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身体及环境心理学

囚徒困境:为何倒霉的总是出头的自行车选手

这种情景,来源于警察隔离审问同案的不同嫌疑犯而产生的有趣博弈。对于这些囚徒而言,这是在一种信息不对称之下人们互相直接决策的可能状态描述,在这种情况下,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坚不吐实,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对于那些对自行车比赛没有研究的初看者,通常都会觉得自行车比赛冗长无趣,不明白那些车迷到底为何乐在其中。其实,自行车比赛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和博弈学知识。选手们在到达终点前的路程常以大队伍方式前进,他们采取这种策略是为了让自己始终不因为成为出头鸟而过多地消耗体力——在比赛过程中,处于最前方的选手由于迎风所以是最费力的,因此选择在前方是最差的策略。

通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家起先都不愿意向前,这使得全体速度很慢,而后会有几位选手骑到前面,然后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最前方位置,以分担风的阻力(共同合作)。但是,这时如果前方的其中一人试图一直保持前方位置(背叛),其他选手以及大队伍就会赶上(共同背叛)。这就是为什么每次比赛到了冲刺阶段总是引起一段疯狂的追逐,因为每次比赛总会有选手受不了诱惑,希望独霸领先,从而使得骑行队伍的默契被打破,整个队伍的成员变成亡命的囚徒,只顾自己了。

验证性偏见:贝利的乌鸦嘴

人们普遍偏好能够验证假设的信息,而不是那些否定假设的信息。换句话说,也就是当我们在主观上支持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掉那些可能推翻我们观点的信息。

若是问谁是这个星球上最大的乌鸦嘴,球王贝利恐怕是能够排得上号的。每逢大型足球比赛,媒体总喜欢找这位足球界的传奇进行成绩预测。他的乌鸦嘴记录包括:

1991年女足世界杯,贝利预言中国男足将在10年内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如今中国男足连世界二流都算不上。

1992年,贝利看好南斯拉夫队,结果南斯拉夫队因为政治问题未能参赛。

1994年世界杯,贝利预测哥伦比亚队有夺冠希望,结果哥伦比亚队连小组都没出线。

1996年欧洲杯,贝利看好土耳其队和意大利队,两支球队也连小组都没出线。

2002年世界杯,贝利看好阿根廷队和法国队,两队却在小组赛中惨遭淘汰;巴西队与英格兰队大战之前,贝利预言英格兰队会夺冠,结果英格兰队输了。

2004年欧洲杯,英格兰队对阵葡萄牙队,贝利看好英格兰队,结果英格兰队却因点球出局。随后贝利预言葡萄牙队夺冠,最后冠军却属希腊队。

从此以后,媒体每当他预测或者评论出现相反结果时,便大肆炒作。事实上贝利也有许多看法是正确或者说是与最后结果相符的,只是在人们的印象里,“乌鸦嘴”贝利说出来的必定就是反话。

霍布森选择效应:卖马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个效应产生于一个叫作霍布森的贩马者的真实卖马故事。在某种情况下,看似给予一个人许多选择,但这些选择要么条件近乎不可实现,要么就是同质,心理学家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为“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一个小选择,是一个假选择(大同小异的选择就是假选择)。

早在1631年的英国,当时的商业氛围已经非常浓厚。在著名的剑桥镇有个商人叫作霍布森,他从事的是马匹生意。他说:“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一样!”这样的诱人条件,顿时吸引了大批顾客前来洽谈,然而当大批顾客到来后,却发现:霍布森的马圈巨大,马匹也非常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不是瘦的,就是病的,实际上等于没挑一样,根本就不会有人买到合适的马。很快霍布森的所有马价格统一的噱头便被人们识破。从此以后,无论他再如何宣传,再也没有客户出现在他的马厩前。

霍布森看来明显低估了人们的判断能力。然而在世界发展迅速的今天,信息严重的不对称,许多看起来有很多选择的情境,其实都是不可选择的。因此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三思而后行,仔细分析每件事情的条件和步骤。

疼痛麻木定律:关公刮骨的故事

疼痛不完全是由人的身体引起的,之所以会产生疼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还有心理的因素在起作用。心理因素往往可以夸大或者缩小疼痛的实际感觉,当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的时候就会感觉疼痛加倍,而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领域时就会感到疼痛减轻。疼痛并不因为转移注意力而减少,实际上是精神自身产生了某种麻木。

