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PREFACE

中医临床课程包括内、外、妇、儿、针灸、骨伤、眼、耳鼻喉、皮肤等多门学科,教学内容十分丰富。但当前的中医临床教学过程仍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重复,在教学过程中不但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和中医四大经典的内容有重复,而且临床各学科的内容亦有重复,使学生觉得乏味,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抓住疾病的重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学生毕业后临床知识分散、凌乱,不能很好地将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体看病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学生在临床医学院学完所有中医临床课程后,迫切需要开设一门课程使学生能够对今后中医临床课程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扩大知识面,增强临床各科的有机联系。

因此我们学习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采用1965年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首创的PBL教学法,即以问题引导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并根据中医临床课程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改进,以问题为引导进行中医临床课程整合,开展PBL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临床各科的有机联系;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毕业进入临床后能很快抓住重点,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临床实际的结合,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内容与临床实践能很好地结合;将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整体的看病能力。

本书具体编写是以每个中医证型为起点,阐明其病机和病机转化,然后具体到中医病证,再到方剂和中药,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中医四大经典所学内容串联在一起,将中医临床课程所涉及的疾病进行横向联系,强调中医证型与临床各科中医病证之间的联系以及理法方药的差异,既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又强调了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是一部联系中医理论与临床的不可多得的参考工具书。

《中医临床辨证思维PBL教程》编委会
2018年2月 e5ZYIB5NZu1Ehd+qruYLW9Z38o3UaTSKmEg6v0/u06KW7NPqgijTS2J1aeSbNRN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