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努力营造局部的春天

暑假时,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新课程远程培训”,听刘良华博士讲“教师成长”专题。谈到改革的艰难,改变对教师的压力时,刘博士举了北大附中张思明老师的案例。张在接受《中国教师报》采访时,曾说:“教师、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一个局部的晴天。”

张思明老师的说法,充满期望,与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颇有感触。但“晴天”一词,稍觉平淡,便略加改动,来表达我的认识:“营造局部的春天”。

改革,或者说改变一些已成习惯的做法,实施一些新的举措,确实很难。因为守旧是人的天性之一。人群中的多数,总是甘于稳定,不思变动。尽管他们也有期待,有追求,但不愿冒险,尤其是在未来不能确定时。对习惯,对成例,对旧俗,对稳定状态的固守,使他们对新的思想、举措,天生地反感甚至排斥。在这样的境地里,改革者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人群中占多数的种种压力:排斥、拒绝、反对、观望、犹豫。这些都会对改革形成排拒,甚至抗阻。

对教师而言,若想有些不同凡俗的改革或变动,他将面临的压力有:学生、家长、同事、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当然也还包括自己的生活、工作、工资、职称,以及由此而来的——内心的抉择和犹豫谁占上风,成功与失败的胜算究竟如何,付出与收益会怎样体现,期待与收获之间差距多大,如果失败将会面临和承担什么样的后果,等等——谁也不可能拿自己的未来打赌。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人想要有所作为,想要除旧布新,都很难。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有压力,有阻力,当然累。而人都是有惰性的,过于超前的事,风险太大的事,谁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退避三舍”。

课改实验刚开始时,大家最大的担心是:如果主管部门的评价不改变,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后来,随着课改的推进,与教育有关的方方面面,都有了些许的调整和改变,这才让老师们稍微安心、放心。

但是,即使是在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也仍然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我们去改变,去革新,去创造。尤其是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嗅觉敏锐,往往所思甚远,对未来,对他们自己的思想,愿意有所担待。想在前头的人,痛苦,就像在黑屋子里率先醒来那样。而走在前头的人,孤独,因为他所面对的,是空茫的前方,是谁也不曾走过的荒芜之路。

这样的时候,是需要勇气、胆识和魄力的。

我敬佩这样的人。尽管相对于群体,个体是单薄的,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单薄就无所作为,并不能因为有限就沉默无声。我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但是众多的声音汇在一起,却可以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但是众多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却可以改变一个时代。”

是的,现在的我们,也许并不能振臂一呼,就应者云集,并不能一言九鼎,掷地有声。有时,即便我们沙哑着喉咙,一再鼓噪、呐喊,也可能不起任何作用。但无论如何,我们仍旧不能放弃。我们应当表明自己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沉默,并非无声的反抗,而是无声的赞同。在残贼公行时,每个肯对道义和良知负责的人,都应发出反对的呼声,愤怒地说“不!”,或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因为在本应呐喊的时候,你却沉默了,这无疑意味着,你也用间接的方式参与了罪恶。

“二战”后,德国牧师马丁·尼穆勒说过这样一段话,读来就令人心惊:“起初,他们抓共产党人,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所以我不出声。接着,他们抓犹太人,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所以我不出声。然后,他们抓天主教徒,因为我是新教徒,所以我不出声。等到他们来抓我,那时候,已经没有任何人能替我出声。”这就是“不出声”的最终结果。

无独有偶,雅斯贝尔斯在反思“二战”教训,特别是纳粹惨绝人寰的暴行时,曾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全都有责任。对不义行为,当时我们为什么不到大街上去大声呐喊呢?”雅斯贝尔斯由此说出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对极权政府的扩展不作任何决定,就等于决定支持。”这道理,很值得我们深思。可以作为佐证的是,国际法庭审判纳粹头目艾希曼时,他曾为自己辩解说:“没有外在的声音来唤醒我的良知。”

艾希曼的辩解,当然是强词夺理的“强盗逻辑”,我们大可一笑置之,不予驳斥。但细细一想,却似乎也不是毫无道理。民间故事里,那个临刑前咬掉母亲乳头的孩子,不正是因为他觉得母亲以前对她太溺爱,没有尽到作为母亲的教育之责吗?

由于这样的原因,我特别敬佩那些尽己所能,在旧的格局里有新作为的人。尽管他们可能并不能带来什么彻底的改变,他们的作为不可能带来天翻地覆的震动,但是他们毕竟做了,在承担着种种压力的时候,他们尽了自己的努力,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做出了自己的举动。

至少,他们营造出了“局部的春天”。局部,而不是全部。但是在那局部里,应该也会有春暖花开,应该也会有百草丰茂,应该也会有杂花生树,欣欣向荣。像刘博士所举的张思明等老师,至少,对他们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改革已是成功的。而他们的学生,也感受到了他们所营造出来的春天的气息。

而一个又一个,再一个,无穷多个这样的“局部的春天”不断出现,最终也许就会是“环球同此凉热”。

2006年8月25日 P4oprpfkb15/WTbcFc1JkIaYtnwD4D8iZGtvlYsTlHFpdZxIlCNwX1vJw2FYH3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