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语文教学案例的基本类型

本节我们将对语文教学案例的类型进行概括,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撰写与应用语文教学案例。与普通案例一样,语文教学案例也有很多种类。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细化分类。

一、从案例特性的角度出发

1.从教学案例的结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单一片断型教学案例、对比片断型教学案例、课时综合型教学案例、专题解读型教学案例 等等。

单一片段型教学案例,一般是一个具体生动的教学片段与评析,反映某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这类案例内容单一,短小深刻。

对比片段型教学案例,一般由两个案例片断组成。更明确地说,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作者(整理者)使用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段与评析组成对比片段型教学案例,在比较中倡导新理念、新策略。这类案例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课内综合型教学案例,一般由一节课中各具特点的几个教学亮点与评析组成,反映了一节课教学进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与策略。这类案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课间专题解读型教学案例,一般是几节课围绕一个专题,由三四个不同的教学策略的案例与评析组成,对某一新理念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这类案例主题突出,策略多样。

上述四类结构的教学案例各有优点,比如片断型案例内容集中且短小精悍,而专题解读型案例主题明确、极具研究价值等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为帮助读者理解记忆,我们将这四种类型列表如下:

表2.1 从案例结构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2.从教学案例的时间角度,可以将其分为课堂导入案例、课堂教学主体过程案例、课堂收束案例等。

一堂语文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左右,但是完整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分成导入、主体、收束等部分,重点关注其中某一部分而写成的教学案例会显得具有针对性。下面对这三类案例逐一作简单讲析。

首先来看课堂导入教学案例。关于课堂导入,我们曾经对其内涵作过如下阐释:“在讲解新知或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方式。这里有两层意思:从时间上看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从方式上看主要是引领启发,从目标上看是要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它不是教师随意而为,而是教师教学目的与教学意识的反映。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启动教学,并成功串联起教学的各环节。其基本特征就是:创造氛围,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旧衔接,启发学生,巧妙引领学生进入课题学习等等。”

由此,我们也可对课堂导入教学案例作如下界定:供教师教育类课程及教师培训课程参考的关于教师如何在教学之前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某种具有分析、批判、模仿等应用价值的典型方法与事例。

毫无疑问,课堂导入类教学案例就是要教会师范生或参训教师如何精妙而有创新地导入一堂新课,从而使课堂产生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其次来看课堂教学主体过程教学案例。这是课堂教学案例的主体部分,其本身内容与形式丰富,类型庞杂。或者说,凡在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除开头与收束)产生的案例,都属于课堂教学主体过程教学案例。具体地说,它又可分为:教学过渡型教学案例、教学照应型教学案例、教学提问型教学案例、教学活动型教学案例、教学板书型教学案例、教学生成型教学案例等等。当然,这并非逻辑严密的分类,因为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处于同一层面,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关系。例如无论是过渡还是照应,都可通过提问、活动或板书来实现。在这里,我们只作简单的阐释。

教学过渡型教学案例是指教师把在课堂教学中从一个环节向另一个环节发展时使用的一些方法技巧提炼出来加以整合而得到的教学案例。教学过渡包含导入过渡、衔接过渡和收束过渡。因为导入与收束已另作分析,我们这里只涉及衔接过渡。衔接过渡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内容(不含导入与收束)中各知识点被有机地串联起来,或并行发展、自然连贯、跳跃自如,或纵向推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过渡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很多语文教师在大多数情况下,喜欢用语言作为手段,即使用过渡语。因此,我们比较常见的过渡型教学案例里基本是教师运用语言进行过渡。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设计教学活动还是分析文本时,抑或呈现各种教学材料时,都能注意前后关联,而关联的方法与效果所构成的案例,我们就称之为教学照应型教学案例。例如,笔者的学生(教育硕士)在执教食指的《相信未来》一诗时,就围绕着“热爱生命”的主题,处处加以照应,从而使课堂成为紧密的整体。下面是他在作最后一段分析时的讲解:

食指这首《相信未来》与其说是呼吁相信未来,不如说是呼吁热爱生命、坚强生活。因为全诗的最后一句是“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正所谓“卒句显志”,热爱生命正是作者的意旨所在。其实前三节的意象早已对此有所说明。前三节最主要的意象是雪花、鲜花、枯藤、大海、曙光。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意旨。作者告诉我们:生命处于冬天,喻指政治上再无情,物质上再贫困,地位再悲哀,生命也始终如同雪花般纯净而美丽;青春逝去,理想破灭,爱情遭受背叛,可我还有自己,还有来年,枯藤逢春即新芽;以大海般的胸襟忍受一切吧,希望就在眼前。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相信生命的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所以相信未来就是相信自己的生命,要热爱生命!十一年后,作者食指再也不必“朦胧”,直接以《热爱生命》为题作诗。他在最后一节这样写道: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可见热爱生命才是《相信未来》的真正心声。

教学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教学提问的功能十分强大,它既可以做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最佳过渡,也能够强调内容,提醒人注意,使人加深理解。因此,教学提问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有的甚至以提问组织教学,形成问题教学法。继而,提问的好坏优劣、提问的时间频度就成为课堂教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将典型的成功的提问加以概括提炼、分析综合便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教学提问型案例。

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讨论、辩论、演讲、讲故事、动手制作与表演等要素无不属于教学活动,任何一项活动的成败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我们收集到的语文教学案例很多都属于教学活动型案例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此以外,教学活动更偏向于“技”的方面,与偏向“理”的方面的文本分析相比,具有更强烈的可仿性,教师容易把握,也更易显出成效,故特别受学习者的欢迎。

教学板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它通过文字、符号、色彩、线条等等来演绎文本内容,表达教师观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板书几乎不用案例编写者费多大功夫去整理概括,直接描摹或摄图就可成为教学案例。可是,板书虽有诸如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书写整齐、美观大方,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等特点,但真正优秀的板书实际上几无定规,每位语文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爱好和特长,设计出个性化的板书。因此,板书可学,但最难举一反三,教师在学习模拟时很容易画虎类猫。因此,虽然市面上板书汇编之类的书多,但将之作为案例的却较为少见。说穿了是因为大家仅想照搬优秀板书,而非指望通过对优秀板书的研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板书。

教学生成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个概念,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有的人甚至把它当作一种先进的理念。其实,自有班级授课制以来,预设与生成始终是课堂的两个极端,只不过早前更注重预设,现在越来越倾向于生成罢了。事实上,真正的好课必须在预设与生成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所谓语文教学生成,就是指语文教师把在教学过程中或灵光一现想到的,或从学生回答中发现的,或从周边情境中感受到的,教学设计时未能想到、发现和感受到的事物、观点、想法等等,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教学生成的应用是教师教学经验与智慧的表现,教学生成处理得越好,课堂就越显出灵气和特色。将教师生成性的过程加以概括整理,就形成了教学生成型案例。

再来看课堂收束案例。课堂收束与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的两端,如果说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被誉为课堂教学交响乐的序曲的话,那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最后的环节,课堂收束就可被视作课堂教学交响乐的尾声。课堂教学导入和课堂教学收束有诸多的共通性,但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异点。关于收束,我们给出的定义是:收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指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归纳、总结、转化、创新、实践等方式结束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活动。 关于收束,我们在《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一书中曾将其划分为十余种类型,即:归纳总结式收束、拓展延伸式收束(包括同类拓展收束、对比拓展收束、联系现实收束)、思维延伸式收束、知识迁移式收束、情感升华式收束(包括激励式收束、留有余味式收束、引经据典收束、运用教学工具收束)、朗读品析式收束(包括角色朗读收束、配乐朗读收束、集体朗读收束)、章回悬念式收束、讨论评点式收束、前后照应式收束、训练巩固式收束、游戏表演式收束等。这诸多类型没有优劣之辨,只有是否恰当之分。当老师使用了其中一种方法作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具有问题性和学理性,就都能给我们的师范生和受训教师以有益的启迪。换言之,它就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收束型教学案例。

总之,庸师、劣师的课堂确实会给人们提供一些教学案例,只不过其作用在于警示教师书不该怎么教;而我们更多获得的则是语文名师经典设计与高效教学带给我们的诸多经验,它们让我们懂得书该怎么教。可以说,语文名师经常会从课堂一开始就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让学生兴趣倍增;在教学主体部分设计别出心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聚精会神;在教学即将结束时设计独树一帜的收束语,让学生回味无穷。根据这些教学设计写成的案例可以将语文课堂进一步细化,使人们处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有的放矢。毫无疑问,语文名师的教学案例是当下教学案例编写与应用的核心,虽然它们不如我们自教所产生的案例那么亲切真实,但更具典型性和示范性,是我们开展案例教学时的首选材料。而我们之所以要将语文教学案例类型进行细化,就是希望我们的准教师和新教师,在选择语文教学案例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能够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状况,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根据自己教学的软肋,进行科学的选择、组织与整合。语文教师应阅读、研究那些对自己某一阶段发展或课堂教学某一部分有切实借鉴和指导意义的案例,从而快速提升自己的功力,并从点切入,帮助自己更高效地处理语文课堂教学所有问题。

