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模块五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

外科疾病的治疗分内治和外治两大类。内治之法与内科基本相同,只是针对外科疾病病程发展的特点应用透脓、托毒等法,与内科又有不同。外治法则是针对不同病变应用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一些物理疗法,为外科所独有。临证时须内治与外治并重,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辨证分析,准确用药。或内治与外治有机结合,或单纯应用内治或外治之法。

项目一
内治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内治法的总原则。

2.熟悉:内治法的应用。

3.了解:内治法的临床意义。

理、法、方、药是辨证施治的具体操作,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外科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明晰各个阶段的发病机理,从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然后循此治则确定治法,选方用药。外科疾病按照初起、成脓、溃后三个不同阶段,确立了消、托、补三大治则,是外科总的治疗原则。

一、内治法的三个总则

(一)消法

是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到消散吸收,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疗总则。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外科非化脓肿块性疾患及皮肤病。具体可用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之法。若疮形已成脓,则不可概用此法,以防毒散不收,气血受损,迁延难愈。

(二)托法

是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以免毒邪内陷的治疗法则。本法适用于外疡中期成脓阶段,局部血肉在热毒作用下腐肉成脓、尚未溃破,或由于正气虚弱,不能托毒外出,采用透托和补托的方法使脓毒外出,肿消痛减。补托法适用于正虚毒盛,不能托毒外达,疮形平塌,根脚散漫,难溃难腐之虚证;透托法适用于邪盛正气未衰者,应用透脓的药物促其出脓毒泄,以免脓毒旁窜深溃。如毒邪炽盛,加用清热解毒之品。

(三)补法

是用补养的药物扶助正气,助养新生,促进疮口早日愈合的治疗法则。此法适用于溃疡后期邪去正衰、疮口难敛者,症见精神衰疲、元气虚弱、脓水清稀、疮色不泽等。凡气血虚弱者,宜补养气血;脾胃虚弱者,宜理脾和胃;肝肾不足者,宜补养肝肾等。若毒邪未尽,切勿遽用补法,以免留毒为患,助邪鸱张而犯“实实之戒”。

二、内治法的具体应用

(一)解表法

解表法是用解表发汗的药物使表邪从汗而解的治法。适用于疮疡初期或皮肤病有表证者。解表法分辛凉解表和辛温解表两大类。

1.辛凉解表 常用方如银翘散、牛蒡解肌汤,常用药物如薄荷、桑叶、蝉衣、牛蒡子、连翘等。该法用于外感风热之表热证,症见疮疡局部焮红肿痛,或皮肤病皮疹泛发、色红瘙痒伴风热表证,如颈痈、乳痈初起及头面部丹毒、瘾疹、药毒等。

2.辛温解表 常用方剂如荆防败毒散、万灵丹等,常用药物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羌活等。该法用于外感风寒证,症见疮疡局部肿痛酸楚,或皮肤出现急性泛发性皮疹、色白,或皮肤麻木伴风寒表证。如瘾疹风寒证、麻风病初起等。

解表法在应用时应注意:凡疮疡溃后,日久不敛,气血虚弱者,即使有表证亦不宜发汗太过,否则汗出过多可引起痉厥。

(二)通里法

通里法是用泻下的药物使蓄积在脏腑内部的毒邪得以疏通、排出的治疗方法。通里法分攻下和润下两大类。

1.攻下法 常用方如大承气汤、内疏黄连汤,常用药物如大黄、芒硝、枳实、番泻叶。该法用于表证已罢、热毒入腑、便结里实证,如外科疾病局部焮红、肿胀、剧痛,皮肤病焮红、灼热,伴口干饮冷、壮热烦躁、腹痛便秘者。

2.润下法 常用方如润肠汤,常用药物如火麻仁、桃仁、肉苁蓉等。该法用于阴虚肠燥便秘,如肛肠病、疮疡,以及皮肤病等阴虚火旺、肠燥便秘之证。

应用通里攻下之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尤以年老体弱、妇女妊娠或月经期更宜慎用,且宜中病即止,不可过剂。

(三)清热法

清热法是用寒凉的药物使内蕴的热毒得以清解的方法。根据热之盛衰、火之虚实可分为清热解毒、清气分热、清营血分热、养阴清热4大类。

1.清热解毒 常用方如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如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菊花、连翘等。该法用于热毒之证,如疔疮、疖、痈等,症见局部红、肿、热、痛,伴发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症。

2.清气分热 常用方如黄连解毒汤,常用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柏、石膏等。该法用于颈痈、流注、附骨疽、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症见局部色红或皮色不变、灼热肿胀或皮损焮红、灼热、脓疱、糜烂,伴壮热、口渴喜冷饮、溲赤便干、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洪数者。

3.清营血分热 常用方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常用药物如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等。该法用于热入营血证,如烂疔、发、大面积烧伤或皮肤丹毒、白疕血热型、红蝴蝶疮等,伴高热、口渴不能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苔黄脉数等。

4.养阴清热 常用方如知柏地黄汤、清骨散,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黄、麦冬、知母、地骨皮、青蒿、鳖甲、银柴胡等。该法用于慢性炎症、红蝴蝶疮,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或瘰疬、流痰等虚热不退的疾病。

在临床上清热解毒与清气分热有时不能截然分清,常相互合并应用,而清实火、清气分热、清营血分热在热毒炽盛时可相互同用。若邪陷心包,宜配合清心开窍法。应用清热药物切勿太过,必须兼顾胃气,若过用苦寒,势必损伤胃气而致纳呆、泛酸、便溏等症状,尤在疮疡溃后勿过投寒凉而影响收口。

