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治军事

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亲政,对内加强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政治上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巩固统治,不拘一格地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如楚国的李斯、魏国的尉缭;对外则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合纵连横”的策略,破坏六国的联合,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并采纳李斯的建议,先从弱小的韩国开刀,攻赵逼燕,战魏伐楚,扫除两翼后再吞灭了齐。秦王还任命王翦、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大规模的统一战争,至公元前221年,秦王仅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吞并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秦始皇

焚书坑儒,指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儒士的事件。作为专制统治的封建王朝,对子民思想上的控制,毋庸置疑是需要加强的,始皇需要“上下齐声”的局面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于是他便掀起了以一统江山为目的的革命,以此大革“文化之命”“思想之命”,巩固秦王朝的统治。秦当时奉行的是法家的治国理念,可当时国家初统,春秋战国时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依然存在,儒生、方士们时常非议朝政,更有甚者还在背后辱骂始皇嬴政,这让自命为始皇帝的嬴政无法忍受。于是秦始皇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有敢私藏、谈论《诗》《书》的处死,严重者夷灭三族,曾对秦始皇攻击的方士、儒士们,他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坑杀。

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入侵。秦统一六国时,匈奴也统一了北方,并南下侵占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蒙恬奉始皇之命,率数10万大军抵达北部边疆抗击匈奴。在经过几次交战,将匈奴击败之后,蒙恬又奉命调动军队和百姓修筑长城,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各自修筑的长城连接起来,并重新整修和加固,建起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修筑,有力地阻止了匈奴的南下,保护了当地的居民,并保证了秦朝北部边境的安全稳定,却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困难。

“沙丘之变”是怎么回事?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李斯、胡亥、赵高从行。途中,嬴政身患重病,至沙丘暴毙,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实意即命之返都继位。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胁迫丞相李斯密谋公子胡亥,假拟诏书处死扶苏与蒙恬。到咸阳后,赵高、李斯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即为秦二世。

胡亥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胡亥的暴政其一表现在滥杀无辜,弑兄、杀臣子上。秦二世胡亥在登基前就密谋赵高、李斯害死自己的长兄公子扶苏,而后又在自己登基后,对其他二十几个兄弟姐妹进行屠杀,毫无人性。除了兄弟姐妹,胡亥对其他的文武重臣也不放过。他先后逼死蒙恬、蒙毅兄弟二人,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也被逼自杀。许多地方官吏也逃不了厄运,被连连诛杀。公元前208年,即胡亥继位的第二年,重臣李斯被胡亥处以腰斩极刑,其家人也同时被诛。胡亥的暴政其二表现在劳民伤财上。酷爱享乐的秦二世视百姓如蝼蚁,他独断专权、酷法治民,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大修宫殿、陵墓,常年无休止的无偿徭役和沉重的赋税让秦朝的百姓苦不堪言。

公子高为什么“请死”?

胡亥继位后,为巩固政权,大开杀戒,忠良贤臣、兄弟姐妹,但凡有碍其统治的,一概以谋逆之罪斩杀。公子高眼看着兄弟姐妹们一个接一个被胡亥迫害致死,知道自己也难逃厄运,但逃走又会连累家人,遂下定决心“以己一死”保全家人。他上疏于胡亥,说愿意在骊山为父亲殉葬。胡亥大喜,不但答应,还赐给他10万钱作为陪葬。

大泽乡起义是如何爆发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大泽乡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秦二世元年秋,朝廷征闾左贫民戍守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前往,在大泽乡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根据秦律,过期要斩首。危急之下,陈胜、吴广鼓动戍卒,杀死戍卒的将尉,发动起义,口号曰“大楚兴,陈胜王”。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紧接着,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不到3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反对秦朝统治的旗号,伐无道、诛暴秦,全国农民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巨鹿之战因何而起?

