师愈是把握住自己的演变历程,就愈能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
3.加强分享与沟通
一方面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种分享与沟通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教师们平时相互之间沟通交流的时间与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一种似乎难以解决的悖论。而教学案例的撰写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撰写教学案例既可以是对自己教学的归纳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的反映。前者提供个人的经验成果与大家共享,以便同事深刻地了解自己;后者介绍其他教师成功的教学历程,以便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行为,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同事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是什么,提出的相应对策又有哪些,从中可以汲取哪些经验,一旦大家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时又该如何处理,等等。一旦教学案例的撰写从个人分析走向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就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全动型的教师文化,使分享与沟通达到极致。
4.实现虚拟体验
从师范生到合格教师,从普通教师到骨干教师,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每一个成长阶梯,都离不开实践的参与。但实践毕竟有诸多限制,特别是我们不能拿学生当作不成熟想法的试验品。而对于师范生来说,他们更难进入到真正的课堂去实践、去检验所学的理论,我们则更不可能那么自由方便地实施各种教法、模式、活动等等。因此,就需要有虚拟教学体验活动的介入。教学案例的撰写,实质上就是一种虚拟体验的实施。撰写者所撰写的东西,无论是对自身已有实践的反思还是对于别人教学实践活动的文字组织与整理,都会在读者的头脑里产生“放电影”的感觉,让教学案例中所描述的内容,无论是文本解读还是课堂组织,无论是板书设计还是问题探讨,都能够在读者的冥想中重现,从而达到虽未经历,却如亲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