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治制度

关于“三皇五帝”有哪些不同说法

黄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建立之前的“帝王”。历史上关于他们的记录掺杂进了很多传说的成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都是被神化了的上古部落首领。

关于三皇的说法有五种: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伏羲、祝融、神农;伏羲、神农、共工;伏羲、神农、黄帝。这些说法各有出处。最后一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影响力而得到推广,伏羲、神农、黄帝成为被最多人接受的中国上古三位帝王。

五帝的说法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少昊、颛顼、帝喾、尧、舜;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其中第三种说法相对更流行,意指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天神,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

出于史书撰写者的个人看法和特定的政治目的,产生了上面不同的“皇”“帝”组合。直至今天,“三皇五帝”的说法也是因人而异。

“家天下”是怎么回事

在我国历史早期,存在过一种类似于“共产主义”的时期。这时阶级尚未产生,君主的产生也相当民主。《礼记·礼运》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说的就是这个时期。

尧让位给舜的时候,对舜进行了20年的考察;而舜也把帝位传承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些帝位的传承都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君主的推举,民主的通过。因此可以说这充分地体现了“天下为公”的思想。

禹年迈的时候,曾推荐皋陶为继承人,可惜皋陶比禹死得要早;之后禹又让伯益继任。但禹死以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个地方表示谦让,让各氏族部落决定继承人。这时禹的儿子启运用手中的权力,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君主的位置,从而开创了君主帝位的“继承制度”。

后来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太康,完成了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转变。

皇位更替一直是“父死子替”吗

古代的皇位传承一直是统治者关心的头等大事,在把权力交给弟弟还是儿子的问题上,当时的统治者纠结了很久才形成统一的意见。

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的。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这便是“兄终弟及制”。

商朝未建立之前,商部落的继承体系大致是“父死子替”的。比如商“先公”中,除王恒外,其余大都是继承父亲的位置。但汤建商朝之后,“兄终弟及”的制度开始实施,一直到殷商后期,兄终弟及制才为父子相承制所代替。

嫡长子继承制是怎样确立的

殷商后期,父子相承制取代兄终弟及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被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份低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即纣王),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正是这位辛使殷商走向灭亡。这说明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据记载,在黄河流域周原(今陕西岐山)生活的周部落,在古公亶父在位时,嫡长子继承制还没完全确立。古公少子季历继承了王位,而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出奔长江三角洲,后来建立了吴国。季历传位于长子姬昌,姬昌又传位于长子姬发。姬发灭商后,大力推行嫡长子继承制。自此这项宗法制度被作为立君的原则世世代代延续了下来。

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后世据此形成了宗法制的规则——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结构图

为什么说县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行政区

郡县制是秦统一之后实行的地方管理政策,由李斯提出,始皇帝嬴政批准施行,并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郡县制的设立,打破了先秦时期一直施行的“分封制”。从这时起,再没有纯粹意义上的“诸侯”。后世再封的“王侯”都无法像战国以前的诸侯一样对自己的封地有绝对的自治权,而是受到中央政权相当大的束缚。正是郡县制的地方管理模式,让秦朝实现了最大程度上的中央集权,让政令无阻碍地通行于各地,让中央对全国的管理效率都有了质的提高。而历史上的秦朝之所以能够有诸多的创举,像知名的“车同轨,书同文”等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举措,郡县制都是先决的条件。

但是,郡县制的推行让管理国家的权力过于集中在中央,直接影响并形成了我国此后两千多年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经历了漫长的中央集权统治,中国人民也在意识的深处认可了“皇权”的存在,这对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进行民主主义道路的探索,造成了思想上的障碍。事实上也是如此,我国后来流行的民主思想是从海外引进而来的。

“公考”最早诞生于何时

无论是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还是秦朝的军功考察,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一直到汉朝,我国最早的选官制度才告确立。

汉高祖刘邦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汉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进而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考试是“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才能被政府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又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几品大员”是怎么来的

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操以“唯才是举”而闻名,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也为曹氏立下了不朽功勋。但“唯才是举”的措施对之前的世家大族的势力也造成了不少抑制和打击,形成了朝堂内部不稳定的因素。

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世家大族、稳定统治而采纳陈群的意见,设立了九品中正的选官体制。其中九品是人才的品别,而“中正”则是地方上寻访甄别贤士的官员。实际上中正官都是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大官兼任,这样,世家大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和世家大族势力在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得以缓和。

另外,九品中正制设立之初,除照顾世家大族的利益外,也的确包含了“唯才是举”的精神。选举人才时品学并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选贤任能以更好地维护帝王统治的作用。