巨鹿之战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秦军四处征战。公元前207年,秦军上将军章邯打败楚地反秦义军首领项梁后,认为楚地已不足忧,遂率自己的20余万军队和王离部20万秦军,围困赵王歇于巨鹿,无奈之下,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以及各诸侯求援。当时秦军十分强大,救赵诸军驻扎在巨鹿城北,没有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叔父项梁之仇,主动请缨。项羽先派遣部将英布、蒲将军率领2万人为先锋,渡过黄河,切断秦军的运粮通道。其后,项羽亲率全部主力渡河,并下令全军将士破釜沉舟,每人只携带3天的干粮,以示决一死战之心。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楚军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使秦军遭受巨创,并迫使另一部分秦军投降。经此一战,秦朝名存实亡。

赵高为什么要逼死胡亥?

公元前207年,秦将章邯降楚,秦军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被起义军占领。赵高大为恐慌,但是不敢告诉二世,并先下手为强,与其女婿阎乐合谋要将二世除掉。于是由其弟赵成做内应,阎乐以抓捕盗贼为名,带兵进入皇宫,杀死胡亥的侍卫,然后将二世抓住。胡亥请求阎乐饶他不死,即便是退位为平民也可以,阎乐说他是奉赵高之命来杀死他的,于是胡亥自杀。胡亥自杀之后,赵高立子婴,但是不敢称帝,于是子婴称秦王,赵高仍然大权独揽。

秦朝是怎么灭亡的?

子婴被立为秦王后不久便设计将赵高杀死,并屠灭了他的三族。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克扼守咸阳的要塞关,并在蓝田一战中大败秦军,对咸阳形成包围之势。同年10月,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好用白马素车,封好代表皇帝权力的印玺符节,在咸阳东的轾道旁向刘邦投降。刘邦率军进入咸阳,秦王朝灭亡。而秦王朝的灭亡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秦朝统一六国后,人心思定,人民渴望和平与幸福,战争与和平的社会矛盾退居次席,反抗与压迫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二是人民渴望能有安定和睦的环境,而对秦朝的“苛政”,则苦不堪言。三是秦国统一后,并没有及时改变政策,仍用“商鞅变法”以及法家的思想来压迫子民,致使民不聊生,饱受摧残的百姓最终揭竿而起,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经济纵横

秦朝为何有如此浓重的“重农抑商”情结?

法家思想认为衣食之源在乎农业发展,商鞅在变法时提出“重农抑商”政策,秦统一天下后,继续以法家思想治国。富国强兵、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和为战争提供所需物资及兵源,使得统治者极为重视农业的发展。而与之相反的是,商业的发展却无法保证农业所需劳动力的供给,也无法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重农抑商”的政策一直贯彻于秦王朝的统治中。

“两渠一堰”有什么作用?

灵渠

“两渠一堰”是指郑国渠、灵渠以及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集结当地人民群众,在岷江建成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个防洪、灌溉、航运综合水利工程,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不仅根治了岷江水患,而且还发展了川西农业,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刚继位,韩桓惠王为了诱使秦国把人力、物力消耗在水利建设上,无力进行东伐,遂派水工郑国到秦国执行“疲秦之计”。然而郑国渠的修建不但没有“疲秦”反而“富秦”,修成后,它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也使得关中农业迅速发达起来,这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于公元前211年对江浙、两广地区的百越,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征服活动。秦军在两地苦战3年,毫无建树,而改善和保证交通补给成了战争成败的关键。于是,秦始皇命令史禄开凿了灵渠,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使援兵和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推动了战事的发展,为秦始皇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

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战国以来,货币、文字、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严重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在国家一统的背景下,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势不可当。公元前221年,始皇颁布《金布律》等法律,强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交往;统一货币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而统一文字,则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

文化艺术

“皇帝”一词是怎么来的?

皇帝是古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中国,皇帝最早是皇、帝的合称。所以人们考量上古时的贤君,根据他们各自的功绩,将能够配得上皇、帝之称的8人合称为“三皇五帝”。但此时皇、帝还分别为两个称号,不同时用于一人身上。历史上“皇帝”合二为一用于一个人身上,是从秦始皇开始的。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遂决定兼采“帝”号,自称“皇帝”,以示尊贵。

小篆起源于哪个朝代?

