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民间节日

民间在春节“耍龙灯”的习俗是怎样形成的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舞蹈形式。在古代,人们把龙看作吉祥的化身,代表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舞龙更多的时候,是具有祭祀和祈福的意义的。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自殷周“祭天”的遗风。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舞龙”包含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意味,在春节灯会上出现的舞龙,是具有“祈年”的意思的。

在我国历史最早期,以“龙”为图腾的强大氏族,由西方迁徙向东方进入中原,这就是后来的“夏”朝。夏代开国君主禹,与龙有关的传说很多。传说禹本身就是龙,而他治水得以成功也是得到龙的协助。更有甚者,传说禹的儿子启,也是耳朵挂着两条青龙,驾两条龙的。

传说是虚假的,但是传说产生的文化是真实的。正是由于历史早期人们对龙的形象的崇拜,才让后期人们在祭祀祈福的时候使用龙的形象。

春节为什么吃年糕

其实,春节吃的年糕和端午吃的粽子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是到了严冬季节,其他兽类大都躲藏起来冬眠了。“年”吃不到东西,就下山拿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来出现了一个部落叫作“高氏族”。每到冬天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的时候,高氏族人就用粮食先制作了大量条状的食物,分成一块块放在门外,然后人们就躲在家里。“年”到后找不到人吃,就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果腹,吃饱后就回到山上去了。

人们看怪兽走了,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关,又可以为春耕作准备了。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承了下来。而因为这种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又是为“年”所吃,所以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为年糕了。

爆竹和鞭炮的名字哪个更正确

放鞭炮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鞭炮也有文雅的称呼,叫作“烟花爆竹”。那么民间的放鞭炮和官方的烟花爆竹,是不是同一回事?如果不是,那么哪种说法才对呢?

《通俗编排优》记载着:“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这就说明了爆竹的根源。很显然,最开始的爆竹,所爆的,是整体的竹竿。方法就是将竹竿投入火中燃烧,让竹节中的空气膨胀,在冲破竹壁的过程中发生震荡从而产生巨响。

汉朝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这就是现在的“炮仗”叫法的渊源了。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现代的“鞭炮”叫法,就是源于此。

综上所述,鞭炮其实是从爆竹发展出来的事物。现在人们燃放的,已经完全脱离了爆竹的定义,因此,还是民间的“放鞭炮”更正确一些。

“福”字倒贴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

我国民间家中有喜事,尤其是过春节的时候流行贴“福”字,象征幸福,其中更有些人家习惯把福字上下颠倒来贴在门上。这种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呢?

关于“倒福”的来历有两则传说。一则是来自清代的恭亲王,一则是来自明初的马皇后。从民间附会传说的习惯上来看,前者的可靠性更高。一年春节前夕,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照例写了许多个“福”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但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亲王福晋知道后十分恼火。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道:“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福晋想到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于是高兴起来,还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此后,倒贴“福”字的方法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贴了倒福的人家也都希望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

压岁钱是怎样产生的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在汉代,叫厌胜钱或大压胜钱。不过这时的压岁钱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钱,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厌胜钱的正面铸有各种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语;背面则是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等。可以看出,这时的压岁钱还不具备“压岁”的性质。

到了唐代,当时的“立春日”作为春节,是宫廷内部人们相互拜贺的日子。人们习惯在这一天“散钱”,并蔚然成风。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本属于立春日的一些风俗也被用在了新春节上。从这时起,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

而压岁钱具备更加形象化的“压”岁意义是在清朝。清代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也就是说,当时的压岁钱是以线穿铜钱成串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分量确实是够“压住”一岁的。

春节贴上去的春联应该在什么时候取下

春联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风俗。但人们常常会疑惑春联应该在什么时间取下,一直贴着,从春到夏,是否不太合适呢?

取下春联的问题早就有之,被称为“摘春联”。与贴春联有固定的时间不同,摘春联的时间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依照各地民俗的不同,分别有整年摘、过节摘和风化摘三种习惯。

整年说。人们认为春联代表着吉祥如意,因此“旧”春联需等到来年贴新春联的时候才能摘除,寓意辞旧迎新,福运一年。并且在这一整年里,如果春联有破损,还需要及时修补。

过节说。也就是春节过完之后就取下春联。这种习惯的根据是,作为驱赶“年兽”的法宝之一,待到“年”过完后,春联就可以摘了。我国民间有认为“正月十五”元宵节算作过完年的,也有认为“二月二”龙抬头算过完年的,因此摘联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古代的贺年卡是什么样子的

