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提到女人怀孕总是说“身怀六甲”。而关于“身怀六甲”的由来,说法其实很多。可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真的没有找到可以确定的根源。
在所有说法中最有根据的一则是出自《隋书·经籍志三》中的《六甲贯胎书》:“谓妇女身怀胎儿。”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和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同时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因此女子怀孕又称身怀六甲。
但天干地支体系作为古代计时手段,其“六甲日”受孕的说法是由后人附会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又有“六丁为阴神,六甲为阳神”,六丁六甲象征男女的说法。因此“身怀六甲”本应是“身怀六丁六甲”,只是由于古代重男轻女,因此六丁逐渐被忽略掉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按照古人干支计时的排列方法,六甲即象征着所有的时辰。因此“身怀六甲”也可以指女人“身怀天下”。
古人的借腹生子叫“典妻”“承典婚”“借肚皮”等。与现在仍存在的借腹生子现象不同,古时是“借妻生子”,黄花闺女是不借给你的。
典妻的萌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质妻”或“雇妻”。对典当妻子的人来说,是质妻,对接纳别人妻子一方是雇妻。典当一方把妻子交给对方,并换取一定数量的钱财;当他要把妻子赎回来的时候,再交还同样数量的金钱就可以。这与典当的方式一致,因此才叫典妻。古代典妻和现代借腹的区别就在于,今天的借腹钱是归属女方,而古时的典妻钱则是归女方丈夫所有。
宋朝时的典妻更加普遍。当时的典妻也发展出了长期和短期两种。长的可达5~15年,短也有1~2年。古人把妇女的从一而终看得非常重,愿意典妻的家庭可以说大都是非常困苦的。是否典当其妻,通常由丈夫做主即可,无须妻子的同意。有些女性由于丈夫不在身边,家庭收入无着,进行的“自典”,也就是自我典当,也是一种典妻的形式。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一遇的农历属相所在的年份,俗称属相年。在传统习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这种认识是出自道教的“太岁说”。道教的“太岁神”是值年神,也就是总管一岁之祸福吉凶的神明。太岁在所有值年神中素有年中天子之称,世人不可冲犯。本命年犯太岁的,流年不利。
由于本命年的不利说法,民间通常把“本命年”也叫作“槛儿年”,就是说度过本命年如同迈过一道槛儿一样。尤其是我国汉族北方各地,只要是当值本命年的时候,不论大人小孩都要系上红丝带,俗称“扎红”。另外,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因此,即便是今天,每逢春节,都可以见到市场上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等红绸带;而随着风俗的演进,现代人还会选择红内裤、红文胸、红袜子之类一切可以“红”的服饰。希望能够借此消解灾祸、化凶为吉。
很久很久之前,人们就已经把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了。
“弄璋”和“弄瓦”都是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其中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说生男孩弄璋、生女孩弄瓦,表现了古代对男女的不同希冀。
男弄璋,是希望男孩能有个大好的前程,登官入仕,富贵显达;女弄瓦,是希望女孩长大后在持家方面能够是个行家里手,能够做好男人的贤内助。因此男女在弄璋、弄瓦上的区别显示了古人重男轻女的思想。
婴戏图
生儿育女是一件大喜事。为了庆贺这件喜事,主人家会在小孩出生后向亲戚朋友乃至于邻里赠送红鸡蛋,以表祝贺。那么主人为什么要发放红鸡蛋呢?这与上古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奴隶制早期,北方的易水中游居住着商部落,创立商部落的首领叫契。正是他与红鸡蛋的风俗有关。传说有一天,契的母亲简狄去水边洗澡。她看见一只燕子在一棵大柳树上下了一颗蛋,就过去把蛋吃掉了。一年以后,简狄生下了契。契生得眉清目秀,深得众人喜爱。这家人就煮了很多红鸡蛋分给各家,表示“同喜”。红鸡蛋象征着燕子蛋,人们希望能够重现简狄的好运。因此生孩子的家庭向外分发的鸡蛋也格外受欢迎。
另外,人们通常也会选择在办满月酒的时候向宾客发放红鸡蛋。
新生儿出生后第三天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新生儿的父母比较忙,他们要进行射天地四方、接子、洗三、拜床母等活动。
“射天地四方”语出《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这说的是,男孩出生三天后,由父母抱出门(接子),然后用弓箭射向各个方向。这种活动是祝愿孩子以后志存高远。因此,此礼对男孩有效,对女孩则不采用。
“洗三朝”又称“洗三”,自唐代开始流行。就是在孩子降生第三天用艾熬水,把孩子放在这种水中洗浴。而前来祝贺的亲友们按照各自的心意会往澡盆中放置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如枣、栗象征早生子女;莲子象征早生贵子等。这种活动又叫“添盆”。
很多人认为胎教是一种很现代的、很科学的教育方式,因此怀疑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其实我国胎教的历史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到奴隶制中期。
