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的道和路

参加完第二届“飞翔者——教师勇气更新公益活动”后,我选择乘火车回家:T7,卧铺,我最喜欢的方式。

此前几天,为参加这场被张文质命名为“飞翔者”的活动,我飞到北京。一来一去,不同的行动方式,不同的道路选择——这“道路”,用的是本义,也是隐喻。有意思的是,英语里的road,也有类似用法,只是在作为隐喻,表达“途径、手段”之意时,要在其后加个to。如:This is a road to success.(这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在古人眼里,“路”即“露”的本字,有“暴露”之意;“路”又与“陆”同音,即是说,陆上的“路”是显露在外的,人们一眼就能看出。而“道”字在金文里,中间是手托着“首”(脑袋),或将“首”藏在衣服中,即蒙头前行——其意有二:第一,这是必须走通的;第二,必须摸索前行。因此,古人常单用“道”字,表示道理、法则、规律之类的抽象概念。

简而言之,“路”肉眼可见;“道”则须藉由头脑分析、思考和探索。所以,“道”往往指向形而上的道理、规律、法则,“路”往往指向具体的路径、手段、方式。

教育,也有“道”“路”之分——教育的核心本质,那些需要探索、寻求的规律和原则,即“教育之道”;从事教育的方式,那些皆可以选择、运用的方法和途径,策略和技巧,即“教育之路”。

面对教育,或者说面对“教育之道”,每一个教师,基于不同的经历和个性,面对不同的学科和学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他们所选择的方式方法、策略技巧,肯定大不相同。但笼统起来,大致可以说,我们都走在教育“路”上。套用“万法归宗”“万流归源”的说法,似乎可以说“万路归道”——所有小路,最终都将归向大道:教育之道。

望文生义,“路”,其实也可理解为“各有各的脚”“各迈各的脚”。其意有二:第一,各有各的脚,自然各有各的路;第二,只要各迈其脚,皆可到达目的地。“教育之路”,说来简单,实际复杂。道不易,路也不易。套用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也可以说“路可路,非常路”。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体……优生、中等生、“差生”……“教育之道”虽大体相同,“教育之路”却各有所异。从其业者,即便处于同样的学段,执教同样的学科,面对同样的学生,也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现实的路,有长有短,正如人生,但每个教师的“教育之路”,都很漫长——虽然三四十年,于光阴不过一瞬,但在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却是极重要的一程。站上讲台,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离开讲台,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对很多教师来说,教育之路,几乎就是“人生之路”,或浓或淡,或艰辛或甜蜜,大体上说,各有千秋,也别有意味。

各有各的路,既意味着路途的纷繁,也意味着风景的迥异——就像飞机舷窗上,往往只见漫漫云海和茫茫大地;而火车和汽车窗外,却有青山绿水,异草奇花;倘是悠闲的骑游者,还可任意停歇,在会心可意处,细细赏玩品鉴——大地之大,既容得下各不相同的路,也容得下各自方式的行路人,无论腿脚长短,无论速度快慢。

虽走着各自的路,却又在同样的“教育之道”上,这样的格局,既标明了各自的相对独立,也意味着可以彼此呼应,甚或拥抱交流,给对方以“精神的援救”。

“精神的援救”这一说法,来自“勇气更新”活动中,文质先生的主持词——作为活动的主题词和关键词,“勇气”这一说法,来自美国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他的《教学勇气》一书,副标题为“漫步教师心灵”。以我的理解,他是在引导教师回到自己的心灵,提振自己的心灵。最近几年,我从禅宗出发,论及教师的“心灵建设”,探讨“教育之道”,与之似有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之处。所以,北京活动期间,见到《教学勇气》的中文译者,朴实如邻家大姐般的吴国珍女士,我专门送了拙著《幸福教师五项修炼——禅里的教育》给她,并写下“感谢帕尔默,感谢吴老师”的题词。

而在头一天晚上,跟朋友们交流教育,谈到勇气时,我重申了“抬头需要底气,低头需要勇气”的主张——所谓的“勇气更新”,我更愿意理解为,其实就是引导我们回到自己的心灵:“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教育是心灵的事业,需要我们的心灵觉醒和参与,而我们每个人的热情和能量,最终也只能来自自己的心灵。事实上,只有每个人真正回到内心,我们才会有真正的“勇气更新”,只有每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教学勇气”——只有这样不断更新、焕发的“内心勇气”,才可能成为我们真正的“精神底气”。

行走在各自的教育路上,既需要这样的勇气,也需要这样的底气——勇气,可能来自自我的坚实认同,也可能来自同伴的精神救援;底气,却只能来自我们的自我学习和心灵修炼。或者说,勇气能够让我们行走得更加坚决,底气则可以使我们行走得更为独立。

明白这些道理,已是在我从教十多年后。好在,一旦醒悟,我便开始检视自己走过的路程,梳理和发现其间的意义,并不断写下一篇篇文字,以呈现我的思考。尽管这些文字所表达的,并非我有关教育的全部,但它们始终暗含着我所走过的“教育之路”,也始终朝向着我所理解和坚持的“教育之道”。我写下它们,并非要炫耀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成功之路”,而只是想为阅读到的人提供思考、探寻“教育之道”时的一条“可能之路”。

这篇文字写到这里,火车正在庞大的秦岭穿行。在进出隧道的间隙,抬头望向窗外时,我发现铁轨外,其实还有一条平行的水泥公路,蜿蜒着,不知通向哪里;不宽的小河对面,有乡村小路,跑着农用车和摩托车;稍远些的群山里,依稀有羊肠小路,尽管时隐时现,但我知道,肯定有人经由那里,进入山林,或登上山顶。

当然,我也知道,如此多的路,其实都通往一个地点:前方。就像火车下面,不断延伸的铁轨。甚至,沿着它们中的任何一条,都可能让我回到远在四川的家里。

换句话说,回家的路,其实不止一条——有时是高空飞翔,有时是低空穿行,有时是火车,有时是汽车,有时甚至要靠我们与生俱来的双脚,要靠我们内心不断焕发和更新的勇气、底气。

无论选择怎样的路径或方式,最重要的是,不断行走,不断前进——教育,也是如此。

2014年4月13日上午于T7次列车上 KoTrmi9OSXdMlt34Gy/Enf8MbwH3DMh7DK9//nOttT9ufD2C+xbLJI2ceufBsIO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