(四)温通法

温通法是用温经通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以驱散阴寒凝滞之邪,为治疗寒证的主要治则。临床分温经通阳、散寒化痰和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两大法。

1.温经通阳,散寒化痰 常用方如阳和汤,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干姜、桂枝、麻黄等。该法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症见患处隐隐酸痛、漫肿不显、不红不热、口不作渴、形体恶寒、小便清利、苔薄脉迟等内寒之象,如流痰、脱疽等病。

2.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常用方如独活寄生汤,常用药物如桂枝、细辛、羌活、独活、寄生、防风等。该法用于风寒湿邪客于筋骨,症见患处酸痛麻木、漫肿、皮色不变、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沉紧等外寒之象,如痹证风寒湿证等。

以上两法在临床应用时如症见阴虚有热,不可施用。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用之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

(五)祛痰法

祛痰法是用咸寒软坚化痰的药物,使因痰凝聚之肿块得以消散的法则。临证分疏风化痰、清热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法。

1.疏风化痰 常用方如牛蒡解肌汤和二陈汤,常用药物如牛蒡子、薄荷、菊花、夏枯草、陈皮、杏仁、茯苓、半夏等。该法用于风热夹痰之证,如颈痈结块肿痛,伴恶风发热、咽喉肿痛。

2.清热化痰 常用方如清咽利膈汤合二母散,常用药如金银花、茯苓、贝母、桔梗、瓜蒌、玉竹、黄连、连翘等。该法用于痰火凝聚之证,如锁喉痈红肿坚硬、灼热疼痛,伴气喘痰壅、壮热口渴、便秘、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等。

3.解郁化痰 常用方如逍遥散合二陈汤,常用药如柴胡、郁金、川楝子、海藻、昆布、白芥子等。该法用于气郁夹痰之证,如瘰疬、肉瘿结块坚实,色白不痛或微痛,伴胸闷憋气、性情急躁等。

4.养营化痰 常用方如香贝养荣汤,常用药如贝母、茯苓、当归、白芍、首乌、川芎等。该法用于体虚夹痰之证,如瘰疬、流痰后期形体消瘦、神疲肢软等。

因痰而致外科病每与气滞、火热相合,故一般很少应用温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热。

(六)理湿法

理湿法是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祛除湿邪的治法。临床分清热利湿、祛风除湿、健脾燥湿几个方面。

1.清热利湿 常用方如五神汤、萆薢渗湿汤,常用药物如茯苓、车前子、黄柏、萆薢、苍术、金银花、滑石等。该法用于湿热交并之证,如湿疹、臁疮等,症见局部肿胀疼痛、焮红灼热,或皮肤糜烂、渗液、滋水淋漓,伴肢酸沉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2.祛风除湿 常用方如羌活胜湿汤、豨莶丸等,常用药物如羌活、威灵仙、厚朴、苍术、薏苡仁、泽泻、白鲜皮、豨莶草等。该法用于风湿袭于肌表之证,如白驳风。

3.健脾燥湿 常用方如平胃散,常用药物如苍术、藿香、半夏、陈皮。该法用于湿邪兼有脾虚不运证,如外科疾患伴有胸闷呕恶、脘腹胀满、纳差、舌苔厚腻等。

理湿之药过用每能伤阴,故体弱阴虚、体液亏损者宜慎用本法。

(七)行气法

行气法是用行气的药物宣通气机、调和气血,以达到解郁散结、消肿止痛目的的一种治法。临床分理气活血法、疏肝解郁法。

1.理气解郁 常用方如逍遥散,常用药物如柴胡、茯苓、薄荷、半夏、香附、枳壳等。该法用于肝胆两经循行部位出现的病证,如乳癖、乳岩等,症见肿块坚硬或质软,随喜怒而消长。

2.理气活血 常用方如舒肝溃坚汤、十全流气饮,常用药物如柴胡、夏枯草、芍药、陈皮、僵蚕、红花、香附等。该法用于肿疡初起时气滞而致血壅结肿。

凡行气药物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伤或火盛者须慎用或禁用。气滞则血瘀,气郁则水停生痰,在临床应用时行气法多与祛痰、和营法配合应用。

(八)和营法

和营法是用调和营血的药物,使经络疏通、血脉调畅,从而达到疮疡肿消痛止的目的。适用于疮疡、肿瘤、皮肤病有气血凝滞之证候者。

常用方剂如桃红四物汤、活血散瘀汤等。常用药物如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丹参、川芎、泽兰等。该法用于肿疡或溃后肿硬不减、结块色红较淡或青紫者;皮肤病表现为结节、赘生物、肿块、紫癜、肥厚、发硬,如硬皮病、血瘀型白疕、结节性红斑等。

和营法在临床应用时,根据疾病的不同原因,多与其他治法合并应用。如有寒邪者,宜与祛寒法同用;血虚者,宜与养血药合用。毒邪阻滞夹有血瘀者,宜和营解毒;气虚血瘀者,宜益气和营。临证应辨析后灵活应用。和营祛瘀药一般多温燥,所以火毒炽盛者不宜使用,以防助火;对气血亏损者,破血药亦不宜过用,以免伤血。

(九)内托法

内托法是用透托和补托的药物扶正托毒,使疮疡毒邪移深就浅,早日液化成脓,并使病灶趋于局限化,邪盛者不致脓毒旁窜深溃,正虚者不致毒邪内陷,从而达到脓出毒泄、肿消痛减的目的。

1.透托法 常用方如透脓散,常用药物如川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黄芪。该法用于肿疡已成,邪盛正实,尚未溃破或脓出不畅之实证。

2.补托法 常用方如托里消毒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常用药物如黄芪、白术、人参、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金银花、甘草、白芷、皂角刺、茯苓等。该法用于肿疡毒势亢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其中托里消毒散偏于益气托毒,薏苡附子败酱散偏于温阳托毒。

