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某一段时间内,不论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十分厌倦。而且还伴随着疲惫的感觉,就算休息了很长时间,依然没有得到放松。如果真的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就说明你已经进入了心理疲劳期。接下来,你就会被工作的压力和焦虑的情绪所困扰。
心理疲劳不同于身体上的倦怠,后者只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或是睡一个好觉就可以解决。而心理疲劳这种不良的情绪会让人们对生活失去兴趣,整天愁容满面。
麦克是美国的一名记者,以前麦克十分喜爱记者这份工作,并投入了许多精力,因此麦克获得了十分丰厚的报酬,这一切都是麦克努力的结果。但是不知怎么的,麦克最近对工作提不起任何兴趣,他觉得自己越来越疲倦。
起初,麦克以为是因为太过劳累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他就请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在家中休息。但是假期结束后,麦克依然感觉很疲劳,他觉得自己的精神马上就要崩溃了。
麦克为了防止精神崩溃的惨剧发生,就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虽然这个决定在周围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是麦克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麦克的决定就是辞去报酬丰厚的记者工作,而且还将身上仅有的3美元给了街上的一名流浪汉。这一天是麦克37岁的生日,这也算是麦克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麦克身无分文,只带了干净的内衣裤就从加州出发了,那一天阳光明媚。一路上,麦克都是靠搭便车来解决交通问题的。就这样,麦克横跨了整个美国。
麦克除了旅行之外,闲暇的时候会不断地回忆和思考自己过去的生活。麦克认为自己当记者的时候,虽然通过辛勤劳动赢得了丰厚的报酬,但是自己却没有随着这不断增长的金钱而获得精神上的快乐,反而开始有一种厌倦和疲劳的感觉。
当麦克有机会采访整个美国最成功的企业家和最受欢迎的大明星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兴奋。这对一个记者来说无疑是可悲的,于是,麦克开始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记者这个工作。
麦克在旅途中开始思考一个终极的人生和哲学问题:我到底是为什么而活着?在这长达几个月的流浪生活中,麦克对自身进行了一个彻底的反思。于是,在麦克重新回到加州的时候,他对生活又重新充满了激情,并开始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写作和旅行之中。麦克认为这种生活比当记者更能让他感觉到快乐。
表面上看起来,麦克重新获得快乐是因为几个月的流浪生活和换了一份自己更喜欢的职业。实际上,是因为麦克为自己的心理进行了合理的放松。流浪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反思和放松的过程。
“当一个人的身心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中,那么这个人身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家赫博物·本林的研究成果之一。短暂的紧张可以使一个人注意力得到集中,但是如果是长期的话,那么紧张就会化身为“隐形杀手”,虽然不会马上夺人性命,却会在日积月累之后置人于死地。
精神上的厌倦和疲惫其实就是一种紧张的状态,就像慢性中毒一样,短时间内还好,但是如果长此以往,等时间一到就会引发疾病。这种疾患既会破坏一个人身体的免疫能力,还会让一个人的情绪陷入焦虑之中,严重的或许还会得焦虑症。总的来说,这种心理的厌倦和疲劳会对一个人产生不小的危害,甚至可以说是对生命力的损耗。
喜新厌旧这个词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且大家都不喜欢喜新厌旧的人。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人都具有喜新厌旧的习性,这是人的本性之一。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大卫·加维奇博士通过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同样的工作和环境中,就会有一种厌倦和烦闷的情绪,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整个人也会变得越来越焦虑。不仅工作效率会变得十分低下,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变得十分糟糕。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如果一个人总是在重复单调的事情,没有一丝挑战,那么就会产生“心理饱和”。所谓心理饱和,其实就是人们已经感到厌倦,如果不转换一下心情,那么这个人的心理就会越来越饱和,超过心理的承受限度,于是会变得越来越厌倦和懈怠,而需要做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整天都会被焦虑的情绪所困扰。
随着机器的发明,手工制品似乎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被淘汰了,因为机器制品似乎和手工制品同样美观,而且价格还十分便宜。但是,现在有不少人开始重新青睐手工制品,因为手工制品的做工更加精细。但是,机器制品和手工制品除了价格和做工方面的区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数量方面的区别。手工制品的数量不仅少于机器制品,而且还有一定的限制。
有一个美国人在南非游玩,看到有一个土著居民在销售一种手工制作的帽子,帽子的款式非常精致和美丽,这个美国人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土著居民的帽子。于是,他随口问道:“这帽子多少钱一顶啊?”
土著居民回答道:“10美元1顶。”这个美国人虽然十分喜爱这些帽子,但是依然觉得太贵了,于是就商量道:“如果我买10顶帽子的话,价格上能给我便宜一点吗?”土著居民非常坚定:“不行,还是10美元1顶。”
美国人感觉这个土著居民实在太刻板了,根本不会做生意,但是由于他真的很喜欢这些帽子,于是继续用商量的口吻问道:“那如果我买100顶帽子的话,总能在价格上给我优惠一些吧?”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土著居民表现得十分不耐烦:“这样的话,就20元1顶。”美国人很吃惊:“你在和我开玩笑吗?怎么我买得越多价格反而越贵了呢?你到底是不是在做生意?”