据西汉儒学家刘向所著的《列女传》记载,周文王之母太任在妊娠期间,“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而“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被认为正是太任良好胎教的结果。
可见,这时的胎教的基本含义是孕妇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会被孕妇情绪、言行影响。因此孕妇只有谨守礼仪,才能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
《列女传》中记载的胎教事例,一直被奉为胎教典范。后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孕期有关行为、摄养、起居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烦恼、过多房事、生冷寒温食物等。胎教和胎养结合,共同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预防胎儿发育不良,减少堕胎、小产、难产这些情况的发生。
抓周是我国在新生儿满一周岁的时候举行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活动,但抓周指的并不是抓周岁,而是在周岁抓。
“抓周”仪式在吃中午的“长寿面”之前进行。富户是在床前摆放大桌子,桌子上放有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吃食等物,女孩“抓周”要加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等。普通人家一般是在铜茶盘内放置私塾启蒙课本、毛笔、算盘、烧饼等。然后大人将小孩抱来端坐,由孩子自主地选择桌上或者托盘上的各种物品。
抓周
如果孩子先抓了印章,则谓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文具,则谓好学,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先抓算盘,则谓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女孩先抓缝纫用具或炊具,则谓善于料理家务。不过如果孩子先抓了吃食、玩具,大人也不会认为这是“好吃”“贪玩”,而是视为“必有口福、及时行乐”。总之,抓周就是大人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对小孩的一番祝愿。
长命锁是一种为保护新生儿、为孩子祈福的物品。我国地域广大,不同的地区,长命锁的形式也有所不同。
在江南地区,外婆要给刚出生的外孙送银制的装饰锁。这种银锁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银锁正反面有文字与图案,文字多出现在正面,通常是“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祝语。图案多在反面,多为麒麟、龙、虎等吉祥动物。
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带的居民,喜欢采取替新生婴儿认干爹干妈的办法消灾避祸。干爹干妈要出钱为新生婴儿打制银锁和项链圈一个,戴在婴儿颈上。当孩子长到12岁,便被认为已经过了危险期,要取掉银锁、项圈,称为开关。而江苏地区的干爹送给小孩的长命锁不是戴在脖子上的,而是挂在小孩的卧室中的。
长命锁中,金属、玉质的最多,也有地区以各种丝线形式代替。相关的规矩,如佩戴时间、附坠物也不一而足。
我国古代极重孝道,因此老人多在家享受儿孙的尽孝。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下,老人确实无人赡养,因此,古代的养老院就出现了。
我国古代养老院的雏形初现在奴隶制早期。《礼记·王制》记载着:“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学和序都是当时的学校。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了“养老”的观念。
南北朝时期,魏孝文帝曾在太和二十一年把司州和洛阳的贫病老人集中在“别坊”居住,提供衣食和药品。梁武帝时期,正式在京师设立了“孤独园”,成为我国最早的养老院。唐代长安的养老院“悲田院”,专门收养贫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乞丐。由专人负责收纳,佛教寺院负责管理。北宋期间,在汴京即河南开封,设立了东西南北四座福田院,这是唐代悲田院的延续。
养老院制度的普及是在明清两代完成的。明初朝廷就诏令各府县设立养济院。清康熙年间,北京有普济堂,并要求各地方效仿。
为老年人送寿桃祝寿的习俗在我国流传甚广。那么,桃子和过寿有什么联系呢?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孙膑在师从鬼谷子的时候,母亲八十大寿,他要回家给母亲过生日。鬼谷子知道了之后送了孙膑一个桃子,让他作为寿礼。神奇的是,孙膑的母亲吃了这个桃子之后就变得年轻了。而后人认为变年轻就等于延年益寿,因此,送寿桃的意义也逐渐固化成为“长寿”的祝愿。
此外,桃子和桃木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意义。传说汉武帝就曾接受西王母的五颗仙桃。《神异经》中记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拾遗记》也有:“螃螗山去扶桑五万里,日所不及。地寒则桃树千围,其花青黑色,万岁一食。”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祝寿送的是鲜桃,只是由于当时水果产出完全依赖时令,因此大多时候没有鲜桃可选,所以只能用面粉代替。时过境迁,面粉寿桃到今天反而占据了主流。
中国人过生日,无论年纪大小,身家贫富,一碗长寿面总是要有的。那么,过生日吃面条的风俗是如何兴起的呢?