古代有贺年卡吗?贺年卡不是来源于国外的新年卡片吗?其实我国历史上也有过类似今天贺年卡作用的卡片,只是在形式上稍有不同。

我国古代的“贺年卡”起源于汉朝。当时的人们用木竹材质削成片状,再在竹片上写字,并送予人家。这时的贺年卡被称为“名谒”“名刺”。赵翼的《陔余丛考》中记录有:“古人通名,本用削木书字,汉初谓之谒,汉末谓之刺,汉以后则虽用纸,而仍沿曰刺。”

明朝天顺年间的贺年片是把一种印有梅花图样的笺纸裁成2寸宽,3寸长的形状,在上面写下姓名和地址,于农历正月初一那天,赠送朋友。甚至连不太熟悉的人也会送上一张。到了清朝康熙年间,贺年卡就改用红色的硬纸片来制作了。这时,人们还把贺年片装在当时很盛行的一种锦盒里,送给对方以示郑重。

古代的贺年片主要是一些高官、显贵、士大夫们采用。他们每逢新年来临,不肯自己出门拜年,就派人送贺年片。

元宵是怎么来的

元宵是深受中国人喜爱的传统小吃。关于元宵的来源有多种传说,如春秋楚昭王一说。但元宵的确切出处根源尚未证实。

唯一可知的是,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最早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这一点在后来的《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文献中得到证实。由于元宵节必食“圆子”,因此人们便用元宵来命名原来的上元节,形成了今天普遍的元宵节的叫法。

元宵在宋朝还是一种很珍贵的食物。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这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由此可见,宋朝时期元宵刚刚萌生,生产技术还未得到大量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就称谓上来说,“元宵”的出现应早于“汤圆”。南方的汤圆却比北方的元宵更有可能是古代真正的“元宵”。

元宵节都有哪些活动

现代人过元宵节,基本上就是吃顿汤圆了事。在古代,元宵节的活动非常多,而且也是非常隆重的。

元宵节人们习惯张灯结彩。元宵灯会、挂灯笼这些活动都是为当时热闹的气氛服务的。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由于趣味性强,易于普及,因此到今天仍然经常有此类活动。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还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这些游戏形式。作为传统社会最受民众重视的民俗大节,历史上其在城市中欢庆喧闹的气氛尤为热烈,作为除夕团圆之后的公共活动性节日,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

龙抬头为什么北方更加重视

二月农耕图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

古代的人们根据天文知识,习惯性地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星宿”。而“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刚好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就称它为东方苍龙。东方苍龙中的角宿在龙角位置,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房宿代表龙腹,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晚上,角宿首先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小时后,亢宿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样几个星宿逐渐升至地平面以上的过程,被古时研究天文学的人称为“龙抬头”。而当这一说法被传至民间之后,人们有感于龙抬头的象征意义,便把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传承了下来。

不过,龙抬头的节日在北方更加受重视。这是因为北方春季缺水,而龙象征着雨水。南方多水而少田,因此反而不甚喜欢这个节日。

古代的“花朝节”是哪一天

花朝节,简称花朝,还有“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等俗称。花朝节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花朝节的节期因地而异。中原和西南地区以夏历二月初二为花朝;江南和东北地区以二月十五为花朝,并与八月十五中秋节相应,即“花朝”对“月夕”。此外,还有一些地区以二月十二或十八为花朝节。这种现象的形成与各地花信的早迟有关。

花朝节在全国盛行,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以嗜花成癖闻名,每到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就会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也会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于是唐代从官府到民间都流行花朝节活动。

花朝节的特色活动有长三角和东北地区的祝神庙会、宋朝开封的游春扑蝶,还有种花挑菜、晒种祈丰、制作花糕等。

“寒食节”为什么不能生火

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我国人民还有一个属于肚子的“清明节”,这就是寒食节。寒食节,禁烟火,食物只能凉吃,因此也称“禁烟节”“冷节”。严格的日期是在夏历冬至后的第105天。

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写道:“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它道出了寒食节的由来,即“子推绵山焚身”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曾经在晋文公流亡时期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争功,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去绵山恭请,介子推仍不愿出山。晋文公放火烧山想逼他出来,没想到介子推抱母亲烧死在山中。后人叹服介子推的气节,便自发地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

不过,针对寒食节的由来,更加理性的判断则是,寒食节所体现的其实是人们对火的祭祀。祭祀火要禁火并重燃,这才是禁火节真正的由来。

五月初五为何称端午而不称端五

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在先秦时代,人们确实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而五日则是恶日。而五月五日同时占据了两个“毒”,因此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

由于人们对五月初五的这种认识,产生了在这一天特有的行为习惯。据《礼记》载,周代的五月初五有蓄兰沐浴的习惯。《大戴礼》中记,“五月,蓄兰。为沐浴也”以浴驱邪。《吕氏春秋》中的《仲夏记》一章也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有提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甚至还有说法直接认为重五就是死亡之日。

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由于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就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说“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也有提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宋徽宗赵佶甚至由于是在五月初五出生,而从小被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以各种方式驱邪就很自然了。另外,人们为了避讳“五毒”,连后来的端五节,都要称为“端午”。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吗