九品中正制为何会导致腐败

在九品中正制中,选官定品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家世(被评者的族望和父祖官爵)、道德和才能。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原则是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的中正官一般都是二品,二品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因此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评议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时,九品中正制不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南朝时期,中正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

功过参半的科举制是如何产生的

西周时期的宗法制结构图

在汉代和隋朝之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这个漫长的时期。在此期间,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与此同时,世族势力的扩大,也让君主的统治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和威胁。

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隋炀帝在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诏令文武官员,按照“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十个方面来举荐人才,并以“试策”取士。这是最早的分科举士,也是后世所称的“科举”。

御史不是写史书的吗,怎么权力那么大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现代人都知道权力监督部门的重要性。而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战国时期掌管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监察职能,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官僚制度中的监察体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掌握天下文书和对官员的监察。负责监督的部门叫作“御史府”。各地的监督事务则由皇帝派的御史负责。

西汉增设了“御史中丞”作为御史大夫的副手,到了西汉末年御史中丞取代御史大夫成为中央的监察主管官员。御史台称“宪台”,以御史中丞为长官,但职权有所扩大。最高长官的称谓在唐代又被改回“御史大夫”。

我国古代的监察强度在宋代达到最高,其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会面临严厉的处罚。这在侧面也促成了宋代御史滥用职权的现象。

明朝的御史台叫作都察院。比较有特色的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巡抚”一职,便始于此,且也是以监督地方官员为职责。清代都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与六部尚书、通政使、大理寺卿等重要官员共同参与朝廷大议。

历史上都有哪些宦官专权

宦官是古代中国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本来很悲惨,但是因为与皇权近水楼台的关系,常常达到常人所不能及的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宦官是秦朝的赵高,他先是杀掉与他一起密谋篡位的李斯,夺得大权之后完全把秦二世和朝廷控制在手中。

汉代则有外戚专权,为了对抗强大的外戚,皇帝不得不与宦官联手,从而又造成了东汉历史上宦官专权的时期。东汉的宦官专权,导致了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并最终让汉朝走向灭亡。

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可以说是第二个赵高。作为秦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朝代,唐在后期同样走上了宦官专权的老路。

鉴于历史上多次出现危害严重的宦官专权,明朝朱元璋建国之后,曾经对宦官大加限制。当时宫门外立一铁牌,上书“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可见“防宦”力度之大。可惜皇室的后代总比不上先帝的英明,明武宗时期便出现了刘瑾,明末时则出现了最明目张胆的魏忠贤。

古代也有特别行政区

今天,人们把那些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实行不同政策的地区叫作“特别行政区”。其实早在宋朝,我国就已经有了类似的特别区域,这就是宋朝的“重法之地”。

北宋仁宗年间,为了确保全国核心城市的安全,需要对这些区域实行强化管理。这在政策上体现的就是“重法地”策略,对本来有的罪名加重刑罚,并开立新规,以加强约束。

后来,重法地策略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以至于在宋哲宗废除该制度之前,长江以北的地区都已经囊括在内,成为统治阶级残暴统治的例行工具。

历史上的三省六部为何说法不一

隋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是君主削弱丞相权力的探索过程。因此,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几乎是与丞相制度相伴而行的。

秦朝少府下的尚书是后来尚书省的源头;西汉武帝设立内廷,分丞相之权;三国曹操将内廷转向了外部,这便是尚书省的开端;曹丕以曹操设立的秘书省为基础,设中书省;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六部的前身是东汉光武帝在尚书台设立的三公曹、吏曹、民曹、南北主客、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六曹。六部在西晋时,发展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仍属尚书省。

到了隋代,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其中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主管中央事务,尚书省下辖吏、礼、兵、度支(后改称民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工六部。至此,三省六部制正式形成。

丞相这一官职,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丞相是我国古代辅助天子行使最高管理职责的官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相国”“司徒”“大丞相”“宰相”“中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枢密使”“知政事”等称呼。然而,出任这一“权倾朝野”的官职的臣子结局却往往是很悲惨的。

我国最早确立名为“丞相”一职的是秦国。战国时期,秦已经有了左右相的职位。吕不韦就被称为“吕相”。汉朝继承了丞相制度,但该职位的权力在被不断地削弱。汉武帝设立内廷制度,分割了丞相的部分权力。隋唐时期逐步建立起三省六部制,此制延续到宋代,通过分权削弱了丞相的地位。

丞相制度的终结是在明初。胡惟庸谋反案之后,太祖朱元璋废除三省保留六部,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集君权与相权于一身。这项制度被清朝所沿袭。丞相制度就此止于明朝,而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这三人也成了中国最后的宰相,和他们一同被处死的有三万多人。

