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教学案例撰写的步骤

教学案例撰写的步骤,根据案例素材的来源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案例素材是一手的,那么需要先做好教学背景的掌握(包括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的了解),其次进行教学过程观察(听课者)或教学实施(执教者),还要记录教学实况,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课后访谈调研,从理论的高度对资料作整理分析,完成案例初稿的撰写和打磨修正。如果案例素材是二手的,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收集案例素材,在此基础上再了解案例素材来源,掌握教学背景,整合素材,分析比较素材,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写出初稿、打磨修正等。

下面我们对教学案例撰写的步骤作一个总的概括分析,以给读者提供教学案例的一个基本的撰写规则。

一、全程记录

对课堂全程的记录是案例素材的重要来源,无论是自己执教,还是观摩课堂,要做出优质的教学案例,就首先必须做好全程记录,我们可以称之为课堂实录。为什么要全程记录呢?这是因为只有全程记录,才能使师生各方在撰写教学案例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而有更多的切入点。当然,也有人喜欢片断式记录,但这样的记录必须选对切入点,保证片断素材能够形成有效的教学案例。否则由于教学的时间性,片断记录往往会因抓点不准,而让诸多优质资源白白浪费。而全程记录固然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但它不会挂一漏万,不会遗漏教学案例的亮点。

那么如何做好全程式记录呢?

首先,这个记录必须完全忠于课堂,不能任意添油加醋。哪怕是教学中的细枝末节,对其的记录也要努力体现客观性和真实性,要把教师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颦一蹙都记录在案,便于后续分析。

其次,这个全程还包括全景,所谓全景式记录就体现在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的时候,放远眼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看清与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

第三,最好使用一些实录工具,例如用各种录音工具录音、用摄影器具摄像,如此,可以回放,并帮助记录。总之,只有课堂过程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做出来的教学案例才有可能令人信服。而只有全程全景地展现课堂,才能使人正确选择到能够说明问题的切入点。

二、抓住亮点

当我们记录或者收集到教学素材后,就需要反复回顾,即不断地回看(听),分析比较,不被丰富的信息资源遮住善于发现的眼睛。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不仅要看到语文课堂上的“热闹”,更要用专业的眼光,发掘其中的“门道”。这些门道就是我们所说的亮点,或者说是教学案例素材中最有价值的亮点,抓住这个门道或亮点进行撰写,就可形成能吸引读者眼球并给予读者较大启发的教学案例。

那么,怎样才能抓到教学中的亮点呢?

首先要知道一个完整的课例中的亮点是什么。一般来说,教学中的亮点,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创新点,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点。也就是说,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实施中,凡是别人没有使用过的但在实践中证明其具有实效性的方法、活动、语言等成分,都可以视作教学案例素材的亮点,可以围绕着它们组成教学案例。

其次要搞清楚一个完整的课例中的亮点在哪里。其实,亮点不会固定在某个地方。由于教者的智力与能力水平各不相同,教学经验与认识有异,因此亮点所处的位置有差别就不足为奇了。但就教学案例对学生的影响来看,一般要关注的是课堂导入、过渡、收束、活动等环节,因此,在这些部位上出现的亮点是最有价值的。

第三自然是如何具体抓住亮点的问题。每堂课,无论执教者是谁,无论讲什么内容,都不会一无是处,总会有其堪称亮点的地方,只不过有的亮点确实亮,有的则平淡如水。但无论亮点是亮是暗,是显是隐,教师都应敏锐地察觉,及时将之拎出来。为此,教师应当运用专业的眼光对课例进行多方比较,寻找到其与众不同的地方。

三、补充信息

通过亲身实践或反复阅览,掌握一手或二手的教学案例素材,这是迈向成功撰写教学案例的第一步。但是,无论是我们自己整理还是搜集别人整理的素材,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缺漏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对案例素材不断地加以补充完善,尽可能使案例撰写工作变得更加严密。

那么我们究竟需要补充哪些信息呢?

首先,自然是学生与听课教师的评价。这仅靠他人整理的二手素材是难以做到的,因为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无法找到当事三方(执教者、听课同行、学生)。但我们仍然可以把课例交给一线教师甚至部分学生去阅览,再听听他们的意见。如果素材是执教者自己的实践,就比较好办:一堂课结束后,马上就可以投入到访谈调研中,而通过说课评课的活动,更能得到听课教师的真实感受。有的执教者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有意识地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来谈谈对本堂课的感受,这既是一种课堂总结,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能帮助教师获得学生课堂学习的元初体验,属于一举三得的课堂活动。只要组织得好,这种方法可谓省时、省力又高效。