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连。有一次,关公(关云长)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说:“我不能因小小创伤,而误了军国大事。”

众人只好四方访寻名医。一日,来了一个自称华佗的医生,他说听闻关公中了毒箭,特来医治。这时,关公的右臂痛得厉害,正和马良下棋来分散注意力,以免自己露出痛苦的表情而乱了军心。

华佗看过关公的箭伤,说:“君侯的手臂若再不医治,恐怕便要废了!如果要根治,便得把君侯的手臂牢牢缚在柱上,然后我用刀把皮肉割开至见骨,刮去骨头上的毒,再敷上药,以线缝合,这才治得好,但恐君侯惧怕。”

关公听了,笑说自己不是世间俗子,不怕痛,更不用把手臂缚在柱上。并命人送上食物,说:“先生远道而来,请先用酒菜!”关公陪着华佗吃了一会儿,便伸出了右臂,说:“现在就请动手。我照样下棋吃喝,请先生不要见怪!”华佗也不再说什么,取出一把尖刀,请人在关公的臂下放上一个盆子。看准了位置,华佗下刀把关公的皮肉割开。关公吃喝如常,华佗气定神闲地说:“我用刀把君侯骨头上的毒给刮走,这就好了!”华佗的手法娴熟,话刚说完,手上的刀子已经在关公手臂的骨头上来回刮,还发出窸窣的声音,流出的血几乎注满了整个盆子。将士见到这情境,全部掩面失色,唯独关公仍继续下棋吃喝,面不改色。不久,华佗把毒全刮走,敷上药,并把伤口缝合。

关公实际上并没有在生理上减轻疼痛,他所做的只是转移注意力,使自己的精神麻木,从而对于疼痛没有那么剧烈的感觉了。

心理摆效应:失去平衡的冠军之心

在生活中,我们的心情经常经历从“沸点”到“零点”的过山车运动,越是高兴,就越容易悲伤。心理学家认为,当外界因素对人们心里产生了刺激时,人的心理状态便会呈现多层次或两极分化的特点。这种钟摆式的两极剧烈摇摆,就是心理摆效应。

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中国军团披金斩银无数,然而却仍然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其中,男子双人3米跳板就是一块至今在中国跳水运动员心中抹不去的遗憾和创伤。参加这一项比赛的选手是中国的王克楠和彭勃。5跳过后,两人分数遥遥领先,最后一跳只要安全地插入水中即可获胜。然而,此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了,王克楠由于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了心理波动,结果居然横着身子掉入水中,最终痛失这块到手的金牌。

可以想象,王克楠作为一名小将,当面对巨大的成功就要到来时,心理产生了强烈波动。这有可能是一种狂喜,也就是说这时他的心理状态摆动到了极度的快乐一极,而这是很危险的,也就很难在接下来的比赛中稳定心绪。最终,造成了重大失误,他的心理也从极度的快乐摆向了巨大的痛苦。前面的快乐越大,造成其最后的痛苦越被加倍地放大。这位选手的心情在奥运过后许久仍无法恢复过来。

神奇三小时效应:5点到8点的工作或许没有那么可怕

根据生理、心理学家的联合观测和研究,每天早上5点到8点这三个小时的时间段,是人一天当中最清醒、效率最高的时刻。这段时间利用得好,我们就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段时间做事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被誉为世界上最受尊重的人,诺贝尔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生活在现代化大城市中的人们终日忙碌,他们最缺乏的便是心灵的平静。”曾经有研究佐证了特蕾莎修女的真知灼见。

据统计,人们一般每8分钟会被打扰1次,每小时大约7次,即每天50~60次。而平均每次被打扰的时间大概是5分钟,每天大约共有4小时被打扰,而其中大约3小时的打扰时间是毫无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每次重拾原来的思路大约最少需要3分钟,每天也就是2.5个小时。总计下来,每天因为被打扰所损失的时间大约为5.5个小时。如果按照8小时的工作制度算,这就占用了大约68.8%的工作时间。如此算来,实际上每天5到8点正是普通大众都还没有起床,社会还没有开始运行,不会有任何人打扰你的时刻。在这时努力做事情,确实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效果。