枢密院有多神秘

枢密院制度是我国中期执掌全国军事的主要机构,它的沿革体现了古代君主对军事管理制度的不断思考和完善。

唐永泰年间(公元765—766年)设立了枢密使一职,开始任命宦官担任此职,这就是枢密院的源头。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和后唐逐步完成了枢密院的设置。它主管军事,分担丞相职权。宋代时,枢密使曾数次为丞相兼任。

元代的枢密院继续执掌军事、机密、边防和禁卫,并增设了行枢密院作为总院的战时派出机构。枢密院制度在存在的几百年间,作为各代君主探索军政管理方式的思想结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钦差大臣的真实权力有多大

“钦差大人”总是给人一种权力很大的感觉。那么我国历史上真实的钦差大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古代皇上指派专人办专事的时候,会出现“钦差”。不过“钦差”制度实际上到明朝之后才有。

明朝建立的固定的钦差制度就是“巡抚”制。巡抚来源于“巡行天下,抚军按民”的说法。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蹇义等26人分巡各省,产生巡抚制度。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于谦、周忱等6人分抚南北直隶等处,从此各省常设巡抚官,渐成制度。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

锦衣卫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锦衣卫印

很多人一想到锦衣卫,就会联想到严刑拷问、杀人如麻等字眼。那么,真实的锦衣卫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锦衣卫全称是“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其前身是“御用拱卫司”和“大内亲军都督府”。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子孙们无法驾驭明朝的开国功臣,因此出于私心,希望假借缘由将这些威胁除掉。但当时司法制度已经建立,以至于通过正常的途径达不到他彻底肃清的目的。于是,在正常建制之外,拥有强大武力和一整套刑讯系统的官署——锦衣卫诞生了。

锦衣卫刚开始时是朱元璋个人意愿的执行者,后来又成为朱棣篡夺朱元璋嫡孙建文帝皇位的杀人工具。锦衣卫不仅发挥对内残酷清洗的作用,而且在明朝对外战争中也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比如在万历援朝战争中他们负责侦察日本国的军情。

实际上,锦衣卫给人们留下“闻之色变”的印象,还是有一点冤枉的。因为后世人总是把锦衣卫和东、西两厂视为一体。但实际上锦衣卫做事是有一定原则的,很大程度上它被完全无人性的东、西两厂抹了不少黑。

宦官和太监有区别吗

宦官和太监都是人们对古代宫中阉人的称呼。那么这两者是一回事吗?是否有不同之处?

事实上,在辽代之前,并无“太监”的说法,只有“宦官”的称呼。这时的宦官是以皇帝后宫服务人员的身份出现的。尽管部分宦官因为主子的宠幸而手握重权,但其职位仍未成体制。而“太监”一类人群从一开始就是成体制的官员。辽代的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中,都设有“太监”一职。到了元朝,“太监”一职已升到二级官吏,官也不算小。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为巩固其政权,在全国范围内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提领者被称为“掌印太监”,这些“太监”均由宦官来担任。由此,太监和宦官的概念开始走向融合。到了清朝,“宦官”的称呼已经很难见到,都演变成“太监”的叫法了。

员外都很有钱吗

在我们的认知中,员外就是财主,财主也往往被叫作“员外”。但历史上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员外郎,简称员外,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尚书省二十四司中各增设了员外郎一职,作为郎中的副手。这就是员外这一头衔的由来。唐朝贞观时期以前,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就是由员外郎担任,全称是考功员外郎。明清各部沿袭了这种叫法,以郎中、员外郎、主事为三级司官。员外郎简称外郎或员外,通称副郎。

由此可以看出,员外的意思就是副手。明朝之后,员外渐渐成了一种闲职,而且有钱就可以“捐”一个员外,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的人那么容易混淆员外和财主了。

七品芝麻官都是哪些官

连环画《七品芝麻官》封面书影

人们常说的几品官员,大都是指清朝的官员。清朝把所有官员分成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两级,便形成了清代官僚体系的“九品十八阶”。

除了那些高品大员之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七品知县”。但除了知县外其他的“七品芝麻官”还有哪些,就很少有人知晓了。现在就让我们罗列一些清代的七品官员,看一看这些所谓的“芝麻官”吧。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簿、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文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八旗都是哪八旗

在读清史的时候,人们总会遇到关于“八旗”的说法。那么八旗是什么呢?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势力不断扩大,人口也随之增多。为了统编下辖的人口,他建立黄、白、红、蓝四旗,并把人口划分到这四旗之内。后来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这就形成了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

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凡隶于八旗者皆可为兵。八旗初建时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

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与绿营共同构成清朝统治全国的强有力的军事工具,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

八旗军服 gQRySMj0bVmk95JEIud57jfbblGSsTzQycCUsv+ZqwZFVrze8EyNtBCDmXiRq0I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