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信是增强记忆力的法宝

说起记忆力,想必很多人有一大堆意见要发表,什么“小学时候的背诵全文简直是童年噩梦”“有的人脑子比较灵活,记东西特别快,换我就不行”“有的事情想忘却忘不掉,有的事情想记却记不住”,等等。对自己的记忆力,也许每个人都有要抱怨的地方,我们的生活的确离不开记忆力。早上出门的时候我们要记得锁门;购物的时候要记得带钱和环保购物袋;天气变化的时候要记得增减衣物;工作的时候要记得每天要完成的事;吃饭的时候要记得告诉饭馆里的厨师自己的口味偏好;下班后要记得自己瑜伽课的上课时间;周末的时候要记得和恋人或者朋友之间的约会。

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记忆力不好的人也因此饱受挫折。

张蕊是一个记性不太好的姑娘,总是丢三落四的。虽然已经是成年人了,可是她一个人出门在外,父母和朋友提起她那个转头就忘的毛病,还会担心不已。

早上起床的时候,由于闹钟没电,一觉醒来已经临近上班时间,张蕊匆匆忙忙洗漱了一下,拿着包赶到家附近的地铁入口,正要上地铁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早上出门的时候太着急,好像忘记锁门了。她不得不转身赶回去检查自家的门锁。走到家门口一看,门果然没有锁,连忙锁上门,再去上班。

她踩着点进了办公室,迎头遇上经理。经理问她:“方案做好了吗?客户已经打电话催了好几遍了,你赶紧把设计方案发到对方的邮箱里啊!”张蕊摸不着头脑地问了一句:“什么方案?”经理瞪了她一眼,说:“你别告诉我你忘记了!”张蕊还真是没想起来,上次她正打算做方案的时候,经理让她去找一份资料,找完资料,她就忘记了做方案的事情,这个客户也没有联系过她。经理见她真的忘记了,斥责道:“那你还不赶紧去做,我和客户商量一下,你今天哪怕加班到天明也得给我赶出来!”张蕊忙不迭地展开了工作。

忙忙碌碌一整天,中午饭也没吃,终于把设计方案赶出来了。发给客户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钟,客户的不满显而易见。张蕊想到明天还要被经理批评,顿时有些头疼,但眼前还有很多麻烦。明明昨天晚上查的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雨,睡觉的时候还想着带伞,一觉醒来就全忘光了。

张蕊不得不冒雨赶回家,到家时已经淋成了落汤鸡,和爸爸妈妈通电话的时候,却不敢将疲惫和委屈泄露出一点来,直到和朋友煲电话粥时,才将自己的烦恼一股脑儿倒了出来:“我这脑子怎么一点都不管用呢?什么也记不住,不管多重要的事情都会忘记,这样能做成什么啊?”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着与张蕊类似的烦恼:忘记朋友托付的事情,让他人空欢喜;忘记纪念日,让恋人失望不已,甚至引发关于“你到底在不在乎我”的争吵;忘记和朋友的约会,让对方空等一场,把对方原本的好心情弄得一团糟;等等。

当然,也有记性特别好的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能够把自己看过的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古罗马的恺撒大帝能够记住每个士兵的面孔和名字;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能够不用乐谱指挥整首交响乐;拿破仑能够准确地记住当时设置在法国海岸的大炮种类和位置,当部下的报告有错误时,他能够及时地纠正错误;列宁能够记住国民经济统计的繁杂资料,并对阅读过的资料了如指掌,在需要那些资料的时候,他可以指导自己的助手将某本资料准确地翻到某一页……

说到这些,可能很多记性差的人会抱怨:“这些人都是天才啊,我们普通人怎么能和天才比呢?”也有很多人无数次这样抱怨过:“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笨,一点小事情都记不住”“可能我脑子不太灵活吧,别人能记住的我都记不住。”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人们这些抱怨的话实质上是对自己记忆力的不自信。他们认为,别人之所以能记住,自己之所以记不住,都是因为别人天生比较聪明,脑子好使,自己则天生愚钝,连记个电话号码都要借助手机,别的事情怎么记得住呢?

其实,记忆力本没有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中曾说:“每个健康人的大脑和科学家的大脑之间并没有什么差别,其中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每个人的使用方法,而这种差异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消弭。”也就是说,普通人经过训练,也可以有科学家一般良好的记忆。好记性并非天生的,通过后天的努力,我们也可以变得像很多记忆力强大的名人一样。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记不住,而是不相信自己能记住,所以干脆就不用心去记忆。但记忆和工作、学习一样,那些自信的人总能比不自信的人做得更好。当我们认为自己记不住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放弃记忆,即使继续坚持记忆,也往往会因为信心不足而失败。

这就仿佛验证了我们对自己“记不住”的预判,对自己的记忆力更加丧失信心,导致我们陷入失望、痛苦、无能为力的情绪之中,陷入“记性差、记不住—记忆失败—果然记性很差,记不住东西”的恶性循环中,不断地怀疑自己的实力,甚至放弃努力,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信心和动力。

学生时代,很多人记单词、背课文时会有这样的体验:我们越以信心十足的姿态去进行记忆,相信自己一定能记住,我们能够背诵的课文和单词就越多;记住的越多,就记得越轻松,从而提升了对自己的记忆力的信心。而那些越觉得自己记不住的人,能记住的东西就越少,越觉得吃力。因为自信是每个人发挥出自己潜力的重要保障。孩子能够在家人鼓励的目光下得意扬扬地背出很多首唐诗,也会在老师挑剔指责的目光中唯唯诺诺,一句话都不敢说,其中的差别正是是否有自信。

不只是学生,现在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也常常将“唉,我老啦,记性也不好了,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啰”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的大脑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能够容纳海量的信息,年龄的大小并不能当作自己记忆力差的借口,有些人之所以记不住,只是不自信、不用心的缘故罢了。

自信是记忆的关键,一个拥有自信的人总是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甚至会超水平发挥;不自信的人则顶着内心的巨大压力,很难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发挥失常也是常态。所以要想拥有良好的记忆力,就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吧!当我们以自信的面貌去努力记忆的时候,有什么是我们记不住的呢? AUT4MMV0HpcJPnL9WXeIDNR4tbCshei373AvIsCiSIWgiC7GUQkUiW633BoHeU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