话说汉武帝喜好玄学数术。一次武帝与大臣聚义,谈到人的寿命。武帝就援引《相书》的内容,说人的人中越长,寿命就越长。如果人中长达一寸,那么这个人就可以活到100岁。武帝说完,下面的东方朔放声大笑。众人不解,问他为什么发笑。东方朔说:我不是在笑皇上,我是在笑彭祖这个人。皇上说人的人中长一寸就可以活100岁,那么活了800岁的彭祖人中得多长啊。东方朔其实是不相信《相书》的那一套,只是身为人臣不便明说,便绕了个弯子说武帝的说法不靠谱。
但汉武帝的“脸长就命长”的说法却流传开来,人们取面条的“面”有脸的意思,特意做出长长的面条,给过生日的人吃,且吃的时候不能在口外咬断。
人们借“面长即命长”的说法祝愿“寿星”长命百岁。这就是长寿面的由来。
棺材
现代社会提倡火葬,大大冲击了我国古代流行的“入土为安”的风俗。以至于人们已经混淆了一些相关的概念。而棺材和灵柩的关系混淆就是最常见的一个例子。
棺材,也叫寿枋、老柩、寿棺等,是盛载死尸的空匣子,通常在葬礼中使用。中国人自古就对棺木十分讲究,多数采用木制棺材,这是由于木性柔和,先人逝去之后,“睡”在里面会比较舒适。木性柔中有刚,可抗湿热,拒寒水,使死者不受虫蚁泥水侵害。基于同样的道理,铁棺和石棺都很少见。棺木文化体现了古人追求死后遗体完整的追求,这与当时的文化信仰是有很大关系的。
灵柩,顾名思义,除了棺木的成分之外,还有灵魂的意味存在。灵柩实际上指的是棺椁和尸首的整体,也就是放入尸体的棺材。而由于现代人对土葬文化的疏离,常以为灵柩就是棺材的雅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披麻戴孝是服丧期间的穿着方式,是对我国传统丧服的形象称呼。
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五服制度。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依据服丧的穿着划分亲属的远近关系。由亲至疏依次需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是指缝纫的衣服不收边。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为公婆、重孙为祖父母、妻为夫,都要穿斩衰,斩衰是最重的孝服。齐衰,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孙子、孙女为其祖父母,重子女为其曾祖父母、高祖父母服丧采取齐衰形式。大功质料比“齐衰”用料稍细。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要穿大功。小功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缌麻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小功和缌麻是轻孝,与重孝相对。
纸钱有铜钱形的纸、纸上印钱形、折纸元宝等形式。据高承《事物纪原》卷九载:“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古代曾盛行通过埋圭、璧、币、帛来祭祀鬼神,从汉代起将宝钱与棺椁同葬。这时陪葬的钱币叫作“瘗钱”。但后人很快发现在墓穴里埋钱币会导致大量盗墓行为的出现,反而不利于先人的“安寝”。因此,从魏晋开始,改用纸钱送葬。这时的纸钱,既用于在出殡过程中的抛散,也用于在墓地串挂、抛散。
唐代以后,佛学盛行。当时的人们接受了来自印度的,用火将祭品传递给鬼神的思想。因此上自王公,下至庶民,开始盛行通过烧纸钱来送葬。
丰碑
丰碑其实就是大的石碑。丰是古语,意指宏大。不过最早的丰碑并不是石质的,而是木柱的形式。后来演变成石质,也已经失去了最开始的作用。
中国古代“墓而不坟”,只在地下掩埋,地表不竖标志。
从奴隶制时期开始,从天子到贵族,形成了利用墓穴四周竖立木柱以帮助棺椁下葬的习惯。在墓穴四角或两旁,各立一根木柱,柱上有圆孔,叫“穿”。然后再在两柱的穿中架一根横木,木上缠以绳索,可用来放绳,将棺木牵引入墓穴。入葬完毕,木碑随之埋入地下,或置于墓旁。利用丰碑引导下葬的情况,最开始天子六纤四碑,诸侯四纤三碑,大夫二纤二碑。后来木柱逐渐演变成石碑,但碑上是不刻文字的。从汉代开始将死者的情况,如姓名,生卒年月日等刻在碑上;有地位的人则开始了树碑立传,这时的丰碑已经演进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墓碑。
中国的丧葬文化中,有着“做七”的风俗。做七风俗流传广泛,现在的老人们还对“头七”“后七”很重视,要举行各种活动。
