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早在六年前就该完成的论著,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拖再拖,今方面世;回头一看,竟无恍如隔世之感。这大约是本书虽不断拖延,但一直在更新的缘故吧。
大约在2007年,浙江师范大学设置了“学科案例教学的理论与应用”课程,开国内为本科生设立案例教学课程的先河。但说实在的,当初对什么是案例,什么是教学案例,什么是案例教学,如何撰写教学案例,如何开展案例教学……我们学科论的众多教师也是“糊涂账”一笔,亟需专业理论与教材来支撑。然而,市面上适合本课程理论指导的论著少之又少,可为各学科教学之用的教材则几乎为零。在此之前,笔者虽然已经成功申报了浙江省学科案例教学精品课程,但心里也是相当没底,毕竟这是一个从零出发的工程。后来我担任了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一职,领着一帮新老教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案例教学运动”。最终的成果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学科案例教学精品”丛书:蔡伟的《语文案例教学论——课堂导入与收束》、朱欣欣的《小学数学案例教学论》、杨光伟的《中学数学案例教学论》、郭满库的《英语案例教学论》、朱铁城的《物理案例教学论》、陈伟强的《通用技术案例教学论》、包建新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教学论》。
而这也正是我的浙江省重点建设教材《学科案例教学开发与应用》本该在2011年完成而未能完成的重要原因。原本想在出版了“学科案例教学精品”丛书后,再一鼓作气,搞定这本省重点建设教材。但是,在此期间,我相继担任了学院课程与教学系主任、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和浙江省师范技能竞赛办公室主任,繁杂的琐事压得我透不过气来,而我又不是一个善于指挥别人的人,因此,最终改为一个名称好听却没有任何压力的虚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虽然学院没有给我任何的压力,但我总觉得有点对不住学院,加之我看到中国师资发展的不平衡,及教师培训力量的薄弱,因此,将全部精力转向了教师培训,努力建设一个全新的教师培训体系。我以国培计划项目为核心,不断尝试全新的培训模式,其中“角色转换”与“多师培训”模式经《中国教育报》报道,产生了极好的社会反响。而我组织的培训项目也越来越多,2015年达到高潮,一年中我个人设计实施的各级各类培训项目达到二十余个。但我个人的牺牲就是:除了几篇无足轻重的论文外,我在语文学科专业研究方面全面衰退,每年出一本书的计划就此搁浅,包括《学科案例教学开发与应用》《艺术化语文教学论》等都成了半拉子工程。因此,进入2016年,我下决心改变只述不作、只培不研的状态,适当减少培训任务,增加研究投入。好在六年中,我虽然没将精力放在书稿上,但也注意不断汲取最新研究成果。因此,突击了几个月,终于顺利完成《语文案例教学的开发与应用》一书。根据刘佳编辑的建议,此书将分为独立的两本书出版。于是在《语文学科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的撰写》的基础上,完成了《语文学科案例教学法:教学案例的应用》一书。
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案例教学放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来实施成效较好,那时候学生已进入毕业冲刺阶段,他们已不需要再选修任何课程。因此,我逐步将本课程转移到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的课程中,目前已有了独立的选修课程。而这些年来,我教会了专硕教学案例撰写与开发,专硕也为我提供了诸多的新鲜养料。特别是我的研究生余丹、惠晨、程畅灿、韦娜、王雨恬、应慧敏、黄燕,我的夫人卢兰姣还为本书进行校对。在此予以感谢。
还需解释的是,二十年的中学教学经历及在八届全国新语文教学尖峰论坛上的公开课,足够构成一本书的教学案例,但这显然会使此书显得偏狭。因此,除了部分使用我本人的案例外,还大量使用了其他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成果,已一一加以标示,在此感谢!
当然,在我从教三十余年中,众多好领导、好同事给予了我无私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不一一感谢。我相信他们能够感受得到我内心的真诚谢意。也许有一天,我会静下心来,写一个好人系列,此为后话,就此搁笔。
蔡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