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病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发挥其防治疾病的作用。尽管针灸疗法本身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医生掌握不当,针刺某些腧穴则可能发生意外事故,轻者造成患者一时痛苦,重者则导致脏器严重损伤,甚至死亡。针对中医针灸临床发展的需要,以严振国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编写了系列腧穴解剖专著和教材,在国内率先开设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教学。

一、腧穴解剖的发展历程

1975年开始,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严振国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全身十四经361个经穴及78个经外奇穴进行了系列研究。在尸体上标经定穴,然后低温冰冻,再经过穴位做多种断面切割,以反映多种角度、深度、范围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通过对穴位断面解剖结构的观察与分析,在不破坏断面结构的情况下,辨明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与解剖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经整理后编写了第一本教学讲义—《应用解剖与穴位层次结构》,于1978年、1981年分别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该课程的教学。

随着对穴位形态结构研究的全面深入进行,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升华,于1983年、1986年、1990年、2002年先后出版了《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头颈胸部和腹盆部4本)等多本专著,并于1980年创建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经穴断面解剖陈列室”。该陈列室先后接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与访问团体,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受原卫生部委托,还于1987年举办了“全国经穴解剖高级师资培训班”,面向全国中医药院校推广该课程的教学,来自全国中医药院校的17名学员参与了长达半年的进修学习,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陆续开设了本课程的教学。

199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药院校编写的《常用穴位解剖基础》正式出版,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2001年,上海研究生教育用书《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出版,成为研究生教学的正式教材。2001年,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常用穴位解剖多媒体》(光盘)出版,成为该课程的教学光盘。2005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出版。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出版,该教材获得2015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2014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出版。2017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出版。

200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经穴解剖实验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首批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多年来一直承担大量经穴解剖课题研究,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

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和启动了“严振国名师工作室”,传承人及其团队通过开展名师传承研究工程工作,整理和研究了名师的学术思想和教学经验,继承和弘扬了名师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腧穴解剖学课程教学和科研团队。

200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启动了“经穴断面解剖陈列室”的改扩建工作,并更名为“人体与经穴解剖标本陈列馆”。通过建设,逐步将其建成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具有较高中西医现代科技含量的腧穴解剖学教学、科研和实验展示基地,于2010年7月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2011年腧穴解剖学建设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同年还立项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的建设项目。2012年腧穴解剖学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该课程网上资源由课程介绍、师资队伍、申请表、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实践教学、师生互动、名师工作室、陈列馆、三级实验室十大模块组成,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教案、标本图片、复习思考题、授课录像、教学光盘、教学录像等资源均可通过网络查阅,为学习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教学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还重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示范和辐射效应,2001年起在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每年开课,2003年起面向日本、韩国短期留学生每年开课,2008年起在日本滋庆学园面向研究生开课,为中医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二、腧穴的层次解剖结构

在针刺操作时,针灸针由浅入深多穿过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等层次结构,其间还分布有大量血管、淋巴管、神经及神经末梢等结构,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皮肤

皮肤被覆于身体表面,在口、鼻、肛门、尿道口及阴道口等处,皮肤移行于体内管腔黏膜。皮肤约占体重的8%,成人面积为1.2~2 m 2 ,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皮肤的厚度因个体、性别、年龄和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据初步测定,我国男性皮肤厚度(不包括皮下组织)通常为0.4~5 mm。枕项部、背肩部和臀部皮肤都较厚,约为2.2 mm;臂内侧皮肤较薄,约为0.5 mm;在四肢通常是外侧较厚,内侧较薄;掌、跖部皮肤最厚。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具有屏障、保护、调节体温及感觉等功能。此外,还有由表皮演化而成的附属器,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

1.表皮 位于皮肤浅层,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其厚度随身体的部位而异,表皮的厚度一般为0.07~0.12 mm;在手掌和足跟最厚,为0.3~1.5 mm。表皮由深至浅可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五层(图0—1)。

图0-1 手掌皮肤结构

(1)基底层 位于表皮最深层,是一层低柱状或立方形细胞,称为基底细胞。基底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增殖能力,新生细胞向浅层迁移,分化成表皮其余几层的细胞。