透脓法不宜用之过早,肿疡初起未成脓时不宜用;补托法邪盛正实的情况下不可施用,以免犯“实实之戒”,此外,脓乃气血凝滞、热盛肉腐而成,故内托法多与和营、清热等法同用。

(十)补益法

补益法是用补虚扶正的药物消除虚弱,恢复正气,助养新肉生长,使疮口早日愈合的重要治法。通常分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几方面。

1.益气 常用方如四君子汤,常用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该法用于肿疡疮形平塌、散漫、顶不高突,成脓迟缓、破溃困难,或兼见呼吸气短、语声低微、疲倦乏力、自汗、纳差、舌淡苔少、脉虚无力者。

2.养血 常用方如四物汤,常用药如当归、熟地黄、白芍、鸡血藤。该法用于溃疡脓水清稀,难以生肌收口,或兼见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虚无力、舌淡者。

3.滋阴 常用方如六味地黄丸,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黄、麦冬、女贞子、旱莲草等。该法用于外科病兼见口干咽燥、耳鸣目眩、手足心热、午后低热、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4.温阳 常用方如肾气丸或右归丸,常用药物如附子、肉桂、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鹿茸等。该法用于疮形肿胀软漫,不易酿脓腐烂,溃后肉色灰暗、新肉难生,伴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肢冷自汗、少气懒言、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薄、脉象微细者。

补益法在应用时应以“虚则补之”为原则,一般阳证溃后多不应用补法,如需应用,多以清热养阴醒胃之法,当确显虚象时方加补益。若火毒未消而显虚象者,当以清理为主,佐以补益之品,切忌大补。若元气虽虚、胃纳不振者,应先以健脾醒胃为主,而后再行补益。另外,疾病有气虚或血虚,阴虚或阳虚,也有气血两亏、阴阳两虚的情况,应用补法时也宜灵活应用。

(十一)养胃法

养胃法是用调补脾胃的药物,使纳谷旺盛,从而促进气血生化的治法。凡外科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脾胃虚弱、运化失司,须及时调理脾胃,以助生化之源。特别是疮疡溃后,若胃纳不佳,生化乏源,气血不充则疮口难收。故治疗外科疾病须始终顾护胃气。一般分理脾和胃、和胃化浊和清养胃阴等法。

1.理脾和胃 常用方如异功散,常用药物如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该法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如溃疡兼见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滑者。

2.和胃化浊 常用方如二陈汤,常用药物如陈皮、半夏、茯苓、厚朴、竹茹、麦芽等。该法用于湿浊中阻、胃失和降,如溃疡后期、手术后期兼见胸闷欲呃、胃纳不佳、苔薄黄腻、脉濡滑者。

3.清养胃阴 常用方如益胃汤,常用药物如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生地黄。该法用于走黄、内陷、急腹症恢复期、大面积烧伤,症见口干少津而不喜饮、胃纳不香,或伴口糜、舌光红、脉细数者。

理脾和胃、和胃化浊两法的适应证中均有胃纳不佳之症,但前者适用于脾虚而运化失常,后者适用于湿浊中阻而运化失常,区别在于舌苔是否腻与厚薄,舌质之淡与不淡,以及有无便溏、胸闷欲恶;而清养胃阴之法重点在于抓住舌光质红之症。假若三法用之不当,则更增胃浊或重伤其阴。

以上各种内治法虽各有适应证,但临证时须根据全身、局部情况及病程阶段,按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选法用药,或单独应用或数法合用,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项目二
外治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外治法的总原则。

2.熟悉:外治法的应用。

3.了解:外治法的临床意义。

外治法是运用药物、手术或配合一定器械,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或身体体表某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常用方法有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三大类。

一、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是依配方将药物加工成不同的剂型,施于患处,使药物的作用直达病之所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常用的有膏药、油膏、箍围剂、掺药、草药等。

(一)膏药

1.制作 依配方将药物共用捣烂成膏或将药物置入植物油内煎炸,捞出枯渣,加入黄丹,使黄丹在高热下发生物理变化凝合成膏,将膏(药肉)用竹签摊于布上或纸上而成。

2.作用 膏药富有黏性,敷贴患处起到固定作用;隔离疮面以避免二重感染;药肉敷贴患处可缓释药物效能;使用前加温软化对患处具有热疗效应,可促进局部循环。其具体功能依配方的组成而不同,对肿疡可消肿定痛,对溃疡起到提脓祛腐、生肌收口的作用。

3.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均可应用。

4.应用

(1)太乙膏 性偏清凉,具有消肿、清火、解毒、生肌的功能。适用于阳证,为肿疡、溃疡通用之方。

(2)千捶膏 性偏寒凉,具有消肿、解毒、提脓、祛腐、止痛的功能。初起贴之能消,中期贴之能溃,后期贴之能敛。适用于阳证。

(3)阳和解凝膏 性偏温热,具有温经和阳、祛风散寒、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的功能。适用于阴证未溃者。

(4)咬头膏 具腐蚀性,具有蚀破疮头的功能。适用于肿疡脓成不能自破,以及患者不愿行切开排脓者。

膏药厚摊适用于肿疡,3~5天一换;薄摊适用于溃疡,宜勤换。

5.注意点 膏药使用过程中局部出现皮肤焮红或起丘疹,或发生水疱,甚则湿烂,伴瘙痒,是过敏现象(膏药风);膏药不吸脓水,故溃疡脓水过多、皮肤渗液多时不宜使用;膏药不宜去之过早,否则易再次感染或形成红色瘢痕而不易消退。