潜能最佳状态:游泳健将其实全都是船长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在完全放松、精力充沛的精神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能力最佳,潜能发挥最完全。所以,要达到潜能最佳状态,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即可。

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据说他曾经向孔子请教过关于一名艄公的驾船本领的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颜渊看到一位艄公驾船翻腾在凶险的江心,于是就问他:“您驾船的本领别人能掌握吗?”艄公回答说:“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就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稍微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颜渊不理解艄公的话,就来请教孔子。

子曰:“游泳能手是不惧怕水的,他对驾船没有恐惧心理,即使翻船他也可以自己游出来,所以他的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上看成一码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有驾过船,也能操作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唯恐弟子不明白,继续打了个比喻。孔子说: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常常获胜;用衣物就有些顾忌;用黄金下赌,就顾虑重重,患得患失。有了负担,技巧就难发挥,也更容易输掉。

成瘾心理:魏晋南北朝的最牛酒鬼

所谓成瘾,是指人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种尝试行为中产生了愉悦反应,这种反应被多次重复后,就形成人对愉悦刺激补偿的渴求,渴求又带来刺激的不断变化,于是就形成了人对这种刺激的依赖。

魏晋时期多出风流名士,其中有个叫刘伶的人,后世将其列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的逸事可谓数不胜数。他本人崇尚老庄,放情肆志,以酒为命,著有《酒德颂》流传后世。刘伶出门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要是死了,你挖点土把我埋掉。”

他常常在外面醉得东倒西歪,像一堆烂泥。进到屋里,他喝得浑身发热,就脱光衣服,还不关门。别人进屋,看他光着屁股在那里喝,难免要说他两句。他倒好,反倒指责人家说:“我把天地看作自己的家,房屋就是自己的裤子,你们现在从我的门进来,不就是钻我裤裆么?”

这样的酒瘾狂人,家人哪里受得了。刘伶老婆气得屡次把家中的酒器摔的摔、砸的砸,哭着说:“这样下去日子怎么过?我求求你,一定要戒掉它!”刘伶说:“好!好!我自己控制不了,只有祈求鬼神帮忙。让我向鬼神发个誓,你给我搞点酒肉来供奉一下酒神。这样他把酒魂抽走,我就能够戒酒了。”

老婆听了便拿来酒肉,供奉到鬼神的牌位前。刘伶向鬼神牌位拜上几拜,说:“老天爷您要可怜我刘伶,就让我把酒看作生命。一喝就是一升,喝过五斗神志才清。我老婆所讲的话您千千万万不能听。”还没等话音落地,刘伶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抓起供奉鬼神的肉,拿起供奉鬼神的酒,边吃边喝,不一会儿就不省人事了。

感觉剥夺定律:对于都市人最狠的惩罚

人是一种依靠感觉、依靠社会互动进行社会生存的动物,倘若不能持续地从外界获得刺激,身心就会变得不正常。这个定律叫作“感觉剥夺定律”。宗教界也有类似的说法:“上天赐予我们各种感官,就是要我们去使用的。”

千万不要以为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各种交往频繁增加的时代,就不可能存在感觉剥夺现象。实际上,感觉剥夺现象无处不在。例如雷达监测员和长途司机,因为工作枯燥,长时间没有变化,就容易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这会导致他们看见实际并不存在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而引发事故。有时感觉剥夺甚至就在我们身边,高层住宅里的人在一个毫无声响的房间里独处,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在南极考察的队员,如果长时间只看雪地的白色,看不到其他颜色,容易得雪盲症,这也是感觉剥夺造成的生理失调。

有位有名望的哲人曾经说过,当我们看见丑陋的东西,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眼睛可看;当我们闻到不好的气味,我们要庆幸我们还有鼻子可闻……

