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像迈考特那样教书
——我读《教书匠》

1

如果换个书名,或在另外的时间遇见,恐怕很难读它——中年后,难得有闲情读小说,尤其是长篇。西奥多·阿多诺说:“在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读过一篇杂文,大意说:在今天的中国,写小说是一种耻辱。愤慨中不乏偏激,偏激中又不无道理。因为我们的生活,无论情节的精彩度,还是矛盾的冲突度,都远远超出小说。看看《南方周末》和网上不断“被和谐”的深度报道,就不难明白。

但是正好在关注教育,尤其是教师教育,便捧起了它。

一个略有些郁闷的孩子,歪戴着帽子,若有所思地呆坐在楼梯口。在他身边,是一摞码得不甚整齐的书。他头顶上方,有一行粗粗的粉笔字:Teacher Man。《教书匠》——我若有所待地翻开,想看看这个爱尔兰裔美国作家笔下的教育生活。或者说,想看看弗兰克·迈考特在美国怎样教书,因为据说,这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感觉,像在看电影。像梁家辉主演的《我的教师生涯》——30年时光,在字里行间漫流。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生命史,教育史,苦涩与甘甜,辉煌与黯淡,随着叙事展开。刚走上讲台时的紧张与糟糕,漫长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职业成熟时的荣耀与微笑……再艰苦的岁月过去,在记忆里重现,都会有美好的微光。当迈考特以他的睿智开始回望,有欣慰,有嘲讽,有温馨的笑,有苦涩的泪,自然也不乏历尽沧桑后的诙谐、幽默、辛辣。

尽管书商广告说,这是“教师的圣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书匠”,而迈考特自己,也确实得了“全美最佳教师”的荣誉。但他并非上帝似的天才人物,更非天生的师表典范。他当过兵,做过码头工人,经过“通往教学的漫长道路”,28岁才开始教书,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他有种种弱点:自卑,懦弱,胆怯,优柔寡断,喜欢胡思乱想,自嘲自谑。他一开始就被学生叫作“教书匠”,并不得不接受学生的嘲笑。

“我连鸡蛋壳般的自信也没有。”他说,“如果自我贬低是一场竞赛,那么我就是获胜者。即使在发令枪响之前,我就已经获胜了。”他甚至终其一生,也没能改掉曾让他备受嘲笑的爱尔兰口音。

从fear(害怕)到freedom(自由),是迈考特对从教心路历程的形象总结。第一天进教室,他将学生掷落在地的三明治捡起并当众吃下,被学生嘲笑不说,还令路过的校长大为光火;第二天,又因出言不慎,招致众多家长投诉,面临极大的信任危机……在教学生涯的前十几年里,他就像一头“蓟丛中的驴”:一直在不同的学校代课,好几次险些失业;直到40岁,他才真正走出蓟丛,探寻到教书的意义。

“有些孩子属于动物园猴山,而不是学校。”在这样的牢骚里,我们很容易想象和感受到他曾经的焦头烂额。但他到底成功了。这个曾被戏称为“看上去活像一个被猫叼进来的东西”的“教书匠”,之所以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除了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或许就是他的真诚和善良——他以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以自己的成长经验和几乎是“本能”(我更喜欢理解为:本身的能力)的方式,应对危机,化解矛盾。

他对“三明治事件”的处理,或许会被视为“教学机智”,但我以为,其实是出自他的“本能”,是饱受饥饿的成长岁月的馈赠。正是这种由本能而致的“应激反应”,使他渐渐赢得了学生的认可和亲近——他把自己的角色与本色融合,一点点完成职业认同,一点点从害怕走向自由。他以自己的故事为教材,在娓娓的述说中,引导学生“唱自己的歌、跳自己的舞、讲自己的故事”,最终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

即使后来,他考上博士,在大学执教一年,但他的灵魂,仍渴望“在二○五教室复活”。他重新回到中学,而且做得更好。他教的一门选修课,教室里满员不说,连窗台上也挤满了学生——他不像我们很多老师,总是挺着身子,绷着面子,端着架子,摆着谱子,在学生面前扮演全知全能、超然物外的上帝。

2

迈考特教英语。但即使在美国,这碗饭也并不好吃。生源的问题,厌学的问题,种族歧视的问题,他都遇到过。天底下的教育,或许大都如此。天底下的“教书匠”,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或许大多如此。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所有教师的梦想。但教师永远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学生。摊上调皮捣蛋的学生,为他们伤透脑筋,是教师无法逃脱的职业“宿命”。

迈考特所面临的麻烦与困难,比我们多得多:不同肤色的少年,永无休止的争吵,文化冲突、种族冲突、性别冲突,甚至对他这个“教书匠”不屑一顾——这是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从“三明治事件”开始,在30多年的岁月里,他除了与吹毛求疵的校长、教务主任,甚至教育局官员周旋进退外,最重要的就是打一场以1敌20、30、40个学生的战争,真正的“持续一生的战争”。

面对那个由29名黑人女孩和2名波多黎各男孩组成的班级,面对那一张张青春叛逆、躁动不安的面孔,迈考特也曾想过逃离和放弃。但他最终坚持下来了。他说,他可以在加斯豪斯酒吧或狮头酒吧对着啤酒哭泣,但是在教室里,他得继续工作。他孤身迎战,以“教书匠”的身份。