3.从教学案例的自身性质(发生状态)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常态课(原生态课)案例、公开课(示范课)案例、教学比赛课(赛课)案例、研究课案例等。

当环境、观众等因素不同时,教师和学生会有不同表现,因此案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价值、适用性等也就不同。

常态课又称为原生态课,是指教师按照课程顺序按部就班执教的课,它不受外界影响,也不事修饰,体现的是教师的真实的教学思想、实际的教学态度、常用的教学方法,反映了教师已经达到的水平。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的表现都是非常自然的,暴露的问题也最多。因此,这种课的课例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案例,最适合专家学者解剖、分析、比较、研究,但不适合准教师和新教师试用,否则常态课中存在的问题,很容易误导他们的未来教学。

公开课又称示范课、展示课等等,是语文教师根据一定的要求,向广大同行、专家等人展示课堂教学的课,这类课堂往往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甚至有诸多教学力量的介入——例如有教育团队为教师提供资源,帮助其制订并修改教学方案,和其一起打磨课堂教学环节,甚至连每个细节都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设计和仔细雕琢的,因此课堂更倾向于表演性和汇报性。这样的课是教师最高水平的体现,反映了教师可能达到的高度。这样的课例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案例,比较适合各类教师学习模仿,毕竟其中可学的东西多,失误少。但公开课不宜作为一种教学现实来研究。

教学比赛课简称赛课或教学评比课。这又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前告知教学课题、内容,给比赛者充分的准备时间,此类赛课经常用于优质课评比,更接近于公开课。唯一的区别在于后者氛围更宽松,前者由于比赛的特殊性,更容易让教师和学生产生如紧张心理等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因素,因此与现实课堂也存在较大偏差。另一类则是现场抽签、封闭备课,此类赛课常见于各学会举办的评比活动及特级教师、教坛新秀等的评选活动。此类赛课更接近于常态课,但比常态课准备时间短,且借班教学、学情难知,故更容易出错。但此类赛课的参加者往往都是语文教学界的佼佼者,因此,在教学中也容易产生生成性亮点。可见,从赛课中产生的课例,也不宜作为教学研究的现实来处理,只能作为一种特殊现象来分析。但对于准教师和新教师来说,感受一下赛课的氛围还是十分必要的,赛课对教师教学发展的借鉴作用也是很大的。不过对此类赛课案例尤其是其中生成性案例的分析必须到位,否则也容易产生误导。

研究课(在形式上它往往就是公开课,但能否达到示范程度,要从执教者的知名度及研究的成熟度来判断)是指那些确定了一定的教学研究主题或专题,采用了某种方法、某个模式等,为了被检验而实施的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法界这样的研究课是非常多的,例如“三主”模式教学、“点拨式”教学、“单元反刍式”教学、情境教学等等都开过大型的研究课。这样的课堂往往有着明确的实验目标,有着强烈的改革动机,有着显著的创新特征。因此,这类课往往亮点与缺陷也典型地存在。它最能吸引听课教师的注意力,对于推广某种教学理念、方法、模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师范生和新手教师来说就得当心,因为这些课例及案例往往比较“另类”,如果把握不好、处理不当,就会“摔跟头”。

表2.2 从案例性质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4.从教学案例内容性质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教学意外)案例、主题教学(常态)案例等。

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生成,这样一来,难免会出现教师无法预计的情况,也就是出现所谓的课堂突发事件,或称教学意外。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往往对于课堂突发事件有着一套自己的解决方法,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案例。多阅读相关案例,可以帮助语文教师积累更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此类案例的情节性、冲突性更强,因而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可读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任何教学案例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当然,这个主题可以反映一些例外事件,但更多的是反映课堂常态。这里的常态,不是指教师备课、上课的常态,而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意外状况发生的正常课堂态势。因此,主题教学案例在这里就是指除课堂偶发事件外的一切常态化的以某个主题为核心的教学案例。它主要体现为语文文本教学案例,并可进一步细分为:现代文教学案例、文言文教学案例、作文教学案例、知识教学案例、阅读教学案例等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所秉承的教学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不一样,学生的表现、课堂的气氛等也会有较大区别,以这些内容为原始素材写成的教学案例自然也会大不相同。