噪音定律:割草机噪音CD光碟,彪悍的新西兰式报复

从人类对于各种声音的反应来看,噪音是使人感到不愉快的声音。噪音是指波形量非周期性变化或超过85~95分贝的不规则声音。这个标准仅仅是指无规律的高分贝声音,欢快的锣鼓声、口号声、大喊大叫、鞭炮声,尽管超过85分贝,但不会引起参与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烦躁。反过来,即使低于85分贝的声音,如果不成规律,比如,鸡鸣狗叫,对某些人来说,也形成了噪音。噪音可以引起人们的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休息和造成睡眠障碍等,这叫作噪音定律。噪音有时会形成对别人的强烈的情绪干扰,甚至使人方寸大乱。

现在的城市越来越拥挤,城市居民的居住间隔越来越小,如果再碰上三两喜欢喧闹的邻居,那么本就缺乏睡眠的城里人难保不会抓狂。现在,终于有人发明了一种新武器用以对付制造噪音的邻居,一位新西兰人录制了一盘长达64分钟的割草机噪音CD盘,专门用以对付吵得人深夜无法入睡的邻居。

这位制作噪音光盘者是一位名叫马斯兰德的小餐馆老板,他说:“如果你的邻居在周六晚上开party而且闹得很晚,你要做的就是早上7点钟起床,播放这盘长达一小时的光盘,然后出去找一个小餐馆吃饭。”

这盘以阿斯特罗草皮为封面的CD记录了普通割草机操作时的声音,中间还夹杂了偶尔倾倒收集器和用石块敲击割草机刀片的声音。马斯兰德说,这一噪声光盘销路很好,现在已经有5000盘在市场上出售,其中4000盘已被当地零售商抢购一空。

这已是他推出的第二集“唱片”了,以前他还卖出了大约4200张城市噪音CD盘,内容包括汽车的鸣笛声和摩托车的马达声。那套光盘名为“城市攻击”,其中还包括三分钟的婴儿哭声。马斯兰德说它甚至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避孕工具。

拥挤定律:拥挤的时刻请加倍小心

拥挤是个体在心理状态上的主观反应,是对空间太小而周围人数又太多的感受。是由密度、其他情景因素和某些个人特征相互作用,通过人的知觉,认知机制和生理机制,使人产生有压力的一种状态。拥挤感的研究任务便是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解释在高密度下,产生负面效应的条件和产生正面结果的可能性。

美国旧金山是美国交通状况最差的地区之一,因为堵车,平均每位司机每年在路上会损失60个小时的时间。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有一次旧金山大堵车,堵的时间很长,突然有个人跳下车来,拿出手枪一路打过去,打死了12个无辜的司机。事后警方发现,这个人从前没有任何暴力行为的记录,他只是工作压力过大,而拥挤的道路不仅使他无法压制内心的烦躁,反而加剧了这种烦躁,最终酿成惨剧。

现代城市,拥挤是一种常态。这种情况往往会造成非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建议人们在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去,这样会造成人们心理的扭曲和行为的偏差。

感觉适应定律:厨师做菜越做越咸的秘密

人们的感觉器官犹如一个敏感的感受器,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器的感受性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

嗅觉的适应速度,根据刺激的性质有所不同。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分钟以上;特别强烈的气味(带有痛刺激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到后来做出来的菜愈来愈咸,就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中,著名演员郎雄成功演绎了一位严肃、刻板却内涵温情的父亲形象。在这部影片中,父亲是一位厨师,正是由于长期的厨房工作,使得他的味觉最终丧失,而无法辨别自己做出的菜的味道。

人类的感觉需要与适度的刺激搭配,过少或者过多都会造成感觉的不适应。

身体语言效应:面试官的动作比言语更加有意义

人类是高级动物,表达自身意思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候不用开口说话,使用身体动作,更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听对方谈话点头或附和,即等于承认对方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如果你希望从对方那里听到更多的话题,那么谈话时你频频点头附和好了;如果你不想听了,希望他打住话头,那么你停止一切表示。明白这个道理并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那么表面上看,主动权好像在他人手里,而实际上却是由你掌握。不过也有研究认为,谈话时有所附和是为了尊重对方,这样的人也被他人所欢迎。

有一位叫马达拉欧的人,做过一个实验,地点是某政府机关招聘工作人员的面试会上,实验对象是25位应试者。实验要求在面试的最初15分钟,主试者以普通的态度对待面试者;接下来15分钟主试者不断地点头显得甚以为然地听对方说;最后15分钟停止一切表示,面无表情。然后,实验者测定应试者一次发言能持续多长时间。结果显示,主考官的不同态度对应试者发言时间长短的影响相当明显。主考官点头或附和,其作用犹如加速器,反之,面无表情则好比是制动闸。