(2)棘层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10层多边形细胞组成。胞体较大,胞体向四周伸出许多细小的短棘,故称为棘细胞。

(3)颗粒层 位于棘层上方,由3~5层梭形细胞组成。胞质内含有许多透明角质颗粒,细胞核和细胞器已退化。

(4)透明层 位于颗粒层上方,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呈透明均质状,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和细胞器已消失。

(5)角质层 为表皮的表层,由多层扁平的角化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是完全角化的死细胞,无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角质蛋白。此层比较坚韧,对水、微生物、物理因素和酸碱等均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靠近表面的角化细胞之间连接松散,细胞常呈片脱落,成为皮屑。

2.真皮 位于表皮下面,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一般厚度1~2 mm。若真皮中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退化,真皮致密度和弹性就减弱,外在表现为表皮的舒展性和平整性也相应减退,使皮肤出现皱纹和松弛等一系列老化现象。真皮上面与表皮牢固相连,深面与皮下组织相接,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织层。

(1)乳头层 是与表皮相连的薄层结缔组织,向表皮底部突出,形成许多乳头状的突起,称为真皮乳头,它使连接面增大,连接紧密,利于表皮从真皮的血管获得营养。乳头层毛细血管丰富,有许多游离神经末梢,在手指等触觉灵敏的部位常有触觉小体。

(2)网织层 在乳头层下方,较厚,为真皮的主要部分,与乳头层无明显的分界。网织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胶原纤维粗大,交织成网,还有许多弹性纤维,使皮肤有较大的韧性和弹性。此层有许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也多在此层,还可见环层小体。

(二)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即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内有浅静脉、浅动脉、皮神经、淋巴管等结构。皮下组织将皮肤与深部的组织连接在一起,使皮肤有一定的移动性。皮下组织的厚度因个体、性别、年龄、部位以及营养状况不同有较大的差别。血管、淋巴管和神经通过皮下组织分布到皮肤,皮肤的毛囊和汗腺也常延伸到皮下组织中。人体某些部位的皮下组织内缺乏脂肪,如眼睑、耳郭。某些部位的皮下组织分浅深两层:浅层含脂肪较多;深层呈膜状,一般不含脂肪,而含有较多弹性纤维,如下腹部、阴茎和会阴部。皮下组织有维持体温和保护深部结构的作用。临床皮下注射,即将药液注入此层。

1.疏松结缔组织 又称蜂窝组织,它广泛分布于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之间,具有连接、营养、防御、保护、修复等作用。疏松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基质等成分构成,其特点是细胞和纤维的含量较少,排列稀疏,而基质的含量较多(图0—2)。

图0-2 疏松结缔组织

2.脂肪组织 主要由大量密集的脂肪细胞构成,被少量的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脂肪小叶(图0—3)。主要分布于皮下、肾周围、网膜、系膜和黄骨髓等处,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缓冲机械压力、维持体温和参与脂肪代谢等功能。

图0-3 脂肪组织

(三)深筋膜

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位于浅筋膜的深面,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包被体壁、骨骼肌和血管、神经等。深筋膜与肌的关系非常密切,随肌的分层而分层。在四肢,深筋膜伸入肌群之间,并附着于骨面,构成肌间隔(图0—4),将功能、发育过程和神经支配不同的肌群分隔开来,与包绕肌群的深筋膜共同构成骨筋膜鞘,保证其单独活动,这在临床上有很大意义。当一块肌肉由于炎症、水肿等原因肿胀时,由于筋膜限制了其体积膨胀,可出现疼痛。此外,深筋膜还包绕血管、神经形成血管神经鞘,包裹腺体形成腺体的被膜,在某些部位增厚形成韧带。

图0-4 小腿中部横切面(示筋膜)

深筋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能减少肌间摩擦,保证每块肌或肌群能够单独地进行运动;在腕部和踝部,深筋膜显著增厚,形成支持带,对深面的肌腱起支持和约束作用;可作为部分肌的附着点,以扩大肌的附着面积;血管神经在深筋膜形成的筋膜鞘内走行,有利于血管扩张。在病理状态下,深筋膜有限制炎性分泌物扩散流动的作用。熟知深筋膜配布状况,还可推测炎性分泌物扩展蔓延的方向。