治丧后,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称为“做七”。在关于“做七”习俗的所有起源说法中,源于道教的说法最盛行。清朝的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二中,结合做七习俗起于元魏、北齐的历史背景,对此论证:“按元魏时,道士寇谦之教盛行,而道家炼丹拜斗,率以七七四十九日为断,遂推其法于送终,而有此七七之制耳。”
除了道教源说之外,还有“做七”的佛教源说、民间源说等,臆测和附会的成分多于实证。因此,后世“做七”的习俗起源于道教兴盛的朝代更加可信。
我国有几个流传下来的鬼节,分别是三月初三、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
在这四个鬼节中,最重要的要算是道教的中元节。这一天是农历的七月十五,同时也是佛教的盂兰节和民间的鬼节。据说,每逢七月十五,阎王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并且让活着的人一起为他们祝福。于是,我国许多地方在此时都会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由于佛道两教的节日都在七月十五,因此民间盛传的七月十四为鬼节的说法应该是源于人们急于祭祀而形成了提前的习惯。
每年的十月初一是正式的鬼节,这天又称为“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秋收成后祭祀祖宗的习俗,以表示孝敬、不忘本。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等食物祭祀祖先,可以在家供奉祭祀,也可以去墓地祭祀。除了食物之外,由于我国的十月天气转凉,因此逐渐加入了“烧寒衣”的内容。也就是把假的“冥衣”烧给逝者,为其免去风寒之苦。烧寒衣后期衍生出烧包袱。
至于三月初三和清明也被称为鬼节,就稍显附会了。
挽歌又称丧歌、丧曲等,是我国殡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逝者表达缅怀之情的方式。
执绋者唱挽歌来送丧的风俗,起源于汉代。当时挽歌的代表性作品是《薤露》《蒿里》。《薤露》是在王公贵人出殡时唱的;《蒿里》则是在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殡时唱。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所记录的最早的挽歌。
在民间的殡葬过程中,挽歌已经和哭丧结合,形成了“哭丧歌”。民间的哭丧歌一般由女性演唱。它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散哭”,二是“套头”,三为“经”。“散哭”就是想到什么就哭什么,随性填词谱曲。内容大概就是表达对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责对长辈的不孝等不一而足。“套头”就是有曲目限制的哭丧歌,主要曲目有《抱娘恩》《十二个寻娘》等。“经”是结合丧葬仪式来唱的。病人死后,由女儿或者媳妇唱“买衣经”“着衣经”等。
殉葬就是民间常说的陪葬。殉葬风俗起于奴隶制时期,奴隶主阶级在死后都要有作为职官、女眷的奴隶、各种奢华用度物品等陪葬,期待死后仍然能够使用这些人和物,继续过着奴隶主的生活。
由于早期的活人殉葬方式过于残忍,从秦汉开始多仅采用非生命形式的什物、珠宝或人俑来陪葬。宋辽并立时期的辽朝,再次出现了活人殉葬。当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死后,皇后述律平强迫一百多名大臣为其夫殉葬。从此以后,金,元,明初都有活人殉葬制度。后来明英宗中止人殉。但到了清初,人殉制度再次重现,到了康熙时才告结束。
殉马坑
守孝,又称守制。人们常听说的守孝时间为三年,儒家的实际守孝时间为27个月,因为母亲用母乳哺育孩子要27个月。
关于守孝期间的各种规矩,各朝各代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在守制期内谢绝应酬,不得应考,婚嫁,现任官则须离职。还有夫妻分居不能合房、不举行庆典、不能庆寿(办生日)、不能给小孩办满月或百日等。守制期间过新年不给亲友、同僚贺年,并要在门口贴上“恕不回拜”的字条。清代李渔所写《奈何天·虑婚》:“后来守制三年,不便婚娶。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迎娶过门。”
守孝是我国长期伦理体系熏陶的结果,而我国伦理的基础是儒家文化。儒家提倡“忠孝仁义”,对孝悌看得很重,因此守孝制度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之中。如果有当官的不便回家守制,也有相关的制度,这被称为“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