事实上,面试者正是根据面试官的身体动作,去判断面试官的意思,于是就导致了这样的现象,面试官的身体动作,自觉不自觉地传达了自己的某种意思给面试者。

月曜效应:周一的办公室为何哈欠连天

“月曜效应”指学习或工作效率很低的一种状态。人类的工作阶段通常分为:初级预备期→高效适应期→情绪转换期→迁移期。由于周末休息,扰乱了员工的正常生活起居和工作秩序,使员工工作意志下降,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在古代,周一往往被称为月曜,所以这一天的普遍萎靡现象,就被称为月曜效应。

每年的长假之前,Alex都要做足计划准备,总是认为自己的长假能够过得有意义,并能在长假结束前消除长假综合征。然而,长假过去了,Alex来到公司上班,结果他依然睡眼惺忪,双眼通红,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他说,由于长假没有外出旅游,在家与同学、朋友聚会,连续打了三个通宵的麻将,将他的生物钟彻底打乱。他每天上午始终睡不醒,全身酸软、乏力,至少要下午两三点才起得了床。更痛苦的是,到了晚上根本睡不着,反而十分兴奋,必须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入睡成了他的睡眠习惯。

上了一上午时间的班,Alex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根本无法正常工作。Alex说,除了担心自己的状态不佳影响工作外,由于连续休息了七八天,感觉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很陌生,感到十分紧张,甚至对上班有些恐惧。

无奈,Alex下午又请了假去求救医生,希望通过药物催眠等方法及时改变睡眠习惯,能及时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长假综合征自古有之,人类都有懒惰的倾向,所以在一段比较长的休闲、放松时间后,就会造成后继乏力的现象。

天气定律:孟德斯鸠的天气决定论

天气定律指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们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情绪,坏天气时人们容易浮躁、低落,而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则心情愉快、轻松。

著名哲学家、政治学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多少人能够不被自己所处的环境影响。比如,长期在热带地区生活的人,性格相对会暴躁易怒;在寒带生活的人,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在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生活的人,大都多情,且反应敏捷;在草原上生活的人大都性格粗犷豪放;在山区生活的人大都性格率直。比如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是最适合创作的气候;而长期处于15~18℃环境中的人们,往往头脑比较发达,其文学艺术成就也相对突出。”

天气对人们的心情、状态有所影响是许多人都会感觉到的,所以在天气好的时候不能浪费时间。必须在天气良好而自身心情好的时候,尽量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天花板效应:中国人挤破头也要住大房子的理由

毫无疑问,环境会对人类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据美国“生命科学”网站2007年5月7日的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经过常年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研究结论:天花板的高度,能激活人脑中的某种概念。其实,当人们在一个封闭空间中时,天花板的高度往往成为人们思维界限的延伸,如果天花板足够高,人们就会更加激发自身的灵感和思维;反之,人们会倾向于产生较拘泥狭隘的想法,这会影响人解决问题的技巧。

明尼苏达大学市场学教授迈耶,长期从事环境与人们对产品评价互相影响的问题。他在总结研究成果后说:“当人们进入天花板较高的房间时,他们就会产生自由的思维。当受访者在3米高的天花板下,进行字谜游戏时,其思维会更倾向于丰富多彩,信息处理的速度会加快。而在2.4米高的天花板下,会让受访者的思维,集中在具体事物和细节上,思维倾向于拘泥狭隘。”

另一项实验则发现,当受访者身处狭小房间时,他会对某种商业产品的设计缺陷,表现得更为敏感。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市场学的专利,宗教也很擅长利用房屋环境营造氛围,在郊区的度假村中,尖顶的教堂高高大大,像山峰一样矗立在远方。走进去一看,在高高的尖房顶上面,还有四个巨大的吊灯,吊灯用粗铁链子拴着,从上面垂下。在教堂你会感觉到庄严肃穆,感觉自己很渺小,不敢大声讲话,因为那是上帝的“地盘”,他的“地盘”应该他做主。

