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父系氏族阶段

经济纵横

父系氏族社会时,农业有了哪些发展?

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之后,男子不再专门从事渔猎活动,而是开始投入农业生产中。种植技术不断改善,种植工具也得到了发展。

此时,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逐渐增多,出土的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锛、石凿、镰刀、双孔半月形石刀等,骨器有凿、锥、针、梭等,蚌器有刀、铲、锯、环、镞等。从制作技术来看,这时的磨制工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还掌握了双孔作业的方法。

在长江流域,锄耕农业发展为犁耕农业。在良渚文化中,人们发现了呈现等腰三角形状态的石犁,体型扁薄,中间有一至三个孔不等,两腰处有刀刃。这些孔主要是用来安装犁头,这样可以保护石犁,使其不易受到磨损。

另外,南方的水稻种植在这时已经相当普遍。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物中还发现了蚕豆、花生、芝麻、菱角等作物的遗迹。太湖地区还出土了一种叫作“竹千篰”的工具,说明当时的人已经初步掌握了灌溉和施肥的技术。

是谁区分五谷?

神农氏

五谷,即稻、黍、稷、麦、菽,这些都是对人有益无害的谷物。但是在远古时期,没有人知道五谷,亦无法对它们作出区分,因为它们都是同其他草类植物一起生长的,并且采集起来非常麻烦。而“亲尝百草”的神农氏,就是区分五谷,并将其大面积种植、推广的第一人。

神农氏将采集来的各种植物进行了详细缜密的分类,并从中挑选出了最受人推崇的五种谷物进行大面积种植。第一年,由于种植技术的低下,五谷并没有多少收成。但神农氏并没有放弃,经过又一年的辛苦耕耘,五谷终于取得了丰收。人们在神农氏的鼓励下,一起研究耕种技术,短短几年,他们就免去了四处采集的辛苦。后来,五谷的耕种在其他部落间也相继推广开来,而远古先民亦从早期的采集、渔猎时代进入了农耕时代。

手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

在父系氏族时期,手工业是仅次于农业和畜牧业的第三大门类。随着定居生活的确立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产品有了剩余,这使得少数人可以脱离农业生产,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如此,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得以提高,种类变得丰富,同时导致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即原始社会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到了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加快了陶轮运转的速度,这可以使陶器的外形变得更加规整、陶壁的厚度更加均匀、生产效率更能得以提高。龙山人还掌握了高超的封窑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窑内的温度,缩短了烧窑的时间,使陶土中的铁成分得到充分还原。此外,有许多之前没有出现过的陶器种类也纷纷现世,如鼎、豆、三足鬲等。

此外,冶铜业开始出现。人们在冶铜的过程中,发现红铜中加上少量的锡矿之后,其冷却后的金属比红铜更坚硬。于是,青铜业出现了。冶铜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样又促进了手工业更加细化的分工。

此外,竹编业也有了发展,出现了竹篮、竹席等。

“集体所有制”是怎么瓦解的?

远古先民在母系氏族时期,过着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氏族生活,这是由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工具的改善,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也相继产生了。远古先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人们在“饿有饱食,冷有暖衣”之外还有所剩余。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然而,物质保障的极大丰富,也让一些部族首领起了私心,他们经常利用职权,将一部分剩余物品偷偷占为己有,这引起了族众们的普遍不满。很快,族众们也跟着仿效,将剩余物品占为己有,母系氏族中“集体所有、共同分配”的制度逐渐被打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小锅吃饭,还有剩余”的私有制。后来,随着“一夫一妻家庭制”的确立,各家庭有了更多的私有财产,母系氏族的“集体所有制”彻底土崩瓦解。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是怎么取代母系氏族的?