(二)油膏

1.制作 依配方将药物置入植物油内煎炸,捞出枯渣,加入基质凝合成膏;或将药物加工成极细面,加入基质捣匀而成。目前常用的基质有黄蜡、白蜡、猪脂、羊脂、松脂、麻油及凡士林等。

2.作用 因其柔软、润滑,无板硬黏着不适的感觉,尤其对病灶凹陷折缝之处或大面积溃疡更为适宜。涂于病灶局部可隔离疮面,缓释效能;保持疮面湿润,有利于组织生长。

3.适应证 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及肛门病。

4.应用

(1)金黄膏、玉露膏 具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的功能。适用于阳证肿疡、肛门直肠痈疽等病。

(2)冲和膏 具有疏风活血、消肿定痛、祛寒软坚的功能。适用于半阴半阳证。

(3)回阳玉龙膏 具有温经活血、散寒化痰的功能。适用于阴证。

(4)生肌玉红膏 具有活血祛腐、解毒止痛、润肤敛疮的功能。适用于一切溃疡腐肉未脱、新肉未生之时,或日久不能收口者。

(5)生肌白玉膏 具有润肤、生肌、收敛的功能。适用于溃疡腐肉已脱、疮口不敛者,以及乳头皲裂、肛裂等病。

(6)红油膏 具有防腐生肌的功能。适用于一切溃疡。

(7)疯油膏 具有润燥、杀虫、止痒的功能。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疹、皲裂等。

(8)青黛散油膏 具有收涩止痒、清热解毒的功能。适用于蛇串疮及急、慢性湿疹等皮肤焮红瘙痒、渗液不多之症。

(9)消痔膏、黄连膏 具有消痔、退肿、止痛的功能。适用于内痔、赘皮外痔、血栓外痔等出血肿痛之症。

5.注意点 若有过敏,宜改用他药;油膏不吸脓水,凡皮肤湿烂,疮口腐肉已尽,应用油膏宜薄摊勤换。用于腐肉已脱、新肉生长之时宜薄摊,以免影响新肉生长。

(三)箍围药

1.制作 依配方将药物加工成药粉,再加入调剂共成糊状的制剂,敷贴患处。

2.作用 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的作用,使肿疡初起得以消散;若毒已结聚,能促其疮形缩小,趋于局限,早日成脓溃破;若溃后余肿未消,亦可用来消肿,截其余毒。

3.适应证 凡外疡不论初起、成脓或溃后,肿势散漫不聚而无集中之肿块者,均可应用。

4.应用

(1)金黄散、玉露散 性偏寒凉,具有清热消肿、散瘀化痰的功能。适用于红肿热痛明显的阳证,其中金黄散对肿而结块或急性炎症控制后形成的慢性炎症尤宜,玉露散对焮红、灼热、漫肿效果更佳。

(2)冲和散 药性平和,适用于半阴半阳证。

(3)回阳玉龙散 药性偏温,适用于阴证。

箍围药所用调剂与药物的效能是协同的。一般阳证多用菊花汁、银花露或冷茶汁调制;半阴半阳证多用葱、姜、韭捣汁或用蜂蜜调制;阴证多用醋、酒调敷。敷贴时肿疡宜敷满肿势并超过肿势;若毒已结聚或溃后,宜敷于四周且超过肿势。

5.注意点 箍围药应用时应一直保持其湿润状态,以利于药物的吸收,避免药物剥落或干板不适。若肿疡初起肿块局限,一般宜用消散膏药。

(四)掺药

1.制作 依配方将药物研成极细面或用炼丹法制成结晶体粉末。用时掺布于膏药或油膏上或直接掺于疮面,或黏附于药捻上插入疮内。近年来经过剂型改革,亦可将药粉混于水或浸入乙醇中应用。

2.作用 依配方的不同而能消肿散毒、提脓祛腐、腐蚀平胬、生肌收口、定痛止血、收涩止痒、清热解毒。

3.适应证 疮疡各期、皮肤病、小出血等。

4.应用

(1)消散药 具有渗透和消散的作用。将药物掺于膏药或油膏上,贴于患处,使疮疡蕴结之毒移深居浅,肿消毒散。应用于肿疡初起而肿势局限尚未成脓者。阳毒内消散、红灵丹具有活血止痛、消肿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阳证;阴毒内消散、桂麝散、黑退消具有温经活血、破瘀化痰、散风逐寒之功,适用于阴证。

(2)提脓祛腐药 具有提脓祛腐的作用。能使疮疡内蕴之脓毒早日排出,腐肉迅速脱落,是处理溃疡早期的一种基本方法。适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脱,腐肉未尽,或脓水不净,新肉未生阶段。

提脓祛腐的主药是升丹,有大升丹和小升丹之分,目前多采用小升丹。使用时若疮口大者,可掺布于疮口上;若疮口小者,可黏附于药线上插入;亦可掺于膏药、油膏上盖贴。升丹药性较猛,应用时须加赋形药,制成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等。在腐肉已脱,脓水已少的情况下,更宜减少升丹的用量。应用时应注意过敏与中毒,对升丹过敏者可用黑虎丹。病变在眼部、唇部者不宜应用。另外,升丹以陈品为佳,且宜避光封闭保存。

(3)腐蚀与平胬药 腐蚀药具有腐蚀恶肉的作用,掺布患处能使疮疡不正常组织腐蚀枯脱;平胬药具有平复胬肉的作用,能使疮口增生的胬肉平复。凡疮疡脓成未溃时,或痔疮、瘰疬、赘疣、息肉等病溃后疮口太小、出脓不畅,或疮口僵硬、胬肉凸出、腐肉不脱等有碍收口时,均可应用。

