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六

中医外科调护

护理是临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医外科护理早在南北朝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中就有文字记载,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又有“论将护忌慎法”等关于护理的专篇。在护理外科疾病方面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施护,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曰:“凡人无病时,不善调理而致生百病,况既病之后,若不加调摄而病岂能得愈乎。”说明在外科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期间,从环境、饮食、情志、社会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一
一般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中医外科一般护理的要点。

一、基本要求

(一)病室卫生与温度

干净明亮的病室环境可使患者心情愉快,有利于患者接受治疗和进行休养。《外科精义·饮食居处戒忌篇》云:“卧室宜洁净馨香。”患者在接受检查、治疗、换药及护理时,常需暴露肢体,因此病室内须光线充足、温度适宜,一般以18~22℃为宜,新生儿及老年人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2~24℃为佳。在寒冷季节开窗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患者受寒;夏季炎热时患者不宜直接吹凉风或长时间使用空调。如果患者的呕吐物、大小便、汗液、痰液、脓、血等各种排泄物及病理产物使病室空气秽浊,则要注意适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洁净舒适。另外,还应根据气温的变化嘱患者增减衣物,以免感受外邪而加重病情。

(二)病室环境与探视

舒适安静的环境对外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密切的关系。病情较重或病程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烦躁、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等,因此要求治疗和休养的环境要清静,以利于调节患者的情绪,增强其抗病意识。噪音容易引起患者的情绪波动,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甚或加重病情,故要建立制度,保障病室的安静;同时配合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主动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工作,避免喧哗吵闹、高声谈笑及其他噪音干扰。同时也要求医护人员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总之,医患间共同营造安静舒适的病室内外环境是护理的重要内容。

二、特殊要求

外科病房的环境因某些疾病的特点,还应有相应的特殊要求。如烧伤严重的患者应安排在具有防寒保暖、整洁明亮的单独病房,室内要定期进行消毒,并严格控制家属探视制度,以免发生外来感染并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若是烂疔、疫疔、癣等患者,则容易通过创口分泌物、皮肤脱屑等传染,因此必须进行床边隔离,每一病床加隔离标记,患者不能互相接触,以防交叉感染,已被污染的物品、敷料等须严格消毒处理。此外,破伤风患者应避免声、光及触按等刺激,狂犬病患者应避免接触水或听到水声等。

三、情志护理

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发生、转归有着重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疾病的疗效和预后。因此,通过对患者的身心护理,保持患者心理康复,是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外科情志护理工作应如《理虚元鉴》所说“樽节其精神,各就其性情,所失以为治”,遵循“保持精神乐观,调和情绪变化,避免七情过激”的基本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护理。

乳腺疾患、甲状腺疾患多与肝气郁结有关,在护理工作中应细心观察患者的精神心理活动,主动劝慰患者,讲述该病与情志的关系,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而使病情反复。乳岩患者会出现心理压抑、信心不足、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服药、逃避治疗等。所以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防止意外发生。

甲状腺病患者有些因颈部肿物逐渐增大影响美观,因而羞于见人,不愿与外界接触,思想负担较重,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安抚,尊重其自尊心,在精神上予以关心,行动上予以帮助,使患者摆脱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在临床上一些重症患者,如疔疮、毒蛇咬伤和手术患者,常因意识到病情严重或害怕开刀而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大面积烧伤、脱疽、骨痨、晚期岩肿患者因担心自己落伤残、毁容,或对治疗前景不乐观而产生消极悲观心理;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面部痤疮、红斑狼疮、白疕等患者,因治疗周期长或病情有反复而产生情绪急躁或失去治疗信心。医护人员要根据这些患者不同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项目二
饮食护理