(四)骨骼肌

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绝大多数借肌腱附着于骨骼上,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产生运动。人体骨骼肌共有600多块,约占体重的40%。每块骨骼肌不论大小如何,都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并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受特定的神经支配,因此,每块骨骼肌都可看作一个器官。骨骼肌有两种作用:一种是静力作用。骨骼肌具有一定的张力,使身体各部之间保持一定姿势,取得相对平衡,如站立、坐位和体操中的静止动作。另一种是动力作用。骨骼肌具有一定的收缩力,使身体完成各种动作,如伸手取物、行走和跑跳等。

1.骨骼肌的构造 每块骨骼肌都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构成。

(1)肌腹 主要由大量的肌纤维(即肌细胞)构成,色红而柔软,有收缩能力。肌细胞呈细长圆柱状,长1~40 mm,直径10~100 μm。每个肌细胞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细胞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浆内含许多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呈细丝状,直径1~2 μm。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带,每条肌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整齐地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肌纤维呈现出规则的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图0—5)。

图0-5 骨骼肌纤维

肌腹的外面被薄层结缔组织膜构成的肌外膜包裹。由肌外膜发出若干纤维隔进入肌内,将其分割成较小的肌束,包被肌束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束膜。在肌束内,每条肌纤维周围还有一层薄的结缔组织膜,称为肌内膜。肌的血管和神经均沿着这些结缔组织深入肌内。骨骼肌可有红肌与白肌之分。红肌大都由红肌纤维构成,较细小,收缩较慢,但作用持久;白肌主要由白肌纤维构成,较宽大,收缩较快,能迅速完成特定的动作,但作用不持久。每块肌大都含有这两种纤维。一般来说,保持身体姿势的骨骼肌,含红肌纤维较多;快速完成动作的骨骼肌,含白肌纤维较多。

(2)肌腱 主要由腱纤维构成,为平行致密的胶原纤维束,色白而坚韧,但无收缩能力,大都位于肌腹的两端,能抵抗很大的牵引力,其抗拉力强度是肌腹的112~233倍。肌腹借肌腱附着于骨面。长肌的肌腹呈梭形,两端的肌腱较细小,呈条索状。有的肌腱在两个肌腹之间,称为中间腱,这种肌称为二腹肌。有的肌有数个腱,将肌腹分割成多个肌腹,这种腱称为腱划,如腹直肌。阔肌的肌腹和肌腱均呈薄片状,其肌腱称为腱膜,如腹外斜肌腱膜。位于肌的中心,呈板状的腱膜,称为中心腱。当骨骼肌受到突然暴力时,通常肌腱不致断裂而肌腹可能断裂,或肌腹与肌腱结合处或是肌腱附着处被拉开。

2.骨骼肌的形态 骨骼肌的形态多种多样,可概括地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图0—6)。

图0-6 骨骼肌的形态

(1)长肌 肌束与肌的长轴平行,一般呈梭形或条带状,多见于四肢,收缩时肌显著缩短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有的长肌有两个以上的起始头,然后聚成一个肌腹,依其头数被称为二头肌、三头肌或四头肌。

(2)短肌 小而短,多分布于躯干的深层,且具有明显的节段性,收缩时运动幅度较小。

(3)阔肌 扁而薄,多分布于胸、腹、盆壁,收缩时除运动躯干外,还对内脏起保护和支持作用。

(4)轮匝肌 多呈环形,位于孔、裂的周围,收缩时使孔、裂变小或关闭。

3.骨骼肌的起止点 骨骼肌一般以两端附着于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面上,中间跨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当肌收缩时,牵动骨骼,产生运动。骨骼肌收缩时,通常一骨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骨的位置相对移动。通常把骨骼肌在固定骨上的附着点称为起点或定点,在移动骨上的附着点称为止点或动点。一般接近身体正中矢状面或四肢部近侧端的附着点是起点,反之是止点。但起点和止点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换,即当移动骨被固定时,在骨骼肌的收缩牵引下,固定骨则变成移动骨,如此,原来的止点变成了起点,而起点则变成了止点。