正所谓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谁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谁就拥有话语权。母系氏族的建立,源于妇女们的生育能力和她们所创造的采集经济,这些比男子的渔猎经济更能保障氏族的食物供给。然而,随着农耕、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耕地的开垦数量开始逐渐增多。由于男女体质的差异,很多农活,妇女无法胜任,而男子亦因为捕猎危险系数较高,最后纷纷放弃渔猎而进行农业劳动。他们凭借体力上的优势,逐渐成为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力,并且在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不仅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工具,还改良了种植技术,为农业带来了一场大变革,也使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有了飞速的提高。而妇女由于生育繁衍,以及受到子女和烦琐家务所累,渐渐地在农业生产中退居二线,成了农耕经济上的附属。原始社会发展至此,已出现了明显的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而对农耕经济贡献巨大的男子,最终被推上了氏族主导的地位。最终,父系氏族取代了母系氏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文化遗迹

原始城市是否存在?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各部门分工越来越细。为了方便交流与合作,人们逐渐聚集在一起,比村落规模更大的聚集场所渐渐形成,这就是原始城市。

同时,人们建造城市也是为了防御和保卫自身的安全。早在仰韶文化时期,氏族村落就开始在周围建造壕沟。此外,人们还在城市里进行氏族管理和宗教祭祀。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在龙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许多原始城市。

仰韶遗址

在龙山文化的平粮台古城遗址中,仅仅在城内东南角就发现了十几座房基,城内有较好的公共地下水道设施。这些都说明当时的人口比较稠密。此外,该城内还有门卫房、陶窑、宗教遗址、祭献坑等。

通过观察这些已经被发现的原始城址,人们发现史前古城的平面形状并不规则,大小也不相同。然而,这些城址都证明当时已经有政治中心出现。

原始艺术有哪些?

人类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渐渐掌握了思维、语言和感官等能力,手的灵活程度也逐渐提高,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社会有了分工,原始艺术便随之出现了。

在原始艺术中,发展最早的是人体装饰艺术。它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涂饰艺术,即在自己身上涂上颜色或画上花纹;二是固定装饰,即文身、割痕等;三是活动装饰,即项链、手镯等。最初,人们通过这些装饰来恐吓或迷惑动物,后来渐渐发现它也有吸引异性的功效,于是人体装饰艺术逐渐由粗糙走向精致。

雕刻也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主要雕刻一些小型陶塑,主题多为人和动物。之后,随着雕刻艺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人首动物身的雕刻形态。此外,在大汶口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还出现了象牙雕刻。

原始绘画的常见题材是日常狩猎的各种野兽,多出现在洞穴内或岩石上。这时,陶鼓、磬等乐器也相继出现。

原始科学是否存在?

随着原始人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的增加,他们逐渐对自然及周围的事物有了诸多了解,于是便将这些认识归纳整合,原始科学慢慢出现。在上古时代,最先出现萌芽的是医药学、数学和物理学等。

在最初的时候,人们还无法分辨有毒植物和无毒植物。有些原始人会因误食一些有毒植物而生病甚至死亡,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人们不但记住了哪些植株是有毒的、哪些植株是无毒的,还在偶然的情况下,知道哪种植物可以起到缓解疼痛甚至治疗疾病的作用。慢慢地,人们逐渐建立了对医药的认识。

原始人对数学的认知主要是通过陶器图纹来表现的。例如,在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可以见到三角形、四角形和八角形等图案。再如,在屈家岭遗址中,其陶器上画有圆形,以及圆形与其他图形相结合的图案。

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富,人们对其他学科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例如,仰韶文化的尖底瓶利用了物理的重心原理,冶金、酿酒技术利用了化学分子变化等。

什么是“结绳记事”?

人的记忆力通常是呈曲线形的,如果记忆不被时常唤醒,久而久之,也就遗忘了过去。即便是现代人也不会将昨天发生的事情巨细无遗地存储到脑袋里,更何况是智力刚开化的远古先民。这一问题无疑让原始部落的首领大为头痛,因为那时文字还没有出现,除了用脑袋,没有别的记录方法。忙了一天,谁知道上午打猎发出去的石器是十把,还是七把?打回来的兔子,总共有几只,吃了几只,留下几只?记住这些对于文明尚未开启的远古先民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

结绳

后来,有些聪明人将武器、食物和绳结一一对应,发出去多少武器,打上几个结,收回时再将绳结对应解开,有没有人私藏武器,一目了然。打回来多少只兔子,在绳子上对应地打几个结,吃了几只,再解开几个结。这就是“结绳记事”,既方便了记录,也方便了事务的规划和梳理。此法一经推出,便在各部落间盛行起来。后来,“结绳记事”又有了新的发展。若遇大事,就系一个大结,小事就系小结,不同的事就用不同种类的绳子……由此可见,人类最早的账本和日记,就是用绳子来完成的。

“八卦”是谁发明的?