曾经,对“教书匠”三字,理解是贬义的。读管建刚的《不做教书匠》,在颌首赞同时,想起多年前自己写过的《不做园丁》,不禁会心微笑。跟同事交流,也曾多次提醒他们,千万不能只想着教学,千万不能成为只会教学的教书匠,因为我知道,教育是艺术,而非技术——但是现在,我更愿意相信:教育首先是一门技术,教师首先应成为娴熟的“手艺人”,优秀的“教书匠”。

世有匠人若干,木匠、铁匠、油漆匠、泥瓦匠。所谓“手艺人”,必是在其专业方面有所擅长的,像擅长解牛的庖丁,擅长音乐的师襄。不擅长而称匠的,多半是冒牌,或不合格,或笨拙不堪。而真要在某个行业里做到“匠”的程度,做到能以手艺谋生的地步,也并非易事——手艺,我更愿意理解为“手上的艺术”。看看那些艺术家:达·芬奇从画蛋开始,莫泊桑从观察、写片段开始……再伟大的艺术家,在他成为艺术家之前,都必然进行过大量枯燥、乏味的技术性操练。

教书,也是如此。通过传授知识,进而影响和改变学生,这是方式,也是过程。而“教书匠”,就是执行和掌控这个过程的人。作为一门职业,教师必然涉及许多技术性的活儿,比如备课、板书、提问、复习、诊断、三笔字、简笔画、组织教学,即我们所谓的“职业技能”。这些技能,必要反复操练、熟中生巧,然后才能举重若轻、驾轻就熟,进入“恢恢乎其于游刃而必有余地”的化境。

“我通过反复试验才弄懂教书之道,并为此付出了代价。”迈考特说。

3

在自序里,迈考特以“宽恕”的方式,批评了很多人。但是,他特别提到一位给他很大启发的英语老师:史密斯小姐。“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可爱的老史密斯小姐。她过去常说,如果她在四十年教学生涯中能影响一个孩子,那就不枉此生,她就能开心地离开人世。”通过自己的教育影响学生,这就是教师的价值。

事实上,所有获得成功的教师,无论他们的经验、方法怎样大相径庭,他们往往都会将自己与所教的知识融合,然后以亲近自己内心的方式,去切近学生、引导学生,进而影响和改变学生。“师生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在《教学勇气》里,帕克·帕尔默如此诗意地描述师生关系。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中则说:“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他实际上以一种个人的方式体现了他所教授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就是他所教授的知识。”

迈考特在小说临近结尾时,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教室是优秀剧本的演出场地。上百个人来了又去,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对他们做了什么或者为什么这么做。你看到他们离开教室:幻想,没精打采,嘲笑,羡慕,微笑,困惑。你可以判定你什么时候影响了他们或者疏远了他们。那是化学,那是心理学,那是动物的本能。你了解孩子们。只要你想当老师,就无路可逃。不要期待已经逃离教室的人——那些头头们的帮助。他们忙于吃午饭,忙于想更重要的事。

正因如此,他用他的激情、智慧和机智,创造着他的课堂。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师,有些教学策略甚至无师自通。他所创生的某些方法和韬略,是任何一所师范学校都未曾教授过的,是任何一本教育理论书里都找不到的:某一天,他领着那群漂亮的情愫萌发的女孩子,乘地铁穿过半个城市,去看她们的偶像电影;某一天,他要他的学生们研究请假条的艺术,并专门练习写请假条;某一天,他的语法课突然成了“菜谱朗诵会”,缤纷的菜谱,各式的乐器,让孩子们热闹而开心——“创造性写作课”,他没有玷辱这门课程。

他鼓励教师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带着正气、带着吸引力、带着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走进教室。因为他正是那样做的,而且获得了成功。他说:“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和教学风格。我学会在教室里心平气和。我得以形成自己的课堂氛围,在没有行政干涉的情况下做任何我喜欢做的事情。”

他似乎明白:人与人之间,最坚强也最脆弱的堡垒就是心灵,最好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源自心灵、指向心灵、切近心灵。

而学生对教师的感念,正是这种心灵被激活之后的反应。就像《死亡诗社》里,被迫离职的基廷老师临走时,学生们站在桌子上高喊“船长,我的船长”一样,在《教书匠》里,那个曾经在班上和迈考特公开顶嘴的黑人女孩塞丽娜,在离开学校后,曾专门托同学转告他——她将选择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

迈考特说,这是“美好时刻”——这也让我再次确信,我们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变化正在发生,美好正在出现。就像那个韩裔少年肯,那个对父亲一直仇恨的肯,因为迈考特的影响,在他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开始回想父亲。而在圣诞节前,他专程来看望迈考特,他说,要给父亲买一条领带,作为圣诞礼物。

钱理群先生说:“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成为学生童年和青少年记忆中美好而神圣的瞬间。”我们的意义和价值,或许只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瞬间,美好、神圣,但是短暂、倏忽。所以,让我们“继续做梦吧”,并且像迈考特那样,充满激情地教书,尽管我们“将不会受人歌颂”。

2009年8月 Z/QxTKQI6zEtl/D2/T0bHnYT2IYotPIitdPkdPQ4/ESnbGf/qW3hk8iHtZCqF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