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教文化

为什么人们都念阿弥陀佛

无量光佛

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梵语的原字是amitabha,意译应为无量光佛。也有称为无量寿佛、无量清净佛的。阿弥陀佛之所以受到中国人的重视,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无量光佛在西方世界诸佛中地位极高,被人称作“佛中之王”。这与他在从菩萨进阶到佛的过程中所发的“愿”有关。与其他佛不同,无量光佛发愿要度三千世界,也就是范围最广大的佛教领域中的所有人。因此,任何人都在无量光佛的佛法恩泽范围之内。如果他成佛了,那么无论哪儿的生命,只要修行他的佛法,死后都可以去他的佛国。也就是说,无量光佛受到重视与他的“普度”有关。

另一方面,就是修行无量光佛比较简单。这与我国佛教流派中的净土宗修行有关。净土宗提倡通过口念“阿弥陀佛”来达到修行的目的,这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方便,所以修行的人很多。不仅净土宗的信众,连其他宗派的信众也通过此法辅修。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僧人都会念阿弥陀佛的原因了。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吗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叫李世民派人去西天求取大乘教法,来替换唐朝当时所采用的小乘教法,说大乘教法能够度更多的人。那么,大乘教法比小乘教法高级吗?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都是在印度形成的佛教定义。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时期。原始佛教是释迦牟尼在世时期的佛教,他死后佛教分裂成各派别,也就是部派佛教。其中有上座部、大众部等。公元1世纪时期,印度兴起了新的佛教流派,这个流派自称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大河之此岸到达菩提涅槃之彼岸,成就佛果,因此称为“大乘”。大乘即运载量大、普度的意思。这个流派把之前的佛教统称为小乘教法,小乘就是运载量小、自度的意思。

大乘教法和小乘教法的区别在于,小乘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大乘则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前者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视为最高目标,而后者重在宣传大慈大悲,普度众生,把成佛出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我国的佛教也有过“五宗十三派”吗

关于佛教,人们偶尔会听到“华严宗”“天台宗”“密宗”等宗派叫法。确实,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先后形成了许多流派,其中主要的有“十宗”,即大乘的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和小乘的俱舍宗、成实宗。

其中,天台宗以浙江天台山而得名,以《法华经》为主要教义根据。三论宗是中国隋唐时代佛教宗派,由于参照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这三部论典创宗而得名。禅宗是我国最主要的佛教流派,信徒通过“坐禅”的方法就能够得到修行。

最早的中国佛教,共分有十三宗之多,其中除了成实、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以外,都是大乘佛教。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槃宗归入三论宗,地论宗归入唯识宗,摄论宗归入天台宗。

菩提树是什么树

菩提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们都知道菩提树,但是佛门以外的人,对菩提树的了解,恐怕不多。

菩提树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荨麻目桑科榕属植物,种名就是菩提树本身。也就是说菩提树并非一种通俗叫法,它是一种植物的学名。菩提树是印度国树,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国的佛教园林有广泛的种植。我国的第一棵菩提树据传是由印度僧人智摇三藏从西竺引种到广州光孝寺的,现在在广东省和云南省分布较多。

菩提树有很多别名,如神圣的无花果、沙罗双树、阿摩洛珈、阿里多罗、印度菩提树、黄桷树、思维树等,但究其本意就是“觉悟树”“智慧树”。其成树高25~35米,树冠巨大,直径可达30米。菩提树皮为黄白色或灰色,平滑或微具纵棱,冠幅广展,树干凹凸不平。它是佛教智慧、参悟思想的象征。

当然,相对于上面复杂的描述,如果要对菩提树有一个更具体的印象,那么可以说:菩提树就是榕树的一种。

为什么会有“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

“三宝殿”起源于佛教,“三宝”指的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佛指的是大知大觉之人,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僧指的是继承和宣扬教义的人。三宝殿指的就是三宝所在之殿,也就是佛教弟子登场做法事的地方。“佛殿”指的是像“大雄宝殿”之类的佛教信徒举行法事的地方,“法殿”指的是像“藏经楼”之类佛家珍藏经典的场所;“僧殿”指的是僧侣“燕息”(睡觉)的禅房。

因为“三宝殿”是庄严肃穆的场所,所以对于众僧来说,在没有什么大事的时候,是不准许到这些清静高洁的地方去的。随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这原本用于寺院内部的规定,成为百姓口中的俗语,通常用来比喻没有事情就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就一定是有事相求。

这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法的由来了。

“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六道轮回也被称为六趣、六凡或六道,可以分为三善道和三恶道。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阿修罗道因为善德不足以抵达天界,所以也被视为恶道,所以它与三恶道被合称为四恶道。