先天八卦

历史的车轮一直没有停止其行进的步伐。当人类的历史迈入新石器时代后,中原大地已出现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在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再到利用自然的漫漫路途中,远古先民们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生产经验。他们懂得了怎样取火、用火;懂得了怎样磨制石器、制作陶器……

总之,人类文明是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在人们不断探索与实践的征途中,不乏杰出人物的涌现。伏羲氏,便是此历史阶段中最典型的一位。

伏羲自幼聪明好学,喜欢观察大自然。他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发明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秘密符号——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又寓意深刻的符号来概括自然界中天地、水火、山川、雷电等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八卦中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即中国古文字的发端。

占卜也算是一种宗教吗?

在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巫术是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的一种行为。巫师利用巫术活动,把自己装扮为神的化身,进行神与人之间的沟通。占卜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原始人相信万物有灵,常常在作出某一重大决定之前进行占卜,以预测凶吉。最早的占卜工具是石头、木棍、草木等。例如,人们会掰断竹子,根据竹子的断裂情况来占卜;或者把竹子拿到火上烧烤,根据竹子被烧后的样貌来进行占卜等。

后来人们发现了另一种占卜方式——骨卜。骨卜是通过烧焚羊、猪等动物的肩胛骨并根据上面的裂纹情况来推测凶吉。在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考古人员均发现了遗留下来的卜骨。这说明,占卜活动在原始社会末期已经非常流行。之后,这些占卜活动慢慢演化为各种宗教仪式。

宗教建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巫师和其他宗教代言人的威望和权力逐渐扩大,社会地位越发提高。在他们的建议和支持下,人们开始建造各种用于宗教活动的大型场所。

其实与宗教有关的建筑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已出现。在红山文化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处女神庙,被称为“牛河梁女神庙”,它的主体建筑在北面,附属建筑在南面,墙壁和屋顶的表面压光或施用彩绘。在它附近,出土了许多女神像的残块。其中一个体型较大的神像,其眼睛是用圆形玉片制成的,可见人们对它的崇拜。

另外,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也有一座专用的宗教建筑。它由前堂、后室和两个东西厢房构成,里面摆设有四足鼎、平底釜等祭祀用的器具,并残留有燃烧宗教圣火的地方。另外一处与此结构相同、但规模略小的建筑遗址里,还存在着绘有祭祀场景的巫术画。

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原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大汶口文化是在哪里发现的?

大汶口遗址

1959年,大汶口文化首次被发现于大汶口镇,后来为了便于记忆,就使用了汶河乡镇大汶口镇的名字。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发掘后,被专家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随后考古界就将与之相似且在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都称作大汶口文化。之后,又先后进行了多次发掘。遗址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陶器中,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五种,特别是彩陶器皿,制作精美,纹路细腻。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乎可以和现代的针相提并论了。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同时还发现了陪葬品。随葬獐牙似乎是当时的风俗,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作为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典型文化形态的大汶口文化,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还发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墓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终结,并且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在城子崖发掘了哪种古文化?