伍子胥

我国的民间教育为了简便起见,都直接告诉学龄儿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但实际上史学界对此的争论一直没有休止过。并且相对于端午屈原说,有更多的资料把端午指向伍子胥。而伍子胥所在年代要早于屈原,因此有人认为端午节和相关风俗更可能是后世附会给屈原的。

伍子胥生在春秋末年,先是在楚国受到迫害,后逃亡到吴国。在吴国他受到当时的吴王阖闾重用,辅佐阖闾壮大吴国,并同由他举荐的孙武随阖闾出征,攻破楚国。伍子胥造就了春秋末期强盛的吴国。但阖闾死后,继位的夫差刚愎自用,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败越国而不灭,任由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勾践买通吴国朝廷上同是楚国出身的伯嚭向夫差进谗言,说伍子胥托子于齐国是叛国,伍子胥因此被夫差赐死。他又因死前预言吴国灭亡而被夫差下令把他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深受吴国人民爱戴,死后被视为“涛神”。于是人们就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

傣族人如何过“泼水节”

泼水节源于印度,是古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后为佛教所吸收,并在公元13世纪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了中国的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数百年。

泼水节,亦称宋干节,时间从每年4月13日开始至4月16日结束,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泼水节,傣族人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互相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丢包。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所丢的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花包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当然,泼水节自然会有人们互相泼水的活动,这人们就不陌生了。此外还有龙舟比赛、斗鸡、跳孔雀等活动。可见,傣族的泼水节是十分热烈的,其气氛不逊于汉族的春节。

汉族有泼水节吗

人们都知道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很有趣的节日,在那一天,男男女女互相泼水,还可以借此表达爱意呢。也许很多汉族朋友都很羡慕傣族兄弟,殊不知,我们汉族也有自己的泼水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也是汉族的水节。上巳节,又称元巳节、修禊节,最初定为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不过自魏晋时起,已经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无论是否逢巳日了。据专家考证,上巳节可能源于上古时期对主管爱情、婚姻和生育的女神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来的仲春之会。

古时,每到上巳节这天,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嫔妃、公卿大臣,都要到江河池沼边上沐浴或者洗洗涮涮,借水的魅力祈求消灾袪病、得到幸福。到了魏晋时代,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们开始在上巳节临水宴饮(称曲水宴),并由此派生出上巳节更加广为人知的活动——曲水流觞。

泼水节

只是随着历史的沿革,这个汉族的泼水节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傣族人却传承下来了与此一脉相承的泼水节。

“回娘家节”是怎样产生的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专门给嫁出去的女子回娘家的节日,这就是天贶节。当然,其实天贶节的活动不仅仅是回娘家。

天贶节,又称“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等。“六月六”是一个小节,节日活动较少,主要是藏水、晒衣和晒经书,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其实天贶节乃至于天贶节的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是与这个日子所处的时令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农历的六月初六正值我国的盛夏时节。这段日子农田里既不需要播种也不需要收获,正是庄家快速生长的时期,因此可算是少有的农闲。正因为是农闲时期,所以媳妇们才得以有时间回娘家。而天贶节的其他活动,如晾晒衣物、洗浴、藏水这些,也正是顺应时令所应该进行的活动。另外,祈求晴天就更凸显了天贶节的农业属性。

因此,“回娘家节”的本质,就是一个农业节。由于我国农耕范围大,历史悠久,所以才把这个节日推广开来。

三伏是哪些日子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秦汉时流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一定要隐藏起来。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开始的10天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的10天为中伏,且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定为末伏,也有10天。上中下三个“伏”总称为三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因此三伏节气之间,人们的行为也以“伏”为主。那么既然是“伏”而不出,在家里面就只有吃和玩了。因此每逢三伏时令,古人一方面以清凉饮料避暑,另一方面又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三伏食文化。

现在人们还常说的“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卷饼炒鸡蛋”正是伏天人们无法劳作,而不得不回家休息吃东西的情形的真实写照。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牛郎织女

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又称为乞巧节。

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上的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获得智慧和巧艺,因此得名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被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通过穿针引线来“验巧”,做些小物品来“赛巧”,摆上些瓜果来“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很显然,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还是比较牵强的。虽然牛郎织女的故事代表着古代的浪漫情怀,女孩们也会在乞巧的同时产生某些念头,但是乞巧节对于古代的女孩子们更多的还是重在女红和玩耍。我国古代封建礼制盛行,是不会允许集中的大规模的谈情说爱的。

不过,既然七夕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人们以情人节的身份记住,那么对于以后的人来说,它也许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情人节了。

月饼是怎么来的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最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种“太师饼”就是我国月饼的“始祖”。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芝麻和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随后出现的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为“胡饼”。