表2.3 从案例内容性质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5.从教学案例的载体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纸质化教学案例、数字化教学案例、文本与数字结合型教学案例等。

所谓纸质化教学案例,就是指那些以书面形式出现的教学案例,一般由文字符号组成。传统的教学案例均为纸质化教学案例,比如杂志、报刊、书籍中所登载的教学案例,还包括那些尚未公开发表,随堂摘录整理出来的语文教学原始案例。纸质化教学案例携带方便、使用灵活、修改便捷,但直观性较差。如果讲解教师自己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随时示范,也可请一线优秀教师现场示范,这样,纸质化教学案例就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所谓数字化教学案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来进行表达的教学案例,宽泛地说,那些电子书刊所表达的案例,也应该称为数字化教学案例。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学案例是以数字化的电子信息为载体的,例如语文教师教学的音频案例、视频案例、教学录像案例等。与传统的以纸质材料为载体的教学案例相比,数字化的语文教学案例更完整、更真实地保留了现实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尤其是书面内容所无法清晰准确表达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集体反应等内容,通过现代化的手段,特别是视频和教学录像,能被更加真实地呈现出来。也就是说数字化教学案例的现场感、直观性是纸质化教学案例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网络突破了案例使用的时空限制,为更多的语文教学案例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教师能够通过网络更快速、更方便地查看到全国各地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但是,数字化教学案例也有其弱点:一是一旦形成很难修改;二是受制于现代技术,不能像纸质案例那样方便灵活地制作和使用;三是音视频即使制作精良,也还是会出现有的读音听不清、有的仅凭听难以理解等问题;四是一旦硬件出问题,案例教学就会被迫中止。

正因为文本与数字两种载体表达的教学案例各有长短,所以逐步发展出文本与数字两种载体相结合的教学案例。这又分为两种:一是以文本为主,穿插数字技术的案例,在难以用抽象词语解释时,就让学生或学员看一下视频光盘;一是以数字技术为主,辅之以文本的案例。前者较多地是在发行的案例书刊里附赠音视频光盘;后者较多地是在发行的音视频光盘中附赠文字解释,如有听不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查阅一下附赠的文字解释。

表2.4 从案例载体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二、从案例撰写主体的角度出发

1.从语文教师的荣誉称号角度分,可以将教学案例分为名优教师(含特级教师、模范教师等)教学案例、骨干教师教学案例、教坛新秀教学案例等等。

名优教师在这里主要是指那些拥有特级教师、模范教师称号的教师,名优教师的教学案例就是指由那些拥有这些称号的特别优秀的教师创造的教学案例。这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名优教师执教并撰写的教学案例,一类是名优教师执教而由其他人撰写的教学案例,一类是其他人执教而由名优教师撰写的教学案例。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案例,它们都能不同程度地体现名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教学特色、教学方式等等,对于师范生和新手教师了解并学习名师具有积极的作用。

语文骨干教师是指除上面所列名优教师外,在校内挑大梁的优秀教师。他们与名优教师比有的可能差在理念上,有的可能弱在科研上,有的可能就少在“高大上”的荣誉证书上。他们在课堂管理、文本分析、活动组织、教法使用上都不亚于名优教师,有的甚至超越某些名优教师。这就意味着他们的教学案例也具有典型性及指导价值,自然能够成为年轻教师的样板。

接下来就是各级各类的教坛新秀,由于受年龄的限制,绝大部分各级教坛新秀都处在35岁以内的年龄,也就是说,仅就年龄而言,大部分中学教坛新秀还处在新手教师向成熟教师转换的位置上。虽然各级教坛新秀没有特级教师、模范教师、骨干教师那样丰富的教学经验、完整的教学理论,但教坛新手们大都拥有较高的学历,教学冲劲足,敢想敢说,富有创意。他们通过辛勤的付出和充满智慧的创造,不断地为语文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语文教学领域中的新势力,并为社会及同行所认可。加上教坛新秀的年龄与准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年龄相近,教育代沟相对较小,因而教坛新秀更能贴近准教师和新手教师的实际,也更易被他们接受。那些由教坛新秀的语文教学事件为原始资料撰写的语文教学案例也就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表2.5 从语文教师的荣誉称号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2.从语文教师的工作性质角度分,可以将教学案例分为专家学者型教师教学案例、教研并重型教师教学案例、教育一线型教师教学案例。这一分类,不考虑教师是否获得过某种荣誉,只考虑他们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的不同,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语文教学的截然不同,由此编写的教学案例自然也风格迥异。