①白降丹:适用于疮口太小、脓腐难去者。用桑皮纸或丝绵纸做成裹药插入疮口,蚀大疮口使脓腐易出;赘疣点之可以腐蚀枯脱;以糊做条用于瘰疬可以攻溃拔核。

②三品一条枪:插入漏管可以蚀去管壁,也可用于攻溃瘰疬、蚀去内痔。

③枯痔散:涂敷于痔疮表面能使其焦枯脱落。

④平胬丹:适用于疮面胬肉凸出,掺于其上可使胬肉平复。

腐蚀药含有汞、砒成分,腐蚀力大,应用时须谨慎,以不伤及正常组织为原则。头面、指趾等肉薄近骨处不宜使用过烈腐蚀药,若需应用,必须加赋形药,以降低药力,以免损伤筋骨。若腐蚀目的已达,即改用提脓祛腐或生肌收口药。使用过程中不宜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中毒,对汞、砒过敏者禁用。

(4)生肌收口药 具有解毒、收涩、收敛、促进新肉生长的作用,掺布于疮面能促进疮口愈合,不论阴证、阳证,凡溃疡腐肉已脱、脓水将尽之时均可使用。常用的生肌收口药如生肌散、八宝丹等。应用时须把握适应证,不宜用之过早;若溃疡肉色灰淡而少红活,新肉生长缓慢,则宜配合内服补益剂,增加食物营养,内外结合,以助新生;若臁疮日久难敛,宜配合绑腿缠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5)止血药 具有收敛凝血止血的作用,掺布于出血之处,外加敷料固定,使疮口血液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溃疡及创伤出血。桃花散一般用于溃疡出血;圣金刀散一般用于小创伤出血;三七粉调成糊状外敷亦有很好的止血效果。但遇大出血,则须配合手术等法。

(6)清热收涩药 具有清热收涩止痒之功效,掺布于皮损处可达到消肿、干燥、止痒的目的。适用于一切皮肤病急性、亚急性阶段而渗液不多者。青黛散具有较强的清热止痒作用,可用于皮肤大片潮红、丘疹而无渗液者;三石散具有收涩生肌作用,一般用于皮肤糜烂、稍有渗液而无红热者。皮肤糜烂、渗液多者不宜使用,毛发生长处亦不宜应用。

(7)洗剂 依配方将药物加工成极细面,与水混合制成混悬液,用时振荡外涂。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三黄洗剂有清热止痒的功效,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等;颠倒散具清热散瘀之功,用于酒齄鼻、粉刺。亦可在上方中加入1%~2%的薄荷或樟脑以加强止痒之力。对皮肤糜烂渗液多或脓液结痂,或深在性皮肤病不宜使用。

(8)酊剂 将药物置于乙醇中浸泡,倾取其药液即为酊剂,多用于疮疡未溃及皮肤病。红灵酒可活血消肿止痛,适用于冻疮、脱疽未溃时。复方土槿皮酊、10%土槿皮酊可杀虫止痒,适用于手、足癣。白屑风酊可祛风杀虫止痒,适用于白屑风。酊剂多具有刺激性,溃疡或皮肤糜烂者不宜使用,且须避光、充满封闭,置阴凉处保存。

(五)草药

1.制作 采集新鲜的植物药,以野生者为佳。先洗净,再用1∶5000高锰酸钾浸泡后捣烂,直接敷于患处。

2.作用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能。

3.适应证 一切外科疾病阳证,症见红肿热痛者;浅表创伤出血、皮肤病瘙痒、毒蛇咬伤等。

4.应用 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丝瓜叶、芙蓉花叶、仙人掌具有清热解毒消肿之功效,适用于阳证疮疡;白茅根、旱莲草、丝瓜叶等具有止血之功效,适用于浅表创伤出血;地肤子、蛇床子、徐长卿等可解毒止痒,适用于急、慢性皮肤病以瘙痒为主症者;半边莲捣敷可治毒蛇咬伤。

5.注意点 一直保持敷药之湿润,药物干燥后即更换药物或用冷开水淋湿,便于药力渗透。

二、手术疗法

是运用器械和手术操作来进行治疗的方法,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的手术疗法有切开法、烙法、砭镰法、挂线法、结扎法等。手术需要选好适应证,在无菌条件下实施满意麻醉,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并须注意防止出血和刀晕的发生。

(一)切开法

切开法是运用手术刀切开脓肿,使疮疡脓液排出,达到毒随脓泄、肿消痛减、逐渐向愈的目的。

1.适应证 凡一切外疡已成脓者,不论阴证、阳证均可应用。

2.用法 在术前应当辨清脓成熟的程度,脓肿位置的深浅及血脉经络的位置,然后确定相应的操作。当肿疡成脓之后,脓肿中央出现透脓点(脓腔中央最软的一点),即为脓已成熟,此时是切开的最佳时机。具体运用如下:

(1)切开位置 以离脓腔最近为原则。为便于引流,可选择在脓肿稍低位置或脓肿波动感最明显处进刀,可使引流通畅,不致造成袋脓。

(2)切开方向 一般疮疡宜循经直切,免伤血络;乳房部脓肿应以乳头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以免伤及乳络;面部脓肿尽量沿皮肤自然纹理切开;手指脓肿从侧方切开;关节区附近脓肿的切开尽量避免越过关节;关节区脓肿行横切口;肛旁浅在脓肿以肛门为中心做放射状切口。

(3)切口的深浅 以得脓为度。浅部脓肿先确定进刀位置,用刀尖刺入脓腔,扩大创口,分开腔隔,充分引流;深部脓肿必须依解剖层次逐层切开,逐层止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以血管钳行钝性分离,达脓腔壁时用血管钳插入脓腔后把血管钳分开,放出脓液。