《开元天宝遗事》有记载:“玄宗八月十五日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栏望月,不尽,帝意不快。遂敕令左右:‘于池西岸别筑百尺高台,与吾妃子来年望月’”。玄宗赏月乏味,心情不快。杨贵妃聪慧过人,为了调节情调,随口说出了“月饼”这个名字。

上面的传说可信度不高,但月饼得名确无实据可查。已知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其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了“月饼”之名称。但当时的月饼还仅在宫廷内部和官宦人家中间流行,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直到元朝,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才在全国流行开来。

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怎样来的

在人们的认识中,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老人节。但是,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大部分现代人就不是很清楚了。

由于《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又称重阳,也叫重九。最初的重阳节,是帝王之家因丰收而祭祖的一个日期。这种纪念活动在宫廷中逐渐演变成了为迎接秋天的到来,而进行的一些庆祝活动。其背后正是宫廷里无聊的生活,促使着人们用节日的理由来寻些欢乐。出于这种目的,人们在这一天赏菊、喝菊花酒、登高、吃重阳糕和举行重阳宴会。又因阳与寿相关,秋与老相应,人们又提出了重阳象征长寿的概念。

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记载着,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这名侍女对宫外的人谈起了当时宫里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的制度。这也成了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关于重阳庆祝的记载。

踩高跷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吗

踩高跷是我国节日的常见活动。高跷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关于踩高跷的起源,大致有图腾崇拜和生活环境两种说法。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朱氏族,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但图腾崇拜本身也是源于生产、生活的。目前,认为高跷最终源于水滨居民在中浅水区踩木撒网捕鱼的生活。今日居住在广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渔民,仍有踩着长木跷在浅海撒网捕鱼的风习。1930年的《艺风》杂志记载:“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笼街,因地位低湿常被水淹,那里的住民每当水淹时,差不多都踩着高跷来往。”这是高跷源于劳动生活的另一个记载。

腊月初八这一天为什么喝腊八粥

北方的腊八粥,在南方多叫腊八饭,它们所指的是同一种事物。它由人们放入八种材料熬制而成,现代也叫八宝粥。

古代天子或诸侯,在年终时候要举行祭祀八种自然神灵的仪式,称为腊祭。这种制度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腊八节。从先秦起,民间的腊八节都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十二月初八,用杂粮做成“腊八粥”。有的农民还要将“腊八粥”甩洒在门、篱笆、柴垛等上面,以祭祀五谷之神。当然,人也是要吃的。周密《武林旧事》中有:“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腊八粥》中写道:“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

关于腊八粥风俗由来的传说有很多,有佛教根源说,朱元璋根源说,但多为后世附会,只有勤俭持家,利用旧米一说相对可信。

人们为什么将腊月三十叫作“年关”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大年三十是团圆、喜庆的日子。但古代却有传说指出,最早的大年三十,人们的生活可没这么好过。

话说古时有一种猛兽叫“年”,平时只在深山中捕猎。但每隔365天,它就会出现在民居中,掳掠牲畜、人口用来果腹。由于这种猛兽只在夜间出现,第二天黎明便会回到山中,因此,人们每到这一天就会战战兢兢,不敢安寝。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把牲畜赶回圈中,关上所有的门,一家人聚在一起祭祀祖先,祷告“年”不要来自己的家中。由于此夜吉凶未卜,因此人们也习惯把这天的晚饭做得很丰盛,有种最后的晚餐的意味。而这些习惯流传下来,就形成了今天“过年”的风俗。

很显然,传说中的“年兽”是子虚乌有的。但是传说本身并非无本之木。古时人们口中的年兽,大概就是奴隶主和地主阶级。每逢过年,地主就会向农民收缴地租,也就是收缴农民的财产。人们隐晦地编造了年兽的传说,正是暗指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购年货

“小年”为什么要拜灶王爷

小年是一个通行于全国各地的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一带的把正月初五作为小年,还有些地区称元宵节、冬至为小年。这其中,以祭灶节的说法流传最为广泛,也最受重视。

祭灶神为商周时代五祀之一,初为夏祭,后改为腊祭。对民间来说,小年祭灶王爷的习俗源于灶王爷的职责。传说灶王爷是天帝派往人间的多身使者。灶神存在于每户人家的炉灶里,每年一个任期。灶神会记录下这一家人在这一年里的所作所为,并于小年夜升天,将这些记录回禀天帝。人们为了让灶王爷在天帝面前为自己多多美言,便有了祭祀灶神的习俗。并且还产生了灶糖这种食物,据说也是为了粘住灶神的嘴,让他不能说自己的坏处。 +c9GLTpvPH+fNXwkQ4xdRc6KpeLxo79KLIzhQB/MJqg6RXM+qL+FEa+q05tc37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