六道的诞生与佛教对众生世界的划分有很大的关系,佛教按照欲念和色欲存在的程度而将众生世间的生灭流转变化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种,统称为三界,也称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众生,从下往上,又可分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

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理论,实际上就是依靠今生来世的轮回转变来支撑的,前世种的各样因结成现世的各种果报,现世的因会在来世得到报偿。所以我们平时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八戒”是哪八戒

“戒”在佛教之中指的是内在自律,而“八戒”自然就是针对人可能会犯下的八种错误所提出的八项要求。

“八戒”的具体内容为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前七种为戒,第八种则为斋。所以八戒也被成为八戒斋。

对于“八戒”,《法苑珠林》这样解释:戒杀生要求佛徒无杀意,不得残害蠕动之类;戒偷盗是要求佛徒无贪念,多想着布施;戒淫是要求修治梵行,不为邪欲;戒妄语要求思念至诚,心口相应;戒饮要求不饮酒,不醉迷;戒着香华要求不着华(花)香,不傅脂粉,不为歌舞倡乐;戒坐卧高广大床要求不卧好床,卑床草席,捐除睡卧,思念经道;戒非时食要求依奉法度,过了时节就禁食。

“十二因缘”指的是什么

因指的是引发结果的直接内在原因;缘指的是外来相助的间接原因。佛教的理论认为,一切事物全部都是由因缘之聚散而生灭。而由因缘生灭产生万事万物的道理,就被称为因缘生灭法;而因为因与缘和合所产生的结果,被称为因缘和合。如果将烦恼作为内在原因,以业为外部条件,就能够招感迷界之果;以智为内在原因,以定为外部条件,就能够招感悟界之果。

“十二因缘”具体指的是“缘起”,也就是有情众生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也被称为十二有支,其中“十二”分别是无明、行、目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指的是贪、嗔、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行指的是造作诸非;目识指的是业识投胎;名色指的是但有胎形六根未具;六入指的是胎儿长成眼、耳等六根;触指的是出胎与外境接触;受指的是与外境接触而生的苦乐等感受;爱指的是对境生欲;取指的是追求造作;有指的是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生指的是再受未来五蕴身;老死指的是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魔和鬼有什么区别

“魔”与“鬼”都是佛教概念,人们常常把“魔”与“鬼”联用,但究其本意,两者是有不同的。

魔就是障碍、折磨的意思,叫我们生烦恼,叫我们不自在。其实,魔字本不存在,其原型是折磨的“磨”,可见它的佛教属性。而鬼则来源于佛教六道体系中的“饿鬼道”。饿鬼道中的饿鬼被民间化了,就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鬼的形象,且去掉了饿的属性。不过民间化了的鬼,仍然有比较羸弱的类型,这就隐约保持了“饿鬼”的特点。

那么,魔与鬼这两种本来相去甚远的概念是怎样走向融合的呢?这就要讲到梁武帝造字的故事了。前面说了,原本魔字就是“磨”,字的下半部分是石头,而不是鬼。但梁武帝说折磨太可怕了,就像鬼一样,就把石头用鬼给替换了。从此以后,魔便和鬼扯上了关系。

追溯了历史之后,我们知道魔不是鬼,魔是折磨。我们的身心受折磨的时候都叫作魔。魔也就是磨,一共有四种。《八大人觉经》中提到过,这四种魔分别是五阴魔、烦恼魔、天魔、死魔。四类魔中,三类出自我们自身,天魔出自外界。

什么是菩萨

在人们的印象里,菩萨是佛教中地位比佛要低一个级别的得道者。菩萨,来源于梵文“Bodhisattva”,意思就是觉悟了的众生。

观音菩萨

在印度佛教的早期阶段,也就是小乘佛教时期,菩萨是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的称号。大乘佛教创立后,根据“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论,佛教把凡是立下宏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都称为菩萨。

佛教传入中国后,这个名称更加扩大化、世俗化,人们把那些精通佛法的高僧和在家修习佛法的居士也称为菩萨。不仅如此,为了在文化环境与其诞生地大为不同的中国“开拓市场”,菩萨的形象也在逐渐变化,与印度佛教的菩萨已经有所不同。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菩萨开始变得具有深切的人情味,逐渐转为温柔慈祥的女性形象。要知道,印度佛教的菩萨,都是男子形象的。除了性别之外,菩萨的穿着形象也变得中国化了。中国人所奉拜的菩萨,穿着风格也变得入乡随俗起来。

总的说来,菩萨就是地位仅次于佛、协助佛传播佛法、救助众生的人物。可以认为,菩萨就是佛的“初级阶段”。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

观音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观世音的叫法源自梵文“Avalokites”,这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声音”的意思。观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以手持杨柳净瓶的形象出现,被认为是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的菩萨。