(4)切口长度 切口应足够长,以引流通畅为度。具体应视脓肿范围大小及病变部位的肌肉厚薄而定。脓肿范围大、肌肉丰厚而脓腔较深者切口宜大;脓肿范围小、肉薄而脓肿较浅者切口宜小。切口长度不能超过脓腔的直径。

(5)操作方法 手术时以右手握刀,刀锋向外,拇指、食指二指夹住刀口要进刀的尺寸,其余三指把住刀柄,并把刀柄末端顶住鱼际上1/3处,左手拇指、食指二指按住所要进刀部位的两侧。进刀时刀口向上,在脓点部位直刺,如有落空感,即进入脓腔,可直出刀。如需扩大则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如采用西医手术刀,可应用小号尖角刀以反挑式执刀法进行直刺,如欲刀口开大,可将刀口向上或向下轻轻延伸。

3.注意点 在筋脉和关节部位宜谨慎开刀,不要损伤筋脉致使关节不利。如患者体质过于虚弱,应先内服调补药物,然后开刀,以免晕厥。凡颜面部疔疮,尤其是发于鼻唇部位者忌早期切开,以免疔毒走散,并发走黄危证。切开后由脓自流,切忌用力挤压,以免邪毒扩散,内攻脏腑。

(二)烙法

烙法是应用针或烙器在火上加热后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种方法。烙法分火针烙法和烙铁烙法,目前烙铁烙法多以电灼器替代。

1.火针烙法用具 粗针形如细筷,系铁或铜制成,长18~21cm,针头细而圆,针柄较粗,或圆或方。它是借着灼烙的作用来代替开刀,使脓肿溃破引流,且能防止出血。

2.适应证 附骨疽、流痰等肉厚脓深的阴证,脓熟未溃或溃而疮口过小、脓出不畅者。

3.操作 将针头蘸麻油在炭火或酒精灯上烧红,从脓腔低处向上方斜入烙之,脓即随之流出(需要疮口开大可在拔针时向上一拖,取斜出方向;需疮口开小则拔针时直向取出),一烙不透可以再烙。烙后插入药线引流。至于开口大小、深度及消毒麻醉均同切开法。

4.注意点 对红肿热痛之阳证不宜使用;筋骨关节处用之恐伤筋灼骨;胸胁、腰、腹部不可深刺,易伤及内膜;头面部为诸阳之首,且皮肉较薄,故禁用。

(三)砭镰法

砭镰法俗称飞针,是用三棱针或刀锋在疮疡患处浅刺皮肤或黏膜,放出少量血液,使内蕴之毒随血外泄的疗法。

1.适应证 适用于急性阳证,如丹毒、红丝疔等。

2.操作法 局部常规消毒,然后用三棱针或刀锋直刺皮肤或黏膜,并按一定规律移动击刺多点,使患部微微出血为度。刺毕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红丝疔用挑刺手法,先刺红丝尽头,令微出血,继而沿红丝走向寸寸挑断。下肢丹毒、疖、痈初起可用围刺手法,用三棱针围绕病灶周围点刺放血。

3.注意点 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刺宜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应避开较大血管;对慢性阴证、虚证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使用此法。

(四)挂线法

挂线法是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纸裹药线,或橡皮筋等挂断瘘管和窦道的方法。原理是依靠线的紧力使局部气血阻绝,肌肉坏死,最终达到慢性切开的目的。

1.适应证 瘘管、窦道或疮口过深或生于血络丛处不宜切开者。

2.操作法 先用球头银丝自甲孔探入管道,使银丝从乙孔穿出(如没有乙孔,可在局麻下用硬性探针顶穿,再从顶穿处穿出),然后用丝线做成双套结,将橡皮筋线一根结扎在自乙孔穿出的银丝球头部,再由乙孔回入管边,从甲孔抽出,使橡皮筋与丝线贯穿瘘管管道两口;此时将球头上的丝线与橡皮筋剪开(丝线暂存在管道内,以备橡皮筋在结扎折断时用以引橡皮筋线作更换之用),然后收紧橡皮筋两端,并以止血钳紧贴皮肤夹紧,以粗丝线在钳下再将橡皮筋扎紧;最后抽出管道内的丝线,外盖纱布。如用普通丝线或纸裹药线挂线法,须每隔2~3天解开线结,再行紧线。橡皮筋因有弹性无需再行紧线,故目前多用橡皮筋挂线法。

3.注意点 探针穿过瘘管时必须动作轻柔,以免造成假道,必要时可做造影,以明了瘘管走向。若瘘管管道较长,发现挂线松弛时,应及时紧线。

(五)结扎法

结扎法又名缠扎法,是将丝线缠扎于病变部位与正常皮肉的分界处,通过线的紧力阻断局部气血流通,使被结扎以上部位的组织失去营养而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慢性切除的目的。对较大脉络断裂而引起的活动性出血,亦可结扎血管,制止出血。

1.适应证 赘疣、痔、脱疽等病,以及脉络断裂引起的出血之症。

2.操作法 使用普通丝线,或药制丝线,或医用缝合线。对头大蒂小的瘤、疣、痔等,可在根部以双套结扣住扎紧;对头小蒂大的痔核,可在其根部缝针贯穿,行“8”字或“回”字结扎。对脉络断裂,可先找到断裂的络头,再用缝针引线贯穿出血基底部,然后系紧打结。