土著居民回答道:“当我做1顶帽子的时候,我会对这个工作充满了兴趣。如果做10顶的话,虽然没有了之前的快乐,但是我依然可以勉强做到。但是,你如果让我做100顶帽子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被这份工作烦死!”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有许多动机,在这些动机中有一个初始动机。所以,在我们刚刚参与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厌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初始动机就会渐渐消失,于是我们的兴趣也没有了,就会感觉到厌烦。这种厌烦的情绪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中,就连玩耍也一样。
所有人都喜欢玩耍,并认为那是最快乐的事情,永远也不会感觉到厌烦。人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许多人玩耍的机会很少,时间也较短,还没来得及感受就结束了,还没有到那种厌烦的程度。但是如果让一个人天天玩耍,那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也会感觉到玩耍其实和工作一样,时间长了都会厌倦。
日本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曾经对一个小男孩进行过治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非常厌学的孩子,根本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去上学。小男孩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带到了森田正马这里,希望森田正马可以让他恢复正常。
在来到森田正马这里之前,小男孩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学习,每天都可以尽情地玩耍,因为他已经厌倦了学习。
森田疗法的主体思想就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既然小男孩这么喜欢玩耍,那么森田正马就顺其心意,根本不管他,让他尽情地玩耍。小男孩起初非常高兴,因为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实现了。
可是,这样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小男孩就感觉到了厌倦。在他看来,原来玩耍和学习一样,时间长了也会很没劲。于是,小男孩就开始向森田正马要求,希望可以帮助森田正马干一些杂活儿。森田正马自然同意了,后来在森田正马的一步步指引之下,小男孩重新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回到学校中继续学习。
从森田正马这个心理治疗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的厌倦并不是只针对工作,而是会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如此,厌烦就是我们无法逃脱的,那么我们就要进行自我调整,让自己摆脱这种厌烦和由此导致的焦虑情绪。
詹姆斯·莫法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虽然他的兴趣是写作和翻译,但是时间长了他也会感到厌倦。于是,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来驱赶厌倦的情绪。
詹姆斯的工作地点是书房,在他的书房中有三张桌子,许多人都认为一个书房摆放三张桌子实在太浪费了。但是,这三张书桌其实就是詹姆斯战胜厌烦情绪的秘密武器。原来,这三张书桌上摆着不同的东西。
第一张书桌上放着詹姆斯翻译的《圣经》的手稿;第二张书桌上摆放着詹姆斯的一篇论文;第三张书桌上摆放着詹姆斯正在创作的一本小说。
当詹姆斯厌倦翻译《圣经》的时候,他就会去写论文,如果再感到厌倦,就会去写小说。这样一来,詹姆斯就永远也不会对写作和翻译感到厌倦了。
驱赶厌倦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让你的每一天都变得不一样。每天都给自己制造一些“变化”。例如,我们可以给自己枯燥的工作制作一个计划表,把自己每天的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间段,把工作和放松都合理地安排好。然后,每天都让这个计划表发生一些不同的变化。
例如,你今天上午的任务是做报表,那么你明天就可以把做报表的任务安排在下午;你今天休息放松的方式是吃了一个苹果,那么你明天就可以吃块蛋糕;你今天上班是走路来的,明天就骑自行车;等等。
这种变化也可以安排在家里,例如你可以多买几套不同风格的餐具或是杯子。今天用古典风格的,明天就用现代风格的;今天喝的是茶,明天就喝咖啡;还可以通过穿不同的衣服,来体现变化。总的来说,就是不断地给自己制造惊喜,让每一天都不同,保持着对工作和生活的新鲜感。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如果你在工作表中安排自己做一件难度非常高的事情,那么接下来你就需要给自己安排一个相对轻松的任务。这样一来,你紧绷的神经就会得到调节。
而且,你在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时,就会有压力。如果接下来你依然进行难度高的工作,那么你的压力就会更大,这样一来就比较容易引起焦虑情绪。
如果你的焦虑比较严重,例如出现了沮丧压抑、工作效率低、心烦意乱、头晕眼花、失眠、暴饮暴食等症状的时候,你就需要明白你已经进入了心理疲劳期。你需要暂停下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放松。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换一个环境。例如到那种自然环境风景秀丽的地方放松。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你可以利用半天的时间,到一个清静幽雅的地方静坐一会儿,也能起到缓解心理疲劳的作用。逛街也是一种不错的缓解焦虑的方法,有的女性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逛街,然后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或物品,大包小包地拎回家。看着那些所谓的“战利品”,心情就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