都说中国目前虽然强大富有了起来,但是仍然缺乏一些原创能力与想象力,这大概就与中国目前大多数百姓尚在为自己的房子发愁,过高的房价使得许多人根本无法负担,更不要提去拥有高阔天花板的房子了,于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压迫下,就很难将自身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心理疲劳定律:高中的课程与大学课程的对比

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会导致疲劳。我们通常所感到的疲劳,多数是由精神和情感所引起的。心理疲劳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作的厌倦和焦虑的情绪。人的疲劳感很大程度上是由精神和情感因素引起的。

巩小伟是就读于某重点大学的大一学生。在第一个学期里,他怀着巨大的好奇心一口气选了13门课,对各种以前感兴趣的领域都开始了尝试。一学期下来,虽然很忙碌,最后都还是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暑假回家,小伟翻看自己高中时的日记,突然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高中的时候只有几门课,和大学时代一个学期就要完成一个新领域的学习相比,高中那几本课本的学习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为何自己在大学的时候反而感到没有那么累,而在高中时却感觉如此疲倦呢?

实际上,作为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小伟向来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乖孩子,所以各方面对他的期望值都很高。他的日记里记录着,自己的成绩虽然优异,但上了高中,却感到压力好大。“父母的期望不能辜负,老师的耳提面命令我招架不住,同学们也在明里暗里和我较劲。”有一段时间,小伟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感觉累得连饭都吃不下了,于是那段时间他不想去学校上课,只想一个人在一间房间里单独待一段时间,哭也好,思考也好,就是不想和人交谈。

实际上,小伟的疑问可以用心理疲劳来解释。在高中时代,课业的绝对负担实际上并没有比大学时期多出多少,可以说在身体和生理上所产生的疲劳度是差不多同等的。小伟会感觉大学时代分外轻松,而高中时期非常疲劳,就是因为他产生了心理疲劳现象。

心理疲劳之所以产生是受到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三种节律运动规律的制约。当三种节律出现运动低谷时,人就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劳。高中时期巨大的压力,往往使得许多孩子还没开始用功,就已经感到了疲劳,这种疲劳正是来源于心理上的巨大负担。所以在面对这种疲倦感时,光靠保证睡眠时间是无法消除孩子的疲劳感的,必须更多尝试的是给孩子心理减压、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心理疲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大脑需要空间:切莫陷入备考酒店房间的误区

尽量在一个宽敞的地方学习,这对你的大脑有好处。最近的研究显示,在一个整洁、有条有理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更好,为什么?因为接受了安排外部环境的训练后,大脑学会了组织内部知识的技巧,你的记忆力会更好。

高考将至,某市各个考点附近的酒店房间都被预订一空。家长们在商家打出的酒店高考配餐、免去孩子来回奔波的广告下趋之若鹜。有一位研究教育心理的心理学家,趁着这个研究的黄金机会,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一家中学的孩子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这个中学的孩子中,平时处于一个成绩档次的同学,有40%选择了在酒店复习备考,而有60%选择了和平时一样住校或者在家里学习备考。最后,高考结果出来了,那40%在酒店复习备考的同学,在平均成绩方面反而没有另外60%没有花钱在酒店消费的同学出色。

通过仔细对比和走访,心理学家发现,酒店的房间普遍格局较小,而窗户、通风等比家里或者学校更差。这样的地方作为商务旅行,暂住一两天,当作临时的落脚点还好;但是在高考这种高度紧张、心情极度焦虑的情况下,过分压抑的空间将对于大脑的正确思维、对于大脑自身记忆能力的提高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下一次在高考将至,各个酒店又希望趁机疯狂敛财之时,请您三思而后行。

身勤脑快定律:正确坐姿面面观

每当人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大脑会一直和身体进行交流和互动。如果身体很懒散,大脑就会认为你正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大脑也就不会重视你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你应该端坐,身体稍微前倾,让大脑保持警觉。

很多家长都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态度感到头疼,在很多家庭中,调皮的孩子总是不能安宁片刻,学习一会儿便要这里动动、那里扭扭,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实际上,这种学习时没有良好坐姿、不能稳定住自己身体的行为,对于大脑摄取知识而言是十分有害的。大脑会因为身体的放松和懈怠,同步产生不重视、不在意的情绪,从而对于所有出现的知识,无法真正做到良好的吸收。