3.注意点 内痔行贯穿结扎时缝针不可穿过患处肌层,以免化脓;扎线应扎紧,否则不能达到完全脱落的目的;扎线未脱应俟其自行脱落,不能硬拉,以防出血。

三、其他疗法

其他疗法有引流法、垫棉法、药筒拔法、针灸法、熏法、熨法、热烘疗法、浸渍法等。

(一)引流法

在脓肿切开或自行溃破后,需用各种方法,使出脓通畅,腐脱新生,防止毒邪扩散。常用引流法有药线引流、扩创引流和导管引流等。

1.药线引流 药线俗称纸捻或药捻,多用桑皮纸,亦可用丝棉纸或拷贝纸等。根据临床需要,将纸裁成宽窄长短适度,搓成大小长短不同的绞形药线备用。药线有外粘、内裹两类,目前临床多用外粘药线。药线具有药物和物理引流的双重作用,插入溃疡疮孔中以提脓祛腐,引脓外出。绞形线状能使坏死组织附着于药线,换药时带出,还能探查脓腔的深浅及有无死骨存在。目前已普遍将捻制成的药线经过高压蒸汽消毒,以符合无菌要求。

(1)适应证 溃疡疮口过小,脓水不易排出者;已成瘘管、窦道者。

(2)用法 外粘药线:将搓成的纸线放入油中或水中润湿,蘸药插入疮口;或用白及汁与药和匀黏附到纸线上,候干备用。目前多用前一种。外粘药物为含红升丹成分的方剂或黑虎丹,具有提脓祛腐作用,用于溃疡疮口过小过深、出脓不畅者。

内裹药线:将药物裹入纸内,搓成线状备用,药物多用白降丹、枯痔散等,具有腐蚀作用,用于溃疡已成瘘管、窦道者。

(3)注意点 药线不能全部插入疮口,留出一部分向侧方或下方折放,再用膏药或油膏盖贴;当脓水已尽,流出黄稠滋水时,不宜再插药线,以免影响收口。

2.导管引流

古代导管用铜制成,长1cm左右,粗细约0.3cm,中空,一端平而光滑,一端呈斜尖式,在斜尖下方之两侧各有一孔(以备脓腐阻塞导管腔头部后仍能起引流的作用),即为导管的形状,消毒备用。这种导管引流较之药线引流更能使脓液畅出,从而达到脓毒外泄的目的。

(1)适应证 凡附骨疽、流痰、流注等脓腔较深、脓液不易畅出者。

(2)用法 将消毒之导管轻轻插入疮口,到达底部后再稍退出一些即可。当其管腔中已有脓液畅流排出时,即用橡皮膏固定导管,外盖厚层纱布,放置数日(纱布可以每日调换);当脓液减少后,改用药线引流。导管另一种应用方式是当脓腔位于肌肉深部,切开后脓液不易畅出,将导管插入以引流脓液外出,待脓稍少后即拔去导管,再用药线引流。总之,这种导管引流目前对体表脓肿已很少采用,而大多应用于腹腔手术后,如胆道感染、阑尾脓肿等手术后,且导管均改用塑料管或橡皮管(导尿管)以替代铜制导管。

(3)注意点 导管的放置应放在疮口较低的一端,以使脓液畅流;导管必须固定,以防滑脱或落入疮口内;导管必须注意不要受压,管腔如被腐肉阻塞可松动引流管或轻轻冲洗,以保持引流通畅。

3.扩创引流 是用手术方法扩大创口进行引流的方法。多用于脓肿溃后有袋脓现象,经其他引流、垫棉法等疗效不佳者。

(1)适应证 袋脓、瘰疬溃后形成空腔或脂瘤染毒化脓等。

(2)用法 分上下扩创和“十”字形扩创。在消毒、局麻下,对脓腔范围较小者,用手术刀将创口上下延伸;如脓腔范围较大者,则用剪刀做“十”字形扩创。瘰疬之溃疡扩创后应修剪空腔之皮,使疮面全部暴露;有头疽袋脓做“十”字形扩创后,切忌剪去空腔之皮,以免形成较大瘢痕;脂瘤感染化脓做“十”字形切开后,适当修剪两侧皮肤,便于嵌塞棉花,并用刮匙将囊肿内物质及囊壁一并刮除。

(3)注意点 扩创后须用无菌棉球按疮口大小蘸八二丹或七三丹嵌塞疮口以祛腐,并加以固定,以防止出血,以后可按溃疡处理。

(二)垫棉法

垫棉法即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利用加压的力量使溃疡下方的脓液得以排出,使过大的溃疡空腔皮肤与新肉得以黏合而达到愈合的目的。

1.适应证 溃疡有袋脓者;窦道脓出不畅;溃疡脓腐已尽、新肉已生、皮肉不相亲形成空腔者。

2.用法 袋脓者垫压疮口下方空隙处,并用宽绷带固定;窦道深而脓水不易排出者,垫压整个窦道空腔,并用绷带扎紧;溃疡空腔皮肉不相亲者,宜垫压范围超过空腔,外用宽绷带固定。腋窝、腘窝部疮疡溃后易形成袋脓或空腔,故宜早日应用垫棉法。用棉花或纱布垫支后,根据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绷带加压固定,如项部用四头带,腹壁用多头带,会阴部用丁字带,腋窝、腘窝部用三角带包扎,小范围者可用宽橡皮膏加压固定。

3.注意点 急性炎症期不宜应用;垫棉加压后效果不佳者宜扩创引流。

(三)药筒拔法

药筒拔法是采用一定的药物,与竹筒若干同煎,乘热急合疮上,以吸取脓液毒水的方法。它是借着药筒具有宣通气血、拔毒泄热的作用,从而达到脓毒自出、毒尽疮愈的目的;同时还可减少因挤压所致的痛苦,防止因脓毒不得外出而引起毒反内攻的流弊。

