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通过不同老师执教《落花生》的片断,作一点直观分析判断,以切实把握语文教学案例的优劣高下,以及我们应该做出的选择。《落花生》在人教版、北师大版和长春版等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有。这是一篇记叙性的散文,主要叙述了作者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过程,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启发读者做人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朴实无华、实实在在的有用人。三位老师对同一篇课作文作了不同的教学处理。
以下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片段。
师:学了课文,谁来说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
生:做人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
生:要像花生那样。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听了他们的回答,我满意地点点头。
此时,有一个很不和谐的声音冒了出来:“老师,我觉得做人要像石榴、苹果、桃子那样,它们长得既漂亮,又可以吃,不是很好吗?”我突然一怔,同学们的目光也齐刷刷地投向了这位同学。谁知,竟然又有一名男生积极响应,表示喜欢做像石榴、桃子那样的人。顿时,教室里出现“嗡嗡”的议论声。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究竟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下面我们来开个辩论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做到以理服人。
这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了甲,乙两组。甲组:桃子、石榴、苹果派。乙组:落花生派。
师:现在辩论会开始,请两组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甲: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不但外表好看,同时也很有实用价值。
乙:他们是有实用价值,但喜欢把果实挂在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它把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用上,始终默默无闻。
甲:要像桃子、石榴、苹果,学会包装自己、宣传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当今这样的社会里,如果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那实用价值又有谁知道呢?
乙:俗话说:“有花自然香。”何必吹捧自己呢?要像花生,做有真才实学而不图虚名的人。
甲:要像桃子、石榴、苹果,做“有风度的人”。
乙:我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因为如果没有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人、挑山工,怎么能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
听了同学们一个个精彩的回答,我频频点头,意味深长地说:“同学们,无论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我们都要先讲究实用,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对“落花生”优点的分析,告诉我们做人应当像“落花生”那样。那么,你们还能用生活中什么事物来说明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要说明理由。
生:老师,做人要像蜡烛。
师:为什么呢?
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师:好,要做像蜡烛那样的人。还有吗?
生:像春蚕!
师:哦,说说理由。
生:春蚕到死丝方尽,牺牲自己,温暖他人。
师:嗯,要像春蚕。还有吗?
生:要像猪。
师:这个回答比较奇特,不过也没错,猪浑身是宝,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师:学了课文,谁说说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生同桌之间讨论,气氛热烈。
生: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
生:是,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
生:这就是父亲所希望的。
生:我觉得做人应该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既朴实又华丽。
生:从外表看,落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稍逊一筹。
师:从外表看,它们之间谁美呢?
生:当然桃子、石榴、苹果好看啦!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觉得花生也很漂亮。
生:你看,他的曲线多么柔美。
生:你看,他的衣装(颜色)多么雅致。
生争论激烈,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无论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做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我们都要先讲究实用,都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生:我明白了,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落花生一样,不注重外表。
生:我也明白了,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不刻意追求外表。
师:对了,我们不必注重外表,更不能刻意追求外表,我们应该把一切心思、精力都放在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上。
生:是啊,要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一心为社会做贡献。
生:嗯!华丽不华丽,这并不重要。
生:不错,我们千万不能只把心思、精力放在打扮外表上。
这三则案例,如果仅从教学本身的质量与效果来看,显然第三种最好,第二种最差,第一种介于两者之间。三则案例的共同点在于体现了教师的民主教学思想。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不大、针对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三则案例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的差别在于教师引导的程度与方法有正误高下之分,下面我们从案例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本身逐一分析。
1.第一则案例介入了辩论的方法。教师首先没有忽略学生中的不同意见,但又不马上给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表示肯定,以保持学生自主解读理解的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原初体验。但老师也不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通过开辩论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明辨是非,同时在辩论过程中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而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教师还频频点头,以示鼓励,确保学生发言的自由空间,最后教师总结,给出自己的看法。这堂课基本具备了现代课程理念,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被激发。辩论的指向是明确的,紧扣教材与主题。但值得商榷的是,教师在学生整个辩论过程中,始终不置一词,到最后亮出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突兀。也就是说在学生思维与最终结论之间缺乏一块跳板。
2.第二则案例,教师具备了民主教学之形,却以错误的行动去阐释民主教学之精髓。首先课堂撇开了课文本身已经出现的事物如桃子、石榴、苹果,另起炉灶,让学生去谈蜡烛、春蚕之类事物,无端生出枝蔓;其次,无论是课文中的桃子、石榴、苹果,还是学生提到的蜡烛、春蚕等等,说法都没错,但问题在于这些事物和其代表的主旨并非完全是文本的价值取向。我们允许学生对语文材料有多元的解读,但当我们在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有独特性的元初体验的时候,更应该注重教材本身的价值取向。此案例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提出的“猪”这个物象。虽然我们都说猪浑身是宝,但猪的形象在中华民族集体意识中,有着约定俗成的象征:肮脏、贪婪、懒惰等等,这与落花生所代表的那种朴实无华、不图虚名的形象特征具有天壤之别。而教师不但没有予以点拨指导,反而无原则地附和,这有可能会误导学生。
3.第三则案例,主体内容与第一则案例相同。一方面教师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原初体验,同时注重积极的引导,即教师在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引导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的每一次课堂生成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成长的机会。其次,教师的引导是自然的、渐进式的,既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又能使学生直接理解文本内涵。也就是说,教师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文本的自身价值,又不会令学生觉得突兀。再次,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通过有效的引导,让课堂既具有和谐的对话又有激烈的竞争,使整个课堂呈现极强的思维张力,从而使学生的外部活动自然转向内部智力活动,令学生在自然和谐、宽松愉悦、自主积极的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
那么,被引入教师教育或教师职后培训的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它们的功用与价值又是什么样的呢?虽然,三个案例本身的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价值差别,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启迪有正向与反向的区别,但其使用价值的大小难分伯仲,只不过适用的范围与对象有所不同而已。我们仍然逐一分析。
1.第一个案例最适用于新手教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开展民主教学,如何引发学生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调节课堂气氛是最为重要的事。同时,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样是喜欢或忍不住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因此,无论是本案例的积极面还是其缺陷,都是新手教师身上最易出现的。分析这样的案例,新手教师最易生出同感,自然也最易接受,或者说受到的启迪将是最大的。它可促使教师扬长避短,教出自己的特色和特长来。
2.第二个案例,属于“病例”,对名师来说是不值一提的,或者说简直就是笑话,他们的课堂中几乎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把这样的案例放在名师培养的课堂上是不合适的,会令他们产生虚假感。但对于师范生来说,这个案例的价值是很高的。由于师范生缺少实践的体验,加之驾驭课堂能力较弱,因此,当他们在进行对话教学、探讨辩论等民主教学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这种偶发事情。学生会或故意或无知地闹出许多笑话,这对于师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因此,案例中那位教师无原则附和的态度,对于师范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3.第三个案例对于成熟教师来说意义更大,无论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言行还是言行中反映出来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他们来说都能产生共鸣。越是优秀的教师越能体会案例中教师的处理的创新价值,他们也更能发现其与第一个案例之间的差别,从而促使他们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教学在教材处理、组织结构、课堂管理等方面都有所突破。
当然,以上的分析只是大体而言或相对来说的,没有绝对的标准说哪个案例一定适合哪些人群。其实,这三个案例作为教学案例固然都可以独立使用,但如果我们有意识地进行比较运用,那么其产生的教学能量将是不可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