(五)血管和淋巴管

人体的血管和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循环系统是一套密闭而连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针刺过程中多涉及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除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外,管壁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

1.动脉 是运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管道。动脉由心室发出,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于毛细血管。根据其管径大小和管壁结构的不同,将动脉分为大、中、小、微四级,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其中以中膜的变化最大。

(1)大动脉 包括主动脉、头臂干、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和髂总动脉等。主要特征是中膜最厚,由40~70层弹性膜组成,故又称弹性动脉,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少量胶原纤维和大量弹性纤维(图0—7)。

(2)中动脉 除大动脉以外,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主要特征是中膜比较厚,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故又称肌性动脉,平滑肌之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在内膜与中膜之间,以及中膜与外膜之间,分别有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图0—8)。

图0-7 大动脉的组织结构

图0-8 中动脉的组织结构

(3)小动脉 管径在0.3~1 mm之间的动脉称为小动脉。结构与中动脉相似,也属肌性动脉。内弹性膜明显,中膜有几层环形平滑肌,外弹性膜不明显。

(4)微动脉 管径在0.3 mm以下的动脉称为微动脉。内膜无弹性膜,中膜有1~2层环形平滑肌,外膜较薄。

2.静脉 是引导血液返回心脏的管道。静脉起自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不断接纳属支,逐渐汇合成中、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与动脉相比,静脉的特点是:①数量较动脉多,管壁薄,弹性较小,管腔大,在切片中常呈塌陷状;②根据管径和管壁结构的不同,亦可分大、中、小、微四级,管壁三层结构不如动脉明显,平滑肌和弹性纤维不如动脉丰富,结缔组织成分较多;③管壁内有静脉瓣(图0—9),四肢较多,尤以下肢最多,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向心流动;④可分浅静脉和深静脉,浅静脉位于皮下,注入深静脉,深静脉一般与同名动脉伴行。

图0-9 静脉瓣

3.毛细血管 是连于小动脉与小静脉之间的微细管道。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分布广泛,并相互吻合成网。其管壁薄,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管径小,一般为6~8 μm,血窦可达40 μm。根据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

(1)连续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较薄,胞质内有大量吞饮小泡,相邻内皮细胞间有连接复合体,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脑和脊髓等处(图0—10)。

图0-10 毛细血管结构模式图

(2)有孔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很薄,有许多贯通细胞的小孔,小孔上或有隔膜封闭,其通透性较大。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一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图0—10)。

(3)血窦 又称窦状毛细血管,腔大,壁薄,形态不规则,内皮细胞之间的间隙较大,通透性大。主要分布于肝、脾、红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等处。

4.毛细淋巴管 是淋巴管道的起始段,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彼此吻合成网。分布广泛,除脑、脊髓、上皮、角膜、晶状体、牙釉质和软骨以外,遍布全身各部。管壁薄,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和周细胞,内皮细胞之间多呈叠瓦状邻接,细胞间有0.5 μm左右的间隙。因此,毛细淋巴管具有比毛细血管更大的通透性,一些不易透过毛细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异物、细菌、癌细胞等较易进入毛细淋巴管。一般毛细淋巴管的管径较毛细血管大,为10~45μm,并可随机能状态和年龄而变化,小儿或淋巴管生成活跃时其管径增加。

5.淋巴管 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管壁三层结构近似小静脉,具有大量向心方向的瓣膜,可防止淋巴逆流。瓣膜附近管腔略扩大,呈窦状,使充盈的淋巴管外观呈串珠状。当淋巴管道局部阻塞时,其远侧的管腔扩大,使瓣膜关闭不全,也可造成淋巴的逆流。根据淋巴管所在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浅深两种。浅淋巴管行于皮下组织中,多与浅静脉伴行;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浅、深淋巴管之间存在广泛的交通吻合支。由于淋巴回流速度缓慢,仅为静脉流速的1/10,因此,浅、深淋巴管的数量及其瓣膜数目可为静脉的数倍,从而维持了淋巴的正常回流。