秦篆即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决定统一文字,于是他命令大臣李斯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将文字进行简化,并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出一种统一的文字书写形式,小篆于是应运而生。小篆形体偏长,匀圆齐整,通行于秦汉时代,直到西汉末年才被隶书所取代。小篆虽然退出了日常书写领域,但是由于其字体优美,长期以来一直为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所以在印章,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的字体选择上也一直采用篆书。

秦汉的陶俑艺术有怎样的特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

俑是指我国古代墓葬中摹仿人形而制作的一种随葬品,最早起源于东周,在秦汉时最为盛行。秦汉随葬品中的俑主要是陶俑。秦汉陶俑的大小与真人一样,形象极其生动自然,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秦时陶俑的主要代表是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到西汉时则不再主要是兵马军阵,而是出现了农夫、部曲以及女侍,还有一些陶塑家畜等。

秦汉陶俑的形象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体现了时代的风格,并且具有创作自由、生动活泼等特点。这种既写实又传神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代所继承。

科技博览

秦始皇兵马俑为何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

1974年春,陕西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秦陵兵马俑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1978年9月,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完兵马俑后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于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说法不胫而走。

阿房宫是什么时候的建筑?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口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遂下令征集隐官刑徒70余万人,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河以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天下建筑之精英灵秀,营建一座新朝宫,即阿房宫。两年后,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9月被埋葬在骊山。因集中人力覆土需要,遂将阿房宫建设工地上的劳力征调到骊山园。第二年4月复建阿房宫。

骊山皇陵是什么时候建好的?

骊山皇陵即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继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坟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

典章制度

以粮食为主的俸禄制是什么时候被确立下来的?

商朝及西周的国家官吏由贵族充任。因为贵族各有封邑、禄田,所以当时的官员没有俸禄。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到周代分封以后,因为各国大小不一,所以官员的待遇也不尽相同。据《左传》记载,小国的上级官员封邑,只相当于中级国家的下级官员,而中级国家的上卿封邑,只相当于大国的中级官员。各国有着不同的食封标准。

春秋末期时,各国开始出现实物俸禄,到战国时,逐渐形成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但由于各国计量单位不同,所以俸禄多少也不同。秦统一后,废除封地制度,确立了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

秦朝有哪些严刑峻法?

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其法律及法律制度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在法家思想的熏陶下,其整体风格上法家色彩极为浓厚。秦最早的法律可追溯至公元前408年(秦简公七年)颁布的“初租禾”的法令。秦朝法律形式可分为律、令(制、诏)、式、法律问答、廷行事等。根据出土文物和古书记载可知,秦的法律文书有《田律》《仓律》《金布律》《工律》《徭律》《军爵律》《置吏律》《传食律》《尉杂》等18种;而《秦律杂抄》包括《捕盗律》《戍律》等11种。

何为郡县制?

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体制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长官均由朝廷任免,代表皇帝或国王对地方进行管理,它形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采纳了廷尉李斯的建议,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共设36郡,每郡有守、尉和监各一。而郡下辖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汉承秦制,比秦更为严整,汉朝不断增立新郡,东汉顺帝时全国共有105个郡国。郡县制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统一。

“三公九卿制”是什么制度?

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嬴政在确立皇帝尊号的同时,还总结了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这就是三公九卿制。此制以皇帝为尊,下有三公,分别为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从事国家监察事务。九卿对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三公九卿制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的建立创造了雏形,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的建设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军功授爵是怎样一种激励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的秦军袒胸赤膊,更有许多秦兵杀得兴起,连身上的铠甲也脱掉了。这是为什么?秦军不惧怕死亡吗?难道他们能刀枪不入吗?当然不是,秦军同样是血肉之躯,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源动力在于他们对军功的渴望。秦军中实行“什伍连坐”制度,一伍中有一人逃跑,其余四人就要受罚,如果能戴罪立功斩敌首级一颗,则可免除刑罚。如果得到敌人33颗首级,就算满了秦朝规定的数目,可以升爵一级。打仗打得好就可以授爵,一旦授爵就有了房屋、田产,立功越多就意味着财富荣誉越多。这样,秦国人的整个生活跟打仗挂起了钩,在秦人的日常生活里,除了耕作便是打仗,这样的杀人激励制度可谓是“旷古烁今”。

秦国军队的兵种是怎样的?