1928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山东章丘龙山的城子崖发现了一处文化遗迹。城子崖遗址是在中国近代考古学产生后由中国学者发现、发掘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并在发掘过程中首次运用了考古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被誉为“中国考古第一案”。因城子崖遗址位于龙山镇,故被命名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位于黄河中下游,它的黑陶是继仰韶彩陶之后的又一陶器巅峰之作。龙山黑陶的品种丰富,外形规整,主要器皿有尖底瓶、罐、盆、鬲、豆、杯、鼎等。黑陶的造型千姿百态,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的较少,但其质感细腻润泽,形象端庄优雅,给人一种柔雅沉静之美,欣赏价值极高。

1973年于山东日照东海峪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一件比较完整的文物,现收藏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它高19.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4.7厘米,最薄的地方仅有0.2毫米,重量不足50克。它通体投射着黑色的光泽,质感细腻温润,造型别致秀美,堪称古代陶艺之精华。这件蛋壳陶被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良渚文化的玉器有哪些特点?

良渚文化的玉器

良渚文化位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它存在于距今5300年至4200年的时代。它被誉为“中华第一城”,有“玉器时代”和“中华文明的曙光”之称。

良渚玉器材料主要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种类主要分为琮、钺、三叉形器、冠状器、璧等。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器表面薄而精致,有光泽,这是制作抛光并深埋地下几千年的缘故。它强烈而柔和,在玉器边沿有许多红褐色透光晶点,这是任何仿制品都不具有的特点。良渚玉器讲究对称均衡,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它采用阴刻线为主、淡浮雕为辅的表现手法,并出现了圆雕、半圆雕、镂空等难度很大的手法。为解决背面平面形象呆板的问题,设计者还匠心独运地采用两个侧面表现立体图形的方式,将原本单调、呆板的背面形象表现得面目狰狞、变幻莫测,令人悚然而惊。

1986年,浙江省余杭县反山12号墓出土了一件玉琮。该玉琮整体上呈黄白色,纹饰繁复精细,内圆外方,高8.8厘米,重达6500克。上面刻有目前最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同时还刻有极其繁密的纹样,线条纤细规整,有时1毫米中就刻有四条细纹,即使在现代也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可见良渚人工艺之高超。

社会制度

什么是“从妻居”和“从夫居”?

在母系氏族时期,毗邻的两部落为了避免族内血缘婚,建立了联姻关系,双方进行交换婚,而在交换婚中,通常是男子从妻而居。在这种婚姻模式下,男人的地位再高也高不过女人,财产再多也没办法留给自己的后代,按照母系氏族以女性为主导的惯例,无论他们拥有多少财富,死后都归母系氏族成员继承,即女儿继承,儿子则没有继承权,这就是母系氏族时期“从妻居”的婚姻制度。

然而,在母系氏族后期,“从妻居”的弊端日益明显。身为男子,他们已经成为经济生产的主导,是财富的创造者,却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而自己老死后,依然不能将财产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也必将会重蹈覆辙。若无法改变继承权的状况,身为男人,地位总要低女人一等,终其一生的财产也只为他人做嫁衣。后来,男人们终于明白,原来继承权问题是影响男女地位的根结所在。确保母系氏族延续的“从妻居”婚姻制度,是让男子无法确立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当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后,他们在族中对财产的分配,也拥有了举重若轻的发言权,取得的分配亦逐渐增多。后来,男子凭借经济生产的优势,开始与女子争夺子女所属权,抵制“从妻居”,建立“从夫居”,当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最终确立后,母系氏族社会彻底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男性为主导的父系氏族社会。

原始人有社会组织吗?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阶段、血缘公社和氏族社会等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形式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这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人们无法独自生存,必须聚集成群体才能生活。

血缘公社是原始人群不断分化后又结成的另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排除了父女、母子之间的乱伦性交关系,使婚配仅限于同辈人之间,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后,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完善。人们进入了以某一位始祖母为中心、若干代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的阶段。同时,人们逐渐过上定居生活,村落也逐渐发展起来。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血缘仍是维持集体公有制的基础,一个父系大家庭主要是以一名男性及其后代家庭来组成的。虽然已经出现了个体的夫妻家庭,但是这样的家庭还没有在经济上完全独立,因此还属于父系大家庭之中。

部落是如何形成的?