观世音菩萨不仅有着广泛而牢固的群众基础,在西方佛国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他和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一起,并称“西方三圣”。

到底观音菩萨是男是女呢?观音菩萨在印度佛教中,本是男子形象,但传入中国后,因其救苦救难,体恤世人的职责,而被广大人民群众改成了女人形象。因为,百姓们普遍认为能够做到如此善心的菩萨,其形象也必然像母亲一般慈祥。就这样,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就越来越多地以女性形象示人了。

但是,我们目前所能够找到的观世音形象,仍然不乏男性身姿。这就是历史的力量了。

罗汉到底有几个

罗汉虽然有着自己特殊的渊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后期的罗汉,确实已经沦为了佛的“跟班”。既然成了跟班,数目上就不能太少了,否则会显得佛爷不够排场。

唐玄奘翻译的《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中罗列了数目最少的罗汉团队——十六罗汉。他们是:宾度啰跋罗惰阇、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堕阇、苏频陀、诺距罗、跋陀罗、迦理迦、伐阇罗弗多罗、戍博迦、半托迦、啰怙罗、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

玄奘译经之后,使十六罗汉在唐代一度流行。但是中国文化对十六这个数字并不感冒,反而对十八比较推崇。因此,佛教再一次向中国本土文化投降,到了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十八罗汉已经占据主流。罗汉数目从十六到十八的演变是出于人们对数字的喜好,这点在十八罗汉中的最后两个罗汉的身份上就能得到印证。因为这两个罗汉的身份,不同的流派说法都不一致,带有明显的凑数痕迹。

无独有偶,印度人也有他们自己推崇的数字,五百就是其中的一个。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想到“五百罗汉”的来历了吧?

和尚为什么穿袈裟

人们常以为袈裟是和尚的地位的表现,是美的象征。事实上呢?恰恰相反。

袈裟,梵语Kasāka,巴利语Kasāya,汉译作坏色、不正色、染色、秽色、赤色等,又叫作“袈裟野”,或“迦罗沙曳”。

袈裟的缝制方法是先把布料剪成一些碎块,然后再缝合起来,因此也叫“杂碎衣”或“割截衣”。《四分律第四十和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中说:袈裟是由阿难尊者奉佛指点,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的。人们世田种粮,以养性命。而法衣之田,则用来养法身慧命,可以算得上是世间福田了,因此又叫作“田相衣”“福田衣”。

袈裟的制式不同,也是有它的一些原因和含义的。“袈裟”的种类,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五衣、七衣、大衣”,合称为“三衣”。其中的区别就在于长短和布片的多寡。

最后,讲一下佛教为什么让弟子穿这种秽衣。第一,印度地处于热带,人们多着白衣。佛教为了把僧俗分开,所以规定衣服染色;第二,白色俗装,比较亮丽,法衣坏色,不求美艳。这样一来,可以杜绝信众被眼前俗色所迷惑;第三,割截缝制,能杜防典卖,且无法移作他用;第四,割截染坏,也少了被窃贼觊觎的可能。

袈裟

为什么和尚有时把佛珠拿在手上,而有时挂在颈上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在僧俗间广泛使用。佛珠的梵文原语有几种,意义不外乎珠子、链子、缠绕物之类。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遂演变成念珠。

佛珠也称“念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佛珠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其中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佩珠,也就是手串,以十八颗珠子的最为常见,是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蜜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因挂在颈上使用而得名。

每串佛珠的珠子数目,都表征着不同的含义。此外,佛珠的质料也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以菩提子为原料制成的佛珠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

和尚为什么敲木鱼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不过,最开始的木鱼是一种称为“木扑”的形式简单的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

对木鱼的理解,目前多以乐器作为它的分类归属。早在明清时期,木鱼就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了。每当演奏时,大团鱼形木鱼需要置于地面上,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演奏者的右手执槌头呈橄榄形的木槌敲击。木鱼发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节奏乐器。

俗家的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以上。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大小不一。大木鱼发出的声音比较低,而小木鱼发音较高。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其中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由于木鱼的认知度高,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

舍利子真的是骨灰吗

舍利子是佛教圣物,历来受到各家流派的推崇。舍利子的叫法,是梵语的音译。原词的本意是灵骨、身骨,也就是人死后火化得到的结晶。由于人们认为火化之后,就只有硬度最高的骨头才有可能保留下来,因此这种结晶被命名为舍利子。

但是实际上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椭圆形的,也有呈莲花形、佛或菩萨状的。颜色方面,有白、黑、绿、红色的舍利子,也有其他颜色的舍利子。舍利子有的像珍珠、玛瑙、水晶一般,有的透明,就像钻石一般。