1974年,兵马俑的发现,给了我们窥测秦时军队兵种的机会。军事专家根据秦兵马俑,推测出秦朝军队是如何作战的。秦在战役中的最核心的武器是弩。所以在兵马俑主力部队的最前边,站着三排装备远射用的弩的士兵,这些就是弩兵,他们分为三排,直面成千上万汹涌而来的敌人。第二个兵种是拿着长矛的士兵,这些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第三个兵种就是拿着一种叫铍的武器的士兵,铍很像插在长杆上的短剑,长度界于戟和长矛之间,持铍的士兵很可能也是靠某种队型去冲击对手。从不同的杀伤距离来看,这些兵种既有专业分工,又可以互相保护,形成了强大的攻击力,令对手闻风丧胆。

秦朝战车

“中车府令”与“行符玺事”是什么性质的官职?

“中车府令”是皇帝专用车队的队长,专管皇帝的车马,这是极受信任的官员才能担任的官职。官名上加“中”字,意味着他可以出入皇宫。“行符玺事”,“符”是皇帝调兵的符节,“玺”是皇帝诏书上加盖的玉玺,“行符玺事”是专管皇帝调兵符节与玉玺的官。这个职位也是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赵高一个人兼任了两个重要的职务,说明秦始皇对赵高非常宠信。

历史逸事

“指鹿为马”讲的是什么事?

指鹿为马

“指鹿为马”一词源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公元前207年,赵高设计杀害李斯后准备篡权,他想试探一下朝廷中有哪些大臣会顺从他的意愿,于是一天上朝时,赵高故意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不以为意,一笑置之,赵高便趁机问各位大臣是马是鹿,不敢逆赵高意的人附和说是马,而循名责实的人则说是鹿。后来那些说鹿的大臣都被赵高以各种莫须有的理由杀掉了,赵高以此树立起了巨大的威信,群臣对他也言听计从。

秦始皇找到长生不老药了吗?

秦始皇建立万世之帝业之后,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一直统治下去,于是便千方百计地寻求长生的方法。公元前219年,方士徐福上疏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山,山上有神仙居住,只要得到仙人的丹药,便可长生不老。于是秦始皇派徐福率千余名童男童女,并携带3年的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徐福入海之后一去不返。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东巡时到海边碣石(即今秦皇岛),并在此拜海,然后派卢生、侯公、韩终等方士再度携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药。卢生、侯公、韩终等人最终也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

张良为何要刺杀秦始皇?

张良

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秦始皇灭韩之后,张良为刺杀秦始皇,不顾弟弟的丧葬,四处寻访刺客。后来他用尽家财,找到一个大力士,制造了一把大铁椎,伺机刺杀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过博浪沙时,张良派大力士前往行刺。但是刺客失手,只击中秦始皇的副车。秦始皇躲过一劫后大怒,下令追查,得知张良是幕后的策划者,于是在全国通缉张良。张良从此隐姓埋名,四处逃亡。

“鱼腹丹书,篝火狐鸣”是什么意思?

为发动起义,吴广、陈胜同去占卜。卜者示意二人以鬼神迷信制造舆论,动员农民。陈胜会意,遂将丹书“陈胜王”置入鱼腹中,使戍卒烹食时突然发现丹书,大惊,众人亦诧之。接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际,在驻地附近的丛祠旁燃起熊熊篝火,同时学着狐狸的叫声,不断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听到这奇怪的叫声,联想到鱼腹丹书,都惊奇不已,预感到将会有大事发生。 1FxUZDY2ySUy0kjZR6uE3aFV4hOq4O/qBWj4rMOmyxUle9Tz2T5AN3biEJEnVS1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