1.适应证 有头疽坚硬散漫不收,脓毒不得外出者;毒蛇咬伤,肿势迅速扩散,毒水不出者;反复发作的流火等症。

2.用法 先用鲜菖蒲、羌活、独活、紫苏、蕲艾、白芷、甘草各15g,连须葱60g,用清水10碗煎数十滚,待药浓熟为度,备用。次用鲜嫩竹数段,每段长23cm,径口4.2cm,一头留节,刮去青皮留白,厚约0.3cm,靠节钻一小孔,以杉木条塞紧,放前药水内煮数十滚(药筒浮起用物压住);如疮口小可用拔火罐筒。将药水锅放在患者榻前,取筒倒去药水,乘热急对疮口合上,按紧,自然吸住,待片刻(5~10分钟)药筒已温,拔去杉木塞,其筒自落。并视其需要和病体强弱,每天可拔1~2筒或3~5筒,如其坚肿不消,或肿势继续扩散,脓毒依然不能外出者,翌日可再次吸拔,如此连用数天。如应用于流火,患部用新洁尔灭消毒,先用砭镰法放血,再用药筒吸拔,待吸拔处血液自然凝固后,用纱布包扎,一般应用于复发性丹毒已形成象皮腿者。目前常因操作不便,以拔火罐的方法代替。

3.注意点 必须验其筒内拔出的脓血,若是鲜明红黄稠厚者预后较好,纯是败浆稀水、气秽色黑绿者预后较差。此外,操作时须避开大血管,以免出血不止。

(四)针灸法

针法和灸法在外科上广泛应用。针法根据不同病证取穴,采用不同手法;灸法具有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蓄毒的作用。可用于疮疡各期。

1.适应证 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以及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用于肿疡初起坚肿,特别是阴寒毒邪凝滞筋骨而正气虚弱,难以起发,不能托毒外达者;或溃疡久不愈合,脓水稀薄,肌肉僵化,新肉生长迟缓者。

2.用法 针刺一般采用病变远隔部位取穴,手法大多用泻法,不同疾病取穴各异。灸法分明灸和隔物灸两种。明灸因有灼痛,且易引起皮肤水疱,比较少用;隔物灸法中豆豉饼灸、隔姜蒜灸等适用于气血两虚、风寒湿凝滞筋骨之证。雷火神针灸适用于风寒湿侵袭,经络痹痛之证。至于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须视疮形的大小及疮口的深浅而定。务必使药力达到病所,以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觉痛为度。

3.注意点 针刺一般不宜直接刺于病变部位;头面、颈项不宜使用灸法,疔疮等阳实证不宜灸之,手指等皮肉较薄处灸之更增疼痛,根据病情,针灸应与内治、外治等法共同使用。

(五)熏法

熏法是用药物燃烧后取其烟气上熏,借着药力与热力的作用,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而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

1.适应证 肿疡、溃疡均可应用。

2.用法 神灯照法具有活血消肿、解毒止痛的功能,用于痈疽轻症,使未成脓者自消,成脓者自溃,不腐者即腐。桑柴火烘法具有温阳通络、消肿散坚、化腐生肌、止痛的功能,用于疮疡坚而不溃、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烟熏法具有杀虫止痒的功能,适用于干燥而无渗液的各种顽固性皮肤病。

3.注意点 保持室内适当的空气流通;注意患者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应,以免引起皮肤灼伤。

(六)熨法

熨法是用药物加酒、醋炒热后布包熨摩患处,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疗法。

1.适应证 风寒湿痰凝滞筋骨肌肉者,以及乳痈初起或回乳均可应用。

2.操作方法 取赤皮葱连须240g捣烂后与熨风散药末和匀,醋拌炒热,布包熨患处,稍冷即换,具有温经祛寒、散风止痛之功,用于附骨疽、流痰皮色不变、筋骨酸痛者。取皮硝80g置布袋中,覆于乳房患处,再用热水袋置于布袋上待其溶化吸收,具有消肿回乳之功效。适用于乳痈初起或哺乳期回乳。

(七)热烘疗法

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热烘的疗法。通过热力使局部腠理开疏,药力渗透,达到止痒、活血祛瘀的目的。

1.适应证 用于鹅掌风、慢性湿疮、牛皮癣等出现皮肤干燥、瘙痒之症者。

2.用法 所用药膏如疯杨膏治鹅掌风,青黛膏治慢性湿疹,疯油膏治牛皮癣等。用时先将药膏均匀薄涂于患处,然后用电吹风或火烘患部,每日1次,约20分钟,烘后随即将药膏擦去。

3.注意点 操作时防止皮肤灼伤,急性皮肤病禁用。

(八)浸渍法

浸渍法古称溻渍法。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在药液中,通过湿敷、浸泡、淋洗使药物作用于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

1.适应证 阳证疮疡初起、溃后,皮肤病瘙痒、脱屑,内、外痔肿胀疼痛等。

2.用法 葱归溻肿汤可疏导腠理、调通血脉,适用于痈疽初起;2%~10%黄柏溶液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疮疡溃后脓水淋漓、腐肉不脱、疮口难敛者;苦参汤具有祛风除湿、杀虫止痒之功,可洗涤尖锐湿疣、白疕等;五倍子汤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煎汤坐浴可用于内、外痔肿痛及脱肛等;香樟木有调和营卫、祛风止痒之功,煎汤沐浴适用于瘾疹;鹅掌风浸泡汤可疏通气血、杀虫止痒,加醋同煎,每日浸泡,适用于鹅掌风。

3.注意点 应用本法时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宜避风凉,以免感冒。

复习思考

1.什么是外治法?常用的外治法有哪些?

2.什么是垫棉法?其适应证有哪些? Tq0OmuF8nMVS/8KcjAWstacMn0EcyWP/M58Yr/Zu4OjhWo+GO0wCd6kRDZoKyt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