专家学者型教师是指那些专门研究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教师,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曾经从事语文教学,有着丰富的经验,后来才成为理论研究的专家。这部分专家学者撰写的教学案例大致能做到理论与经验并重,既接地气又有学理性,但这些专家学者中有的离开一线时间长了,可能会失去对一线的敏感。另有一部分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他们没有一线教学的实际经验,但在语文教学论研究方面却有较高的造诣,成为专攻语文教学理论的学者。语文名师的教学案例可能只是让人检验教学理论的正确与否及操作性强弱,而这些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案例则更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教研并重型语文教师与专家学者型教师有一定的相似性,他们的区别在于所处的位置:前者均在一线或教研室,后者基本处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两者都积极关注语文教学的前沿理论研究,但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教研并重型教师比专家学者型教师更贴近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教研并重型教师的教学案例更关注先进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操作,平易近人、可仿效、可读性强等是这类案例的主要特征,因此这类案例的研究、借鉴意义较强。

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是指那些始终活跃在学校语文教学领域的教师,他们的日常工作与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大量的一手事例,他们不必借助于摘抄、虚构就能轻松撰写生动有趣、真实感强的教学案例。相对前两者,他们接触教育专著的条件稍差,包括资源不够丰富、阅读时间不足等等。但其中的优秀者会想方设法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努力扩展眼界,树立自己的教学理念,并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案例编写。实践证明,他们的教学案例对普通教师和师范生的吸引力较大,借鉴意义也十分显著。

表2.6 从语文教师的工作性质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3.从语文教师的个人(课堂教学)风格角度分,可以将教学案例分为慷慨激昂型教师的教学案例、理智冷静型教师的教学案例、综合平衡型教师的教学案例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其撰写出来的案例就会有什么样的风格;而某种风格的老师的课堂教学案例,不管撰写者个人风格如何,只要是客观纪实,则案例必定显示出执教者的风格。

慷慨激昂型教师的教学,在教学语言上,主要表现为语调抑扬顿挫,声音高亢激越,语速疾徐变化多端,语句多用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格,长短句交错使用较多;在教学体态上,表现为手舞足蹈,富有表现力,甚至比较夸张。因此,其课堂教学也被称为课堂表演。上述两项,一般在视频教学案例中能够得到展示,而在纸质化的教学案例中,则难以直观地表现出来,往往是通过描述来体现的。纸质化教学案例里最能体现慷慨激昂风格的主要是教学内容。这类案例往往会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形象化的感人故事、波澜起伏的情节,同时案例里随处可见催人泪下的情感抒发等等。

理智冷静型教师的教学与前者正好相反。其教学往往在语言上逻辑严密,质朴无华,厚重稳健,多用长句,喜用议论说明。体态上,此类教师基本没有什么动作姿势,甚至喜怒不形于色。内容上,他们多选择能够客观叙述或说明交代的东西,而不喜欢情感波折大的成分。总之,看理智冷静型的教学案例,你就像在读一本哲学书,案例里充满思想与智慧,可以学到许多知识性的东西,但给人的审美体验与情感陶冶要稍逊一筹。

综合平衡型教师的教学风格,介于慷慨激昂型和理智冷静型之间。也就是说:他们有张,但张中含驰;他们有情,但情含于理;他们说理,但理透情思。他们时而浅显,时而深沉,时而奔放,时而婉约。反映到教学案例中,我们会发现,这些案例相当精致,并不因为有粗犷的一面而显得粗糙,也不因为有细腻的成分而让人感到腻味。读着这样的案例,你能充分感受到执教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风格。

准教师和新手教师如果根据教师及教学案例的不同风格进行选择,可以增强案例学习的针对性,能够确保自己在案例学习中择其善者而从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加饱满。

表2.7 从语文教师的个人(课堂教学)风格角度分类教学案例表 eUuXOFp1sw/If1/zkQuqewgzhCLEDbOF4ObKAOScv0mG+MTT/EokzD97xvqMX3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