其次,是执教者的教学感受。如果执教者即是案例编写者,那就比较好办。执教者只要把课后的反思以教后记的形式记下来,过一段时间再回顾反思,就能形成完整而真切的教学感受。这些感受有时候可直接作为教学案例的分析性文字。如果案例编写者与执教者不是同一个人,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翻阅执教者撰写的说课稿、教后记来间接地了解其教学感受。当然,案例编写者与执教者的教学理论、认识水平、实践经验各不相同,对同样的活动、语言、组织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因此,执教者的教学感受可以作为案例编写者的重要参考,但不能左右案例编写者。也就是说,案例编写者在撰写教学案例的时候,可以参考执教者的教学感受,但同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评价。

第三,是相关的理论材料。前面二者都可视作实践信息,这里要强调的则是理论信息。对执教者来说,应当好好想一想,自己执教某堂课时,依靠的是怎样的理论指导,或者说,自己头脑里一直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善于反思自己一堂课的教学得失,但往往处于一种经验状态,而疏忽其中包含的理论内含。因此,经常有诸多的亮点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对于听课或阅览课例的人来说,则要揣摩执教者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理论影子,并通过理论来概括执教者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如果理论方面的信息补充完善了,那么,教学案例在形成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较大偏差,作为成品的教学案例也就更具逻辑性和学理性,而不至于成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纯经验的东西。

四、提炼主题

从案例素材中提炼出一个有意义的主题,这是教学案例撰写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学案例的主题,就是“教学事例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案例的成败与价值”,一般情况下,“主题是教学事例本身所具有的丰富信息”。 如果主题不明或者主题陈旧,那么,学生在学习教学案例的时候,就会或如坠十里云雾之中,不知所以,或如嚼他人已嚼多遍的冷馍,无滋无味。因此,在撰写教学案例之前,必须在众多的案例素材中提炼出一个明确而具有创意的主题来。

那么如何才能提炼出一个恰当的主题呢?根据我们的经验,有三个关键词是必须考虑的,即:比较、归纳、升华。

先来看比较。我们知道,不要说一个阶段的教学,就是一堂课下来,我们所整理出来的材料,都将拥有十分丰富的信息点,甚至有多个亮点。我们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往教学案例里塞。如果什么都塞进去了,那就成不了教学案例。因此,必须在众多的信息点或亮点里选择一个作为教学案例的主题。那么使用哪个信息点,舍弃哪个亮点,就成为关键。这种选择不是无原则的、随意的,而是必须要考虑我们编写教学案例的目的与目标。只有将大量的信息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我们才能最终确定使用哪个亮点,并以此作为教学案例主题的核心。

再来看归纳。在比较中,我们选择的往往是那些意义差距较大的信息点,对这些信息点必须有取有舍。但有时候,案例素材中反映出来的信息点有诸多共通之外,或者具有方向上的一致性。如果我们随意舍弃某些信息点,那么我们提炼出来的主题也许就缺乏普遍性、真实性和可靠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归纳的方法,即在众多的素材信息点中,进行同类项合并,然后,再从中提炼出一个最能反映教学事例本质或最具教学价值的成分,作为教学案例的主题。这样提炼出来的主题,应当更能涵盖教学事例或案例素材的方方面面,具有更强的张力和穿透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升华。有时候我们发现,某些教学事例或教学案例素材内容相当不错,但形成案例后却显得比较低俗,缺乏教学案例的高雅感与精致性。这里,除了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外,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提炼出来的主题存在问题,这问题不是方向性问题,而是主题表达出来后的层次性问题。例如,当我们面对课堂中学生吵架这样一个突发事情的时候,如果我们仅仅提炼出“遵守课堂纪律”这个主题,显然就比较一般;但如果我们从孩子吵架的起因——其中某位男生在女生背上画乌龟,另一位男生抱不平——提炼出“人格尊重”这个主题,也许就显得层次高一点;如果我们再从“让学生自己来讨论是非并形成一篇作文”的教师行为上提炼出“教学民主”这个主题,是不是显得更高大上一点?

五、材料组织

将案例素材根据一定的主题重新加以组织,这实际上就是案例撰写的过程。当我们经过删繁就简的程序后,将重点内容重新进行演绎,此时形成的言语产品,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教学案例了。组织材料时,可以使用第一人称,但更多的情况是使用第三人称。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案例撰写者应以第三者的身份,用叙述性的文字,详略得当地描述语文课堂中某一教学环节或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核心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重点要把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怎样在对话活动中,发现、提出问题,思考、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具体” ,还原课堂的教学情境。

那么案例材料该如何组织呢?这里涉及教学案例的基本格式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下一节要作专题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这里仅谈材料组织的三点注意事项。