【学习目标】

掌握:中医外科饮食护理的要点。

一、基本要求

饮食护理是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正确指导,以达到配合治疗、促进康复之目的。其中饮食卫生是护理的前提,注意顾护脾胃是护理的关键。因此主张饮食宜清淡,不宜过多摄入醇厚肥甘之品;提倡饮食有节,五味调和;善用饮食调补,药食配合,讲究饮食的宜忌。食物与药物均有寒热温凉等区别。故寒证宜温热饮食,忌食寒凉生冷;热证宜寒凉性平饮食,忌温热辛辣炙煿之品。虚证宜补益饮食,忌耗气伤津或黏腻难以消化之品。其中阳虚者宜温补,慎寒凉;阴虚者宜清补,忌温热。实证宜祛邪饮食,因病所宜,忌用补益。

二、特殊要求

由于外科疾病性质不同,饮食上亦有一定的宜忌。

1.阳证疮疡 痈、疽、疔疮等宜进食清凉解毒之品,如绿豆、黄瓜、丝瓜等;慎食辛辣煎炒炙煿之品,以免助火生热,加重病情。

2.阴证疮疡 流痰、瘰疬、脱疽等宜进食温补之品,如羊肉、牛肉、生姜或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慎食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加重疾病。其中偏阳虚者宜用黑鱼、牛肉、牛骨髓之类;偏阴虚者可用乌龟、甲鱼之类。

3.肛肠疾病 痔、肛裂、肛瘘等疾病与感受温热燥邪有关,故不宜食用葱、姜、韭菜、辣椒、花椒及醇酒、煎炸、烘烤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4.皮肤疾病 皮肤病如湿疹、瘾疹、白疕、痤疮等,宜进清淡饮食;忌食鱼腥海鲜等发物,如虾、海鱼、芫菜等。

另外,乳房疾病宜食用行气之薤白,通乳之莴笋、猪蹄等;甲状腺疾病宜多食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

三、药食宜忌

药物和食物有协同和拮抗作用,所以患者在服药期间饮食亦有宜忌。

1.协同作用 痈、疽患者用绿豆、甘草煎服可清热解毒;瘰疬、痰核患者用贝母、全蝎、胡桃仁等量蜜制为丸服用,可祛瘀化痰消肿;当归、生姜、羊肉同食可补益气血,治寒疝腹痛及流痰、瘰疬等阴证疮疡;猪靥与半夏、人参酒调内服可治瘿病;酒与麻黄煎服可利水退黄。

2.拮抗作用 服人参时不宜同食萝卜;服解表药不宜食生冷瓜果;服利水药不宜过食咸味食品;服用补益药物忌茶叶、萝卜等。

四、食物搭配

指导外科疾病患者在饮食上的搭配也很重要,有的食物搭配后增加营养,增进食欲或起到治疗作用,但某些食物搭配可产生不良反应。在医疗饮食中,应利用食物搭配的协同作用,同时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如赤小豆、冬瓜同食可增加利水消肿之功;蜂蜜与酒服之可疗风疮作痒;胡桃仁、细米共煮粥能治石淋;狗肉与鱼肉或鳖肉同食一温一寒,壮阳补阴,能治外科疾病后期及术后患者虚损。但有些食物搭配后会有不良反应,如蟹与柿子同食有损脾胃,也有人认为蜂蜜与葱、白薯与鸡蛋、柿子与茶不宜同食。

饮食宜忌中还须注意患者的体质、年龄及地域、季节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例如同是阳气虚的患者,老年人和成年人以经常吃一些益气助阳的食物为宜,如羊肉、狗肉、鹿肉、驴肉等;但幼儿即使体弱,也应忌食或少食,否则对稚阳之体有损无益。阴虚体质者宜食蔬菜、豆类及清淡润燥食品,少食辛辣、醇厚、鱼腥发物,以免助火生热;阳虚体质者宜食禽蛋、肉类等温补之品,慎食生冷瓜果。居高寒地区者宜多食辛辣助火之品而少食寒凉之物,地处低洼温暖潮湿者宜多食清淡,少食辛辣醇厚炙煿之品。夏季暑热多汗,宜清凉饮食;冬季寒冷,宜多食辛热食物。不同的年龄,饮食需求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复习思考

1.简述外科调护的临床意义。

2.外科调护在药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qtvFM5+tCXXAKj05azeaaI/SNJ2e0E3JARO1XzW3lJucgTZqy9zV9ixgL7MtJt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