实际上,正确的坐姿应当是这样的:上半身应保持颈部直立,使头部获得支撑,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呈90度;操作键盘或鼠标,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姿势,手掌中线与前臂中线应保持直线;下半身腰部挺直,膝盖自然弯曲呈90度,并维持双脚着地的坐姿。

压力影响记忆:春晚大腕的低级错误接力

当人类承受巨大的压力时,其体内就会产生皮质醇,这种化学元素会杀死海马状突起里的脑细胞,而这种大脑侧面脑室壁上的隆起物在处理长期和短期记忆上起主要作用。因此,巨大的压力确实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记忆,在紧张和压力面前表现失常是有很深刻的科学道理的。

每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是这一年度全国娱乐明星的大聚会。春晚的主持人年年都是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应该说能站上春晚的主持舞台,是多少主持人一生的梦想。然而,这样大牌云集的舞台上,也曾经出过混乱和错误。2007年春晚,在零点报时前,按照顺序,应该由张泽群率先送上新春对联祝福。不料,这时张泽群在压力和紧张面前没有背准对联,其送上的一副对子一点都不对称。这一下,让身边的李咏倍感意外,随口就冒出一个“错”字,声音很响亮,全国观众都听得很清楚。

张泽群背错对联只是开始,这种紧张出错的气氛迅速传染到了其他的主持人。在最后的祝福话语中,李咏先说:“在新的一年里呢,我们六位主持人呢也要祝现场的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尤其是今年啊生下宝宝的妈妈同志们……”就在此时,朱军突然用高八度的音调压着李咏的“妈妈同志们”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即将到来!”朱军的突然“抢词”让李咏一时有些发蒙,在朱军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的时候,被噎住的李咏只能下意识地跟着“啊”了一声。

而紧接着,当刘芳菲说道“让我们把这新春最衷心最美好的祝愿……”时,她突然收声了,而且没有其他人第一时间接词,台上出现了可怕的空白,直到周涛姗姗说出“……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时,李咏又抢着说“播撒在中国人的心目当中”,这是第二次抢词。最后到数秒阶段,周涛说:“还有15秒”,结果朱军制造了第三次抢词:“让我们一起,预备,10……”

和大脑说话:李乔治的健康型自言自语

科学研究证明,在无法获得互动交流的情况下,自言自语不但能够增强记忆,而且可以达到放松神经的作用。大脑并不知道你不能做哪些事情,所以需要你告诉它。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对大脑说话,但是不要提供消极信息,用积极的话代替它。开心和学习效率成正比,心情越好,学到的知识就越多!

李乔治在德国求学,某天他浏览网页,发现有一条新闻:国内某高中生因为高考落榜,变得总是自言自语,最终举刀杀害了自己的父母。李乔治马上联想到自己:“我有时候也喜欢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商量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有心理疾病。”

乔治高中时代便走出国门,来到遥远的德国读书,认识的人很少,周围都是说外语的外国人,既没有很好的朋友,也没有关心自己的亲人,遇到烦心的事情没有人倾诉,所以有时候就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说话,说过之后就觉得舒服很多。有的时候,遇到麻烦事也没有人可以商量,很多事情自己都很矛盾,于是自己就在心里斗争着怎么办才好,一不小心就说出声音来了。

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看过之后,心理学家告诉乔治,实际上他的自言自语是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自言自语对于平时没有情感宣泄窗口的乔治来说,反而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心理学家还进一步解释道,由于自言自语常表现在精神病人身上,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总觉得那些自言自语的人都是不正常的。其实,每个人都可能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现代心理学认为自言自语是一种最健康的解决精神压力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精神放松术。

情绪过敏:一夜白头不是神迹也非正常

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情绪突然剧变,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影响到附在皮肤上的毛发。人在激动时,皮肤会潮红发热;在愤怒、紧张时,皮肤会苍白冰冷。情绪的剧烈变化将导致内分泌严重失调,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除了表现在头发变白,还会引起身体其他方面的变化。

