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聪聪妈妈带着聪聪在商场逛街,出商场的时候,恰好看到对面不远处新开了一家游乐园,穿着卡通人物衣服的工作人员在门口热情地招揽小朋友。聪聪连忙拉着妈妈往游乐园里跑,妈妈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都是刚从超市里买回来的生活必需品,还有给聪聪买的衣服、文具等,实在不适合带聪聪去玩,而且聪聪的学习成绩最近明显下降了很多。聪聪妈妈想了想,蹲下来拉着聪聪说:“今天我们拿的东西太多了,天也有点晚了,不能去游乐园了。这样吧,等你下次考试的时候成绩比这一次有进步了,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园玩,好不好?”
聪聪虽然很想去玩,但还是听了妈妈的话,跟着妈妈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商场,其间还不忘记帮妈妈分担手里的购物袋。本来聪聪妈妈认为小孩子忘性很大,随口一提的事情未必能记住,可没想到几个月之后,聪聪竟然从书包里翻出自己的奖状,对妈妈说:“我的成绩比上次有进步了,妈妈你应该兑现你的承诺,带我去游乐园玩了。”聪聪妈妈非常惊奇地说:“那不是几个月之前的事情吗?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聪聪自豪地说:“当然了,我想去玩啊!现在你可以带我去了吧?”聪聪妈妈看到聪聪的成绩单和奖状,脸上乐开了花,说:“妈妈说话算话,这就带你去玩,可你也得答应妈妈,考完试也不能懈怠,不能为了得到妈妈的奖赏才学习。”聪聪听完乖乖地点点头,跑回房间收拾去游乐场要带的东西。
聪聪妈妈看着儿子乐颠颠跑走的身影,一脸惊诧地转过头去问聪聪爸爸:“他要是不提我都给忘了,现在的小孩子记忆力这么好吗?”
聪聪爸爸笑着说:“他并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不信你待会儿问问他记不记得上周日早餐吃的什么,他肯定不记得了。”
随后聪聪妈妈问了聪聪,聪聪果然不记得了,聪聪妈妈觉得非常奇怪。她疑惑地问道:“我们吃的早餐不一直都是豆浆和包子、粥和煎蛋饼以及牛奶和面包这三种吗?儿子,你能记住几个月之前的事情,怎么不记得三天前吃的什么呢?”
聪聪爸爸说:“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特别爱玩,他一直想去游乐园玩,始终惦记着这件事,怎么可能忘记?早餐这种事情,吃的时候着急上学,哪有时间去记?更何况这些小事他都不在乎,不放在心上,所以才会记不住。”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些事物放在心上,时时刻刻惦记着,一旦有机会,就毫不犹豫地去了解、探索、实践,并且在了解、探索、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愉悦的情绪体验。
所以当别人问我们,是否记得之前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看过的最有趣的视频、听过的最动听的音乐的时候,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当我们被问到生活中的很多小事,如昨天早上搭乘的公交车司机的性别、公交车体的颜色、用的洗衣液牌子等问题的时候,我们却要在记忆里搜寻很久,才能给出一个不那么笃定的答案。这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关注这些琐事的兴趣,所以根本没有用心去记忆。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所有与智力有关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不仅是智力活动的巨大动力,也是心理能量的调节者,更是记忆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兴趣催发了我们内心探索事物的渴望。科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他的记忆力和积极性就会快速提高,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能够将自身的潜能发挥出80%~90%;但如果让他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他的积极性会明显降低,记忆力衰退,潜能也只能够发挥出20%~30%。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到10个志愿者,要求志愿者们讲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或是见到、听到过的100件事。实验的结果是,这些志愿者们讲述的愉快的事情所占的比例为55%,不愉快的事情则占33%,剩余的12%是较为平凡的、没有什么趣味的事。其实,换我们自己回忆的话也会发现,所有发生过的事情中,能够让我们记住的多是感兴趣、快乐的事情,其次是曾经让我们不开心的、愤怒的、委屈的事,那些普通的琐事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我们遗忘。
其中的功劳可以归结于兴趣,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在这一点上可能有着更深的体会。当一个学生对学习某种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时候,他会主动地接触和探索这方面的知识,用愉悦的心态去学习这种知识。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就会把全部的精神和注意力都集中起来,各个感官和思维的活动也会有所增强,形成大脑的兴奋中心,其间能够不断将各种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在记忆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当我们想要强化记忆、提高记忆力的时候,不妨先把兴趣培养起来,做感兴趣的事时,我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脑神经处于一种积极的工作状态,想象力和求知欲也被充分激发,内在的潜力会被挖掘出来,做事情时也有了无穷的动力。这时候记忆知识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变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借助兴趣的力量去提高自己的记忆力,把不感兴趣的事情变得充满趣味性,并从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乐趣,我们的记忆就会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