原始部落

氏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组织。氏族的名称一般都是来自动物或某一行业,如有熊氏、燧人氏、神农氏等。当然,这其中不乏后人杜撰的成分。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氏族之间的往来也越来越密切,胞族逐渐形成。胞族由几个带有血缘关系的父系氏族组合而成,是介于氏族与部落之间的社会组织。之后,胞族之间不断通婚、来往,规模不断扩大,久而久之,胞族之间相互联合,出现了更为庞大的社会组织——部落。

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名称和领地,人们一般推选有能力和威望的人为部落首领。部落首领平时处理部落内部事务,战时还要带领男人出征。随着时间的发展,部落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为了人口、土地而发动的战争次数也有所增加。为了保护自己的部落,不少部落纷纷组成联盟。于是,权利变得更加集中和高度化。

什么是“群婚制”?

群婚制,又叫集团婚姻制,是指原始社会中一定范围的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它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家庭形态,其本质特征在于两性关系受到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限制或排斥。按照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提出的婚姻家庭进化模式,婚姻制具体可以划分为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度两个阶段。

“亚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吗?

亚血缘群婚制,又叫伙婚制、亚血缘家庭或普纳路亚家庭,是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高级阶段所存在的群体婚姻家庭形态。它仍是同辈分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是却从两性关系中排除了兄弟姐妹。起初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后来又逐步排除了血缘关系较远的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因而是群婚制发展的第二阶段,亦是群婚的高级形式。

什么是“内婚制”?

原始社会的群体部落

“内婚制”形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指在一定血缘或等级范围内选择配偶的一种婚姻规例。一称族内婚。它的产生时期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部落来说,一个部落的不同氏族之间通婚就是族内婚。在母系公社中,每个部落都有统一的姓,其下又分为多个血缘氏族。内婚制要求成员必须在部落内氏族外选择配偶,即禁止与外部落人通婚,也禁止氏族内部近亲通婚。它是比群婚制更进步的婚姻制度。

进入父系阶级社会之后,内婚制指个人只能在自己所属的宗教迷信(中国多以祖宗的教导为信仰)集团或社会等级集团内部选择配偶,内婚制还与人种肤色有关。如古罗马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早期白人社会还禁止与黑人通婚,等等。

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内婚制”对社会的发展是有害的。

“对偶婚”是什么?

血缘群婚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数百万年的发展。到了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逐渐占据了氏族内部的主导地位,以女方居所为主的婚配形式也逐渐产生。这便是对偶婚。

对偶婚不允许氏族内部通婚,而是实行氏族之间的婚配。它仅限单个男女,夫妻可以轻易离异。世系仍然按照母系计算,财产归氏族集团继承而非由子女继承。

对偶婚不再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婚姻制度,也不是以往群婚时的单纯的性关系,子女生父的确定性越来越清楚。对偶婚的特点主要是夫妻关系较为确定,同时男女平等。

对偶家庭是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婚姻形态,夫妻并未形成真正的独立经济单位,但夫妻之间已经产生了共同的利害关系,这为丈夫进入妻子的经济单位、取得立足点、建立父系社会打下了基础。可以说,对偶婚是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必然要经历的过渡形态。

一夫一妻制是如何出现的?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渔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下降,另外,耕地的面积不断扩大,狩猎的范围日趋缩小,于是男性便逐渐加入农事活动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也不断改良,这样就增加了劳动强度。男性身强力壮,没有生育负担,他们在农事上比女性表现出更多的优势。

而制陶业程序繁多,工艺复杂,尤其是采用新技术以后,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独立手工业生产部门。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已非妇女力所能及。制陶业确立了男子在手工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

男女社会分工的变化,使男性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而他们在财产的分配上就具有较大的发言权,这一点与母系氏族产生了巨大的冲突。男子渐渐对母系氏族的婚姻制度感到不满,他们更希望知道自己的儿女究竟是谁,同时愿意将自己掌握的各种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后代。由此,一夫一妻制产生了。 IM27aRlpmYHE6XvuvGaTuL/NZjePuUMbD/k3V+E29sCnY8poAvRTdE8XlABkeG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