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从两万到千亿

时下有句非常流行的话叫“打工不如当老板”,某机构曾经在一群年轻人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创业想法的人占到了90%以上。白手起家,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打拼事业,这种精神固然可嘉,但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艰难困苦却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很多人都被困难吓倒,半途而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取得了成功,其中就包括华为集团创始人任正非。

任正非,1944年生于江苏,大学文化。1962年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两个支队担任过战士、班长、排长、指导员、教导员,随部队先后转战西北、东北等地。1982年,时任副团长的任正非奉命带部队南下,参加大规模开发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深圳会战”。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从部队转业,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中年人,以凑来的2万元人民币创立了华为公司。谁都不会想到,这家诞生在一间破旧厂房里的小公司,多年后竟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不得不承认,任正非是一个为信念而战的硬汉。

2005年任正非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建设者与巨子”前100名。《时代周刊》对他的企业是这样评价的:华为正重复当年思科、爱立信等卓越的全球化大公司的历程,并且正在成为这些电信巨头“最危险”的竞争对手。2006年美国《新闻周刊》则有过这样一番评论:尽管创立者任正非一直保持低调,但华为已经与电讯业的国际几大巨头北方电讯、朗讯科技、阿尔卡特、思科系统站在同一水平线展开竞争,而且它常常可以从它们中间赢得更多的网络运营业务。

2007年,华为正式对外公布的财报显示,华为当年合同销售额达160亿美元,实际销售收入达125.6亿美元,净利润达6.74亿美元,在中国国内电子行业中,营利和纳税均排名第一。截至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已经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短短20年,华为用实力走到全球化大公司的行列。创业后,事业达到顶峰时,想要守卫胜利的果实又会成为摆在守业者面前的另一座大山。这时候,只要思想上稍有松懈或是在管理上出现些许失误,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

任正非也深知“守业难”这个不争的事实,他变得越来越“低调”。当有人向他投来橄榄枝,希望他担任工商联副主席、全国性大会的代表时,他守拙婉拒。非但如此,对企业家们不惜斥巨资现身的媒体盛事,任正非更是一概谢绝。然而,他虽然避开了商业的喧嚣,远离了闪烁的镁光灯,但他的视线却分秒没有从守业上转移。

任正非深谙驾驭媒体的艺术,他会根据公司发展的形势,不时抛出凝聚着深刻见解的观点,谈公司、讲战略、说做人。这些文章内容生动,谈吐风趣,完全像是一个过来人在谈人生,丝毫没有说教之感。他强调基础教育的绝对地位,他时常怀有“华为冬天”的忧患意识,他期待志同道合的“英雄”出现,他理解奋斗青年的梦想和困惑……这些推心置腹的交谈让任正非不再是一个高踞神坛的商业巨人,他的举重若轻、绵里藏针成功地将引导公众与教育员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也使得他成为华为员工乃至华人创业者心中的“精神领袖”。

任正非一直保持着热情,兢兢业业丝毫没有松懈,每天工作长达15~20个小时。在他的世界里,没有风花雪月,更没有纵情享受。多年来,唯一不变的是那不断渴求胜利和超越的决心和信念。截至2012年底,华为共拥有来自15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万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总员工人数的45.36%,外籍员工人数接近3万。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与上年相比上升了30位。

从两万起家到市值千亿的产业帝国,是一部历尽艰辛的创业启示录,让人们在任正非的人生历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所具备的积极的心态和优秀的品质;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种罕见的心灵震撼力量,那就是踏踏实实、诚信处世的超然心态,以及在寻找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道路的过程中的那份激情。任正非所创造出的伟大神话,将在人们心中永存,他的锲而不舍、永不放弃的精神也将长久激励着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 EX/YTX+DzDhNIx7ogdEJEVCDiWYKhXXOCGSLcww/Nh4eY58pMPLnyEoM4meGD1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