首先,材料的组织要讲究逻辑。尽管我们之前已经对材料作了筛选和主题的提炼,但是在我们将材料重新加以组织的时候,同样需要一个逻辑整合过程,不能原封不动地搬过来。这里包括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如何起,怎样承,是否需要转,怎样转,以及如何作结等等问题,深思熟虑后再来组织,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其次,组织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再作简单强调。由于教学案例的一大特征就是短小精悍,因此,在语言运用上就特别讲究简明扼要。能用极简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这是教学案例撰写中一个基本的也是十分困难的要求。为了达到语言的简明扼要,就必须进行聚焦、抓重点要点写、粗略地表达,除非十分必要,否则宜少用细节。

第三,叙议需要对应。我们知道教学案例一般由叙议两大部分组成,基本上采取的是先叙后议的结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标准的教学案例都是先叙述一个片断式的教学事实,然后对这个事实加以分析。但缺乏经验的人,往往将叙议变成两张互不相干的皮。叙议的不对应,导致教学案例说服力与可操作性的降低。优秀的教学案例中,叙议一定有着明确的关联,在叙的时候考虑如何议,在议的时候回应前面的叙。即使叙中没有明确的讲述,但也一定会为后面的议埋下伏笔,不会使后面的议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

六、实践修正

这是教学案例撰写的最后一环,也是教学案例的润色完善过程。教学案例撰写与一般文章撰写不同,一般文章写成后,放上一段时间再来修改,期间撰写者根本不需要再去考虑文章的事。而教学案例不同,它在完成后,需要撰写者将之放到实践的环境中去复现检验,并根据实践所得,重新加以分析提炼,最后才形成一个优质的教学案例。

下面我们谈谈如何在实践中对教学案例进行修正。

首先,情景再现。一般来说,各项通用的课例都是可以在不同的班级里进行再现的,但偶发事情很难再现,并且人为的再现很有可能导致师德问题的产生。但也不尽然。笔者曾听过一堂公开课,课题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当时上课的老师在分析到信陵君这个人物时,有学生在下面说:信陵君有那么伟大吗?看上去好像他也不是个好人。结果教师火了,先批评他不该随便插嘴,接着骂他无事生非,又讽刺他学习最差还敢否定信陵君。这一顿疾风暴雨,让那位学生无所适从,红着脸不知所措。当时,我只觉得这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有些粗暴,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比较好。后来,我自己执教这篇课文,分析到信陵君时,我也按照教参的说法去给人物贴标签,但我的学生除了认真记录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就把案例讲给学生听,再问学生:你们认为学生说得对还是老师与教参分析得对?这实际上复制了当时听课的情景。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辩,有说信陵君是个伪君子的,也有说信陵君虽然带着那个时代的局限,但无论他是在装还是发自肺腑,其礼贤下士的行为都是值得称赞的。最后,学生们更多的还是赞成教参的分析。古代传记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应该是一节课的重点,但经常容易被专家的分析所替代,因此,这样的讨论是十分必要的。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强化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辨力和表达力,而且,显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批评精神,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后来我又根据自己的实践加以整合,形成了一个更有意义,更吸引学生注意,更能给学生启发的教学案例,并将之收录到我和省教研员胡勤先生合著的《语文体验型教学》一书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其次,反复研讨。一个教学案例是否有价值,是否需要修改,应作怎样的修改,学生最有发言权。因此,当我们撰写好一个教学案例的时候,不能作一般的冷却,更不能束之高阁,而是要交给学生(员)进行多方位的交流与探讨,明确教学案例“表征了什么样的教育基本理论,从而重组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一个真正有明确教学目的的案例”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能仅仅接触那些完全成熟的教学案例,也需要接触一些尚在完善过程中的较为原生态的教学案例。对原生态教学案例的分析研讨,能引领学生研究、探索语文教学的奥秘,体会语文的巨大魅力,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师教育的重要手段。而学生对这些教学案例提出的修改意见,不仅能帮助撰写者修改教学案例以提升案例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他们自身的教学素养,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第三,引领实践。这是对前面两项内容的一个综合。当我们撰写好一个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不但要交给学生去分析研讨,还要让学生到教学第一线去实践验证。当然,我们还必须教导学生:不能机械地仿用教学案例,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补充,对原有的活动与方法加以改进。对于参训教师来说这不成问题,因为培训结束,他们就能回到学校去教学,这样就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相对来说,师范生能够进中小学校课堂执教的机会较少,一般只有在见习或实习期间才有可能获得实践的机会。那样的话,教学案例的时效性就会受影响。因此,对于师范生,我们可以采取虚拟体验的方法,即在我们的教师教育课堂中,抽出一定的时间,由学生同伴互换角色,进行教学模拟。教学模拟虽然真实感相对较差,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案例的问题。由此出发来对教学案例进行修改,也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YKr5iDeGHQEC9RverLxBEU/++kZZHfuYJF/gEi7yBTR1caHVf7r2cTqPyNKE2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