据新华社的报道,2000年9月11日,44岁的原福建省公安边防三支队副团职副支队长曹清,因“远华”恶性走私案发被捕。在被捕后的第二天,他的黑发就开始见白,而随后在很短时间内,曹队长的头发就全变白了。这位副队长也从入狱前的精神矍铄变得精神萎靡不振,整个人瘦去了一圈。

无独有偶,曾经有位战士在听到父亲的死讯后,突然全身起了荨麻疹。但随后又传来消息,说这是个误传,结果,这位战士身上起的荨麻疹奇迹般地消失了;还有一名男青年因恋爱受挫,整日闷闷不乐,在一日早晨起床后,忽然发现自己脑袋顶部出现一块银圆大小的斑秃。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心理变化对于生理状态的巨大影响,显然情绪的突变,过于极端的悲痛和伤心情绪完全不利于人类的生理健康。然而人生难免起起伏伏,在大风大浪来临的时刻,只能尽量平稳自己的心态,转移自身的注意力,尽量不要将所有情绪都郁积在一起集中爆发,否则一夜白头的故事也随时可能发生在你我的身上。

身心兼治:我们的目标——在考试时没有蛀牙

英国著名的报纸《卫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那就是人类的各种疾病,甚至包括癌症在内,都是人体从内向外自我表达的一种方式,而医生在治病时往往没有时间去询问和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在不少情况下,患者得病都与心灵受伤有关,医生在治疗时应该从表到里双管齐下才会更有效。

41岁的里德尔曾就读于剑桥大学,他说:“在20世纪50年代前,心理医师和精神病学家往往会参与对牙科患者及眼疾患者的治疗,因为这些疾病的发病大多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里德尔认为,医生在给患者治疗时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这一点十分重要。他举例说,学生们往往会在考试过后发现长了蛀牙而不是在平时,这是因为考试期间他们精神高度紧张会影响到口腔唾液的组成。

某天,一位女画家去看牙医,牙医确诊画家总是在夜里咬牙,并就此提出了治疗办法。因为牙医并非心理医师,他并没有询问画家更多的问题。这令人遗憾,因为画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症状是因为她知道她花了很长时间才画好的一幅画就将被出售,她因为不想和这幅画说再见才会产生睡眠障碍并频繁咬牙。里德尔在他的新书《人为什么会生病?》里向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该书旨在告诉人们,心理因素与患病之间看起来是两回事,其实关系非常密切。

脚部动作解密:女孩的心思,脚部动作可管中窥豹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杰弗里·贝蒂教授是一位数十年来一直研究人们“脚语”的坚定学者。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援引他的话报道:我们通常会注意人的表情和手势,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脚“说”了很多内容。通过观察一个人移动脚的方式,可以一窥此人的内心世界。

把贝蒂的潜心研究稍加整理,完全就是一本简单的脚部动作解密手册。例如,站在男性追求者面前,如果女性的一条腿前伸,表明喜欢这名男性;如果双脚交叉或者不动,表示不感兴趣。但这种“脚语”不适用于男性。

而当某一名男性感觉到紧张时,他就会不自觉地增加脚步移动来表达这种情绪。女性则相反,如果她们感觉紧张,就会保持双脚不动。“精英”男性和女性的腿脚动作相对较少,因为他们喜欢主宰对话过程,同样喜欢控制自己的身体。性格外向者脚部动作少,害羞者脚步移动相对频繁。自大傲慢的人通常会更好地控制身体,脚部动作也少。观察双脚,还能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如果一个人的双脚完全静止,安分得有点过分,那他正在说谎。

贝蒂说,不少人认为,一个人说谎时会因为紧张而增加动作,但事实上,说谎者往往发出完全错误的信号。“每个人都关注眼睛和脸部,但人们善于控制那些部位的动作,”他说,“因此,是否说谎的可靠迹象是脚部动作。”

贝蒂举例说,政客们往往动作很多。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参加一次竞选活动,对一群年轻母亲发表讲话,边说边做手势。“他说道,当切丽·布莱尔工作时,照看孩子是他曾做过最困难的事情,这时他的手势停止了。”“如果我们说谎,我们确实会压抑自己正在做的动作,包括脚部动作。”贝蒂接着说。 p8lFsh3K7Slfci1iBBtZQcg31RsPwtFTi9M05peRNLbpJdu/T2GUvNvvmrnQN+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