(六)神经和神经末梢

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的。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其外表的髓鞘和神经膜构成。包裹在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外膜。外膜的结缔组织伸入神经内,把神经分隔成大小不等的神经束。包裹在神经束外面的结缔组织称为神经束膜。神经束膜的结缔组织伸入束内,包绕每条神经纤维,称为神经内膜。神经内血液供应丰富,外膜的血管发出分支进入束膜,进而在内膜形成毛细血管网,并含有淋巴管。

神经遍布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中,多数神经同时含有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是神经末梢,终止于体内各组织或器官内。按其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末梢和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

1.感觉神经末梢 又称感受器,由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终末部分形成,能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转变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产生感觉。常见的感觉神经末梢有游离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环层小体和肌梭等(图0—11)。游离神经末梢感受冷、热、疼痛和轻触觉刺激,广泛分布于表皮、角膜、浆膜、骨膜、血管外膜等处;触觉小体感受触觉,分布于皮肤真皮乳头内,多见于口唇和指尖等处;环层小体感受压觉和振动觉,广泛分布于皮下组织、腹膜、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肌梭位于骨骼肌内,属本体感受器,主要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控骨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2.运动神经末梢 是指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在肌组织和腺体上的终末结构,支配肌纤维的收缩和调节腺体的分泌,又称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又分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和内脏运动神经末梢两大类。躯体运动神经末梢呈葡萄样,附于骨骼肌纤维的表面,形成椭圆形板状隆起,称为运动终板(图0—12)。一个运动神经元支配多条骨骼肌纤维,而一条骨骼肌纤维通常只接受一个轴突分支的支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合称为一个运动单位。内脏运动神经末梢分布于内脏及血管壁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等处,轴突终末分支呈串珠状膨大,与肌纤维或腺细胞等表面接触,建立突触连接。

三、腧穴的常用定位方法

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主要有骨度分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比量法和简易取穴法四种。

(一)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取穴的方法。例如: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骨度分寸法,腕横纹至肘横纹规定为12寸,然后将其长度折算成12等份,内关穴就在腕横纹上2等份处。骨度分寸法的优点在于取穴准确,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等体型的人均能适用。常用骨度分寸表及常用骨度折量法示意图如下(表0—1、图0—13、图0—14、图0—15)。

图0-11 各种感觉神经末梢

图0-12 运动终板

表0-1 骨度分寸表

(二)体表标志法

1.固定标志法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以及骨节突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皮肤凹陷等作为标志的取穴方法。例如:鼻尖取素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取印堂;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膻中;脐旁开2寸取天枢;腓骨头前下方取阳陵泉;低头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等等。

2.活动标志法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标志的取穴方法。例如:耳门、听宫、听会应张口取穴;下关应闭口取穴;屈肘,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取曲池;屈肘,手掌向胸时,在尺骨茎突的桡侧缘缝隙中取养老;拇指翘起,当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取阳溪,等等。

图0-13 骨度分寸(前面观)

图0-14 骨度分寸(后面观)

图0-15 骨度分寸(侧面观)

(三)手指比量法

1.中指同身寸法 是以患者的中指尖与拇指尖相对连成一环,在中指中节桡侧面,近侧指横纹头与远侧指横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此法可用于背腰部和四肢部取穴(图0—16)。

2.拇指同身寸法 是以患者的拇指指骨间关节部位的横径为1寸。此法常用于四肢部取穴(图0—17)。

图0-16 中指同身寸

图0-17 拇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法 又称“一夫法”。即患者示指、中指、环指、小指伸直并拢,以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掌面的横纹为基准的四指总横径为3寸。此法常用于四肢部、腹部和背部取穴(图0—18)。

图0-18 横指同身寸

(四)简易取穴法

简易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例如:以患者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示指压在另一手腕后桡骨茎突的正中上方,当示指尖下取列缺;半握拳,中指尖下取劳宫;患者两手臂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中指尖下取风市;垂肩屈肘,于肘尖下取章门;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取百会;拇指、示指张开,以另一手拇指的指骨间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拇指尖下取合谷,等等。 sMs9WN8mCbwJmiLBDyszArP4uFCjJJF9S/tY9/pk1RNkU0Cojr3LmvtPOnIMF2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