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科学的验证。有人认为,佛门僧人长期吃素,摄入了大量的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成分经过人体的新陈代谢,极易形成大量的磷酸盐、碳酸盐,并最终以结晶体的形式沉积于体内,这就是舍利子了。只是人活着的时候从体外看不到舍利子的存在,要死后火化,才能在遗骸中找到。

但这种解释明显不能令人信服。世界上素食主义者成千上万,为什么没有在他们的遗骸上找到舍利子?佛门弟子不计其数,也并不是每个人身后都有舍利子被发现,所以舍利子的形成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舍利子

方丈和住持是什么关系

现代人对佛教总是一知半解。举例来说,人们都知道方丈和住持是管辖一座寺院的人,但是方丈和住持又有什么区别呢?这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方丈的名字来源于他的住所。方丈本指一丈见方以上大小的居室。由于屋子比较大,因此,只供身份极高的僧人居住。所以,能住在这样大的屋子里的僧人,必定是备受尊敬的了。就这样,方丈一词开始指代一所寺院中最德高望重的僧人。

住持的称谓是源自管理职能。一所寺院有那么多的僧人,总要有个指挥者。这个指挥者就是住持,也就是住在这里,把持寺院工作的人。

为什么和尚都要剃光头

凡是出家当和尚的人都要剃光头发,这在佛教中叫作剃度。而剃度的制度,早在佛教诞生时期就已经产生。佛祖释迦牟尼最初对迦叶等人说法时,亲手为他们剃去了头发,用来表示接受他们做自己的弟子。这就是剃度的由来。

后来,和尚剃发有三重含义。一是,按佛教的说法,头发代表着人间无数的烦恼和错误习气,削掉了头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二是,削掉头发象征着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让人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三是,为了和其他宗教的信众区分开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佛教至少是做到了第三点。现在人看到光头首先会想,这个人会不会是和尚;而想到和尚,必然也是光头的形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剃头成了加入佛教的一种仪式。在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算是和尚了。

和尚头上的九个点是做什么用的

常见的和尚,不仅是光头,而且头上有九个白点。这九个白点是干什么的呢?

和尚头上的若干个点,叫作戒疤。头顶有戒疤表示该僧人受过戒。其数目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六个或者九个、十二个。

那么,烧戒疤的规矩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印度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其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事实上,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的头上是看不到戒疤的。不仅如此,即使是在汉地,凡是在宋朝以前受戒的僧人,头顶上也不会出现戒疤。

这是因为,烧戒疤的规矩是从元朝开始的。元代初年,有一位志德和尚,受到元朝皇帝世祖忽必烈的尊重。他在天禧寺主持传戒时,规定受戒的人必须用香火灼烧头顶和手指,才相信对方信佛的决心。从他开始,才有了烧戒疤这样一回事。

那么现在的和尚都有戒疤吗?不一定。1983年12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扩大会议发出了《关于汉族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该决议中说:受戒时在受戒人头顶烧戒疤的做法并非佛教原有的仪制,因有损身体健康,今后一律废止。因此,现在的年轻僧人,已经很少烧戒疤了。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

其实把庙与和尚联系起来并不恰当,这是因为,庙本身与佛教并无瓜葛。“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庙”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庙在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是指“皇帝的权威,通过祭天的仪式,得到了上天认可”。所以自古皇帝都有“庙号”。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这就称“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历代王朝都倍加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因此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希望这个场所能够永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寺是办事的机关,教育的机构。

历史上的佛寺,与现在的大学有类似之处,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有佛教经典,而且收藏了儒家、道家的经典。

山中庙宇

为什么有南北少林一说

少林寺

对于佛家之外的人来说,少林寺无愧于天下第一名寺的称号。而人们之所以熟悉少林寺,倒不是因为它在佛教中的地位,而是因为它神奇的功夫——天下功夫出少林。

少林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的祖庭。由于其坐落在嵩山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因此取名为“少林寺”。

说到少林功夫,不能不提北魏时期的菩提达摩祖师。他从水路航海至中国南境,然后北渡长江进入中原,在少林寺后山一带坐禅传法。相传正是在这一时期,他创造了今天名震中外的少林武学。

关于南少林的由来,要追溯到隋末十三棍僧勇救唐王,使河南嵩山少林寺以禅宗和绝世武功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在皇室的支持下,嵩山少林寺派僧人南下福建,兴建少林寺分寺,这就是“南少林”了。不过,目前福建省的少林寺有福清、泉州和莆田三座,到底哪一座才是真正的南少林,引起了人们的不断争论。不仅如此,后来南少林被康熙皇帝围剿,还在大火中被付之一炬,这样一来,中国的少林寺再次统一为嵩山的北少林,人们对南少林的认识就越来越少了。 6hGNtUWVKNbP/6jTGeL0I1A1quybBEwmd4XUBcvOr0ok08oxIg5Bvuk1d1f0k5R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